與水同行:走讀颱灣的水資源曆史與文化

與水同行:走讀颱灣的水資源曆史與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水資源
  • 水文化
  • 環境史
  • 曆史
  • 文化研究
  • 社會文化
  • 颱灣史
  • 水利
  • 走讀
  • 環境問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水一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一八九九年來自英國的巴爾頓和日本的濱野彌四郎,在淡水滬尾設立自來水水道,讓颱灣人喝到第一口乾淨的自來水;日本時代大正五年間(一九一六年)完成的北投至新北投間的支綫鐵道,用來運送前往北投溫泉的旅客,所以也稱為「溫泉綫」;颱中市綠川還曾經是颱中的遊泳池;聽過「人命水」嗎?就在今颱中市豐原區角潭路二段;屏東新園鄉烏龍村有座一口一八○年的古井,相傳媽祖指示村人在興龍村周宅鑿井取水,村民飲用洗滌後,怪病竟然就痊癒瞭。

  作者以圖佐文帶領讀者透過瞭解颱灣各類水資源的前世今生,讓讀者對颱灣本島的水文更加認識,還能一窺颱灣過去的生活景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派仁


  經曆:曾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九年一貫社會領域教科書審查委員、南一書局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主編寫、颱中市山陽國小校長。

  得奬:
  第十二屆大墩文學奬報導文學類首奬(在紅磚拱廊下尋找宮原武熊)
  第一屆颱中縣文學奬報導文學類(發現泰安車站)
  第二屆颱中縣文學奬報導文學類(走過大裏溪)
  第十二屆颱中縣文學奬報導文學類(烏日故事館--三民街走一迴)
  第十二屆磺溪文學奬報導文學類(打開芬園莊役場廳捨大門)
  第十三屆磺溪文學奬報導文學類首奬(滿坑楓紅已遠去,盼見白雪覆山頭)
  第十七屆南投縣玉山文學奬優選(樟腦産業故事館--專賣局集集齣張所)

  著作:
  過五關學修辭(螢火蟲齣版社)
  活動作文學習單(螢火蟲齣版社)
  遊戲作文學習單(螢火蟲齣版社)
  走齣教學更多(天衛文化、小魯優質教學)
  多元描寫作文(華祥兒童文教齣版社)
  語言可以這樣玩:兒童語言發展遊戲與活動(心理齣版社)
  走著橋:古橋的閱讀與旅行(五南齣版社)
  超好玩曆史課:走!齣門看颱灣故事(五南齣版社)
  不花一毛錢的小旅行:帶你去逛超有料博物館(五南齣版社, 2014年「好書大傢讀」知識類最佳少年讀物)
  老颱灣新人類: 他們的故事 我們的生活(五南齣版社)

  專欄寫作: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走讀颱灣」專欄、曆史文物月刊「史物巡禮」專欄

  粉絲頁:遍〈PEN〉颱灣
 

圖書目錄

序:颱灣真水/用水寫颱灣曆史

水好喝

1-1井水不「換」河水
1-2颱灣水井四百年
1-3水井萬花筒
1-4那段依賴水井的日子
1-5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水農業

2-1從私有到公辦的水圳
2-2逐漸消失的陂塘
2-3水圳的恩怨情仇
2-4水往高處流
2-5穿山越嶺的水圳

水交通

3-1水運和老街
3-2渡河的苦與樂
3-3義渡的推動人─婁雲
3-4刻在石頭上的命令與契約
3-5清代颱灣古橋走讀
3-6日治時期颱灣古橋走讀

水生活

4-1 我傢門前有水池
4-2 對於水的虔敬態度
4-3 古早婦女的聊天室
4-4 是運動也是娛樂─遊泳
4-5 日本人帶來的溫泉浴澡文化
 

圖書序言



颱灣真水/用水寫颱灣曆史


  水水的颱灣

  有人從戰爭、有人從交通、有人從族群、有人從宗教︙來記錄颱灣的曆史、文化,但筆者長久以來卻一直想從「水」寫颱灣的曆史與生活。

  打從年輕時學會遊泳,筆者就喜歡偶爾找個海島度假,享受劃船、風浪闆、潛水︙︙的活動,然而卻也驚覺我們生長在颱灣這個海島,島內更有眾多的河流,但是多數的颱灣人卻和水有著一定程度的距離。

  從得到人生第一個報導文學奬以來,如今迴首已超過十五載。在這段不算長也不算短的過程,筆者從事颱灣的紀錄與寫作,發現颱灣過去的四百年發展和「水」可以說脫離不瞭關係。

  過黑水溝到築水圳

  颱灣是個海島,荷西時期外國人自然得遠渡重洋,纔能登上福爾摩沙。至於清朝以後漸漸有來自中國大量的移民,他們必須剋服黑水溝(颱灣海峽)的魔咒(十去,六死,三留,一迴頭),展現他們不迴頭的決心。而清朝前期時就繁榮起來的城鎮幾乎也都是靠海的港口,所以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俗諺。

  隨著颱灣開發的腳步,漢人循著西部的河流漸漸往內陸拓墾,例如知名的三峽、大溪,因為緊鄰河流,從河港慢慢成為一個商業集散地,到現在則成為知名的老街。
至於能讓漢人安居樂業長居颱灣的關鍵也是水,為瞭種植農作填飽肚子,漢人運用各種工法和技術,開鑿瞭許多水圳,剋服瞭颱灣降雨季節過度集中以及河流水量不穩定的天然障礙,讓各種農作物能夠有穩定收獲。

  讓日本人又恨又愛的颱灣水

  日本人治理颱灣後,一開始也因為颱灣的﹁水﹂而不知所措。急於開發颱灣的日本人,首先遇到的是飲水的挑戰,在此之前,颱灣人以飲用井水為主,並沒有乾淨衛生的飲用水,緻使從貢寮登陸後一路往南推進的日軍,除瞭麵對颱灣民主國義勇軍的抵抗,還要打敗因為不潔飲水導緻的傳染病。同樣的,交通建設上必須剋服颱灣兇猛的河流,列為運輸上首要任務的縱貫綫鐵道,因為滔滔的大甲溪、大安溪,完工日期一再延宕。即便到瞭明治四十一年號稱全綫通車,但實際上因為過不瞭下淡水溪,鐵道也隻能來到高雄。不僅如此,治理颱灣五十年的日本人再怎麼樣強悍,卻始終建不瞭跨越颱灣第一長河濁水溪的公路橋。

  然而,颱灣有凶猛的河流,卻也有日本人最愛的溫泉,也因此把日人的溫泉文化帶到颱灣來。當然,西化後的日本也帶來和水中的運動—遊泳。

  讀水思源頭

  筆者一直以為,「知道過去怎麼來,方能明白未來怎麼走。」這本書想帶著你透過閱讀颱灣人在生活、交通、飲水、農業四個麵嚮與水的互動故事,並且在每篇的最後都推薦你一個可以走讀的地點,讓我們一起讀水思源頭。
 

圖書試讀

1-5 催生自來水的兩位異人

日治時期淡水地區開始首次有自來水供應,到後來日漸普及。而為颱灣的潔淨自來水供應與公共衛生奠定良好基礎的人,是一位叫做巴爾頓的英國人和他的日本學生濱野彌四郎。

西元一八九五年日本人剛登陸颱灣的時候,除瞭受到颱灣義勇軍的抵抗之外,所麵臨的最大難題竟然是在颱灣肆虐的傳染病,不隻一般士兵,甚至連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是感染瘧疾而身亡。而這也導緻後來日本人統治颱灣的工作中,將提供潔淨的飲水以及良好的汙水處理係統列為最優先項目。英國人巴爾頓原來任職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顧問技師,在日本治理颱灣的隔年,接受颱灣總督府的衛生工程監督工作聘約,並且帶著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當助手與翻譯。來到颱灣後,他們即刻展開颱灣北部衛生調查的基礎工作。

由於淡水及基隆兩個港口是日本人登颱的重要門戶,也提供日本軍隊食物和飲水的補給,所以日本總督府便選定優先建設淡水及基隆二港口的水道工程建設。淡水的滬尾自來水水道於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完成,就是巴爾頓第一個在颱灣完成的自來水供應係統,也讓颱灣人喝到第一口乾淨的自來水。不料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八月巴爾頓卻在颱南調查途中感染瘧疾、赤痢,不久便病逝東京。巴爾頓未能完成全颱灣自來水供應的工作,由他的學生濱野彌四郎繼續接任。

濱野彌四郎( 一八六九年~一九三二年)是韆葉縣人,就讀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學科, 師事巴爾頓。從日治時期明治二十九年八月跟隨巴爾頓來颱灣,長期擔任總督府土木部技師。

他提齣瞭先進的衛生工程觀念與設計,為瞭完成各地上、下水道的工程規劃,探勘的足跡可說踏遍全颱。然而這樣的任務是異常辛苦的,特彆是在當年很多地方都尚未開發,惡劣的交通與衛生條件,更是工作上的重大考驗,也因此濱野彌四郎在工作上超乎常人的堅毅與投入,應該不難想像。

濱野在颱灣二十三年,先後完成瞭颱北、士林、草山、彰化、打狗、颱中、颱南、嘉義、鬥六、大甲、花蓮港︙︙ 等主要市街的自來水道工程。這些自來水工程,逐步提供颱灣各地區人們乾淨的飲用水,也改善瞭因為飲用水所造成的傳染病。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