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圖解毒物圖鑑:科學監修作傢告訴你30種緻病且緻命的毒物

超圖解毒物圖鑑:科學監修作傢告訴你30種緻病且緻命的毒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毒物
  • 解毒
  • 圖鑒
  • 科普
  • 科學
  • 生物
  • 自然
  • 醫學
  • 危險
  • 生存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活物勿近!?」

  如果用分子、原子的等級來看人類,首先,人的身體裏有大量水分。接著,眾多蛋白質以絕妙的平衡存在於體內。不需要的産物,就會以二氧化碳、氨等的型態排齣體外。如此這般,一麵控製著化學物質並保持「活著」的狀態,就可以說是「生命」。

  而像這樣保持活著的狀態,科學術語稱為「恆常性」。阻礙、破壞這個恆常性的産物,就是「毒」。

  元素毒x生物毒x低分子毒x化學兵器x毒品x高分子毒,其實很多毒素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也有些非常難以取得。

  本書一共介紹陸x海x空30種緻命毒素,各式各樣作為毒藥來使用時,不隻含有劇毒,還無色無味,因此自古以來一直被濫用在暗殺等事情上的毒素也有許多。

  如何?是不是很令人感興趣呢?

  然而,「毒」並非單純的「壞東西」,希望能藉由本書讓大傢拓展知識和興趣,去瞭解「毒是什麼」、「這為什麼會是毒」。隻有過量的毒纔會緻命。

  所謂的「毒」,會像這樣破壞身體絕妙的平衡,或是反過來利用這些巧妙的機製,奪走機能、破壞全體。過去大傢在聽到「毒」這個詞的時候,也許隻會認為那是「有害物質」、「可怕物質」,不過隻要瞭解瞭毒物的「機製」,應該就會對身體的機製和自然科學有更濃厚的興趣。

  本書中所登場的角色和漫畫,鐵定會將你引導至過去不為人知的「毒物」世界吧!

本書特色

  從元素、生物毒、化學武器、毒品,到力量最強大的毒
  用角色來欣賞!   
  用漫畫來理解!
  毒˙毒˙毒之大冒險!!!

 
圖書簡介:深入探索未知的自然世界 《野性呼喚:揭秘隱藏在日常中的生物多樣性》 本書聚焦於一個宏大而迷人的主題:我們身邊那些不為人知、卻對生態係統至關重要的生物群體。 它並非一部關於危險或毒素的圖鑒,而是一次對生命形態、適應性演化及其在復雜生態網絡中角色的深度探訪。 本書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奇跡的微觀宇宙,細緻描繪瞭那些在人類社會邊緣默默生存的無脊椎動物、真菌界成員以及特定植物群落的生存策略。我們關注的重點是“生存的智慧”,而非“生存的威脅”。 第一部分:隱秘的建築師——無脊椎動物的微觀帝國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昆蟲、蜘蛛綱、蠕蟲等無脊椎動物,探討它們如何以驚人的效率和結構復雜性構建起生態係統的基礎。 1. 昆蟲社會的精妙秩序: 我們將深入研究螞蟻、蜜蜂和白蟻等社會性昆蟲的群體行為。重點分析它們的社會結構如何通過信息素傳遞、勞動分工和資源管理來實現種群的繁榮。書中將詳盡介紹它們在土壤通氣、植物授粉和有機物分解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些都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功能。例如,我們將剖析某些鞘翅目昆蟲如何利用其獨特的消化係統分解堅硬的木質素,這種生物學過程在生物燃料研究中具有潛在價值。 2. 蛛網的物理學與獵物捕獲: 關於蜘蛛,本書將側重於蛛絲的材料科學——探討不同種蜘蛛的絲綫在強度、彈性和粘性上的物理差異,以及它們如何根據目標獵物調整捕網的結構。我們將分析進化壓力如何促使蜘蛛發展齣如此高效且幾乎隱形的捕獵工具,而不是聚焦於任何潛在的毒性機製。 3. 土壤中的生命力: 蚯蚓和綫蟲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本章將詳細闡述這些地下居民如何通過挖掘隧道、混閤有機物和微生物,極大地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我們將引用最新的土壤生態學研究,展示這些看似微小的生物如何支撐起地球上大部分的陸地植被生長。 第二部分:真菌的隱形網絡——生態係統的分解者與連接者 真菌界是自然界中最被低估的生命王國之一。本書將這一部分獻給真菌在物質循環中的核心作用,而非探討其藥用或緻病性。 1. 地下的交流係統——菌根網絡: 我們將詳細介紹“菌根”現象,即真菌的菌絲體與植物根係形成的共生關係。這種網絡如何充當森林的“互聯網”,幫助植物交換水分、礦物質和碳水化閤物,甚至在不同樹木之間傳遞預警信號。書中會配有詳細的顯微結構圖解,解釋這種共生界麵如何高效運作。 2. 分解的藝術: 書中將呈現木腐真菌(如牛肝菌目和多孔菌科)如何分解復雜的縴維素和木質素,從而實現營養物質的迴歸。我們將探討酶化學的作用,解釋這些生物體如何産生強效的細胞外酶,將固態有機物轉化為可被其他生物吸收的簡單化閤物。 3. 生物多樣性的孵化器: 某些真菌的子實體(我們通常所見的蘑菇)為小型昆蟲、蝸牛乃至哺乳動物提供瞭重要的庇護所和食物來源。本章將追蹤這些真菌結構在短期內如何支持一個微小生物群落的生存。 第三部分:植物的防禦與適應——生存的化學語言 本部分轉嚮植物界,探討植物為應對環境壓力(如食草動物啃食、極端天氣和資源競爭)所發展齣的復雜化學防禦係統和結構適應,完全不涉及人類毒理學。 1. 應對啃食的化學信號: 植物通過釋放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來應對昆蟲的攻擊。本書將分析這些信號如何“呼叫”昆蟲的天敵(如寄生蜂),形成一種復雜的間接防禦機製。我們會聚焦於防禦性次生代謝産物(如單寜和生物堿)在阻止或降低動物消化效率方麵的作用,而不是它們對哺乳動物的毒性。 2. 水資源管理大師: 針對乾旱和極端環境,我們將研究多肉植物和沙漠植物的特殊結構——從蠟質角質層到深根係統。書中將詳述它們如何優化蒸騰作用和水分儲存,展示進化在資源受限環境中的創造力。 3. 協同授粉的復雜舞蹈: 我們將分析特定的植物如何發展齣精細的開花時間、顔色、氣味信號來吸引特定的傳粉者(如特定種類的蜂鳥、蝙蝠或甲蟲)。這部分強調的是植物與其傳粉者之間相互依賴的、精密的生態關係。 結語:尊重與共存的視角 《野性呼喚》旨在培養讀者對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形式的尊重和理解。通過對這些非人類生命的復雜性、適應性和生態角色的深入瞭解,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真正意義——它關乎維持地球生命係統的健康與穩定,而非僅僅規避風險。這是一部關於發現、科學和對生命係統深層連接的贊頌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くられ Kurare/文章與監修


  自由作傢兼不良科學傢。是深愛科學,痛恨僞科學的「地獄科學傢」。身為象徵瘋狂科學的暗黑理科集團「藥理凶室」代錶,著有《不可能圖解的理科教科書》(暫譯)係列(三纔Books)等眾多挑戰理科教育界的衝擊性作品。近期作品有《不可能科學的教科書》(暫譯)(Soshimu齣版社)、《不可能理科的大事典》(暫譯)(三纔Books,共同著作)等等。除瞭寫作之外,還會擔任漫畫的原作與科學監修、大學講師、參與活動演齣及電視演齣等,多纔多藝,在科學界的錶象與暗中進行各種活動。
網站:http://c120.jp/

姬川  たけお Himekawa takeo/插畫與漫畫

  1993年生於京都市,在京都土生土長的現役大學生。從小就對理科範疇很有興趣,便以理科為主題創作,現在以具有化學知識的「理科插畫傢」身分活動。

  網站:/hakoirichemist.com

 

圖書目錄

毒物圖鑑目錄 P4~5
前言2
序幕6

第一章 妖精之榖 有毒元素 9
NO.1 汞 10
NO.2 砷 14
NO.3 鉈 18
NO.4 鎘 22
NO.5 釙 26
毒樂☆毒學「為什麼元素會變成毒呢?」之捲 30

第二章 毒毒工廠地區 低分子毒 33
NO.6 氰化鉀 34
NO.7  一氧化碳 38
NO.8 硫化氫 42
NO.9 氯化氫 46
毒樂☆毒學「破壞環境的科學技術是不好的嗎?」之捲 50

第三章 蠱毒之森 生物毒 53
NO.10 烏頭鹼 54
NO.11 阿托品 58
NO.12 扁桃苷 62
NO.13 日本莽草素 66
NO.14 河豚毒素 70
NO.15 鵝膏蕈氨酸 74
NO.16 黃麴毒素 78
NO.17 組織胺 82
毒樂☆毒學「河豚的毒是從哪來的呢?」之捲 86

第四章 煙之地下城 化學武器 89
NO.18 CS催淚性毒氣 90
NO.19 沙林 94
NO.20 芥子毒氣 98
毒樂☆毒學「­Death Factory 死亡工廠」之捲 102

第五章 紅色女王之城 毒品 105
NO.21 甲基安非他命 106
NO.22 MDMA(快樂丸) 110
NO.23 LSD(迷幻藥) 114
NO.24 閤成大麻(閤成藥草) 118
NO.25 海洛因 122
毒樂☆毒學「為什麼不可以吸毒呢?」之捲 126

第六章 魔物們的天空 高分子毒 129
NO.26 蓖麻毒蛋白 130
NO.27  筒箭毒 134
NO.28  卡律蠍毒素 138
NO.29 刺尾魚毒素 142
NO.30 肉毒桿菌毒素 146
毒樂☆毒學「高分子是什麼呢?」之捲 150
尾聲 152
後記「可能會是毒」 155
索引 15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前言P2~3
 
●如果被問到「毒是什麼」,你會怎麼迴答呢?●
 
拿著這本書的讀者,是不是因為對可愛的插畫和毒有興趣,現在纔會讀著這篇前言呢?
 
這是距今數百年前,也就是1500年代的事情──齣生於瑞士的煉金術士帕拉塞爾蘇斯對於毒物有瞭能夠沿用至今的發現,針對毒物,他是這樣記載著。
 
●某樣物質是不是有毒,要根據服用量來決定!●
 
這在認知毒這件事情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就好比在偵探小說中已經是經典暗殺用毒物的「山埃鉀」,或是毒氣瓦斯的代錶選手「沙林」等,無論誰來看,都會認為這不就是毒物嗎……一定會有人這麼想吧。
 
事實上即便是這樣的物質,也有分成會中毒的量、不會中毒的量,或是連自己也感受不齣來的量。因為隻要很少量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故大傢對毒物的印象或許就是如此,然而就連劇毒,也是會有無害的份量的(極少量)。
 
●那麼,食鹽又如何呢?●
 
咦,你說食鹽當然是無害的?
 
確實,食鹽中所含的鈉是維持身體的必要成分之一,為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如果沒有每天攝取就會死亡。這個量一天是數公剋。在現代的生活之中,有時我們的攝取量會超過,很少低於這個量,然而若在叢林或沙漠遇難,就會因為食鹽──也就是鈉的攝取不足而死亡。
 
鈉就是如此重要的營養素。不過,假如剛齣生的小嬰兒攝取數公剋的食鹽到體內,就會馬上失去性命。即便是大人,攝取兩百到三百公剋這大約一個茶杯的食鹽量,也會緻死。
 
就連水也是,喝多瞭會導緻中毒,喝太多甚至會緻死。沒錯,「有害量」的多寡纔是問題所在。
 
這個「有害量」隻要極少量,稍微攝取一點點就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的物質,即是人們所稱的「毒」
 
●換言之,「量纔是毒」!●
 
本書會盡量淺顯易懂去說明被稱為毒的物質是什麼、是怎麼潛藏在人們身邊,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那麼,就請翻開書看下去吧。
 
●擬人化的毒物角色登場!●
 
可愛(?)的角色們,會藉由其打扮或服裝等來呈現齣毒的性質與特徵。有時候也會偷偷藏有毒的特性……還請務必尋找看看。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一個對“科學”和“未知”充滿好奇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就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盛宴。我平時就喜歡閱讀一些科普類的書籍,但關於“毒物”這個話題,我總覺得有點距離感,直到我翻開這本書。它沒有用那種冷冰冰的科學報告形式,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將那些曾經隻存在於想象中的危險物質,變成瞭觸手可及的知識。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一種毒物的講解,不僅僅是告訴你它有多毒,更重要的是,它會從科學的角度去剖析它的來源、成分、作用機製,甚至是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書中的插圖,絕對是這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們將復雜的科學原理,用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呈現齣來。我記得書中有一幅關於某種生物毒素在神經細胞中傳播的示意圖,那簡直就像是一部微觀世界的動作大片,讓我瞬間就明白瞭這種毒素為何如此緻命。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與毒物相關的曆史事件和科學發現,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這本書讓我明白,原來我們身邊可能隱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危險,而瞭解這些危險,也是為瞭更好地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评分

怎麼說呢,這是一本讓我既敬畏又感到一絲奇妙的書。我一直對那些能悄無聲息地摧毀生命的物質充滿好奇,但又不敢去接觸那些真正專業的化學書籍,畢竟我不是這個領域的行傢。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沒有那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帶點故事性的語言,來講述那些緻命的毒物。我發現,原來很多我們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東西,比如某些昆蟲的毒液,或者某些我們以為無害的真菌,都蘊藏著巨大的威脅。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不僅僅是告訴你“它有毒”,還會講“為什麼有毒”,以及“中毒後會有什麼後果”,甚至還可能涉及一些曆史上的中毒事件,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非常有代入感。我記得其中對一種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毒素的描述,它對神經係統的影響,以及如何導緻呼吸衰竭,整個過程的講解細緻入微,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身處其中,那種無能為力的恐懼感油然而生。同時,書裏也穿插瞭一些關於解毒方法和急救知識的介紹,這又讓我感到一絲安慰,知道在麵對這些潛在危險時,並非完全束手無策。這本書讓我對大自然的復雜性和潛在的危險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懂得謹慎行事的重要性。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小小的“毒物掃盲”課程。我之前對毒物的認知,大多停留在“毒蛇咬傷”、“誤食毒蘑菇”這種比較直觀的層麵上,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狹隘看法。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介紹瞭各種各樣形態各異、來源廣泛的毒物,從天然存在的生物毒素,到人為閤成的化學物質,幾乎涵蓋瞭我們可能接觸到的所有危險領域。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這是毒物”這個結論,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它是如何工作的”,比如它如何乾擾人體細胞的功能,如何影響特定的器官係統,這些講解雖然科學,但卻足夠清晰,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書中的圖解,真的是這本書的一大亮點,它們不僅僅是裝飾,更是理解毒物特性和作用的關鍵。比如,通過解剖圖,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某種毒素在血液中傳播的軌跡,或者在神經係統造成的損害。這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比純文字描述要生動得多,也更容易記住。我記得有一次,我看到書中關於某種毒物的介紹,它能夠迅速麻痹肌肉,導緻呼吸睏難,這種描述讓我聯想到某些影視劇裏的情節,但當看到書中細緻的科學解釋後,纔真正理解瞭其背後的原理,也更加感嘆生命的脆弱和化學物質的強大。

评分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漲知識”!我一直對科學類的書籍很感興趣,但這次嘗試瞭解“毒物”這個話題,純粹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我以為會是一本充斥著重口味描述和聳人聽聞案例的書,結果卻大大齣乎我的意料。作者的筆觸非常專業,但又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魅力,能夠把原本晦澀難懂的化學原理和生物效應,解釋得通俗易懂,讓我這個文科背景的人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書中的插圖,更是這本書的靈魂所在。它們不僅僅是美觀,更是科學的輔助。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能夠直觀展示毒物作用過程的圖,比如某種毒素進入人體後,如何在細胞層麵引起連鎖反應,或者對器官造成損害的示意圖。這些圖解就像是無聲的老師,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瞭那些文字描述所帶來的信息。我記得書中有關於某些化學毒劑的介紹,它們對人類生存造成的巨大威脅,以及科學傢們如何努力研究和應對它們,這種兼具科學性和人文關懷的敘述方式,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更加意識到,科學的世界充滿瞭我們未知的美麗與危險,而瞭解它們,也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评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打開瞭我對“毒”這個概念的全新認知!我一直覺得毒物離我們很遙遠,可能是影視劇裏的情節,或者是新聞裏偶爾提及的極端事件。但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接地氣、非常直觀的方式,把這些潛在的危險呈現在我眼前。它不隻是簡單羅列毒物名稱和它們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毒物的化學原理、作用機製,甚至還講述瞭它們在曆史、文化中的一些有趣或驚悚的故事。我尤其喜歡作者那種“科學監修作傢”的身份,這給瞭我一種強烈的信任感,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本充斥著聳人聽聞的謠言的書,而是在接受嚴謹的科學知識普及。翻閱這本書,就好像請瞭一位博學又風趣的嚮導,帶我探索一個既危險又迷人的世界。我記得其中有一段關於某種常見植物的講解,我以前一直覺得它無害,甚至還能入藥,但書中卻揭示瞭它在特定部位或特定條件下會産生劇毒,這讓我瞬間驚齣一身冷汗。這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其他很多科普讀物無法給予的。這本書的圖解也做得非常棒,不是那種生硬的插畫,而是能夠清晰地展現毒物的形態、結構,甚至連它們在人體內如何作用,也用圖示來輔助理解,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讓我明白,我們身邊可能隱藏著許多不易察覺的風險,而瞭解它們,正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