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Linux kernel|Linux 4.x kernel關鍵與原始程式碼解析

奔跑吧!Linux kernel|Linux 4.x kernel關鍵與原始程式碼解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天飛
圖書標籤:
  • Linux內核
  • Linux 4
  • x
  • 內核解析
  • 源代碼
  • 操作係統
  • 技術
  • 編程
  • 嵌入式
  • 驅動開發
  • 計算機科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以Linux 4.x kernel和Android 7.x kernel為基礎
  ‧以ARM32/ARM64體係架構為基礎
  ‧以實際應用的問題為導嚮的kernel分析
  ‧介紹目前內核社群新的技術發展
  ‧介紹尖端新技術:EAS排程器、MCS鎖、QSpinlock、Dirty COW等

  本書內容以Linux 4.x kernel為基礎,選取Linux kernel中最基礎和常用的記憶體管理、進程管理、並行與同步,以及中斷管理這4個kernel模組進行講述。全書共分為6章,依次介紹ARM體係結構、Linux記憶體管理、進程排程管理、並行與同步、中斷管理、kernel除錯技巧等內容。本書的每節內容都是獨立的Linux kernel主題或技術重點,讀者可根據每小節前的問題來思考研讀,進而從問題來對kernel原始程式碼進行分析。
《深入理解操作係統: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 本書導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操作係統作為計算機係統的核心與靈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許多開發者和係統管理員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停留在“使用”層麵,對操作係統底層的運行機製、設計哲學以及核心組件的實現細節知之甚少,這極大地限製瞭他們在性能調優、係統級故障排查和安全加固等高級應用場景中的能力。 《深入理解操作係統: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並非一本麵嚮特定內核版本的參考手冊,而是一部旨在係統性、完整性地剖析現代通用操作係統(如類Unix係統)核心原理與設計思想的權威著作。本書聚焦於操作係統設計背後的通用性理論模型,並輔以對主流實現(如BSD傢族或POSIX標準)的深入剖析,幫助讀者建立一個堅實、清晰的操作係統知識體係。 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操作係統理論的基石、關鍵組件的實現機製,以及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於解決實際係統工程問題的全過程。 --- 第一部分:操作係統基礎理論與抽象 本部分作為全書的理論基石,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理解復雜係統行為所需的數學和概念框架。 第一章:係統結構與設計哲學 本章首先界定瞭操作係統的核心功能與邊界,探討瞭從單道到多道、分時、實時係統的演變曆程。重點分析瞭微內核、宏內核、混閤內核等主流架構的設計取捨及其對係統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的長期影響。深入討論瞭操作係統如何作為硬件與應用軟件之間的“公平的仲裁者”和“可靠的抽象層”來構建其設計哲學。 第二章:中斷、異常與係統調用接口 這是理解用戶態與內核態交互的起點。本章詳細剖析瞭處理器模式切換(Mode Switching)的硬件機製,包括上下文的保存與恢復過程。著重分析瞭係統調用的陷阱(Trap)處理流程、係統調用描述符錶(Syscall Table)的查找機製,以及參數傳遞的安全校驗過程,確保用戶程序對內核資源的請求能夠被安全、有序地處理。 第三章:進程與綫程管理 本章深入探討瞭進程(Process)作為資源分配的基本單位和綫程(Thread)作為執行流的基本單位的概念區彆與聯係。內容包括進程控製塊(PCB)的結構、進程生命周期的精確狀態轉換模型(就緒、運行、阻塞、終止)。在綫程部分,詳細闡述瞭用戶級綫程與內核級綫程的調度機製差異,以及綫程同步原語(如互斥鎖、信號量、條件變量)的設計原理和死鎖的檢測與避免算法。 --- 第二部分:內存管理的核心機製 內存子係統是操作係統的核心復雜部分之一,本部分將詳細拆解現代內存管理的效率與安全保障機製。 第四章:物理內存的分配與迴收 本章從硬件角度齣發,解析瞭內存管理單元(MMU)的作用,包括地址翻譯的過程(分段與分頁)。重點分析瞭物理頁幀的分配策略,如夥伴係統(Buddy System)的內存閤並與分裂算法,以及如何處理內存碎片化問題。此外,還探討瞭內存保護的硬件基礎,如頁錶權限位(R/W/X)的作用。 第五章:虛擬內存與地址空間管理 虛擬內存是實現進程隔離的關鍵。本章詳細描述瞭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過程,包括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工作原理及其對性能的影響。深入分析瞭缺頁中斷(Page Fault)的處理流程,包括延遲加載(Demand Paging)的實現細節。重點介紹瞭內核如何維護每個進程獨立的虛擬地址空間布局(VMA/VM region)。 第六章:內存置換算法與緩存 當物理內存不足時,操作係統必須決定哪些頁麵應該被換齣。本章對比瞭先進先齣(FIFO)、最近最少使用(LRU)及其近似算法(如Clock/Second Chance算法)的優劣。同時,詳細討論瞭內核中用於加速I/O操作的頁緩存(Page Cache)機製,包括其與文件係統操作的協同工作方式。 --- 第三部分:存儲與I/O係統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高效、可靠地將數據在主存與持久化存儲設備之間傳輸和組織。 第七章:文件係統結構與實現 文件係統是用戶與數據交互的橋梁。本章解析瞭主流文件係統的內部結構,包括超級塊、索引節點(Inode)的組織方式、數據塊的分配策略以及目錄結構的實現。重點分析瞭Journaling(日誌記錄)機製如何保證文件係統在意外斷電後的數據一緻性(ACID特性)。 第八章:塊設備的驅動與調度 本章剖析瞭I/O請求的生命周期。從用戶態發起讀寫請求到最終硬件執行,中間經過瞭哪些內核層級的處理。重點講解瞭塊設備的I/O調度器(如Deadline, CFQ, Noop等)的設計目標和算法,分析它們如何優化磁盤尋道時間,提高吞吐量。 第九章:緩衝與緩存策略 本章深入探討瞭數據在不同層次的緩存策略,包括內核緩衝區(Buffer Cache)與頁緩存的關係。分析瞭髒頁的寫迴機製(Writeback),以及如何通過延遲寫入和預讀(Prefetching)來平衡係統響應時間和數據安全性。 --- 第四部分:調度與並發控製 本部分是操作係統性能和公平性的核心所在,關注CPU資源的競爭性分配。 第十章:CPU調度算法詳解 本章係統地梳理瞭進程/綫程調度器的曆史演進,從簡單的輪轉(Round Robin)到更復雜的優先級繼承和實時調度策略。重點分析瞭現代操作係統中復雜調度器(如完全公平調度器CFS的理念)的設計思想,包括時間片分配、優先級反轉的預防措施,以及如何平衡交互式負載和批處理負載的需求。 第十一章:同步與互斥的底層實現 本章超越瞭高級API層麵,探討瞭實現並發控製原語的底層技術。分析瞭如何利用硬件提供的原子操作(如Test-and-Set, Compare-and-Swap)來構建高效的無鎖數據結構和鎖機製。深入講解瞭自鏇鎖(Spinlock)與互斥鎖(Mutex)的適用場景和性能差異。 第十二章:死鎖的分析與預防 死鎖是並發係統中最棘手的挑戰之一。本章詳細介紹瞭死鎖的四個必要條件,並著重講解瞭銀行傢算法(Banker's Algorithm)在資源分配圖模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在係統運行時檢測和解除死鎖狀態。 --- 第五部分:係統安全與擴展性 本部分關注操作係統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安全挑戰,並保持其在多處理器環境下的擴展性。 第十三章:係統安全模型與權限控製 安全是操作係統的生命綫。本章闡述瞭基於身份驗證(Authentication)和授權(Authorization)的安全模型。詳細對比瞭基於訪問控製列錶(ACLs)和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RBAC)。特彆關注瞭內核的特權分離和最小權限原則在係統設計中的體現。 第十四章:多處理器與並發編程模型 隨著多核係統的普及,並行性成為常態。本章探討瞭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架構下內核同步的挑戰,包括緩存一緻性問題和總綫仲裁。分析瞭內核中如何使用鎖、RCU(Read-Copy-Update)等技術,在保證數據一緻性的同時,最大化並行執行的效率。 結語:構建係統的思維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從“使用工具”到“設計工具”的思維轉變。通過對這些底層機製的透徹理解,讀者將能更有效地診斷性能瓶頸,設計齣健壯、高效、安全的係統級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天飛


  筆名「笨叔叔」。Linux內核愛好者,從事Linux內核和驅動程式開發十餘年,在多傢晶片公司從事手機晶片底層軟體開發及和客戶支援工作。

圖書目錄

Linux kernel 奔跑捲

第 1 章 處理器體係結構

第 2 章 記憶體管理
2.1 實體記憶體初始化
2.2 頁錶的對映過程
2.3 kernel 記憶體的佈局圖
2.4 分配實體頁麵
2.5 slab 分配器
2.6 vmalloc
2.7 VMA 操作
2.8 malloc
2.9 mmap
2.10 缺頁中斷處理
2.11 page 參照計數
2.12 反嚮對映 RMAP
2.13 迴收頁麵
2.14 匿名頁麵生命週期
2.15 頁麵遷移
2.16 記憶體規整(memory compaction)
2.17 KSM
2.18 Dirty COW 記憶體漏洞
2.19 總結記憶體管理資料結構和 API
2.20 最新更新和展望

第 3 章 進程管理
3.1 進程的誕生
3.2 CFS 排程器
3.3 SMP 負載均衡
3.4 HMP 排程器

第 4 章 並行與同步
4.1 原子操作與記憶體屏障
4.2 spinlock
4.3 訊號標
4.4 Mutex 互斥體
4.5 讀寫鎖
4.6 RCU
4.7 記憶體管理中的鎖
4.8 最新更新與展望

第 5 章 中斷管理
5.1 Linux 中斷管理機製
5.2 軟中斷和 tasklet
5.3 workqueue 工作佇列

第 6 章 kernel 除錯
6.1 QEMU 除錯 Linux kernel
6.2 ftrace
6.3 SystemTap
6.4 記憶體檢測
6.5 死鎖檢測
6.6 kernel 除錯秘笈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768097
  • 規格:平裝 / 928頁 / 17 x 23 x 4.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