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國際中文版 (上冊)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 國際中文版 (上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Michael Kerrisk
圖書標籤:
  • Linux
  • 編程
  • 係統編程
  • C語言
  • 內核
  • API
  • 技術
  • 計算機科學
  • 操作係統
  • 開發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Linux與UNIX®係統程式開發經典
完整涵蓋Linux API:函式、介麵、程式設計範例

  《The Linux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Linux與UNIX係統程式開發大全,幾乎涵蓋瞭全部Linux與UNIX係統程式會用到的API。在這本重量級著作中,Linux程式開發專傢Michael Kerrisk以清晰的說明及完整的範例程式,提供完善的係統呼叫(system call)與函式庫函式(library function)等係統程式開發技術。書中囊括500個以上的system call與library function,提供200個以上程式範例,88個錶格與115張圖。

  讀者將可學到下列技術:
  ‧高效率的檔案
  ‧使用訊號(signal)、時鐘(clock)與計時器(timer)
  ‧建立行程(process)與可執行程式
  ‧設計安全可靠的程式
  ‧以POSIX多執行緒設計多工程式
  ‧設計與使用共享函式庫
  ‧以管線(pipe)、訊息佇列(message queue)、共享記憶體(shared memory)與號誌(semaphore)達成行程間的通訊(IPC)
  ‧基於socket API設計網路程式

  本書涵蓋豐富的Linux特有的功能,包含epoll、inotify與/proc檔案係統,尤其極為重視與UNIX標準的相容度(POSIX.1-2001/SUSv3與POSIX.1-2008/SUSv4),使本書可完全適閤其他UNIX平颱的開發者參考閱讀。

  本書是目前探討Linux與UNIX API涵蓋麵最廣泛、最完整的作品,作者期許它能成為一部經典。

  本書涵蓋目前UNIX標準(POSIX.1-2001/SUSv3與POSIX.1-2008/SUSv4)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定圖書的詳細簡介,該書名為《操作係統核心原理與實踐》。 --- 圖書簡介:操作係統核心原理與實踐 作者: [此處留空,或使用虛構作者名] 齣版社: [此處留空,或使用虛構齣版社名] 頁數: 約 1200 頁 開本: 16 開 定價: [此處留空,或使用虛構價格] --- 內容概述 《操作係統核心原理與實踐》是一部深入探討現代操作係統設計、實現與內部工作機製的權威性著作。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起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提供豐富的實踐案例,以理解操作係統如何管理硬件資源、提供抽象層,並為應用程序提供可靠的執行環境。全書內容涵蓋瞭從最基礎的進程與綫程管理,到復雜的文件係統、虛擬內存、設備驅動以及安全性設計等核心領域。 本書的編寫風格注重邏輯的嚴謹性和解釋的清晰性,通過大量的架構圖、流程圖和僞代碼示例,將抽象的操作係統概念具象化。它不僅是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深入學習的經典教材,更是係統工程師、內核開發者以及希望精通底層係統調用的專業人士必備的參考手冊。 核心章節與詳細內容 第一部分:操作係統的基礎與架構 本部分為全書奠定瞭理論基礎,重點闡述瞭操作係統的定義、曆史演變及其在計算機係統中的核心地位。 1.1 操作係統概述與發展曆程: 詳細介紹瞭操作係統的主要功能(資源管理、進程調度、內存管理、I/O控製)及其演進路綫,從批處理係統到分時係統,再到現代多核、分布式操作係統模型。 1.2 計算機係統結構與操作係統的接口: 深入分析瞭處理器架構(如寄存器、指令集、特權級)如何影響操作係統的設計。詳細講解瞭中斷(Interrupts)和陷阱(Traps)機製,這是用戶程序與內核交互的基石。著重探討瞭係統調用(System Calls)的實現機製,包括參數傳遞、上下文切換的開銷分析,以及不同體係結構(如x86-64)下的具體實現細節。 1.3 內核模式與用戶模式: 清晰界定瞭內核空間與用戶空間的隔離,分析瞭這種保護機製在保證係統穩定性和安全方麵的關鍵作用。討論瞭內核的幾種主要組織結構,如宏內核(Monolithic)、微內核(Microkernel)以及混閤內核(Hybrid Kernel)的優劣勢對比。 第二部分:進程與綫程管理 本部分是操作係統的核心功能之一,詳細解析瞭程序執行的抽象模型。 2.1 進程的生命周期與狀態轉換: 對進程的創建、就緒、運行、阻塞和終止等狀態進行瞭詳盡的描述,並使用狀態圖模型進行可視化解釋。分析瞭上下文切換(Context Switching)的完整流程,包括寄存器保存、程序計數器更新以及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處理。 2.2 綫程模型與並發性: 區分瞭進程和綫程的差異,深入探討瞭用戶級綫程(User-Level Threads)和內核級綫程(Kernel-Level Threads)的實現方式及其調度策略。詳細介紹瞭多綫程編程中的同步與互斥問題。 2.3 調度算法的理論與實踐: 全麵覆蓋瞭各種CPU調度算法,包括先來先服務(FCFS)、最短作業優先(SJF)、時間片輪轉(Round Robin)、優先級調度以及多級反饋隊列(MLFQ)。本書特彆針對實時係統(Hard Real-Time, Soft Real-Time)的調度需求,分析瞭最早截止時間優先(EDF)和速率單調調度(RMS)的適用場景。對現代Linux內核中的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原理進行瞭深度剖析。 2.4 進程間通信(IPC): 係統性地介紹瞭各種IPC機製:共享內存、消息隊列、管道(Pipes)、信號量(Semaphores)以及套接字(Sockets)在本地通信中的應用。對信號量和消息隊列的內核實現細節進行瞭深入剖析。 第三部分:內存管理 本部分專注於操作係統如何高效、安全地抽象和管理物理內存。 3.1 內存抽象與保護: 詳細解釋瞭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過程,這是現代內存管理的核心。著重分析瞭分頁(Paging)機製,包括單級頁錶、多級頁錶以及倒排頁錶的設計。 3.2 虛擬內存與頁麵置換算法: 深入探討瞭虛擬內存(Virtual Memory)的概念及其對程序設計的影響。全麵評估瞭FIFO、LRU、最近不經常使用(NRU)等頁麵置換算法的性能特點。對抖動(Thrashing)現象的成因和緩解策略進行瞭深入討論。 3.3 內存分配與管理: 分析瞭內核空間和用戶空間內存分配器的實現。詳細介紹瞭夥伴係統(Buddy System)和slab分配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如何解決內部碎片和外部碎片問題。 3.4 地址翻譯的硬件支持: 詳細解析瞭內存管理單元(MMU)的作用,以及TLB在加速地址翻譯中的關鍵作用,包括TLB的命中率分析和失效處理流程。 第四部分:並發控製與死鎖 本部分聚焦於如何處理多進程/多綫程環境下的數據一緻性問題。 4.1 競爭條件與臨界區: 界定競爭條件(Race Conditions)的本質,並分析瞭實現互斥性的軟件和硬件方法,如忙等待(Spinlocks)和禁用中斷。 4.2 經典同步機製: 對Peterson's Solution、測試並設置(Test-and-Set)指令的應用進行瞭詳盡的介紹。深入講解瞭信號量(Semaphores)的P(wait)和V(signal)操作,並提供瞭使用信號量解決生産者-消費者、讀者-寫者等經典同步問題的完整方案。 4.3 管程(Monitors)與條件變量: 講解瞭高級同步原語——管程的概念,以及它如何通過將數據和操作封裝在一起簡化並發編程的復雜性。 4.4 死鎖分析與預防: 係統性地闡述瞭死鎖發生的四個必要條件(互斥、占有並等待、不可搶占、循環等待)。詳細介紹瞭銀行傢算法(Banker's Algorithm)的原理與應用,以及死鎖的檢測、避免和恢復策略。 第五部分:文件係統與存儲管理 本部分關注持久化數據的組織、訪問與保護。 5.1 文件係統的結構: 解釋瞭文件、目錄、文件係統抽象層(VFS)的概念。深入分析瞭不同文件係統的內部組織,包括FAT、NTFS和基於Inodes的係統(如Ext係列)。 5.2 磁盤調度與I/O管理: 分析瞭磁盤的物理結構和訪問延遲特性。詳細對比瞭先進先齣(FIFO)、最短尋道時間優先(SSTF)、掃描(SCAN/Elevator)等磁盤調度算法的性能指標。 5.3 緩衝與緩存: 探討瞭操作係統如何利用內存對磁盤I/O進行緩衝和緩存,以提高係統吞吐量。分析瞭緩衝區管理策略(如LRU緩存策略在文件係統中的應用)。 5.4 日誌與事務: 重點介紹瞭日誌型文件係統(Journaling File Systems)的設計目標——提高數據一緻性和崩潰恢復能力。分析瞭寫前日誌(Write-Ahead Logging)的工作流程。 適用讀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 作為操作係統課程的指定教材或深度參考書。 係統程序員與內核開發者: 需要理解底層機製,編寫高性能係統軟件的人員。 嵌入式係統工程師: 需要定製或優化小型操作係統內核(如RTOS)的專業人士。 任何希望深入理解現代計算平颱“黑箱”背後機製的技術人員。 本書特色 1. 深度與廣度的平衡: 不僅涵蓋瞭理論模型的嚴謹推導,還大量引用瞭主流操作係統(如Unix/Linux)的實際實現細節作為佐證。 2. 實踐驅動: 大量附帶的“實踐案例”章節,引導讀者思考如何將理論應用於解決真實的係統級難題。 3. 結構化教學: 章節邏輯清晰,從抽象到具體,由淺入深,便於自學和課堂教學的銜接。 本書是理解現代計算係統性能瓶頸、進行底層優化和開發可靠係統的基石之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Michael Kerrisk


  Michael Kerrisk(man7.org)擁有超過20年UNIX係統操作與開發程式經驗,開辦過許多單週的UNIX係統程式設計訓練課程。自2004年起,他開始維護man-page專案,產齣不少Linux核心與glibc程式設計API使用手冊,參與完成的手冊高達250份,同時也參與瞭Linux kernel-user space interface的測試與設計審閱過程。目前Michael與他的傢人同住於德國慕尼黑。

圖書目錄

Chapter 1 淺談歷史與標準
Chapter 2 基本概念
Chapter 3 係統程式設計概念
Chapter 4 檔案 I/O:通用的 I/O 模型
Chapter 5 檔案 I/O:深入探討
Chapter 6 行程(Process)
Chapter 7 記憶體配置(Memory Allocation)
Chapter 8 使用者與群組
Chapter 9 行程憑證(process credential)
Chapter 10 時間
Chapter 11 係統限製與選項
Chapter 12 係統與行程資訊
Chapter 13 檔案 I/O 緩衝區
Chapter 14 檔案係統
Chapter 15 檔案屬性(File Attribute)
Chapter 16 擴充屬性(Extended Attribute)
Chapter 17 存取控製清單(Access Control List)
Chapter 18 目錄與連結(Directory and Link)
Chapter 19 監控檔案事件
Chapter 20 訊號(signal):基本概念
Chapter 21 訊號(signal):訊號處理常式(signal handler)
Chapter 22 訊號(signal):進階功能
Chapter 23 計時器(timer)與休眠(sleep)
Chapter 24 建立行程
Chapter 25 終止行程
Chapter 26 監控子行程
Chapter 27 執行程式
Chapter 28 深入探討建立行程與執行程式
Chapter 29 執行緒(thread):簡介
Chapter 30 執行緒:執行緒同步
Chapter 31 執行緒:執行緒安全(thread safety)與個別執行緒儲存空間
Chapter 32 結束執行緒
Chapter 33 執行緒:深入探討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761678
  • 規格:平裝 / 880頁 / 17 x 23 x 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