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博士,主要從事歐美社會政治理論、全球化、生態等研究。著有《批判社會學》、《社會理論與社會世界》、《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集》、Recent Interpretations of Karl Marx’s Social Theory等;主編《當代社會學》、《溝通、批判和實踐──哈伯馬斯八十論集》、《再見福柯︰福柯晚期思想研究》等。
猶記得一九九九年初從英國劍橋大學轉移到紐約州立大學(Albany校區)訪問,除瞭旁聽一門後現代主義的課程之外,就在圖書館裏瀏覽群籍。在偶然的機緣,閱讀到一九八二年傅柯在美國佛濛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的「自我技藝」(Technologies of the Self)研討課的部分紀錄,後連同相關文獻齣版為《自我技藝》(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1988,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一書,以及法國學者阿道(Pierre Hadot)的《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1995, Blackwell),感覺深得我心,遂進一步蒐集相關文獻研讀。從一九九九年初抵美至年中返颱,半年多在紐約州(Albany和紐約市)經曆瞭我人生最冷的鼕天(將近攝氏零下十五度),以及最熱的夏天(將近攝氏四十度) ,沒有冷氣,紐約地鐵站像烤箱。這個極端氣候體驗與接觸傅柯晚期思想,都是我的人生中新的「極限體驗」(容我藉用傅柯的一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