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與感測電路應用(第二版)(附多媒體、範例光碟)

LabVIEW與感測電路應用(第二版)(附多媒體、範例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LabVIEW
  • 感測電路
  • 數據采集
  • 儀器控製
  • 虛擬儀器
  • 測量
  • 自動化
  • 電子設計
  • 第二版
  • 範例光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依不同屬性共分為Part1至Part3三個部分。Part1為基礎篇,以淺顯易懂及詼諧的口吻描述LabVIEW圖形化程式設計的工作環境及指令功能來奠定讀者程式撰寫之基礎;Part2為進階篇,描述一些與網路相關的進階程式設計功能與NI網路資料傳輸(DataSocket)的使用;Part3為感測篇,描述NI資料擷取卡(DAQ卡)的硬體設定與使用。

本書特色

  1.獨傢收錄目前全球正夯的物聯網概念,將iOS 與Android的手持式裝置與LabVIEW 做結閤,並利用簡單範例來引導初學者入門。

  2.本書依不同屬性共分為基礎篇、進階篇、感測篇三個部分,以淺顯易懂的口吻描述 LabVIEW 圖形化程式設計的工作環境與網路相關的進階程式設計功能與 NI 網路資料傳輸(DataSocket)的使用。

  3.本書所附的光碟內提供瞭許多實用的感測範例。更收錄Report Generation、分散式遠端資料擷取(FieldPoint)等許多實用的程式範例與詳細的使用步驟。
計算機圖形學與可視化技術:從基礎理論到前沿應用 本書旨在全麵深入地探討計算機圖形學與可視化的核心概念、關鍵算法與前沿技術,為讀者構建堅實的理論基礎並提供豐富的實踐指導。全書內容嚴謹、邏輯清晰,側重於現代圖形係統與數據可視化領域的最新發展與實際應用,是理解和掌握這一跨學科領域的權威參考資料。 --- 第一部分:圖形學基礎與幾何建模(Fundamentals of Graphics and Geometric Modeling) 本部分奠定瞭計算機圖形學的基礎,從人眼視覺原理齣發,係統闡述瞭如何將三維世界信息轉化為二維屏幕圖像。 第一章:圖形學概述與視覺感知基礎 本章首先界定瞭計算機圖形學的範疇、曆史發展脈絡及其在現代工業、娛樂和科學研究中的地位。隨後,深入探討人眼的工作機製,包括光綫的成像原理、色彩的感知模型(如 CIE 1931 色度圖、RGB/CMY/HSV 顔色空間及其相互轉換)。重點解析瞭圖像的采樣與量化過程,為理解數字圖像的生成與失真分析打下基礎。介紹瞭圖形硬件的演進,特彆是現代 GPU(圖形處理單元)的並行計算架構如何重塑瞭實時渲染的能力。 第二章:幾何變換與坐標係統 詳細闡述瞭二維和三維空間中的幾何變換,包括平移、鏇轉、縮放、剪切等仿射變換。著重講解瞭使用齊次坐標(Homogeneous Coordinates)來統一錶示所有綫性變換和非綫性變換的數學方法。深入解析瞭不同的坐標係(局部坐標係、世界坐標係、觀察坐標係、規範化設備坐標係)之間的相互轉換流程,這是構建復雜場景和實現正確視點投射的核心。詳細介紹瞭 4x4 變換矩陣的構造與應用,並討論瞭變換的順序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第三章:光照模型與渲染基礎 本章聚焦於光綫與物體的相互作用,這是實現真實感圖形的關鍵。首先介紹經典的光照模型,如環境光、漫反射(Lambertian Model)和鏡麵反射(Phong/Blinn-Phong 模型),並以數學公式詳細推導其計算過程。深入講解瞭材質屬性的錶徵,包括高光度、粗糙度和反射率的概念。接著,轉嚮渲染管綫(Rendering Pipeline)的概念,從幾何體的生成到最終像素的輸齣,係統描述瞭多階段處理流程,包括投影(正交投影與透視投影)。 第四章:多邊形錶麵與實體建模 本部分專注於描述三維物體的幾何結構。詳細講解瞭多邊形網格(Polygon Meshes)的錶示方法(如翼邊、半邊數據結構),以及如何高效地存儲和遍曆這些結構。內容涵蓋瞭從簡單的多麵體(如立方體、圓柱體)到復雜有機形狀的建模技術。重點介紹瞭參數化麯麵(Parametric Surfaces)如 Bézier 麯綫、B-Spline 麯綫及其在麯麵上的擴展(如 NURBS——非均勻有理 B 樣條),這些是現代 CAD/CAM 和動畫製作的核心技術。討論瞭實體幾何的布爾運算(CSG——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在構建復雜實體模型中的應用。 --- 第二部分:高級渲染技術與實時計算(Advanced Rendering and Real-Time Computation) 本部分深入探討實現照片級真實感(Photorealism)所需的復雜渲染算法,並探討 GPU 編程在現代圖形中的作用。 第五章:光綫追蹤與全局照明 本章是真實感渲染的基石。詳細介紹瞭經典的光綫追蹤算法(Ray Tracing),包括光綫與三角形、球麵、二次麯麵等基本圖元的交點測試算法。重點闡述瞭如何通過遞歸追蹤反射光綫和摺射光綫來實現鏡麵反射和透明度。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全局照明(Global Illumination, GI)的原理,包括輻射度(Radiosity)方法和基於濛特卡洛方法(Monte Carlo Methods)的路徑追蹤(Path Tracing)。詳細解析瞭采樣技術(如重要性采樣)如何減少噪聲並加速收斂。 第六章:紋理映射、陰影與細節增強 本章關注於如何通過紋理和陰影來增加幾何體的視覺細節。係統介紹瞭二維紋理的映射技術,包括環境貼圖(Environment Mapping)和立方體貼圖(Cube Mapping)。深入剖析瞭抗鋸齒技術(Anti-Aliasing),如超采樣(SSAA)和多重采樣(MSAA)的原理與性能權衡。本章還詳細講解瞭陰影的實現技術,包括陰影體積(Shadow Volumes)和陰影貼圖(Shadow Mapping),特彆是處理軟陰影(Penumbra)的百分比逼近模糊(P-F)技術。此外,還涵蓋瞭法綫貼圖(Normal Mapping)和置換貼圖(Displacement Mapping)在不增加幾何復雜度的前提下實現錶麵細節的方法。 第七章:GPU 編程與可編程管綫 本章緊密結閤現代硬件架構,介紹可編程渲染管綫的概念,即從固定功能管綫嚮以 GPU 為中心的計算模型的轉變。深入講解瞭 Shader 語言(如 GLSL/HLSL)的基本結構和編程範式。詳細分析瞭頂點著色器(Vertex Shader)在處理幾何體變形和光照計算中的作用,以及片段著色器(Fragment Shader)在計算像素顔色和紋理混閤中的核心地位。討論瞭計算著色器(Compute Shader)在通用圖形計算任務中的應用潛力。 --- 第三部分:數據可視化與交互設計(Data Visualization and Interactive Design) 本部分將視角從圖形生成轉嚮信息的有效傳達,探討如何利用圖形技術對復雜數據進行抽象和呈現。 第八章:二維與三維數據可視化基礎 本章建立數據可視化的基本框架,包括數據預處理、數據抽象、映射設計和可視化呈現的完整流程。詳細介紹常見的二維圖錶類型(如散點圖、直方圖、熱力圖)及其背後的統計學意義。在三維可視化方麵,重點介紹體積渲染(Volume Rendering)技術,包括光綫行進法(Ray Casting)和紋理體積渲染,用於展示 CT、MRI 等醫學或科學數據。討論瞭等值麵提取(Isosurface Extraction,如 Marching Cubes 算法)在錶示三維標量場中的應用。 第九章:信息可視化的高級技術 本章側重於復雜信息結構的可視化。係統地介紹網絡與圖結構的可視化方法,包括力導嚮布局算法(Force-Directed Layouts)的原理與實現。探討時間序列數據的可視化技術,如甘特圖和流圖(Flow Maps)。深入分析可視化設計中的認知負荷問題,以及如何通過交互手段(如過濾、縮放、細節按需展示)來優化用戶體驗。本章強調可視化設計的美學原則和有效性評估標準。 第十章:交互式係統設計與用戶體驗 本章將圖形與交互技術結閤起來,討論如何構建有效的沉浸式和交互式係統。詳細介紹用戶輸入設備(如鼠標、鍵盤、觸摸屏、VR/AR 控製器)的數據采集與處理。重點闡述事件驅動(Event-Driven)的編程模型在圖形應用中的實現。探討三維場景導航(Navigation)的策略,包括第一人稱漫遊、軌道跟蹤等。最後,簡要介紹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中的關鍵技術挑戰,如頭部跟蹤、渲染延遲和感知同步,為讀者提供麵嚮未來人機交互的視野。 --- 本書特色: 本書的編寫嚴格遵循先理論後實踐的原則,每章理論講解後均附帶詳盡的算法步驟描述和僞代碼示例,確保讀者能夠清晰理解每一步的數學依據和計算過程。內容覆蓋瞭從經典的計算機圖形學教材標準到最新的基於 PBR(基於物理的渲染)和數據驅動可視化的現代技術棧。盡管不涉及 LabVIEW 編程或感測電路的具體應用,但本書提供的核心渲染、幾何處理和數據呈現能力,是任何高級工程仿真、虛擬儀器界麵開發或數據分析可視化項目所必需的通用技術支撐。 讀者將通過本書掌握構建高性能、高保真度圖形與可視化係統的底層能力。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 章 LabVIEW 是啥?
第2 章 LabVIEW 的特色
第3 章 LabVIEW 的安裝
3-1 LabVIEW 2015 試用版下載與安裝
3-2 LabVIEW 2015 正式版的安裝
3-3 創立捷徑和執行畫麵
第4 章 LabVIEW 的工作環境
4-1 人機介麵
4-2 圖形程式區
4-3 工具麵闆
4-4 工具列
4-5 下拉式選單
4-6 鍵盤快捷鍵
4-7 浮動式麵闆與固定式麵闆
4-8 前置麵闆的麵闆設定
4-9 元件說明視窗
第5 章 五大元件介紹
5-1 元件圖示
5-2 元件連結
第6 章 數值
6-1 元件路徑
6-2 使用
第7 章 陣列與叢集
7-1 陣列
7-2 叢集
第8 章 圖錶
8-1 元件路徑
8-2 使用
第9 章 布林
9-1 路徑
9-2 使用
第10 章 對話框
10-1 路徑
10-2 使用
第11 章 迴圈
11-1 While Loop
11-2 For Loop
第12 章 錶單與字串
12-1 字串
12-2 錶單
第13 章 時間
13-1 路徑
13-2 使用
第14 章 程式架構
14-1 條件架構(Case Structure)
14-2 循序架構(Sequence Structure)
第15 章 區域變數
15-1 路徑
15-2 使用
第16 章 檔案存取
16-1 路徑
16-2 使用
第17 章 聲音
17-1 Sound
17-2 啓動語音
第18 章 分頁
18-1 路徑
18-2 使用
第19 章 裝飾元件
19-1 路徑
19-2 綫條
第20 章 編輯元件
20-1 Slide
20-2 LED
第21 章 程式IC化sub.vi
21-1 製作副程式(sub.vi)
21-2 sub.vi 圖形外觀編輯
第22 章 Include 子VI-包裝成llb 檔
第23 章 建立執行檔exe 檔
23-1 建立 LabVIEW 執行檔
23-2 安裝 Run-Time Engine
23-3 專案練習
第24 章 網路篇
24-1 網路概論
24-2 資料傳輸(DataSocket 之應用)
第25 章 遠端監控
25-1 LabVIEW Web 網頁伺服器
25-2 LabVIEW 網頁之美化
第26 章 手持裝置
26-1 LabVIEW 與Android 係統結閤
26-2 LabVIEW 與IOS 係統結閤
第27 章 郵件寄送
27-1 利用LabVIEW 來寄送郵件
第28 章 DAQ -資料擷取與控製
28-1 DAQ 概論
28-2 訊號輸入的模式
28-3 如何下載驅動程式及安裝
28-4 DAQ 卡驅動軟體安裝、測試與程式撰寫
28-5 DAQ 小幫手內部架構介紹
第29 章 半導體式溫度感測器(LM335)
29-1 LM335 感測器的原理
29-2 訊號類型
29-3 訊號處理
29-4 資料擷取
29-5 程式撰寫
29-6 自我挑戰題 溫室栽培自動化係統
第30 章 電阻式溫度感測器(Pt100)
30-1 Pt100 感測器的原理
30-2 訊號類型
30-3 訊號處理
30-4 程式撰寫
30-5 使用LabVIEW 搭配自激源量測Pt100 電阻轉換溫度
30-6 程式撰寫
第31 章 壓力感測器
31-1 壓力感測器的原理
31-2 重量感測器的原理
31-3 元件特性
31-4 訊號處裏
31-5 程式撰寫
第32 章 光反射器
32-1 光反射器的原理
32-2 NX5-M30BD 介紹
32-3 光反射器元件與DAQ 卡連結
32-4 LabVIEW 程式設計( 防盜係統)
第33 章 電晶體當作開關
33-1 電晶體和繼電器原理介紹
33-2 程式撰寫
33-3 LabVIEW 程式的撰寫( 電晶體當作開關量測)
第34 章 pH感測器
34-1 pH感測器的原理
34-2 元件特性
34-3 pH感測器的保養
34-4 pH感測器的量測
34-5 程式撰寫
*電子書置於光碟
第35 章 熱電耦之溫度感測器(K-type)
第36 章 液位感測器
第37 章 氣體感測器
第38 章 流量感測器
第39 章 壓力感測器
第40 章 轉速感測器
第41 章 報錶輸齣(Report Generation)
第42 章 FieldPoint 篇
第43 章 專題製作實務
附錄1 lm335
附錄2 lm317
附錄3 pH 感測器
附錄4 光反射 NX5
附錄5 光反射 中文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對我這個在電子工程領域摸爬滾打瞭幾年的人來說,算是一份意外的驚喜。 它並沒有一開始就大談特談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從非常基礎的LabVIEW界麵和編程邏輯入手,逐步引導讀者進入更復雜的應用。 書中關於如何構建虛擬儀器、如何進行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的部分,寫得非常紮實,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很周到。 特彆是結閤感測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原本有些抽象的LabVIEW編程變得生動起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如何將不同的感測器信號接入LabVIEW進行分析的部分,書裏給齣瞭不少清晰的接綫圖和程序框架,讓我能夠快速上手,並根據自己的項目進行調整。 那個光碟裏的範例,絕對是亮點中的亮點,它們不是那種隻是“能跑”的程序,而是經過精心設計,能夠清晰展示LabVIEW編程思路和技巧的。 甚至有些範例代碼,一看就知道作者在裏麵花瞭不少心思,對於學習如何優化代碼、提高程序效率非常有幫助。 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一些棘手的數據處理問題,通過參考書中的範例,竟然找到瞭解決思路,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價值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

這本書我真的超愛,尤其是它附贈的那片光碟,簡直是神來之筆! 內容豐富到不行,光是光碟裏的多媒體教學,我就覺得值迴票價瞭。 裏麵的演示視頻做得非常清晰,而且操作步驟都一步步跟著來,對我這種剛入門的LabVIEW新手來說,簡直是救星。 以前看書,常常會卡在某個地方,不知道該怎麼操作,看瞭視頻就豁然開朗。 而且,那些範例程式碼也超實用,可以直接拿來參考、修改,少走瞭很多彎路。 感測電路的部分,講解得也蠻淺顯易懂的,不會像有些書那樣,一上來就讓人頭昏眼花。 它會將復雜的理論拆解成一個個小單元,然後通過實際的電路範例來解釋,這樣學起來就輕鬆很多。 我特彆喜歡它介紹不同感測器的部分,從原理到應用都有涉及,讓我對感測世界有瞭更深的認識。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無論是學生還是業餘愛好者,都能從中獲益良多。 而且,第二版更新瞭不少內容,比第一版更跟得上時代,感覺作者是很用心在做這本書的。 我真的強烈推薦給所有對LabVIEW和感測技術有興趣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耐心且細緻地傳授技藝。 它沒有那些冗長的理論鋪墊,而是直接切入LabVIEW的核心功能,並將其與感測電路的實際應用緊密結閤。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各種感測器信號處理的講解,比如如何進行濾波、如何進行標定,這些都是實際項目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而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具體和可操作的解決方案。 那個範例光碟,更是讓我愛不釋手。 裏麵的每一個範例都經過瞭精心設計,不僅代碼本身質量很高,而且注釋也非常詳細,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代碼的邏輯和實現思路。 我曾經嘗試過自己去實現一些感測數據采集的程序,走瞭不少彎路,但有瞭這本書的範例作為參考,我發現很多之前睏擾我的問題都迎刃而解瞭。 而且,這本書在語言錶達上也力求簡潔明瞭,不會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讓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 這種“授人以漁”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收獲良多,不僅僅是學會瞭如何操作LabVIEW,更重要的是理解瞭背後的設計思想。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本《LabVIEW與感測電路應用》抱持著觀望的態度,畢竟市麵上的LabVIEW書籍不少,但真正能寫到深入淺齣的並不多。 但當我拿到這本第二版後,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瞭。 作者在內容編排上非常有條理,從LabVIEW的基礎操作,到各種常見感測器的原理和應用,再到如何用LabVIEW去讀取、處理和顯示這些感測器的數據,邏輯鏈非常清晰。 最讓我覺得贊賞的是,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書中提供的範例,非常貼近實際應用場景,並且詳細解釋瞭每個步驟的意義,讓我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僅僅“怎麼做”。 那個多媒體光碟,真的是錦上添花,裏麵的一些互動式教學,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直觀,更能幫助我們掌握一些關鍵的操作技巧。 我記得其中有一個關於PID控製的範例,光是看書可能覺得有點抽象,但看瞭光碟裏的演示,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 感覺這本書非常適閤那些想要快速上手LabVIEW並將其應用於實際感測項目的人,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起點,並且能夠幫助你建立紮實的知識體係。

评分

《LabVIEW與感測電路應用(第二版)》這本書,我隻能說,太棒瞭! 特彆是那附贈的多媒體、範例光碟,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動手能力強、喜歡邊學邊練的讀者量身定做的。 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書,而是將LabVIEW與實際的感測電路緊密結閤,讓你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看到成果。 書中的案例設計得非常巧妙,從簡單的溫度測量,到稍微復雜的位移檢測,都涵蓋瞭。 而且,每一個案例都配有詳細的代碼和操作說明,加上光碟裏的演示視頻,我感覺自己就像在跟著作者一起做實驗一樣。 這種學習方式,大大降低瞭學習門檻,也提高瞭學習效率。 我之前也看過一些LabVIEW的書,但總覺得不夠接地氣,而這本書真的非常實用,它教會你如何將LabVIEW變成一個強大的工具,去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 尤其是關於如何處理不同類型感測器的數據,以及如何將數據可視化,這本書都有非常精彩的講解和範例。 對於我來說,這是一本可以反復翻閱,並且在實際項目中隨時參考的寶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