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最多元的唐詩萬花筒 阿德蝸老師繼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之後,再以李賀、白居易的詩作為校園故事的主要內容,繼續烏龍小學的唐詩遊樂園第五集。
這個故事延續瞭小笨和同學們發生的生活趣事、校園學習生活點滴,再跟唐代詩人的詩篇産生連結,適時的融入自然、健康教育、語文……等學習內容,讓閱讀者覺得很貼近自己的生活。
書中也有一個小故事連結多首唐詩的,書法課寫對聯為老師慶生;為同學嚮道士求符令,驅魔大法師則以唐詩迴應孩子的求助;健康教育的急救法學習連結「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詩句;從「慈烏夜啼」連結烏鴉是否會反哺的自然現象;從「問劉十九」探討古代父母生養眾多子女,以排行命名的有趣現象;從「暮江吟」的「可憐九月初三夜」來解析月亮在一個月中會呈現不同月形的天文知識……這些藉由詩句與各領域知識産生的連結,呈現瞭作者無限的創意。
作者在故事中放入「鬼」、「魔」的元素,來吸引孩子的目光,小學生談起鬼魔總有些害怕又想知道的心理,在本集故事中充分展現勾引作用,使孩子因為想瞭解鬼魔,而引發強烈的學習動機。像是作者從埋在後院的寵物狗大白之墓,連結到「蘇小小墓」這首詩,將鬼的元素適時放入故事當中,創意令人拍案叫絕。
故事中還呈現瞭許多孩子的真實心態、行為錶現,像是孩子為瞭想得到同學的崇拜和老師的贊美,積極運用迴傢時間尋找資料,完成探索找齣解答;為瞭想得到心儀女同學的認同,拚命錶現隻為搏君一笑;這些情節都會讓閱讀者會心一笑,引發孩子熱烈的共鳴。
孩子讀完這本書,雖然不見得能完全記住這些詩句,但會讓孩子覺得讀詩是好玩的,而不是枯燥的。這些貼近自己生活的小故事,若能讓孩子記住幾句,甚至幾首唐詩,就已進入願意學習的前哨戰。讀完阿德蝸老師的唐詩遊樂園,孩子會在輕鬆的情境下進入唐詩的世界,有機會優遊其中。
基隆市深美國民小學老師 顧翠琴
作者序
「魔」與「鬼」的唐詩盛宴 我跟很多人一樣,從學生時代就被教導要背誦唐詩,當時隻知背誦,卻大多不瞭解其意,更曾天真的以為唐詩隻有「三百首」。長大後纔知道,單《全唐詩》就收錄瞭四萬八韆九百多首的詩篇在裏麵,在唐代眾多詩人裏,很多一個人寫的詩就超過三百首,而且唐詩也不是隻有五言、七言,也不是隻有絕句和律詩。所以,在「烏龍小學的唐詩遊樂園」係列書裏,就有些詩是在「三百首」之外。
自稱「詩魔」的白居易是中唐最具代錶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在世時就享有盛名,且平易近人到連老嫗都能解,長篇詩「長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他的傑作。
李賀晚白居易十八年齣生,卻比白居易早三十年辭世,在這短暫的青春生命裏,李賀被稱為「詩鬼」,因為他的詩意境充滿華麗又詭異的想像,因此在唐代眾多詩人裏,有著獨特的地位。
這一「魔」一「鬼」兩個人和其作品,成瞭我創作「斜眼驅魔師」的靈感,故事裏也多瞭一個名為「樂天」的角色。
李賀的「高軒過」和「蘇小小墓」雖享有盛名,卻不像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和「賦得古原草送彆」那般,會齣現在學童背誦唐詩的選單裏。也就是說,我們孩子在一般的學習過程中很少有機會讀到李賀的作品。
所以,擴大閱讀範圍是必要的,若能在歡樂、無壓力的氛圍下學習,讓自己多瞭解詩人的創作時機、心情和詩本身要傳達的意境,想必對我們語文能力的成長會更有幫助,也更能理解到區區幾個字,竟能如此錶達詩人內心豐富的情感,或許哪天還能拿來「說說嘴」,道「天涼好個鞦」。
書裏還有一個詭異,從沒露臉的人物「躺屍魔王」。「躺屍魔王」的齣現讓這個係列變得更有趣,原來「推理」也可以應用在唐詩,從詩句的字詞間抽絲剝繭找齣「破案」或解決問題的關鍵。
「烏龍小學的唐詩遊樂園」讓讀唐詩、背唐詩和瞭解唐詩變得更有趣。當然,書裏的唐詩隻是每個主題詩人的一小部分,不過,我希望它是一個引子,引領對唐詩有興趣的孩子更能瞭解唐詩的美和奧妙。
阿德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