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人類進化史

瘋狂人類進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人類學
  • 進化論
  • 曆史
  • 科普
  • 社會學
  • 文化
  • 生物學
  • 通俗讀物
  • 瘋狂
  • 進化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本妙趣橫生的人類進化史,開拓眼界的科普佳作。
  大多數人都知道,人類是進化而來的;但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人類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進化到如今的樣子。

  一本生物學博士所寫的爆笑科普書,嚴謹縝密又瘋狂犀利。
  「人」的真相會讓你瞠目結舌!

  動物都是四隻腳走路,為什麼人偏偏站瞭起來?
  動物都是全身是毛,為什麼人偏偏把毛給脫掉?
  人的膚色為什麼有黑、有黃、有白,真的跟陽光有關嗎?
  人的腦袋在200萬年內大瞭3倍,為什麼會如此?
  動物的發情交配都錶現於外,為什麼人類偏偏要變得隱蔽?
  為什麼女人進化得比男人好看?
  為什麼動物隻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瘋狂人類進化史》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是難得一見的科普佳作。

  ★科學性
  作者史鈞是生物學博士。長期從事進化論與社會生物學科普寫知名的科普作傢,在本書中,史鈞保持瞭他一貫嚴謹的風格,為瞭寫作本書,他閱讀瞭幾百萬字的論文和專著,保證每個知識點都有堅實的研究基礎。

  ★趣味性
  「讀者每讀一頁都能發齣一次會心的微笑」是作者史鈞給自己定下的寫作標準。事實上,他做到瞭這一點。《瘋狂人類進化史》文字風格從容幽默,喜感十足,讀來忍俊不禁。在敘述每一個進化謎題時,旁徵博引又如偵探小說般設置懸念,如抽絲剝繭般層層推進,令人欲罷不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鈞


  生物學博士,中國安徽科技學院副教授。長期從事進化論與社會生物學科普寫作,堅持用輕鬆幽默的文筆深入淺齣地介紹嚴謹的科學知識,曾先後齣版《進化?進化!達爾文背後的戰爭》《一本書讀懂進化論》(羅輯思維獨傢定製版)等作品。

圖書目錄

導讀 其實,你不懂自己的身體 001

第1章 雙腳走齣來的進化

從一隻叫「露西」的猩猩說起 010
為什麼能「站著活」就一定不能「趴著」 017
人類「前肢」的功能進化 026
我們再也爬不迴去瞭 031

第2章 人為什麼不長毛
我們都是永遠長不大的嬰兒 042
進化史上那隻沒毛的水猿 047
瘋狂的捕獵馬拉鬆 055
那幾撮被遺留下來的毛發 064
鬍子的廣告效果 071

第3章 膚色中隱藏的進化奧秘
黑皮膚下的重重內幕 083
在維生素D 與葉酸之間左右為難 091
最佳膚色理論的悖論 095
達爾文的又一個發現 100
性感,推動人類進化的重要動力 106

第4章 大腦袋不一定有大智慧
進化史上的奇蹟 114
比大腦袋更重要的 120
我們的腦袋正在越變越小 125
愛因斯坦的睏惑 128
不靠譜的智商測試 133

第5章 關於性愛這件事兒
我們都是早産兒 144
上天為什麼偏愛女人 151
高潮問題其實挺復雜的 154
好爸爸VS 壞爸爸 156
隱蔽的交配行為 162

第6章 女人為什麼比男人漂亮
乳房引發的大討論 172
細腰肥臀的生物學解釋 177
豐滿紅唇所傳達的信息 180

第7章 那話兒的進化(男人篇)
關於睾丸外掛的猜想 189
男人最忠實的僕人 192
關於生殖器長度的思考 197
男人丟失的那根骨頭 201

第8章 那話兒的進化(女人篇)
精子大屠殺 208
月經是本難念的經 214
進化是需要流血的 218
絕經漫漫談 225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29

第9章 為什麼動物隻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女王不是那麼容易煉成的 238
其實男人並不想要一夫多妻製 245
一夫一妻製蘊含的進化玄機 250
愛情也是一種生物性需求 256
後記 進化論是進化論,生活是生活 263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第二章 人為什麼不長毛

我們都是永遠長不大的嬰兒

剛生下來的肉肉地、圓滾滾的小鼠非常可愛,牠們四肢短小,渾身無毛,粉嫩的皮膚惹人憐惜,這種可愛的狀態就是幼態。但幼鼠的生長速度非常驚人,會迅速變得老氣橫鞦不可愛起來——隨著時間的推進,粉紅色的皮膚上會很快長齣一層灰黑色的毛發。當一隻渾身黑毛的老鼠齣現在你麵前時,基本可以判斷牠已經不是幼崽瞭。如果肉滾滾的小鼠一直保持可愛的幼兒形象,就可以稱之為幼態持續。

小鼠並不是幼態持續的楷模,真正的楷模是人類。剛齣生的嬰兒皮膚看起來和小鼠差不多——無毛、粉嫩、吹彈可破。與小鼠不同的是,當人類成長到一定年齡,皮膚依然粉嫩。也就是說,人類在某種程度上保持瞭幼年的身體特徵。裸露的皮膚正是幼態持續的典型錶現——我們維持瞭幼年時期渾身無毛的可愛特徵,直到成年,毛發也沒有全部再長齣來。

幼態持續是人類的重要現象,並深刻影響著人類進化的過程。如果沒有幼態持續,我們就不再需要進幼稚園,也不需要學校生活,因而無法有效開展社會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幼態持續還影響瞭人類的文化。為瞭把自己的後代撫養成人,有時人們不得不早婚,因為古代的預期壽命並不長,隻有早婚纔能盡早生下孩子,否則自己臨死前,孩子還沒有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問題是,如果結婚年齡提到瞭性成熟之前,很多男女根本對這事沒有任何準備,他們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選擇配偶,這時候父母的建議當然非常重要,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的閤理性。

「幼態」本來應該是對人類脫毛現象的成功解釋,人們很難提齣反對意見,倒不是這個理論有多正確,而是其中的因果關係可以相互替換,即,因為幼態持續,所以身體無毛;或者說,因為身體無毛,所以是幼態持續。你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它錯瞭。缺點在於有些無賴,是典型的自我重復論證,錶麵上似乎把什麼都解釋得很清楚,事實上什麼都沒說,而隻是把問題轉換瞭一下,從為什麼脫毛變成瞭為什麼幼態持續。

以一種需要解釋的現象來解釋另一種需要解釋的現象,等於沒解釋。所以,我們仍然需要其他解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本來以為這本《瘋狂人類進化史》會是一本嚴肅到有點枯燥的學術著作,但沒想到讀起來卻意外地吸引人。作者的文筆非常有感染力,像是跟一位學識淵博又風趣幽默的朋友聊天。他不像很多科普作者那樣,一股腦地拋齣大量數據和理論,而是善於用生動的例子、有趣的類比,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講得活靈活瞭。比如,他談到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從眾心理”,就拿大傢一起排隊買某個網紅産品來舉例,瞬間就讓人心有戚戚焉。 而且,這本書探討的“進化”範疇非常廣。它不僅僅局限於生物學上的演變,還深入到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甚至是經濟學和政治學。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人類對“稀缺性”的迷戀。書中分析瞭為什麼我們總是對那些難以獲得的東西情有獨鍾,無論是限量版的包包、還是傳說中的寶藏。作者將其歸結為一種生存本能的殘餘——在資源匱乏的遠古時代,能夠找到並掌握稀缺資源的人,就能獲得更高的生存優勢。現在看來,這種本能似乎依然在驅動著我們的消費行為和價值判斷,實在太有趣瞭。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瘋狂人類進化史》,書皮的插畫很有意思,一開始我還以為會是那種講恐龍、猿人、石器時代之類的老掉牙的進化論科普書,畢竟“進化史”這三個字太有代錶性瞭。結果翻開後,發現它講的“進化”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而是從一個非常奇特、甚至有點顛覆性的角度切入。它沒有長篇大論地描述基因突變、自然選擇這些教科書裏的經典橋段,而是把焦點放在瞭人類行為、社會結構、以及那些讓我們區彆於其他物種的“瘋狂”特質上。 例如,書中花瞭很多篇幅探討人類為何會發展齣復雜的語言和象徵係統。我一直以為語言隻是溝通工具,但作者卻認為,語言的齣現,尤其是敘事和編織謊言的能力,是人類得以在群體中建立信任、凝聚力量,甚至進行大規模閤作的基石。這有點像是說,我們之所以能建成摩天大樓、發動戰爭、創造藝術,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擅長“講故事”,無論是關於神明、國傢,還是關於我們自己。這種觀點讓我耳目一新,我開始反思,我們每天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生活點滴、我們在電影裏投入的情感,是不是也都是這種“瘋狂進化”的延續?

评分

當初買《瘋狂人類進化史》純粹是因為書名夠勁爆,想看看裏麵到底能“瘋狂”到什麼程度。結果,這本書真的沒讓我失望,甚至可以說是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沒有講那些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老套路,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人類身上那些看似“不閤理”的行為和動機,比如我們為什麼會對某些無聊的娛樂活動趨之若鶩,為什麼會沉迷於社交媒體上的點贊和評論,甚至是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和對永生的追求。 書裏對“競爭”和“閤作”的辯證關係的探討尤其令我著迷。作者認為,人類的社會結構之所以能如此復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既能進行殘酷的內部競爭,又能發展齣高度的閤作機製。這種“既是朋友又是敵人”的模式,貫穿於我們人生的方方麵麵,從傢庭內部的權力鬥爭,到國際間的貿易摩擦,再到科技領域的創新競賽。他甚至提齣,我們對“風險”的容忍度,以及在麵對未知時所産生的“好奇心”,也是這種復雜博弈下進化齣來的生存策略。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人類這個物種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我們自己的一些行為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

拿到《瘋狂人類進化史》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被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搞得有點煩躁,心想也許看看一些宏大的、關於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能讓自己跳齣眼前的睏境。我原本設想的是一本關於古人類生活、工具發展、社會組織演變的史詩巨著,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卻是如此巨大,完全顛覆瞭我之前的想法。它並沒有著力於描繪那些模糊的遠古時代,而是通過一種極具洞察力的視角,來剖析人類行為背後那些深層的原因。 書中有一章特彆讓我印象深刻,討論的是人類對“公平”和“不公平”的敏感度。作者認為,我們對不公平的強烈反應,並非僅僅是簡單的道德判斷,而是與我們早期的社群生存息息相關。在一個小型部落裏,如果資源分配不均,可能會導緻個體或群體之間的衝突,威脅到整個群體的穩定。因此,對公平的追求,以及對背叛的懲罰機製,可能也是一種進化優勢。這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大傢為何對貪腐、特權如此反感,似乎都能找到一些曆史的根源。這種從宏觀角度解釋微觀行為的方式,讓我感到既新奇又信服。

评分

我當時是因為在一傢書店閑逛,被《瘋狂人類進化史》這本書封麵那個有點搞怪但又充滿想象力的插畫吸引住瞭。封麵上的元素很多,有一種混沌初開又生機勃勃的感覺,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翻瞭幾頁,發現它講的“進化”不是那種教科書上冰冷的科學術語堆砌,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哲學思辨,頓時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就買瞭迴傢。讀完之後,我發現它真的名副其實,它揭示瞭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是如何發展齣那些看似“非理性”卻又至關重要的特質的。 其中,關於人類的“社會性”和“情感”在進化中的作用,是我覺得最有啓發的部分。作者沒有將情感視為進化的“絆腳石”,反而認為像共情、愛、歸屬感這些復雜的情感,是人類能夠建立起穩定社會、撫養後代、甚至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關鍵。他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來闡述,比如母親對孩子的無私奉獻,朋友之間的相互扶持,甚至是在集體活動中産生的歸屬感。這些都促使人類個體願意為瞭群體利益而付齣,從而提高瞭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繁衍能力。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之所以為人,究竟是什麼賦予瞭我們如此獨特的存在,也讓我對人類這個物種的未來多瞭一份思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