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散文集

白羽散文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散文
  • 隨筆
  • 文學
  • 治愈
  • 情感
  • 人生
  • 思考
  • 白羽
  • 現代文學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武俠小說傢乃白羽先生的最大光環。這本《白羽散文集》,展現的則是「報人」白羽之麵目。白羽散文約略可分為四類:一是文學性散文,二是知識性隨筆,三是戰鬥性雜文,四是迴憶性實錄。

  本冊基本展示瞭其相關創作實績,從而使讀者重新認識作為文學傢(不隻是小說傢或武俠小說傢)的白羽。白羽的學者夢,因成果多以手稿形式幸存,雖說一定程度上有所實現,可生前卻不能享受學者的榮光。白羽的作傢夢,也可說更大程度上實現瞭,但實現的方嚮卻非其所追求和情願,以緻他竟以「文丐」自嘲。

  白羽或許從來未想過成為報人,然生存之需求使他無意中獲得瞭這枚標簽。種種理想與現實的偏差,既是白羽的悲劇,也是社會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武俠小說傢乃白羽先生的最大光環。
 
《星辰之語:現代詩歌的內省與探索》 一本關於時間、記憶與存在本質的深度對話 引言:光影交錯間的哲學低語 《星辰之語》並非一套旨在提供明確答案的指南,而更像是一次邀請——邀請讀者一同潛入現代人精神世界的幽深海域。本書收錄瞭當代文壇上最具思辨性和情感張力的詩歌作品五十餘篇,它們如同夜空中不規則閃爍的星群,共同勾勒齣現代生存圖景的復雜麵貌。全書結構鬆散而內在邏輯嚴密,圍繞“時間的流逝與停駐”、“記憶的重構與消散”、“身份的碎片化與追尋”三大核心母題展開,旨在探討在科技高速發展與社會結構劇烈變遷的背景下,個體心靈如何安放其存在的重量與意義。 第一部分:時間的河流與沙漏的倒置 (Chronos and Kairos) 本部分集中探討時間這一不可捉摸的維度。詩人不再滿足於綫性的、鍾錶式的計時,而是試圖捕捉時間在個體經驗中的“質感”。開篇之作《昨日的迴聲》描繪瞭童年記憶中一瞬間被無限拉長,如同琥珀凝固的永恒場景,與當下飛速流逝的日常形成尖銳對比。 詩歌的語言在此部分展現齣高度的陌生化處理。例如,對“秒針”的描繪不再是機械的嘀嗒,而是被塑造成“一個疲憊的幽靈,在永恒的圓形軌道上進行著徒勞的抗議”。詩人們關注“慢”的價值——如何在慢中重新感知世界的紋理,如何從冗餘中提取齣生命的密度。其中幾組關於“等待”的組詩,細緻入微地剖析瞭期待與落空交織的情緒光譜,探討瞭人類對未來的焦慮,以及對“此刻”把握不住的無力感。這種對時間的哲學化審視,使得閱讀過程本身成為一種與自身生命節奏的重新校準。 第二部分:記憶的迷宮與幽靈的低語 (The Labyrinth of Recollection) 記憶是人類構建自我的基石,也是最不可靠的敘事者。《星辰之語》的第二部分深入挖掘瞭記憶的雙重性:它既是慰藉,也是枷鎖。 這裏的作品不再傾嚮於懷舊的感傷,而是側重於記憶的“不確定性”和“選擇性”。《褪色的照片集》以碎片化的意象群,展示瞭記憶如何像膠片一樣被環境光綫和情緒反復衝洗,導緻清晰的畫麵逐漸被模糊的色塊取代。詩人質疑:我們所懷念的,究竟是事件本身,還是我們為該事件附加的情感濾鏡? 有幾篇實驗性的長詩采用瞭“意識流”的手法,模仿大腦在檢索記憶時那種跳躍、斷裂、充滿空白的狀態。讀者會發現,有些熟悉的意象被反復置換位置,有些關鍵的敘事節點被故意省略,迫使讀者主動參與到“重構”記憶的活動中。這種對記憶的解構,指嚮瞭身份的流動性——如果記憶不可信,那麼“我是誰”的答案也必然是暫時的、可協商的。本部分也觸及瞭集體記憶的創傷性,探討曆史的陰影如何以潛意識的形式,滲透進當代個體的日常選擇之中。 第三部分:碎片化身份的拼圖與重塑 (The Fragmented Self) 在高度互聯又極度疏離的現代社會中,個體身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星辰之語》的壓軸部分,聚焦於“自我”的邊界。 詩歌探討瞭“麵具”文化——我們在社交媒體、職場和傢庭中扮演的無數角色,以及這些角色最終吞噬瞭“真實”自我的危險。一篇名為《多重倒影的房間》的組詩,通過鏡子、屏幕和玻璃等反光媒介,錶現瞭主體與客體的界限日益模糊。當自我被觀看、被評價時,它是否還擁有自主性? 詩人也毫不迴避地探討瞭“在場”與“缺席”的悖論。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似乎無處不在,但精神內核卻常常感到極度缺席。一些作品以極簡主義的語言,描繪瞭現代人的“情感麻木”狀態——對重大事件的反應趨於平淡,對親密關係的維護變得敷衍。然而,這種麻木並非終點,而是爆發的前奏。在這些看似冷漠的錶象之下,是內心對純粹、完整自我的渴望。最終,本書的基調在對“和解”的微弱期盼中收束:承認自身的碎片化,並學會在不完美的結構中,為自己搭建一座可以棲居的精神堡壘。 結語:未完成的對話 《星辰之語》的偉大之處在於其拒絕提供廉價的安慰。它如同一個深思熟慮的夥伴,在你最睏惑的時刻遞給你一麵鏡子,讓你直視那些不願承認的空虛與迷惘。閱讀它,不是為瞭獲得答案,而是為瞭更清晰地提齣問題,並準備好在接下來的生活中,用自己的腳步去探索那些未被命名的疆域。這是一本獻給所有在現代精神迷宮中探索、並願意與自己的幽靈共舞的讀者的深刻之作。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者序 王振良、張元卿   3
 
輯一  説往日事
 
我的生平
《話柄》自序   30
生而為紈絝子   32
踏上窮途   36
筆尖下討生活   39
轉變人生   42
 
我的故事
我的故事之緣起   48
割骨療親的孝子   50
狼吞虎嚥的壯士   52
惠及禽獸的仁人   58
琴棋書畫的雅人   66
齣口成章的詩人   69
博學多聞的纔子   72
怒打不平的俠客   77
扮演武劇的優伶   79
飽吞綠水的泅者   83
攀花摺桂的小賊   87
墳園結義的好漢   92
會試第一的神童   96
 
我的新聞
四元稿費   102
一件簽呈   115
三篇文章   133
兩位恩公   138
傢風   146
生之磨煉──宮白羽自傳   157
 
輯二  説良心話
 
按:王振良《〈《中華畫報》白羽佚文〉前言》   171
 
良心話
和平天使   178
四六比利   179
雙管齊下   181
敵人又在造謠:謂藍衫社主棄東省   183
肝痛難言   185
梁作友跑瞭   186
誰要倒黴!   187
築路無望高築債颱   189
請要人們迴南京   190
對得住良心   191
立煌設縣   193
蔣邀資本傢赴匪區參觀   195
開發西北   197
劉文輝軍政大權交迴中央   198
打得好   200
颱柱子挑簾唱罷   201
天津沒有忘記中山   203
東省運命決於今日?   204
殊屬不成事體   205
弱者惟有戰慄   206
替災民添「不是」   207
祖墳所在   208
舊戲的立場   209
如何倚靠自己   210
中俄復交   211
豫難民被押迴籍途中遭匪搶!   212
「以令行之」   213
順利的時局   214
六十萬元的蘇軍歸國旅費   215
聞雞起舞   217
政府應與民眾閤作   218
愈擴大愈有辦法   219
國聯撤迴「滿洲國」的否認?   220
國聯形勢逆轉國人應注意觀變   221
一被彈劾驟現澄婦本色   222
民眾應有作後盾的機會   223
長衫朋友也可以邀來閤作   225
掃清臥榻捐棄門庭   226
兩樣長衫朋友   227
除奸黜不肖也是救國要著   228
懲顧與法紀人權   230
人緣和國交   231
趕快救治子宮   232
馬後炮   234
敵憑高下擊  我伏地肉搏   235
如何籌餉   236
熱戰開始□□如何   238
請政府對日絕交   239
請國際助械抗日   240
一盤散沙   241
守土有責   242
承德失守的解釋   243
「候命」彆忘瞭「盡職」   244
望蔣發錶華北大計   246
圖窮匕見時飛沙走石日   247
做亡國奴的代價   248
闢謠莫如反攻   249
黨員自私   250
戰報上□□宜填實   252
好戲吃快   253
但哭何妨   254
徵妾   255
戀棧乃卻顧   256
以攻為守方保殘局   257
毒謠   258
獨裁不適宜於中國   259
「無官一身輕」   260
剿共與抗日應變換攻守戰略   262
第二顆炸彈轟炸瞭   263
京電頻傳敵人侵華不到黃河不死心   264
「被迎入平津?」   265
三個人三個樣   266
老實人的「老話」   267
國難五年計劃   268
中畫三百期紀念之前夕   269
整理乎?諮詢乎?   270
厭世傢説我要自殺   271
長衫朋友的自白   272
天堂與火坑   273
華北非臨危境   275
不堪苦悶但求速瞭乎?   276
輸瞭手莫輸瞭嘴   277
當局則迷   278
一廂情願   279
 
良心話外
梅博士之新貢獻   282
茗盞餘話(一)   284
茗盞餘話(二)   285
雙十節停止慶賀   287
電車公司洋員論華工及工潮   288
夜涼如洗萬籟無聲但聞車夫咳嗽   290
《百吟談珠》識語   292
《電影週刊》開幕詞   293
徵聯趣話   295
刻值淡月三院鬧窮   297
銀壇與報壇   298
中華戲專學生來津公演十六日起在明星連演十日   299
介紹國劇實驗學校   301
徵聯揭曉   303
元旦試筆   307
張恨水與張資平(上)   309
選舉趣事   310
張恨水與張資平(下)   311
榆關不守年關當前之津門   313
張宗昌次女公子齣嫁記   315
春節風光   316
有能政府   318
假大腸案的癥結   319
萬世不朽之機會   321
鬍適之提倡廢曆年   322
迴頭算   323
強硬外交   324
關於海軍部   326
稱病推宋   327
瓦碎計拙   329
和與戰   330
相形之下   332
偷報學人   333
賣報人   335
春雨霏霏植樹七百本   337
《創宋江臉譜》案語(附:神偵《創宋江臉譜》)   338
露怯   340
上天堂與跳火坑   342
尼泊爾   343
後颱喝彩   344
《啼笑因緣又一劫》案語(附:病後《啼笑因緣又一劫》)   345
記首都票戲   347
必勝旗與抵抗   348
菡蕖婚記   349
中畫三百期徵求二事   351
光陸小火光   353
英雄氣正長   354
現在不辦明天見   355
強作噱   356
 
側麵新聞
側麵新聞(二條)   358
側麵新聞(二條)   360
一盤散沙(五條)   361
側麵新聞(一條)   363
斷爛朝報(三條)   364
一盤散沙(四條)   365
側麵新聞(三條)   367
側麵新聞(四條)   368
銀屑(六條)   369
側麵新聞(五條)   370
側麵新聞(二條)   371
側麵新聞(一條)   372
火樹銀花(八條)   373
牙慧偶拾(二條)   375
側麵新聞(一條)   376
側麵新聞(三條)   377
側麵新聞(一條)   378
 
輯三  説古今情
 
三國閑話
平話小説與三國故事   382
不抵抗將軍劉璋的下落   389
桃園結義   391
孔明拔劍怒殺曹使   393
黃鶴樓的齣處   395
關王何時耍大刀   397
失敗先逃,馬謖死得不冤枉   399
劉關張未嘗結拜論年齡關侯居長   402
水淹七軍貪天之功  關雲長善用便衣隊   404
乘赤兔兮從周倉  韆古英雄恨這關   406
孫夫人洞房行剌  金龍驟現停刀奉酒   408
孫夫人洞房行剌  賠瞭夫人又摺兵   410
長闆坡趙雲當副官  劉備大叫四弟子龍   412
走麥城  蜀先主無暇分兵   414
趙雲不是五虎將  他是雜號將軍之一   416
劉備善用火攻計  孟獲也是中國人   418
 
文學漫錄
小説閑話(一)   422
小説閑話(二)   424
小説閑話(三)   426
小説閑話(四)   428
好小説   430
勸善小説   433
手帕和剪刀──小説中的女性   435
談武俠小説   437
劉雲若著《湖海香盟》序   439
伶工個性與劇情角色   442
歌場之今昔   444
旦角獨裁之劇壇   446
金霸王不似人君  抓虞姬有如山賊   448
韆古文學一大抄   450
關於魯迅先生的幾封信   452
百傢爭鳴百花齊放時的我個人的衷心話   456
 
人物百態
記紈絝子   464
雨瀟瀟   466
前年此日   469
切不要跳一迴「加官」瞭賬   473
畸童劉福全   475
新年憶舊錄   477
津門奇人丁伯鈺   479
一撮毛的彆技   481
記「止於信」命館   482
談病   484
魯公禁攔輿告狀   486
一枝紙煙斷送餘生   487
我的蛇尾巴   489
新年獻詞   491
 
社會萬象
茗盌餘話   494
俗物眼中的鞦節   496
新式賀年片一束   498
年話   500
明日黃花:年關搪債策問   501
新年零感   502
「死」「瞭」「好」   504
擠擠吧   505
問津隨筆   506
昇平氣象   508
清明刷牆記   510
哪裏趕來的   511
摩登破壞團水火未濟   512
記火鴿子與炭假山   513
一見生情不如避麵   515
自殺的官麵文章   516
撲蠅運動   518
大罵江瑤柱   519
夜市巡禮記   521
灰色短衣人   523
礦業會議之印象   525
優待與取締   527
夜市談冰   528
法律與人情   530
瞎說亂抄   532
新書預測   534
檢討貪汙的巧計和笨招   536
論所謂「人海戰術」   538
我若是個老百姓,我非揍你不可!   540
 
附錄
白羽年錶  張元卿   545
 

圖書序言

編者序

王振良、張元卿

  
  《白羽散文集》即將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齣版繁體字本,這對武俠小説的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説,自然是件大大的好事。本書是在簡體字本《竹心集──宮白羽先生文錄》基礎上編就的,除瞭刪掉白羽先生有關古史研究的文字以及不必要的附錄之外,整理體例上也有一些細微調整。這樣做雖然損失瞭部份內容,但好處卻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突齣瞭白羽的報人身份,突齣瞭其散文隨筆的創作實績,從而使讀者能更加真切全麵地認識作為文學傢(不隻是小説傢或武俠小説傢)的白羽。
  
  白羽的整個人生曆程,大體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播遷無定的求知少年。拋卻懵懂之幼年時期不談,白羽約在七歲發濛讀書。雖然總是隨著父親的駐防在搬傢,但他仍舊相對完整地接受瞭小學和中學教育,並於一九一八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堂。中學期間白羽開始給報刊投稿,雖然深受當時流行趣味影響,但其關注社會現實的精神已初露端倪。如果照此下去,白羽很可能在五四新文化浪潮推動下,成長為一位有纔華的新文學作傢。可惜升入大學的翌年,傢庭突遭變故。
  
  第二階段是充滿夢幻的文學青年。一九一九年,父親宮文彩以腦溢血去世,白羽輟學到軍隊掛名候差,隨後迫於生計不斷變換工作──做稅吏,當職員,教私館,乾校對,有時甚至失業。生活的艱辛使白羽的現實批判精神不斷增強,文學趣味迅速嚮新文學轉變,還藉以認識周氏兄弟,並在魯迅提攜下發錶創作和譯作。而在《民立日報》《民立晚報》的短暫校對生涯,則讓白羽與報界有瞭更多接觸,並由此引發其又一次人生轉摺。
  
  第三階段是奔波生計的編輯記者。一九二六年春,白羽認識《世界日報》副刊主編張恨水,並受邀寫作武俠小説《青林七俠》。這次嚮通俗趣味的迴歸,使得白羽在此後十年裏,不斷在新文學和通俗文學之間搖擺。同時為瞭生存,白羽頻繁地在京津的報館、通訊社遊移,當編輯或記者之餘,又成為職業性的撰稿人。因少年時代大量閱讀古代小説,白羽遂就此取材,寫下不少帶有研究意味的隨筆,學者氣質初步展現。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白羽擔任《中華畫報》編輯,這段時間生活稍微穩定,他以這份畫報為陣地,發錶瞭大量「説良心話」的雜文,對社會的認知與批判日益成熟和深刻。然而,十年綢繆生計的辛勞,也拖垮瞭白羽的身體,一九三六年他病至咳血。
  
  第四階段是蜚聲文壇的武俠小説作傢。一九三七年春,白羽遷居河北省霸縣(今霸州巿)任教,十一月返迴天津,年底應何海鳴之約,與鄭證因閤作武俠小説《十二金錢鏢》。一九三八年二月,小説在《庸報》開始連載,十一月齣版捲一之單行本。此後直至一九四九年,白羽創作瞭大量武俠類作品,最終給自己貼上瞭「武俠小説作傢」的標簽,雖然這一點他並不十分情願。武俠小説的連載和齣版,給白羽帶來較為穩定的生活,使其學者的潛質被逐漸激發齣來。在霸縣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時,他認為《馬氏文通》按英語文法講解,並不切閤漢語之實際,遂著手自編國語文法講義,並由語法修辭而及於甲骨、金文和古史。一九四一年十月,白羽開始撰寫學術筆記《日新錄》;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白魚瑣記》在《立言畫刊》開始連載;一九四三年九月,《甲金證史詮言》在《新天津畫報》開始連載。自此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白羽的古文字研究一直與武俠小説創作並行,隻不過一隱一顯罷瞭。
  
  第五階段是沉迷故紙的古史學者。一九五一年,白羽在《新生晚報》連載《虎山八駿》等之後,基本中斷武俠小説創作(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六年在香港《大公報》連載《綠林豪傑傳》是作為政治任務完成的)。因為失去工作且極少社會活動,研究古文字似乎成為晚年白羽的唯一寄託。他在報人吳雲心陪同下,曾專門拜訪甲骨學專傢王襄,並留下部份手稿交王指正。一九六一年,白羽因腦血栓住院,最後五年時光基本在養病中度過。
  
  綜觀白羽的全部著述和整個人生,武俠小説仍然是其最大的光環,然而我們卻不應以此而忽視其報人和學者身份,這樣的白羽纔是完整的白羽。我們編的這本《白羽散文集》,展現的大體就是白羽之「報人」麵目。從搜集到的作品來看,白羽散文約略可分為四類:一是文學性散文。這是白羽文學夢之憧憬與掙紮的成果,總量雖然不是很大,但是直指現實生活,沒有無病呻吟,充滿揭露和諷刺精神。本書輯三的「人物百態」和「社會萬象」中,有一部份就是這類作品。二是知識性隨筆。這帶有學者與作傢雜糅的特點,其文化思想、文藝理論和文學批評等均由此呈現。本書輯三的「三國閑話」和「文學漫錄」屬於此類作品。三是戰鬥性雜文。這最能體現白羽作為報人的骨氣和精神,文字集中於本書輯二,主要是發錶於《中華畫報》的專攔。其時白羽生活萍梗,閱曆漸豐,年齡成熟,因此筆底鋒芒鋭利。四是迴憶性實錄。本書輯一的《話柄》和兩篇自傳可歸入此類,文字樸實無華,生活艱辛畢現。
  
  白羽人生的五個階段,其間有過四次重大轉摺:第一次是傢庭變故,第二、三次是人事遷變(相遇張恨水與何海鳴),第四次是大陸政權轉移。每次人生和事業的轉摺關頭,麵對生存和生活的巨大壓力,白羽的抉擇似乎都非自主。白羽的學者夢,因其成果多以手稿形式倖存,雖然説一定程度上有所實現,但其生前卻不能享受學者的榮光。白羽的作傢夢,也可説更大程度上實現瞭,但實現的方嚮卻非其所追求和情願,以至他竟以「文丐」自稱。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偏差,對白羽來説無疑是個巨大的悲劇。這也就難怪白羽不管是寫甚麼,筆下的文字總是充盈著對現實的不滿,對社會的批判,這不光是白羽武俠小説的創作基調,也是其散文隨筆的創作基調。
  
  因為時間匆促,這裏粗略談瞭對白羽人生曆程和散文創作的認識,片麵和錯誤之處,尚祈方傢和讀者批評。
  
  二零一七年二月十八日
  

圖書試讀

狼吞虎嚥的壯士

我會看小説瞭,可喜可賀!

小説不叫小説,那時叫閑書。我會看閑書瞭,大約是在七歲至九歲時。方其時,我傢正住在奉天省昌圖縣,而傢中請著一位姓李的李老夫子,教給我念書、寫字、畫小人、下棋、看閑書。

嚮日哄著我玩的小福子,原是我父親部下的一個老兵的兒子,和他母親跟我們同院住。他本來略識書字,年約十四五,也是他的父母的寵兒,這時就做瞭我的伴讀。另外還有一個,是童僕小憨頭,一個無父之兒,長我七八歲,不甚識字,常被我罵為「賊種」的(這裏麵自然有點緣故)。

父親不在傢,老師太和氣,書房中由著我們幾個反;畫小人、看閑書的功課,往往奪瞭念書、寫字的鍾點。

舊時的塾師對待學生,都不準看所謂閑書,説怕散瞭心。而這位李老師獨不,他素來有些「痰氣」,他性格兒又軟,而他又是混飯吃的。據做飯的大師傅張發財説;因此學生們看閑書,他是不肯管的,而且有時候他反倒奬勵。他何以要奬勵呢?因為這樣子,書房中反倒消停些。

然而,奬勵看閑書,又不止和氣的李老師,還有我的母親。

每天下學瞭,吃飯瞭,掌燈瞭,喝茶瞭,「小福子過來,説段書聽。」於是母親坐在床上聽;小福子的娘弄茶弄水,坐在他的兒子對麵,滿臉含笑地聽;而我呢,更是得意,喜孜孜地走著跳著聽,無休無止地聽。小福子説得舌焦唇敝,打嗬欠,揉眼睛,裝蒜,他娘心疼。他娘便説:「小福子睏瞭,太太,叫小福子睡去吧。」於是小福子放瞭赦,娘倆預備著走,而我還是不依不饒;而小福子不理我,他去睡他的。

我怒瞭,勃然怒瞭。我之怒很有理由,小福子最怕的是説閑書;然而他可是裝睏迴傢之後,並不就睡。他往往跟同院一個學生,或小憨頭,或彆的幾個年齡相仿的,湊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你一句,我一句,大談黃天霸、薑太公,一談半天,毫無倦意。但叫他照本説時,他又道纍瞭,睏瞭,舌頭乾瞭;跟人傢談,一樣地費唇舌,怎麼不睏不纍?這豈非欺人太甚嗎?我扳著脖頸,嚴詞詰責他。他卻道:「隨口談不吃力,照本説纍人。」這話於今想來,委實有理,在當時我可哪理會呢?當時是我斷定他,分明曉得我不會自己看,所以故意的拿捏我,憋悶我,於是我勃然怒瞭。

我怒瞭,大哭大鬧;之後,也就奮然地立定誌氣,我將不受你這壞蛋的拿捏瞭,我將自己看。然而,其始,我之看閑書,不過看「綉像」,看小人;現在,為和小福子賭氣計,我將決計要自己去看正文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散文情有獨鍾,因為散文最能觸及人心深處的情感,也最能展現作者的真情實感。《白羽散文集》正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受她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她用平實的語言,描繪齣不平凡的意境,字裏行間流露齣深邃的思考。我尤其喜歡其中幾篇關於人生的篇章,作者對於人生無常的感慨,對於親情的珍視,對於友誼的贊美,都讓我深深地感動。這些文字,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哲思,一種對生命價值的探索。讀完之後,我常常會感到一種力量,一種麵對生活睏境的勇氣。

评分

《白羽散文集》是一本能讓人靜下心來閱讀的書。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內心的聲音。而這本書,卻能帶我們慢下來,去感受生活,去聆聽內心的聲音。作者的文字,有一種治愈的力量,能夠撫平我們內心的創傷,讓我們重新找迴平靜。我尤其喜歡其中幾篇關於旅行的散文,作者用生動的筆觸,描繪齣旅途中的風景和心境,讓人仿佛置身其中,與她一同感受那份自由和灑脫。這本書,不僅是一次閱讀的體驗,更是一次心靈的旅行。

评分

說實話,在讀《白羽散文集》之前,我對於散文並沒有太大的興趣。然而,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吸引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她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我常常會因為書中的某一個場景,某個比喻而驚嘆,感嘆作者的觀察力是如此敏銳,錶達能力是如此齣色。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散文的魅力,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的理解。它讓我知道,生活中的美好,其實無處不在,隻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

评分

《白羽散文集》帶給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的文字,細膩而又深刻,能夠觸及人心的最深處。她用真摯的情感,描繪齣生活的點滴,用智慧的語言,闡述人生的哲理。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與她的思想産生共鳴,感嘆她的文字有著如此強大的力量。這本書,讓我更加懂得如何去愛,如何去感受,如何去生活。它讓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並非遙不可及,而是隱藏在我們每一個細微之處。

评分

每次翻開《白羽散文集》,總有一種迴到故鄉的感覺,那種細膩的情感,那種對生活的觀察,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在鄉下奶奶傢度過的時光。書裏描繪的許多場景,都讓我身臨其境,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風吹過稻田的聲音。作者對自然的描摹尤其令人動容,無論是清晨的露珠,還是傍晚的霞光,都仿佛被賦予瞭生命,在字裏行間閃耀。讀著讀著,我常常會放下書,望著窗外,陷入沉思,迴味著自己生命中的點點滴滴。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杯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體會其中的甘醇。它讓我在喧囂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瞭一片寜靜的港灣,讓我重新審視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

我一直堅信,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白羽散文集》再次印證瞭我的信念。作者的文字,雖然樸實,卻飽含深情,字字句句都仿佛帶著溫度,能夠溫暖人心。她對人生的感悟,對情感的理解,都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在讀完一篇文章後,反復品味其中的句子,從中汲取力量。這本書,就像一位智者,用平實的語言,嚮我們講述深刻的道理。它讓我學會如何更好地去愛,如何更好地去生活,如何更好地去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

每次閱讀《白羽散文集》,我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能夠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她對生活的熱愛,對人生的樂觀,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我常常會因為書中的某個句子,某個比喻而陷入沉思,反思自己的生活。這本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在我失落的時候給我鼓勵。它讓我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评分

《白羽散文集》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作者用她細膩而又犀利的筆觸,剖析人性的復雜,洞察世事變遷。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被她的見解所摺服,感嘆她的思想是如此深刻,觀察是如此敏銳。書中的一些篇章,讓我對生活有瞭新的認識,對人生的意義有瞭新的思考。它讓我明白,生活並非一帆風順,但正是這些坎坷,纔讓我們更加堅強。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的集閤,更是一種思想的啓迪,一種人生的指引。

评分

《白羽散文集》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作者筆下的生活,雖然平凡,卻充滿瞭詩意。她善於從細微之處發現美,從尋常事物中提煉哲理。比如,她對一杯茶的描寫,不僅僅是品味茶的香氣,更融入瞭對人生百味的體悟。這種將生活細節升華為藝術的功力,令人贊嘆。我常常在閱讀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嘴角上揚,有時又會眼眶濕潤。這種情緒的起伏,正是因為作者的文字擁有強大的感染力,能夠與讀者的內心産生共鳴。這本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靜靜地陪伴著我,在我失落的時候給我安慰,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

评分

我一直認為,好的散文,不僅僅是文字的優美,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深度。《白羽散文集》在這兩方麵都做得相當齣色。作者的文字,清新自然,不加雕飾,卻有著強大的穿透力,直抵人心。她的思想,深邃而又廣闊,涵蓋瞭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個人情感的細膩,到社會現象的觀察,都充滿瞭獨到的見解。我特彆欣賞她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用溫柔的筆觸,錶達齣對弱者的同情,對不公的批判。這種“溫柔的批判”是我在其他作品中很少見到的,也是《白羽散文集》獨特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