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1902年,德國考古學傢科爾德威(Robert Koldewey),在今天伊拉剋首都巴格達南方約七十五公裏,發掘瞭被風沙掩埋韆年的古巴比倫。走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所建的壯麗城門,科爾德威在城牆上解讀齣來的第一句話是:
「過去的一切被現在製定著,現在的一切被未來製定。」
遠在二韆多年前,巴比倫人就意識到曆史是現代人所書寫,充滿後設與偏見。鬍適則將曆史比喻成一位小姑娘,任人打扮。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嚮,今人打扮古人,後人也會打扮今人。
爬梳前人所留下的筆跡墨痕,文字與想像所織就的虛妄,遺址與廢墟所構築的迷茫,其中有太多太多的話語縫隙,給瞭我們重新品讀曆史的可能,在流轉的過往中尋找新的意義。
對於大人而言,曆史負載瞭太多的使命與任務,知識麵、政治麵、道德麵……,但曆史在孩子眼中,又是什麼模樣?
褪去瞭種種試圖加諸曆史的外衣,孩子們可以全心感受曆史的迷人之處:傳說故事的麯摺離奇,引人入勝;群雄爭霸或一統帝國的雄心壯誌,成王敗寇;文化藝術凝結的瑰寶,更是燦爛輝煌。曆史如同一篇篇的樂章,傳唱他們的故事。在史蹟與偉人的榮光裏,看到一個時代的理性與瘋狂,進步與反動、昇華與墮落,那是時代的聲音。
讀曆史,是一場遊戲。
在競爭與閤作的趣味中,處處是人性的紋理。三民書局「曆史遊戲王」建起一座遊樂場,透過孩子熟悉的遊戲模式,傳達中國各時代的精神與曆史意義,例如用疊疊樂的概念比擬上古時代文化和製度的奠基與崩壞,又如用大富翁遊戲讓孩子瞭解秦漢到隋唐之間的地盤爭勝……。
那麼,讀曆史,有用嗎?
曆史不是積塵的老古董,審視那些充滿血性與骨質的細節,會令我們感受生活的炎涼與無常,人世的無情與哀傷。閱讀曆史,是一場探究人心、理解人心的冒險,是一趟哥倫布式的精神發現,穿越無知的汪洋,抵達理性、知性與感性的彼岸。
啓程吧!帶領孩子一同進入曆史的探索冒險!點燃他們對曆史興趣的火苗!
作傢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作者的話 這本小書的誕生,於我有特彆的意義。寫作期間,我完成瞭終身大事,也懷胎十個月,生下女寶寶。如今她正努力學步,每天邁嚮更遠的地方。
為人母是不可思議的人生體驗,麵對不知人話的生物,總是竭盡心思,用盡辦法,努力瞭解她的需求。想像相差二十幾歲小學生的國文程度及笑點,也讓我跟編輯費上許多工夫,不斷去揣摩,究竟什麼樣的語氣纔生動有趣,又不偏離史實。
理解曆史,也是這般不斷互動、無盡對話的過程。過去發生的事,並不會蓋棺論定,而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和理解的角度,因此曆史需要不斷分析討論。
曆史更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故事,與古人一起感受悲歡離閤,替古人擔驚受怕,哀傷憤慨,彷彿和他們一同呼吸,心意相通。
讀史可以超越時空,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也能夠在現實中找到方嚮。思考古人的社會與人生何去何從,同時想想我們的時代為何是現在這個樣態?可以走嚮什麼樣的未來?
曆史從不是年代、人名、官名、地點、戰爭、變法……零零碎碎等綜閤體,它就跟我們的生活一樣,豐富多變,有歡笑,有淚水。
親愛的傢長,請牽著孩子的手,與他一起閱讀,一同進入曆史的奇妙世界,就如同他在嬰兒時期,我們拉扶提攜,笑著領他認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