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人文‧2016年卷

東亞人文‧2016年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由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韓晗,擔任執行主編的國際東亞中文學術年刊。 本期《東亞人文》中討論了幾個重要的問題,既有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文化與思想的轉型這樣的宏大敘事,也有對於文化領域「失蹤者」的探尋,以及對於中國人宗教信仰歷史的追溯。

  劉再復(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劉建平(西南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孫玫(台灣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朱妍紅(美國華盛頓與李大學中國語言與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波蘭雅蓋隆大學文明比較研究系專任副教授)、俞春玲(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畢耕(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專任副教授)、劉婷婷(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季怡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曾建華(揚州大學文學院助理教授)專業評析。

本書特色

  ◆跨國界專題蒐錄多位學者論文!
  ◆充滿著真知灼見與難得的洞悉力,反映了人文學者們不凡的眼光

著者信息

主編簡介

樂鋼


  男,1993年獲得俄勒岡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教授,曾任該系系主任。

  著有The Mouth That Begs: Hunger, Canni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Eating in Modern China, in the series of Post-Contemporary Intervensions(1999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Robin Visser 魏若冰

  女,文學博士,現為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主任、該系與比較文學系合聘教授。

  著有Cities Surround the Countryside: Urban Aesthetics in Postsocialist China (2010年,杜克大學出版社)。

執行主編簡介

韓晗


  男,文學博士,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博士後、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亞洲學系訪問學者。

圖書目錄

■卷首語/《東亞人文》

■特稿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專題:反思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現代性演進
東亞視域下的「中國藝術精神」問題/劉建平
西方影響與戲曲改革/孫玫
時空維度的戲劇化探索:自我搏鬥、歷史反思與穆旦四○年代詩歌的現代主義追求/朱妍紅

■藝術
魔鬼、敵人與聖靈:作為文化全球化產物與投射的中國當代藝術/拉法爾‧班卡(Rafal Banka)

■文學
被歷史湮沒的作家─重讀丁克辛兼評「十七年」工業文學/俞春玲
西方媒體對「毛誕節」的報導評析/畢耕

■讀書
政治權威的崛起與中國古代文明的演進─評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劉婷婷

■現場
巫道之間:海南齋戲的源流、傳承與再生/季怡雯

■歷史
神性與迷狂:論王莽的信仰/曾建華

圖書序言

■詩與哲的共鳴交響/劉再復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客座高級研究員
 
五十年前上學期間,就讀了亞里斯多德的《詩學》這部產生於西元前335年的名著。從那時候起,我就期待能閱讀到中國學者用方塊字寫成的一部「詩學」,尤其是現代詩學。後來我讀到了朱光潛先生的《詩論》,錢鐘書先生的《談藝錄》,還讀了他們之前的許多中國詩話、詞話等,但仍然期待一部涵蓋古今中外詩歌風貌、具有廣闊視野的現代詩學著作,讀後可瞭解現代詩歌的詩核詩心,又能瞭解現代詩歌基調的史論皆宜的著作。這種期待持續了五、六十年,直到去年(二○一六)秋天,我來到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和高等研究院,才從劍梅那裡發現米家路所著的《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幻象與跨越》、《望道與旅程:中西詩學的迷幻與幽靈》。它正是我期待的詩學,其詩學主題,詩識詩心,其涵蓋的詩歌及相關的藝術、文學、文化內涵等均出於我的意料之外,我用近5個月業餘時間不斷閱讀,每讀一章,都被啟迪。米家路是劍梅的北大學長,劍梅把我的讚美告訴遠在北美的米家路,他竟然要我為他的這部集子作序,我開始覺得此著作分量太重,密度非常,難以說清其成就,於是猶豫了,後來則擔心功利的世界(包括人文世界)會忽略這部扎扎實實、確有非凡價值的詩學著作,所以就提筆寫下一些感想。
 
◆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