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圓夢,是責任付齣的開始 曆經瞭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之後,在民國一百零二年春天,無顧於平時教學工作的繁忙,終於將第一輯生活教育筆記:「唭喀唭喀的洗衣闆」付梓印刷完成,並且順利的齣版瞭!
在電腦資訊一日韆裏的時代,各種資訊與新知的取得,幾乎仰賴網路的訊息,純粹以書本的閱讀已經逐漸式微,偏偏我卻逆嚮的操作,在這二十一世紀的初期,仍然堅守著自己一份小小的夢想,將自己平日教學之餘所寫的一些拉哩拉咂的東西交付印刷,匯集成冊。
還記得那一天下午,當印刷廠的老闆將整箱整箱的書搬到我住的四樓樓上時,我們三個中年人幾乎是搬得喘籲籲的,費瞭很大的心力,流瞭很多的汗水纔將七百多本的書給搬完。當我的大兒子看見我那一箱一箱的書本,封麵設計古典雅緻,並採用立體浮雕的字型,不得不發齣贊嘆的口氣:「哇!老爸,你多年來的夢想終於實現瞭!恭喜你!」
我謝謝老大的祝賀,老實說第一輯能夠順利的齣版,要感謝的人太多瞭!首先要謝謝「康承整閤行銷」的老闆娘劉玟君小姐,謝謝她的熱心協助與支持!她公司平常已經夠忙瞭,還要再騰齣時間來幫我,真的很感謝這個好朋友。同時也很感謝颱北市羅斯福路唐山齣版社的陳隆昊老闆(曾經榮獲國內齣版業的終身成就奬,真的很瞭不起!)。當劉小姐介紹陳老闆給我認識的時候,我們在一傢咖啡店裏麵用早餐。
陳老闆在齣版界算是個老前輩瞭,他是個謙懷穩健的人,待人親切客氣又有涵養,真的是我們這些黃毛小子所要學習的榜樣。他願意協助我申請齣版品有關的資料,並且也答應在博客來網站販售,我除瞭心中充滿感激之外,還是一句:「謝謝陳老闆的厚愛與協助!」老實說,對於一位剛剛在齣版界踏齣第一步的新鮮人來說,這些是相當重要的,我願意藉此篇幅,再一次的謝謝唐山齣版社陳老闆的協助。
第一輯的齣版,完全隻是為瞭圓自己從小的一個小小的夢想,所以也沒有去推甚麼「銷售管道或是書局上架」等等,完全就是靠著朋友的相識,利用這一點點的機緣,大傢捧個場,前後也銷售瞭七百多本左右,這樣的情況已經是讓我很滿足瞭。更可貴的是有些原本不認識的朋友,自從讀瞭我那本著作之後,非常贊同我的想法,結果我們變成瞭好朋友,在永和區比漾廣場九樓「康樂美運動健康世界」認識的廖忠賢先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是另一項的收獲。
現在,我和那些新認識的好朋友,我們會利用休閑的時間,彼此討論對於目前社會現象的看法,對教育文化的實施與內涵,對管教子女的心得,大傢天南地北無所不談,我覺得對於生活的體驗有相當的幫助,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也因為有瞭這個動機與力量,讓我還想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再次留下一些東西,所以我將平常所寫的東西再一次的整理,希望第二輯也能夠順利的齣版。在這之前,有許許多多的好朋友,甚至我的親戚,對於第一輯的編排型式與內容分類,都提供我很多寶貴的意見,我感激在心頭,也會盡量依照那些良善的建議方嚮去走,畢竟集思廣益永遠是最好的行事方法。
第二輯我將書名定為:「被壓扁的綠豆椪大餅!」,為什麼會這樣去定書名,後麵我會加以解釋的。而在本書的捲四:「鼕風凜冽飄雪」(懷舊篇),每一篇故事的發生都有其曆史背景的,我深怕這些零散的記憶會隨著時光的飛逝而逐漸的淡去,所以一心一意的想去捕捉那種心靈中深切的感動與氛圍,並記下那些的點點滴滴。
在我那個年代(民國五十年左右),每個人永遠都有一些寫不完的故事,這些故事在現在想來都是一種很難得的迴憶,至少現在的孩子們很少有機會去體驗的。「大母豬與水餃」和「那一段爬木麻黃的日子」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至於童年的往事,不但充滿趣味性與冒險性,更蘊含著幾許我們成長中羞澀的滋味:「我和病魔的對抗」、「被踢成一個大洞的圍牆」「被壓扁的綠豆椪大餅」,就是這樣的一個情節代錶。
以前颱灣社會在國民黨執政的六、七十年代,國傢完全處於戒嚴狀態,民族意識的強烈要求,對於學生的「發禁」與「禁止講閩南語的實施」,使我有機會接觸到「文化衝突的刺激與茫然」,而「李丁館弄希朗」就是這樣的環境之下所産生的産物,至今迴想起來,還感覺蠻有意思的。至於「我把父親孝死瞭」完全是一篇懷念父親的往事。我們都已經邁嚮五、六十歲的瞭,在這一段的歲月中,難免會碰到與親人的生離死彆,這就是人生的循環與傳遞曆史的價值,沒有人能夠躲得掉的,既然必須去麵對的事實,我們就要以一種謙卑虛懷的態度,莊嚴肅穆的神情,勇敢坦蕩的來看待這一個過程,因為這就是生命中最可貴的地方。
捲三「鞦途望眼天際」(文化篇),我選錄瞭六篇在我日常生活當中最貼切、最普通的題材,每篇幾乎都是平凡得不能夠再平凡的故事,但是這些的故事都是我所親自接觸的,我深切的瞭解到生活中的事故所帶給我的溫度。「小工程給我的啓示」,十足的說明瞭「隔行如隔山」的道理,每個人都有他在社會當中的專長,這些專長也就是他貢獻社會國傢最重要的依據,我們也常聽到一句話:「職業是沒有貴賤之分的」隻要能夠對國傢社會有建設性的技能,都必須受到尊重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必須要親自動手去修理或是調整的事,問題是你是否將事情做完之後,還能去享受那種樂趣與閑情,甚至於從中去體會齣一些的生活的哲理,這就要靠每個人的智慧瞭。「修正液的聯想」,是朋友相處時給我的感受與體驗,現代人似乎對「反省自我」的功夫不再那麼重視,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現代的教育環境中,會將我們帶到未來不可知的地步,這是值得我們教育當局去重視的問題。而在社會現象的氛圍中,「巧仔吃憨仔,憨仔靠天公」和「混濁的雨水」,幾乎都是很典型的社會案例,隨時隨地可能就發生在你的身上,假如有一天你也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我不知道你會如何去處理?
等待孩子迴傢,幾乎是每個父母都有的經驗,我也在電梯旁邊等待著去補習的孩子迴傢來!有人說:「等待是一種個性的考驗,更是一種成熟的智慧。」殷切的盼望孩子的歸來,那也是生活中甜蜜的負擔,「電梯像起起落落的人生」就是在闡述這個道理。
「如果她再多講兩句,我就淪陷瞭!」我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生活與購物的經驗,「拒絕彆人」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與藝術,怎麼說呢?如果你處理的好的話,全身而退,也不會為自己造成一些無謂的睏擾,但是如果你無法妥善的處理,或許會給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當然這端看你的態度與作為瞭。
有關捲二「夏蟬群鳴爭寵」(社會篇),那都是我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體認。身為老師就有責任去關懷這社會的種種現象,雖然不必要去提齣建設性的建議,但是最起碼的關心總是要有的,為我們也是社會的一份子。尤其在民國一百零二年五月,國中小教師開始依照法律規定繳稅之後,人人一律平等,再也沒有人有任何的特權,因此「關心社會,人人有責」。
「擺在地上的柳丁」,說明颱灣的飲酒文化,是既隨興又自由的,這種豪邁的個性與亞熱帶的熱情有相當的關聯,颱灣是個治安很好的地方,路邊攤一坐,幾位好友天南地北喝到天亮,也沒人會管你,多麼自由愉快!「幸運的蝦子」這種釣泰國蝦的文化,我也曾經沉迷一段時間,隻是,後來因為不忍於對動物的殘害,所以也就停止瞭!但是看到彆人在釣蝦時,蝦子上鈎瞭,其實那纔是你與蝦子奮鬥的開始,是否能夠將蝦子釣上岸來,這除瞭要技術之外,你處理事情的輕重緩急與不徐不急的態度,都是緻勝的關鍵。「虎口邊的吶喊」這種交通的故事,似乎每天都是層齣不窮的,如果沒有自我要求與守法的心態,這類的事端是隨時都有可能在颱灣的某一個角落不斷重復的上演著。「長瞭翅膀的垃圾」這是令人氣結的生活品質,還好這幾年我似乎比較少再見到有此類的事情發生,這也證明颱灣的社會水準與生活品質,仍然不斷的在進步之中,這是值得我們興奮的事!
「鈍拙的真情」,這種感人的畫麵,隻要你稍微用點心,一定會有所收獲的,畢竟人間處處是溫情。「還不是都一樣」說明我們生活的習性,很容易主觀意識的判斷,執著迷失自我而渾然不知,其實,有時候能夠將我們的視野拉遠一點來看這個世界,或許又會有一番新的氣象與宏觀。這些生活上的小故事,每一篇都能夠紮紮實實的打動我的心,相信也能夠引起您的共鳴!
捲一的部分:「春雨驚蟄雷響」(教育篇),這些是我對自己孩子與學生的教育種種過程,所見所聞。每一篇都是我教育過程的見證,也是我對學生與孩子的期望。「不要再哭瞭!趕快穿好衣服!」這是我老三從小的故事,一個孩子的齣生,往往也給傢庭帶來瞭許許多多的衝擊,當然應付這種種的衝擊,或許不是身為父親或母親單一方麵可以決定的,這個時候就是傢庭嚮心力凝聚的時候,也是給身為父母親的一個考驗,當父母親,不單單隻是在深夜時間起床泡個牛奶、換個尿布就算瞭,他們還有一大堆要做的事,還有數不清的決定要去做抉擇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啊!「他不可以隨便用手摸的」與「被上天所遺忘的孩子」這兩篇都是我在學校麵對身心障礙學生時心裏的感受,畢竟弱勢學生的受教權益,我們應當加以尊重並且給予保障,這是國傢社會進步的指標,不容受到任何的傷害與詆毀。
「地下室的怒吼」與「老師!他們去結婚瞭!」、「被摺斷成好幾節的青花鉛筆」,這三篇是我在當級任老師的時候,自己親自碰到的問題,孩子的世界裏永遠都是單純天真無邪的,他們急欲渴望長大的心態,需要大人有耐心的去傾聽他們的心思,去接納他們想法,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態度,畢竟孩子是要經過學習的,韆萬不以自己的觀點認為孩子「應該會」、「應該懂」,而我們甚麼也沒有教,這是一個盲點啊!「在紅綠燈下書的國中生」是我個人對於最近教育改革的一個小小的發聲,因為教育是我終身的誌業,我也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遺憾!最後我也加瞭一篇在幾年前與學生的傢長和友人,帶著孩子到國外去旅遊的一篇遊記:「與孩子泰國香港之旅」,我嘗試去迴憶那些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希望孩子們能夠藉著「行萬裏路,勝讀萬捲書」的豪情,從颱灣齣發,放眼世界的寬廣心胸,培養宏觀的視野,開展更高更遠的境界!
民國一百零二年夏天七月二十七日星期六,我迴颱南師專母校(颱南大學的前身)參加我們神龍班畢業三十週年的同學會,導師陳光雄也蒞臨指導,全班將近四分之三齣席盛會,再次凝聽當年給我們這些準為人師的諄諄教誨,內心激盪澎湃,三十年前那種豪雲壯誌似乎又在心靈中翻攪。導師也在場介紹我那一本著作,希望同學們能夠給予鼓勵支持,這一下子班上幾乎所有齣席的三十年同學,每人都是慷慨的捐助與實質的鼓勵,現場氣氛熱絡,讓我感動不已,真的非常謝謝大傢的捧場!也謝謝恩師的鼓勵與支持!
最後我還要再提一件事。一百零二年的八月十日、十一日(星期六、日)我與妻子參加新北市永和區永平體健會所辦理的:「南投縣泰雅渡假村兩天一夜研習活動」,邱金約會長賢伉儷在兩部遊覽車上麵,大力的鼓吹我那一本著作,希望所有的會員都能夠去重視這一本有關於傢庭生活與子女教養的書籍,甚至於對於社會文化的關懷,都足以讓我們有新的體驗,結果會員踴躍認購五十本左右,我不得不佩服邱會長賢伉儷的口纔與令人尊敬信服的特質。藉著這小小篇幅,再一次的錶達對於陳光雄恩師與邱金約會長的正嚮鼓勵!
也因為有這些的動力與激勵,所以我決定將一些平日的心得記事,再一次的匯集成第二輯齣版,能夠與好朋友們分享這些故事,更希冀能夠朝著自己的夢想再一次的前進,因為我一直深信:「圓夢,是責任付齣的開始!」
想到今年的暑假,本人即將從教育界退休瞭!這種「退休前的等待心理」,確實讓我掙紮好一段日子,但是,一看到當前政府為瞭年金改革的種種現象,與社會大眾對於改革的不信任感,還真的會讓人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曾幾何時,為瞭實現滿腔的熱血與理想,不惜離鄉背井,從颱南鄉下單身負笈遠赴他鄉,忍受思親思鄉之苦,總算在教育界熬瞭快三十四年瞭,如今卻碰到這種混亂與無助的社會環境,真是情何以堪啊!寒假中雖然每天去修飾潤稿,著手整理,但是個人能力有限,難免疏忽遺漏,還請諸位賢達不吝指正!銘感於心!最後要謝謝特彆撥齣時間為我寫序的所有我的長官與好朋友!因為有他們的熱情參與,第二輯纔能順利的齣版!謝謝大傢!
王見明 謹識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二月八日 於永和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