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教育講座(三版)

不道德教育講座(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三島由紀夫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道德教育?那是什麼鬼?全部幹掉啦 以不道德的訓示,應付高喊道德的大人! 享受討人厭的樂趣,人生的二度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 三島由紀夫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人類最應該向貓看齊。因為再沒有比貓更冷淡、更無情、更任性,並且絕不任由人類擺弄的動物了!牠恐怕也是最不容易被催眠成功的動物吧。因此,我也想要模仿貓,盡量讓自己變得冷淡、薄情、麻木不仁、自主獨立……。而且,只在想吃魚的時候,才願意發出撒嬌的喵喵聲。」——三島由紀夫 《不道德教育講座》為三島由紀夫散文隨筆的代表作,連載於1958年《明星週刊》,並於翌年發行單行本,與《文化防衛論》、《行動學入門》並列為三島文明論的三大巨作。 三島由紀夫善於反諷批判俗世,此書他以擅長的心理分析和敏銳的洞察力,在詰問人性真實面的省思中,把人性心理逆反過來探討,如腦筋急轉彎的啟示和趣味,充分展現了三島在小說創作中未曾發揮的機智、詼諧與邏輯辯證的功力。讀者於此書正可以一窺三島毫無隱藏的另一種姿態,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展現出批判性思考的精神和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 對此,我要給各位的忠告是,若你只做了一件不道德的行為,將會身陷險境, 最好盡量做出各種不道德的行為,才能從中取得平衡點。 盡可能減少自己的善良秉性,正是不致受到誘惑的不二法門。 從〈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去酒吧〉、〈應當打從心底瞧不起老師〉、〈應當盡量說謊〉、〈應當利用貌美如花的妹妹〉、〈絕對不要遵守諾言〉等,總計六十九篇都標示著試圖推翻道德、顛覆傳統思維的聳動性標題。他以輕鬆、嘲弄、揶揄和遊戲般的筆致,理所當然的把常見的教條或德行,逆轉為違背道德直覺的標題;更針對各種流行之社會現象,提供批判性的思考。 書中,三島闡述了諸多形式的「惡」,或者近似「惡」的事物;也出現過許多類型的「惡徒」,抑或近似「惡徒」的人們。這就像報紙的社會版,「隱善揚惡」之事,當然格外容易吸引民眾的目光。有時,以「惡」為名的不道德,反而是整頓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麻煩的是,為何邪惡的事物看起來總是那麼美麗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


  本名平岡公威,1925年出生於東京。

  1947年自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通過高等文官考試,隨後進入大藏省任職,隔年為了專心從事寫作而從大藏省離職,開始專職作家的生涯。

  三島由紀夫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其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曾三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二戰結束之後西方譯介最多的日本作家之一。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深為讚賞,他對日本二次大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美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他帶領四名「盾會」成員前往陸上自衛隊東部總監部,挾持師團長要求軍事政變,期使自衛隊能轉變為正常的軍隊,但是卻乏人響應,因而切腹自殺以身殉道,走上了日本武士最絢爛的歸途。

  主要著作有《假面的告白》、《金閣寺》、《春雪》、《潮騷》、《憂國》、《太陽與鐵》、《不道德教育講座》、《新戀愛講座》、《反貞女大學》、《我青春漫遊的時代》等。

譯者簡介

邱振瑞


  曾任前衛出版社總編輯。從小立志當小說家,著有小說集《菩薩有難》、《來信》。目前在文化大學講授日本現代小說筆譯課程。譯作有《片腕》、《太陽與鐵》、《我青春漫遊的時代》等。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應當盡量說謊

想必各位都聽過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華盛頓在小時候誤砍了櫻桃樹,惹得父親勃然大怒,但他仍舊誠實坦白是自己砍掉樹的,反而贏得父親的讚美。我總覺得這個故事過於完美,顯得矯揉造作。華盛頓能有這麼好的父親,簡直可說是非常僥倖的幸運兒了。換成是性格粗暴的一般父親,十之八九大概會怒斥小孩:「原來是你幹的好事!」而且連話都沒說完,就會對兒子飽以老拳。畢竟,父親也只是平凡人,總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像個道德楷模吧。

這則故事最令我感到存疑的是,為了宣揚「誠實」的美德,刻意引用極為罕見的美談,卻希望大眾能夠從中領略到誠實的好處。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老實人多半是吃虧的。

相較之下,比起「瞞騙」這個陰鬱的字眼,我喜歡的當然是「誠實」。這個語詞就像是剛從洗衣店拿回來的乾淨襯衫般,散發出白燦燦的光澤。況且,基於自戀和虛榮,我雖自認誠實耿直,卻也和世俗一般人相同,不願意吃虧。

一個人若是太過誠實,有時甚至可能招來死亡的厄運。二戰結束之後,國內糧食嚴重缺乏,有一位法官堅持絕對不吃從黑市買來的食物,最後落得營養失調致死的下場。不過,那樁悲劇並未引起太多人的同情。因為他的「直接死因」竟是由「堅守誠正」所造成的,這實在讓大家覺得很不舒服。

相較於那個時代,這幾年出現不少認為自己個性剛正不阿,宣稱自己「這輩子不曾說謊,而且最討厭取巧逢迎」的人。原因之一是,近來的糧食豐富,守誠的人已無餓死之虞了。況且人類是善忘的,對自己做過的欺瞞等有損形象之事,通常選擇遺忘。

柳田國男 先生曾在著作《不幸的藝術》中,闡述過文學中的「欺騙」,並且為其大力辯護。他在書中提到,欺騙可分成兩種:具有趣味性、不屬於犯罪的欺騙,以及應該受到憎惡的欺騙。由於武士階層對於操守的要求格外嚴格,連同前者一併唾棄,把所有的欺騙行為全都視為惡行,使得「現在說小謊,以後當小偷」和「說謊的人死後會下拔舌地獄」等俗諺廣為流傳。除此以外,他還做了以下的論述: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