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觀察入門(2版)

魚類觀察入門(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魚類
  • 觀賞魚
  • 水族箱
  • 入門
  • 動物
  • 自然
  • 科普
  • 生物
  • 寵物
  • 魚類飼養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魚類世界,開門! 
 
  不管是在餐桌上,到魚市場或水族館,甚至下海潛水嬉遊,我們總有許多機會接觸各式各樣的魚類。然而屬於海島子民的你,對於魚類世界的認識有多少呢?可知道飛魚怎麼飛?燈籠魚如何發光?海馬藉什麼傳情達意嗎?想瞭解魚類的愛情物語、不可思議的變裝機製與韆奇百怪的覓食絕招嗎?
 
  本書從「認識篇」開始帶你全麵透視魚類,循序介紹魚類的構造特徵、感覺世界、呼吸、運動、攝食和生殖等;「環境篇」則掌握魚類的棲地與分布,一一探訪魚兒藏身的傢;「觀察篇」一次傳授五十六科魚類的辨識要訣,並探討演化的祕密與有趣的生態習性;「附錄」則提供到魚市場、水族館,或下海潛水等實際又適用的魚類觀察行動指南,以及如何製作與保存魚類標本。
 
  本書由治學嚴謹的魚類分類學者邵廣昭博士與緻力於推廣解說教育的陳麗淑博士閤著,並邀得自然生態畫傢黃崑謀與賴百賢兩位先生共同閤作。書中全方位的魚類知識、細緻擬真的動人手繪圖和數百幅珍貴的海洋生態攝影,不僅是四位作者長期纍積的心血結晶,更是颱灣魚類最精采的見證!

本書特色

  ◎全方位涵蓋生態、演化、分類與生活麵嚮的魚類百科,是開創海洋子民新視野的最佳魚類知識入門書。
  ◎以颱灣可見物種為知識討論的素材,親切而不隔閡。
  ◎約60幅跨頁手繪彩圖,近100張生動圖解,500多張珍貴海洋生態攝影。
  ◎作者權威,內容嚴謹,詳細考證的擬真圖繪,嚴苛要求的視覺美感,讓知識活起來。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邵廣昭

 
  1951年生於基隆市,1983年底美國紐約州大Stony Brook生態進化係博士。迴國後即服務於中研院動物所,1991-1994年齣任首任海大海生所所長,1996-2002年接任中研院動物所所長,2004年起代理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曾任中華民國魚類學會理事長,現任海大講座教授。
 
  迴國迄今三十多年來,投入颱灣本土魚類分類、生態及演化的研究,以及魚類及海洋保育及海鮮指南等工作。已發錶約兩百篇學術期刊論文、五百篇以上技術報告、卅餘冊專書,包括《颱灣的珊瑚礁魚類》、《颱灣魚類誌》、《墾丁魚類圖鑑》、《颱灣常見魚貝介類圖說》及《魚類觀察入門》、《魚類圖鑑》等。
 
  對魚類多樣性科學及教育的貢獻包括:發錶近三十種世界新種魚類及五百種以上颱灣新紀錄,典藏颱灣最完整之魚類標本,所建置之《颱灣資料庫》每月上網點閱人數達數十萬人,2005年負責主辦「第七屆印度太平洋魚類學國際會議」,有數百位學者前來颱灣與會。2002年起推動颱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的整閤及開放,已建置TaiCOL, TaiBOL, TaiEOL及TaiBIF等國傢入口網。
 
陳麗淑
 
  1962年生於颱北市,1997年取得澳洲詹姆士庫剋大學海洋生物係博士學位。自1985年碩士班起,即隨中研院邵廣昭教授從事魚類研究;留學澳洲期間,隨Howard Choat教授在大堡礁潛水從事珊瑚礁魚類研究。
 
  迴國後任職於海洋科技博物館,擔任展示教育組主任負責展示規劃及海洋教育推廣執行。除著有《海水觀賞魚(一)》、《海水觀賞魚(二) 》、《颱灣常見的珊瑚礁魚類》、《魚類觀察入門》、《我的海洋酷朋友-主題觀察彆冊》等外,並有通俗文章散見各水族雜誌。
 
繪者簡介

黃崑謀

 
  1963年生於颱東,復興商工畢業。自小生長在美麗鄉野及淳樸農村,與大自然的蟲魚鳥獸朝夕為伍,埋下日後對生態記錄及動植物觀察的熱情因子。1998年進入遠流齣版公司,展開瞭長達十年、持續不斷以彩筆描繪颱灣土地的曆程。
 
  創作題材與畫風極為多元,從自然生態到人文建築、從寫實到寫意、從兒童到大人……細緻繁復的筆調與豐富瑰麗的色彩,在在令人驚艷。
 
  十年間,分彆與郭城孟、李乾朗、邵廣昭、趙榮颱、淩拂、劉剋襄等人閤作,齣版十餘本作品,包括【觀察傢】係列以蕨類、古蹟、魚類、野菇為主題的入門專書,還有《颱灣昆蟲大發現》、《帶不走的小蝸牛》等,並曾多次榮獲金鼎奬、中國時報開捲年度好書、聯閤報讀書人好書奬。
 
賴百賢
 
  1964年生於颱北市,復興商工畢業後,任職宏廣卡通公司高級背景師15年,由於喜歡大自然和海釣,對魚類有一份特彆的熟悉感,非常幸運能參與這份創作。現職為藝術工作者,全心創作油畫,兼任颱灣北海岸藝術協會常任理事一職。

圖書目錄

圖錄──4
如何使用本書──12
 
認識篇──14
什麼是魚?──16
外型與體色──18
近看鰭與鱗──22
魚的感覺世界──25
魚如何呼吸?──29
魚如何攝食?──31
魚如何運動?──36
兩性進行麯──39
生存大作戰──43
魚的一生──49
魚的傢族──52
魚的演化故事──54
魚的金氏世界紀錄──59
 
環境篇──60
魚類在哪裏?──62
魚類在颱灣──75
 
觀察篇──78
盲鰻目的傢族
觀察盲鰻──80
銀鮫目的傢族
觀察銀鮫──84
鯊魚的傢族
觀察白眼鮫──86
鯆﹝魚比﹞目的傢族
觀察土魟──90
海鰱目的傢族
觀察大眼海鰱──92
鰻鱺目的傢族
觀察海鱔──94
鯡形目的傢族
觀察鯡──96
鼠﹝魚喜﹞目的傢族
觀察虱目魚──98
鯉形目的傢族
觀察鯉──100
觀察爬鰍──104
鯰形目的傢族
觀察須鯰──106
鮭形目的傢族
觀察鮭──108
巨口魚目的傢族
觀察﹝魚奎﹞魚──112
仙女魚目的傢族
觀察狗母魚──116
燈籠魚目的傢族
觀察燈籠魚──118
月魚目的傢族
觀察月魚──120
鼬﹝魚尉﹞目的傢族
觀察鼬﹝魚尉﹞──123
﹝魚安﹞﹝魚康﹞目的傢族
觀察躄魚──126
鯔目的傢族
觀察鯔──130
頜針魚目的傢族
觀察飛魚──134
觀察鶴鱵──136
金眼鯛目的傢族
觀察金鱗魚──138
刺魚目的傢族
觀察海馬──142
﹝魚由﹞形目的傢族
觀察﹝魚由﹞──146
觀察角魚──150
觀察﹝魚甬﹞──152
鱸形目的傢族
觀察鮨──154
觀察大眼鯛──158
觀察天竺鯛──160
觀察沙﹝魚梭﹞──162
觀察海鱺──164
觀察﹝魚參﹞──166
觀察笛鯛──170
觀察仿石鱸──174
觀察鯛──176
觀察龍占──178
觀察金綫魚──180
觀察石首魚──182
觀察羊魚──184
觀察蝴蝶魚──186
觀察蓋刺魚──190
觀察慈鯛──194
觀察雀鯛──196
觀察隆頭魚──200
觀察鸚哥魚──204
觀察﹝魚尉﹞──208
觀察﹝魚叚﹞虎──212
觀察刺尾鯛──216
觀察臭肚魚──220
觀察帶魚──222
觀察鯖──224
觀察劍旗魚──228
鰈形目的傢族
觀察﹝魚平﹞──232
魨形目的傢族
觀察鱗魨──236
觀察四齒魨──240
觀察翻車魨──244
 
附錄──246
潛水觀察──246
水族館觀察──249
魚市場觀察──251
標本製作與保存──253
拯救魚類總動員──255
名詞索引.魚名對照.魚名念法──258
 
延伸閱讀與網站.圖片來源──260
後記──261

圖書序言

後記一

  和魚類結下不解之緣應該和我小時候生長在靠海的基隆有關。記憶中童年的海灘舖滿瞭貝殼,港內時時可見熙攘的魚兒,即便是住傢附近或是中學的校園裏也都有充滿生機、魚蝦處處的野溪。但這四、五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的破壞和環境的變遷,已使得颱灣許多魚類都消聲匿跡瞭。所以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心願,希望能有機會將過去所學到的魚類知識,和廿年來研究調查所纍積的一些魚類圖文資料作一次總整理,和大眾分享,為颱灣魚類多樣性的保育、教育和研究盡一份心力。
 
  因此,首先要感謝遠流齣版公司給我們這個機會為讀者編撰《魚類觀察入門》(原名《魚類入門》)這本書,讓我多年來的夙願得償。過去我整理編撰過的魚類圖鑑或字典雖不少,也寫過海洋生態的教科書,但卻始終少瞭一本介紹魚類一般知識的書籍。
 
  為瞭能在極度繁忙的工作中擠齣時間來完成這件不被計入研究成績的工作,我採取找學生和助理一齊閤作的模式來進行。這一年多來,我們花瞭不少時間重新蒐集資料,也發現瞭許多過去疏忽掉的一些有趣或未能更深入瞭解的魚類知識。其中有不少是在遠流編輯靜宜、詩薇和惠菁等人,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情況下被挖掘齣來的,特彆是她們費瞭相當大的心血把我們的文稿改成流暢生動的筆觸。而春惠的美術設計與編排,黃崑謀及賴百賢兩位繪者不厭其煩地配閤修改插圖,都是完成這本書的幕後最大功臣。當然我也要謝謝弟研究室協助選片的靜怡、找資料的柏鋒和宗翰,以及慷慨藉片的郭道仁與夏國經等潛水教練。
 
  編寫這本書最難為處還是在魚類分類係統的莫衷一是,以及魚類中文名稱之紊亂不統一。前者我們決定採用Nelson (1994) 《Fishes of the World》第三版的係統為主,而後者則盡量以伍漢霖等編撰之《拉漢世界魚類名典》的中文名為依據。(註:前書2016年已齣版第五版;後書2012年改版為《拉漢世界魚類係統名典》。而此次修訂新版,我們也依據Nelson之2006年第四版以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颱灣魚類資料庫」,更新瞭世界以及颱灣之魚類科、屬、種的統計數字。)
 
  颱灣魚類種數雖達全球的十分之一,生物多樣性相當高,但其實許多魚種的數量或豐富度卻在大幅減少中,甚至麵臨區域性地滅絕。所以在編撰這本書時,除瞭認識篇和觀察篇外,我們也加入瞭環境篇和附錄的行動指南,希望大傢除瞭學會辨認魚種外,也能更進一步採取行動去認識、瞭解牠們有趣的生態習性,去關心、愛護並保護牠們,使颱灣能成為魚類的天堂而非地獄,使生活在颱灣的魚兒像在澳洲大堡礁一樣隻有美麗而沒有哀愁。
 
  最後,我也要藉此機會謝謝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共同打拚的助理和學生們,帶領我下海潛水走入魚類世界的張崑雄教授,以及多年來一直鼓勵和指導我從事魚類分類研究的瀋世傑教授。當然,還有我的內人徐倩卿女士,這四十年來的辛勞與支持,讓我得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力投入魚類的研究工作。

邵廣昭
 
後記二
  
  因為從事魚類的研究,自己常沉浸在探索魚類行為的樂趣中。因此,當各類賞鳥、賞鯨豚的活動紛紛興起時,有點遺憾以魚類為主的自然觀察活動卻少的齣奇,也許是因為大傢不知道牠們有什麼值得欣賞或觀察的地方吧!其實,認識魚類的方法很多,一般人大概都是從吃魚開始。因為中國人吃魚喜歡見頭見尾,常有機會看到整條魚,所以可以說每個人早就有初步觀察魚的經驗瞭,如果能夠進一步瞭解魚類更多的知識,豈不更有趣?希望這本書能引起大傢對魚類的好奇,一起來體驗魚類世界的奧妙。未來除瞭以水族缸養魚外,浮潛賞魚、魚市觀察也都能成為大眾化的休閑活動。
 
  有機會與魚結下如此深的緣份,最要感謝畢生緻力於魚類研究的兩位恩師──中研院動物所邵廣昭教授及澳洲James Cook University的Howard Choat教授的帶領。本書得以完成,也要感謝嚴宏洋博士對魚類感覺部分的資料提供;郭道仁教練、夏國經教練、陳玉慧教練、廖運誌學弟等提供珍貴照片;以及遠流的編輯靜宜、詩薇、惠菁等人鍥而不捨的催稿與匯整。
 
  寫此書的另一因緣源自於喜歡釣魚的父親,從小全傢陪著他釣遍颱灣北部的溪流和海濱。記憶的畫麵裏總見父親杵著不動專心釣魚,五個小孩在旁玩水、抓魚蝦,母親則忙著張羅民生大事。父親「摸魚」摸瞭七十三年,從自製釣勾、釣竿,站在大漢溪畔以蒼蠅為餌、揮竿釣闊嘴郎的黑發小孩;到今日擁有一屋子捲綫器、釣竿,拼著暈船也要齣海釣紅魽的白發老翁。傢父持續不斷的釣魚史其實也無奈地見證瞭浮洲仔東側湳仔港老傢門前,大漢溪中遊一帶的生態變遷:從二、三十年代?魚、鱸鰻及各種颱灣原生淡水魚快樂悠遊、齣大水時毛蟹四齣的乾淨光景;轉變到四十年代因沿岸工廠廢水排放、毒魚,不定時齣現大量魚類暴斃的惡化溪水;一直到五十三年石門水庫築成後,水量變少,且無法及時有新水注入,造成水質的長期惡化。所以,當五十年代末,筆者有記憶時,就隻剩下耐汙力強的吳郭魚,和偶爾在石門水庫洩洪時纔齣現的鯽魚、草魚等水庫魚種可釣瞭。到瞭八十年代,老傢前的溪流幾乎已趨於完全死寂,連吳郭魚都沒有,汙染嚴重的河水,甚至洩洪時都沒人敢釣魚來吃。所以在傢中常常隨著父親的記憶緬懷往日風光,感嘆連淡水河口的海魚都可上溯、水産資源豐富的湳仔港,為何淪至今日如此不堪的處境?隻能心中默禱颱灣的生態保育風氣漸開,魚蝦能早日脫離棲所消失的夢魘。 
 
  傢父陳和同先生和傢母賴碧女士一直是我最忠實的魚類標本提供者,僅以此書獻給我最敬愛的釣者。

陳麗淑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熱愛潛水的愛好者,我總是渴望在每一次潛水時,能更深入地瞭解海底的世界。雖然我已經考取瞭潛水證照,也去過不少地方潛水,但每次看到那些在珊瑚礁間穿梭、或是在開闊水域悠遊的魚類,心裡總是有許多問號。這次看到《魚類觀察入門(2版)》的介紹,真是讓我眼前一亮!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涵蓋廣泛的海洋魚類,從熱帶珊瑚礁的五彩繽紛,到溫帶海域的樸實之美,都能有所著墨。我特別希望它能提供詳細的魚類辨識資訊,並且附上清晰、高品質的水下攝影照片,這樣我纔能在潛水後,對照書本,確認我看到的魚類名稱,並且進一步瞭解牠們的習性。潛水的時候,能有這麼一本可靠的圖鑑在手,絕對能大大提升我的觀賞樂趣。我甚至幻想,如果書中能有關於不同海域常見魚類的分類,或是針對特定魚種的行為特徵,例如牠們如何築巢、如何求偶、如何閤作捕食等等,那就太棒瞭!我常常在想,每次潛水看到的魚,牠們在海裡的生活是怎樣的?牠們有沒有自己的社會結構?牠們會不會害怕潛水員?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

评分

哇!拿到這本《魚類觀察入門(2版)》手冊,真是太讓人期待瞭!我住在海邊,從小就對潮間帶的生物著迷,每次退潮時,都會小心翼翼地翻開石頭,看看裡麵藏著什麼驚喜。不過,說實話,大部分時候,我隻能認齣一些常見的魚種,像是小醜魚、海參、海星等等,其他那些長得奇形怪狀、色彩斑斕的小傢夥,我總是叫不齣名字,也搞不清楚牠們的習性。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在黑暗中點亮瞭一盞燈!我看它的封麵設計就很有質感,不像有些圖鑑那麼死闆,顏色和排版都蠻吸引人的。我最希望的是,這本書能有非常豐富的圖片,而且圖片品質要好,最好是那種能看到魚鱗紋理、鰭的細節,甚至是牠們在水中遊動的樣子。如果還能附上一些觀察的技巧,像是如何安全地接近魚類、需要準備哪些工具,甚至是一些簡單的攝影建議,那就更完美瞭!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生物,不隻是看牠的長相,更重要的是觀察牠的行為,牠們怎麼覓食、怎麼躲避天敵、牠們之間的互動又是怎樣的。所以,我殷殷期盼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介紹各種魚類的生態習性,讓我們這些新手也能從書中學到觀察的門道。

评分

身為一個對颱灣原生種淡水魚類非常有興趣的讀者,我對這本《魚類觀察入門(2版)》抱持著極大的好奇。每次去溪邊或水庫,看到那些在水中穿梭的魚群,都覺得牠們身上充滿瞭神秘感。我曾經嘗試過閱讀一些其他的魚類圖鑑,但往往發現內容過於學術,很多術語對我來說都像天書一樣,再加上圖片數量不多,或者很多都是標本照片,實在難以將書本上的知識連結到實際觀察到的魚類。我特別希望能透過這本書,能夠認識更多颱灣特有的淡水魚種,瞭解牠們的棲息環境、食性,以及牠們在生態係中所扮演的角色。像是那些在淺溪中遊弋的小型魚,或是藏身於深潭中的大型掠食者,牠們各自有什麼獨特的生存策略?而這本「2版」的齣現,也讓我對內容的更新程度有所期待,希望它能納入最新的研究發現,或是針對一些曾經齣版的魚種,提供更詳盡的生態資料。我理想中的觀察入門書,應該要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引導我們去探索,而不是單純地告訴我們「這是什麼」。如果書中有提到一些關於颱灣各地的著名觀察點,或是推薦一些適閤新手入門的溪流、湖泊,那就更貼心瞭!

评分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一直以來都在思考如何能將課堂知識與實際生活做連結,讓小朋友們對大自然產生興趣。《魚類觀察入門(2版)》的齣版,讓我看到瞭一個絕佳的機會!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以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讓小朋友們能夠輕鬆理解。如果書中有大量的插畫,甚至是可愛的卡通圖案,並且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來介紹各種魚類的特徵和習性,那絕對會讓小朋友們愛不釋手。我希望它能引導小朋友們認識我們身邊的魚類,像是公園池塘裡的魚,或是河流裡的魚。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鼓勵小朋友們走齣戶外,親自去觀察這些可愛的生物,並學習如何愛護牠們。如果書中能有一些簡單的觀察活動建議,例如如何用簡單的網子撈取一些小魚來觀察(當然要教導他們小心放生),或是如何記錄自己觀察到的魚類,甚至是提供一些與魚類相關的科學小知識,例如魚為什麼會遊泳、魚的種類為什麼這麼多等等,那將會非常有教育意義。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在小朋友們的心中種下對生物學的熱愛,並且培養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评分

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對記錄自然生態充滿熱情,而魚類無疑是許多攝影師夢寐以求的拍攝對象。《魚類觀察入門(2版)》的齣現,讓我對拍攝題材的選擇有瞭新的方嚮。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提供關於魚類拍攝的實用建議。例如,針對不同棲息環境下的魚類,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拍攝技巧?要如何捕捉到魚類最生動、最有動態感的瞬間?書中如果能介紹一些基本的魚類生態知識,讓我知道不同魚類的行為模式,例如牠們的活躍時間、迴避光線的習慣、或是牠們的棲息地分佈,這樣我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去尋找和拍攝目標。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有豐富且高品質的魚類照片,這不僅是學習辨識的素材,更是激發我拍攝靈感的來源。如果能看到不同攝影師的作品,並且附上他們在拍攝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分享,像是如何剋服水下拍攝的睏難,或是如何運用光線來呈現魚類的色彩和質感,那就太棒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從單純的「拍到」魚,進一步到「拍好」魚,能夠捕捉到牠們獨特的生命力與美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