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

傾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但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離戰爭結束也七十年了,新一代人在前人血汗交織所種下的樹蔭中長大,現在是溫柔傾聽的時刻了。傾聽自己身邊的人,傾聽大海對岸的人,傾聽我們不喜歡、不贊成的人,傾聽前面一個時代殘酷湮滅的記憶。
 
  龍應台二十年演講精粹
  用溫柔傾聽穿透高牆
  從泥土的根到世界的我
  從心靈座標到開啟對話
  門一開,聽見整個華文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龍應台

 
  高雄大寮的自來水廠裡出生,南部的漁村農村長大。留學美國九年,旅居歐洲十三年,生活在香港九年;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中華民國首任文化部長。是一支獨立的筆——在壓抑靜默的時代,她高舉野火;在眾聲喧譁的時代,她寧守沉靜。

  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辭官,回到「文人安靜的書桌」。

圖書目錄

序:牽動
 
▲ 穿透有歌
文明的力量――從鄉愁到美麗島
一九一二那一年
用歌聲穿透
文化是一把鑰匙
開啟時代的大傾聽
一隻木頭書包

▲ 星斗有望
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
葉子不離樹
文學有用嗎?
期待人文港大
我們的村落
心靈的X光――對醫學院的畢業演講
醫生懂得比喇嘛多嗎?
 
▲ 泥土有根
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幸福――我的私房文化照片
我的現代,誰來解釋?──以台北寶藏巖為例
附:寶藏巖歷史訪談
香港,你往哪裡去──對香港文化政策與公民社會一點偏頗的觀察
誰的添馬艦──我看香港文化主體性
 
▲ 世界有我
他們是怎麼上公民課的
大學生,你的配備夠嗎?
多走三里,你就會看見

圖書序言

開啟時代的大傾聽
 
二○一五年七月十八日,在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上,龍應台分享「我有記憶,所以我在」。容納一千六百人的演講廳一下就坐滿,主辦單位另開放兩個演講廳以影音轉播。近三千人的聽講者有香港本地人,以及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讀者。大陸讀者占四分之三,很多人特別從深圳過境聽講。
 
如果讓每一個個人都站出來說故事,我們很多原來得理不饒人的正義凜然,會不會多了一點謙卑,柔軟一些?
 
二○○一年中國大陸的樣板戲《紅燈記》首度在台北演出,我帶了父母去觀賞。
 
《紅燈記》的主題是共產黨游擊隊如何勇敢地愛國抗日。父親和母親分坐我的兩旁。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紅色」宣傳作品「明目張膽」地在台北上演。
 
我以為曾經在南京保衛戰中從雨花台一路奮戰到挹江門一身是血差點犧牲的父親看戲會勃然大怒,當場飆罵「抗戰哪是你打的!」我以為母親可能會為戲裡的生離死別流淚,一九四九年的被迫離鄉是她一輩子難以言說的痛。
 
結果讓我萬分意外。八十歲的老父親拿著手帕整晚都在擦眼淚,簡直就是老淚縱橫,母親則鐵青著臉,僵直坐著,一句話不說。
 
事後追問才知道,對於父親,他只記得日本侵略者的可惡可恨和愛國的崇高神聖,沒真去想抗戰是誰的功勞苦勞。對於母親,也很簡單:「你共產黨殺了我哥哥,不要到我面前耀武揚威。」這是她的記憶痛點。
 
記憶,是一組埋藏得很深的基因密碼。帶著不同的基因密碼,我們可以想像,這兩個人,在民主制度的運作裡,他們的投票行為很可能大不相同。如果在台灣要舉辦憲法問題的公投或經濟方案與兩岸關係公投,或者歷史課本要怎麼寫,他們的抉擇可能都不一樣。
 
莫斯塔的李小龍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香港人興高采烈地為「香港之子」李小龍的雕像揭幕。觀光客、影星和影迷擠在星光大道上慶祝。電視談話節目則順勢討論為什麼香港電影沒落了。這是重大娛樂新聞。
 
非常巧的是就在前一天,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另外一個李小龍雕像也揭幕了,在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聯邦國的莫斯塔城。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