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識彆.好設計:用點綫麵訴說産品背後的創意故事

好識彆.好設計:用點綫麵訴說産品背後的創意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設計思維
  • 産品設計
  • 視覺傳達
  • 創意
  • 點綫麵
  • 書籍
  • 設計方法論
  • 用戶體驗
  • 品牌故事
  • 設計靈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單純、富有「魔力」,這就是幾何圖形,一種很早就被廣泛使用的語言。

  在設計界或平麵設計界,包浩斯( Bauhaus )學院和俄羅斯高等藝術暨技術學院(Vkhutemas)早已經把幾何圖形當作設計教學的基礎,因為它能産生一種伴隨人們生活的節奏。

  由此人們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使用幾何符號。

  這些圖形彼此相似,也互相交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基礎8
M2平麵設計藝術20週年慶10
櫻花園12
赫爾辛基14
展示設計16
濛特利爾形象設計18
巴西建築設計20
景觀建築學22
城市未來24
非閱讀26
字母組閤2228
方框畫廊30
01/0834
設計交鋒35
塞薩洛尼基音樂堂36
新年賀卡37
初學者視覺工具38
字體指導俱樂部2012邀請展入選作品40
普拉迪斯42
俄羅斯激進派44
柏林齊墨展45
保羅‧林格雷46
十一月工作室48
30週年慶50
聯閤設計機構作品集52
BRR形象設計56
優比形象設計58
柏林音樂委員會形象設計60
錶演者62
基裏週67
恐懼70
全民教育72
鹿特丹文化教育中心74
悉尼斯特林格專科學校76
慶祝巴西利亞建成50週年形象設計78
檔案局視覺形象設計 80
設計增長基金會82
65+83
義大利南蒂羅爾的建築基金會84
社會禮儀88
情迷幾何圖形90
亞曆剋斯92
文化俱樂部形象設計94
三拍唱片96
IJSSELDELTA98
萊科100
布萊剋斯104
諾爾公司「華氏」辦公傢俱
係統宣傳設計106
蘇黎世2012108
法國AG2R車隊視覺形象110
優尼卡113
第三圖像114
移動媒體實驗室116
非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18
讀與看120
閃爍唱片視覺形象122
格律傢俱品牌更新計畫124
關於後啓示錄科學的劣質電影127
設計過程128
普利鎮130
聖誕快樂131
法布裏斯的音樂132
前媒體134
深奧的造型(第二版)136
點心圖錶及數位應用138
「預言」日曆設計140
以報紙的名義143
創新的企業工具包144
中英藝術設計節146
荷蘭室內建築師聯閤會148
新結構形象設計150
巴西利亞建成50週年廣告152
電腦藝術153
自畫像154
安德裏尤格裏尼宣言155
哲學理論圖示設計156
電視海報158
德國電子音樂海報160
蔚藍設計機構品牌形象162
奧蘭多藝術博物館(OMA)標誌設計164
勞斯形象冊設計166
歐加米-庫特形象設計168
創意事務170
音樂節海報設計172
靜止的橙色盒子173
EMBODYME174
熱愛幾何圖形176
ESTUDIO + VIVIENDA178
行業協會形象設計179
歌劇院書籍設計180
葡萄酒瓶標簽設計182
MU三週年慶設計183
GABBANI184
泓石設計186
STAMPA形象設計188
一綫連鎖餐飲形象設計190
極簡雜誌形象設計192
SPOLLO194
世嘉音樂海報設計195
本源設計機構形象策劃196
剋魯斯品牌形象設計198
香港藝術中心品牌設計200
2011計算機智能輔助設計競賽
推廣設計202
D100形象設計204
設計中心形象設計206
2011 DELTA奬推廣設計210
2011連結日本推廣設計212
KRABBEDANS藝術中心
新人展推廣設計214
2009爵士三重唱
歐洲之旅係列海報設計216
漸變219
新年快樂220
杭州絲聯166創新公園海報設計221
KIZUKU室內設計商店形象設計222
奧魯斯學生聯閤會形象設計224
景觀建築學書籍設計225
7788文化公司形象設計226
MOOD品牌形象設計228
設計機構、設計師傳記230

圖書序言

前言    

「走嚮藝術」設計
丹尼爾 ‧ 巴特
大衛 ‧ 蘇西


  我們的世界到底是是扁平、三角、方,還是圓的?拿音樂來說,作為情感的匯閤體,它貌似一個毫無規則的復雜世界,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因為音樂有基於數學公式的簡單綫性結構,也有與和諧共存的基本元素構成的空間幾何結構。自然界同樣如此:分子之類的簡單元素同樣可以組成復雜結構。這些結構需要有「間隙」,纔能形成節奏,進而成為作品;在印刷設計中,文字和間距同時存在於版麵中纔能和諧。「間隙」和「間距」是本書中幾何圖形的基本元素。
  
  幾何圖形在建築設計、繪畫,甚至芭蕾舞等需要發揮創意的領域經常會見到,因為它能産生一種伴隨我們的節奏。20世紀和21世紀之交,很多藝術傢都把一切當成純粹幾何圖形來看待——立體主義認為一切由圓錐、球體構成;抽象派藝術傢(濛德裏安、剋利和加蓬)同樣探索用綫和麵組成的世界。

  卡濟米爾‧謝韋裏諾維奇‧馬列維奇的《黑色方塊》是個重要的轉捩點,因為這是第一件至上主義作品。至上主義藝術傢的作品沒有任何目的性錶現,作品內容是純粹的幾何圖形,隻用一些必要的顔色。至上主義的齣現標誌著一場觀念革命,開啓瞭「第四度」。

  在設計界或平麵設計界,包豪斯學院和福庫特馬斯學院早已經把幾何圖形當作設計教學的基礎,因此幾何圖形在設計中很早就被廣泛應用瞭。今天,當我們再看奧托‧艾捨圖形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圓形、直綫和方形組成的符號係統。

  這就是幾何圖形,一種很早就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如果你仔細閱讀過布魯諾‧莫拿利關於圓形、三角形和方形方麵的書,你就會瞭解過去人們如何用符號彼此交流,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人們使用的符號是如此相似。

  事實上,馬剋思‧比爾和瑪律多納多領導的烏爾姆學院隻不過是在平麵設計中,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較晚例子。

  那麼,數學、自然界和語言之間究竟是毫無關係,還是聯係廣泛呢?

  有趣的是,不同時期全世界的設計師都在圍繞一個簡單的數字「1.6180339887……」以創作各自的作品。這個黃金比例不僅是一個完美幾何圖形的結構,同時也證明數學和人類,以及自然界之間的聯係是如此緊密。植物的生命組織和殼體類生物的形狀很多都符閤由黃金比例産生的對數螺鏇綫。

  柯布西耶創造瞭模數理論,埃爾伯斯重新定義瞭空間和錶麵理論,魯道夫‧範‧ 拉班和斯托剋豪森也分彆探索瞭芭蕾舞和音樂的幾何化藝術問題,這些都是在現代主義高度圍繞比例問題進行探索的先例。

  事實上,後現代時期的到來就預示瞭傳播理論和新傳播工具的齣現,圖形也就成為瞭一種相對獨立、精準的傳播語言。索爾‧勒維特和恩佐‧馬裏都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極簡主義和精確圖形,他們的工作傳遞瞭一種明確的信號——應用幾何圖形不能臨場發揮。

  幾何圖形是傳播工具。設計師在工作中需要經常和數學打交道;使用電腦也是一個數學過程,因為所産生的圖像是由馬賽剋的方形圖元構成的。

  傳播設計的著作非常多。約瑟夫‧埃爾伯斯的爵士唱片封套設計之「刺激性打擊樂」和「說服性打擊樂」;安東斯坦科維奇的「分子結構」;創立寶麗金品牌形象的保爾吉爾姆巴巴的「創新包裝」;威姆剋‧魯威爾的「新印刷字體」;鮑勃‧諾德和瑪西姆‧威戈奈麗的「環境導視符號」;約瑟夫‧穆勒‧布洛剋曼的瑞士鐵路項目是世界上最有效的環境導視符號係統設計。此外,魯斯裏‧維特編寫的《電腦和藝術傢》匯集瞭1976年前後35位研究者從事電腦繪圖研究的成果;愛德華‧紮剋的《方形的動機》、威廉‧剋魯姆雅剋的《動態形象》和凱倫‧鬍佛的《裝飾圖案》,都是最具代錶性的著作。

  緊隨後現代主義,文脈主義把幾何哲學當作絕對的空間藝術科學,並著力功能和復雜變數的理論研究。

  由於單純、富有「魔力」,所以齣現瞭很多關於幾何圖形的理論。幾何圖形根本不抽象,反而很具體,資訊技術正在將世界推進到艾伯托所描述的景象。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設計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強大工具,而《好識彆.好設計》這本書,似乎正是打開這扇大門的一把鑰匙。作者在書中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對“點”、“綫”、“麵”的抽象描述,而是將其巧妙地融入到實際的産品設計案例分析中。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如何通過“麵”的分割和組閤,來塑造産品形態和功能性的講解,感到茅塞頓開。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産品在視覺上如此和諧統一,而在使用上又如此順暢便捷。它不僅僅是關於美學,更是關於一種係統性的思考方式。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如何將這些設計原則運用到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即使我不是一個專業的設計師,也能用更具洞察力的眼光去審視問題,去創造更有效、更美觀的解決方案。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和思考。

评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場充滿驚喜的發現之旅。作者並非直接灌輸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帶領我們走進産品設計的世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關於某個獨立咖啡品牌如何通過其獨特的包裝設計,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齣的案例。那個設計,看似簡單,卻充滿瞭巧思,將品牌的故事和産品本身的特點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在拿到産品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它讓我意識到,好的設計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感,更是一種與消費者心靈對話的方式。它能夠喚起我們的情感,引發我們的共鳴,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購買決策。這本書讓我開始更加關注産品的“外在”,以及這種“外在”是如何與“內在”産生深刻聯係的。我開始思考,在我日常接觸到的各種産品中,哪些設計讓我覺得“好”,而它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评分

翻開書頁,我首先被那些精美的插圖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它不像某些理論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大量的視覺元素,將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易懂。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點”的運用時,舉到的那個關於品牌標誌的例子,那種將一個微小的元素放大,賦予它無窮生命力的手法,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我曾經忽略的細節,比如一個按鈕的形狀,一個圖標的顔色,甚至是産品包裝上的紋理,原來都蘊含著設計師的匠心獨運。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些産品能輕易地抓住我們的注意力,甚至讓我們産生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答案,它告訴我們,這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對“點”、“綫”、“麵”這些基本視覺語言的精妙運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綫”的章節感到好奇,因為我感覺“綫”是連接一切的元素,它能創造齣動感,也能帶來秩序。我想瞭解,設計師是如何通過綫的粗細、方嚮、麯摺,來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認知。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個巧妙運用點、綫、麵構成的圖標,在簡潔中蘊含著深意,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我一直覺得,好的産品設計不僅僅是功能上的滿足,更是一種情感的連接,一種精神上的溝通。而《好識彆.好設計》這本書,恰恰點燃瞭我對這種“溝通”的興趣。我看到它的時候,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些我心目中的經典産品,比如那個極簡的蘋果logo,又是如何通過簡單的弧綫和缺口,傳遞齣品牌的精髓。還有那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標誌,比如交通指示牌,看似普通,實則承載瞭無數設計師的智慧,用最直觀的視覺語言,引導著我們的行動。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給我一種“撥雲見日”的感覺,讓我期待它能夠揭示那些隱藏在産品背後,讓它們變得“好識彆”、“好設計”的底層邏輯。我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抽象的設計理論,轉化為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這些普通讀者也能從中領略到創意的魅力。它是否會觸及到設計思維的培養,以及如何將這些原則運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

评分

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一點,在於它能夠將抽象的設計概念,轉化為能夠引起讀者共鳴的“故事”。作者並沒有用晦澀難懂的術語來闡述觀點,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點”、“綫”、“麵”在産品設計中的魔力。我喜歡那種“原來是這樣!”的頓悟感,每當我讀到一個新的案例,都能從中發現設計背後的深層邏輯。它讓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有些品牌能夠建立起如此強大的辨識度,為什麼有些産品能夠贏得如此廣泛的喜愛。這不僅僅是運氣,更是對視覺語言深刻理解和巧妙運用的結果。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培養一種對設計的敏感度,不僅僅停留在“好看”與否的層麵,而是能夠深入到設計的本質,理解設計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創造價值。它讓我對身邊的産品有瞭更深的敬意,也對未來的設計有瞭更多的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