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

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teve Bowkett
圖書標籤:
  • 建築設計
  • 繪畫
  • 手繪
  • 素描
  • 建築學
  • 設計入門
  • 建築錶現
  • 速寫
  • 結構
  • 空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這一本,讓你用畫的、用玩的,學建築設計
  《紐約時報》高度好評力薦
  98座經典設計+62道挑戰習題+20位重量級建築師+8種技法+N種想像
  一旦動筆,就停不瞭的建築塗鴉天馬行空之旅 
  
  ◎適閤9到99歲的建築愛好者,用心想、細心畫、開心玩
  ◎限量˙獨傢收錄:颱灣建築師的私藏手繪&經驗分享:李乾朗、林淵源、鬍碩峰、姚政仲
  ◎邀你這樣練:如何開窗、怎麼畫簡單的平麵圖、認識迴收材料、如何設計牆、椅子、柱子
  ◎邀你大膽想:跨海大橋、海底城市、原創屋頂、瀑布住宅、太空社區、創新牆麵…
  ◎邀你創意畫:給雪梨歌劇院蓋新屋頂、龐畢度新外牆、英國女王白金漢宮新傢
  ◎邀你開心玩:用飛機蓋旅館、設計企鵝的滑水道、想齣最時髦的鳥園、蛋屋、樹屋,想像無限
  ◎邀你畫一遍:高第米拉之傢的煙囪、密斯的極簡住宅、柯比意的薩伏衣彆墅、巴黎鐵塔
  ◎建築設計的關鍵技法V.S.現代建築的重要觀念,用畫畫練習,一次教會你  

  哪些經典建築,值得愛好者畫一遍,以筆帶心深入精髓?未來準備入住的新星球預售屋,該如何設計太空社區?牆麵不隻是抹水泥、釘木闆,還可以如何設計一道創意牆麵?圓的、方的、尖的、扁的,屋頂還有哪些可能??橋樑有哪些設計?窗戶要如何開窗?光綫如何引入室內?室內設計圖怎麼畫?當一切隻剩下最基本的原始構造時,你將如何發揮想像力重新繪製這棟建築?  
  
  這本書,是認識當代建築的最佳捷徑,更是遊曆世界頂尖建築的最佳機會。現為英國倫敦南岸大學(South Bank University)資深講師的作者史帝夫‧波凱特,採用時而簡約、時而繁復的黑色綫條勾勒齣一個又一個獨具特色的建築綫稿,用畫畫的方式,引領你跟著建築師,想設計、畫設計、愛設計!  
  
  這本書,不是要教你怎麼繪製建築綫稿,這類書市麵上已經很多瞭。你在上麵畫的東西,纔是這本書的重點!自由發揮不受拘束,天馬行空更是歡迎你可以透過各種工具,把這本書變成你的日記本或速寫本。隻要準備削鉛筆機、色鉛筆、自動鉛筆、畫筆、顔料、三角闆、比例尺還有橡皮擦,就能把你的創意作品全部集結、永久珍藏,變成一輩子的創意養分!
  
  
  作者身為建築師以及建築教育者,設計瞭一連串的建築習作,有好玩的、有正經的、有資訊性的,當然也有啓發性的!除瞭製式的水泥牆之外,你能想像牆壁其實還有斜麵牆、圓木牆、充氣牆等好多種類嗎?還有我們想像中的三角形屋頂,其實還有鋸齒形屋頂、天窗屋頂、扁圓頂等等!  
  
  書中所有建築和景觀都由他精挑細選,有來自世界各地從經典到最新的代錶性建築,從日本的國立體育館、杜拜的哈裏發塔、颱北10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吉隆坡雙峰塔、紐約帝國大廈、紐約AT&T大樓、倫敦碎片大廈…建築年代橫跨西元前4世紀到21世紀。希望藉此激起你的想像力、繪畫慾,同時帶齣「現在」建築的諸多重要觀念,內容實用又具啓發性。
  
  手繪,是將絕妙點子從一個人腦中釋放齣來的最佳方法,一旦它們活靈活現躍然紙上,任何想像都有可能被實現,日後想起更是迴味無窮!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你從動手畫的過程當中,體驗到蓋房子和造地景的無比樂趣!  
  
  ★專業建議:精選當代名傢傑作,邀你一起來畫!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美國建築大師萊特|莊臣行政大樓、落水山莊
  ◎美國建築大師路康|特倫頓公共浴場、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艾歇裏剋住宅
  ◎法國建築大師柯比意|高地聖母禮拜堂(廊香教堂)、薩伏衣彆墅
  ◎西班牙建築大師高第|巴特婁之傢、米拉之傢、奎爾宮
  ◎德國建築大師葛羅培|包浩斯大樓
  ◎芬蘭建築大師阿爾托|辛納尤基圖書館、羅瓦涅米圖書館
  ◎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水之教堂
  ◎日本建築大師藤森照信|高過庵茶屋
  ◎加拿大建築大師蓋瑞|古根漢美術館
  ◎丹麥知名建築傢烏戎|雪梨歌劇院
  ◎英國+義大利雙人組建築傢羅傑斯和皮亞諾|龐畢度中心
  
  ★挑戰習題:重新建構你的想像,邀你一起來想!
  ◎拿掉雪梨歌劇院的貝殻屋頂,你會如何設計新的創意屋頂?
  ◎如果龐畢度中心要拆掉外觀,你會如何重新設計新的外牆?
  ◎英國女王所居住的白金漢宮,你會如何設計一座女王的傢?
  ◎海底下的世界也可以很豐富,你會如何設計一座海底城市?
  ◎在城市與另外一個城市之間,你會如何設計一座跨海大橋?
  ◎圓的、方的、尖的還有扁的,你會如何設計一個原創屋頂?
  ◎牆麵不隻是抹水泥或釘木闆,你會如何設計一道創意牆麵?
  ◎建築融入自然裏的大樹上頭,你會如何設計一處森林樹屋?
  ◎山水地景所環繞的瀑布四周,你會如何設計一棟瀑布住宅?
  ◎極簡有時更能看齣建築概念,你會如何設計一棟極簡住宅?
  ◎未來準備入住新星球預售屋,你會如何設計一座太空社區?
  ◎一條街道完全沒有半點花草,你會如何設計一條綠化街道?
  
  ★想像無限:逗趣奇幻搞怪建築,邀你一起來玩!

  ◎當鯊魚飛進瞭屋內:英國雕刻傢巴剋利(JohnBuckley)的海汀頓鯊魚屋
  ◎住進飛機做的旅館:位於哥斯大黎加的柯斯塔維德飛機旅館
  ◎大鴨原來早就存在:位於紐約的大鴨屋
  ◎企鵝的專屬滑水道:位於倫敦的企鵝池
  ◎外型圓滾滾的蛋屋:西班牙建築傢馬利亞茹若爾的蛋屋
  ◎史上最時髦的鳥園:位於倫敦的斯諾登百鳥園
  
  ★好用工具:備妥這些基本工具,邀你一起試!
  ◎三種用具:橡皮擦、削鉛筆機、顔料
  ◎五種畫筆:石墨鉛筆、色鉛筆、細字筆、自動鉛筆、畫筆
  ◎四種尺規:三角闆、比例尺、圓模闆、滾輪平行尺

名人推薦

  
建築師:李乾朗、林淵源、鬍碩峰、姚政仲手繪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建築愛好者,連小孩都會愛上的一本書。──美國《紐約時報》高度評價  

  畫畫之於史帝夫‧波凱特的意義,如同激起想像的火花,並為建築重塑一個嶄新的型式。──建築師、專欄作傢、《Guide to Contemporary New York City Architecture》作者 John Hill極力推薦


  
建築的語言與靈魂:從圖紙到現實的深度對話 一部深入剖析建築設計思維與實踐的專業讀物 本書旨在為所有對建築懷有熱情、渴望理解建築設計深層邏輯的人士,提供一套係統、深刻的認知框架。我們不聚焦於具體的繪製技巧,而是將目光投嚮建築構思的源頭、設計決策背後的哲學考量,以及空間如何塑造人類體驗的本質。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建築設計並非孤立的技藝展示,而是一場復雜的、多維度的對話——是人與場地、曆史與未來、功能與美學之間的持續交鋒。 第一部分:理解場域——建築的根基與語境 設計始於理解。在深入探討“如何畫”之前,我們必須首先厘清“為什麼在此建造”。本部分將引導讀者跳齣圖紙的二維限製,進入三維、四維乃至多重維度的“場域感知”階段。 1. 場地的多重解讀:超越地質學的邊界 時間性的滲透: 場地不僅僅是今天的樣子。我們將探討如何讀取和理解場地的曆史層次——從地質變遷到城市肌理的演進。建築如何介入並“迴應”這些看不見的、積纍的時間痕跡,是優秀設計的前提。 微氣候的雕塑: 深入分析風嚮、日照軌跡、水文循環等自然要素,如何成為決定空間形態和材料選擇的決定性力量。這不是簡單的氣候適應,而是如何主動利用自然能量,塑造舒適宜居的微環境。 社會肌理的敏感度: 探討建築在特定社會網絡中的位置。如何感知和尊重周邊社區的日常動綫、視覺焦點和非正式的使用習慣。建築不應是孤島,而是城市生態係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2. 建築學的“提問”:定義問題的藝術 優秀的設計師首先是優秀的提問者。本章將拆解傳統設計任務書(Program)背後的隱性需求。 功能的分層與流動: 如何將一個明確的功能需求(如“辦公”)轉化為對活動、交流、專注等不同狀態的序列組織?探討從靜態功能到動態流程的思維轉換。 限製的創造力: 預算、法規、場地限製常常被視為障礙。本書將展示如何將這些限製轉化為設計創新的催化劑,探討在約束下找到最優解的邏輯路徑。 第二部分:結構與形式的本體論——內在邏輯的顯現 建築的可見形態(Form)是其內在邏輯(Structure)和意圖(Intent)的最終載體。本部分著重探討結構邏輯如何升華為建築的美學錶達。 3. 力的敘事:結構即錶達 結構哲學: 結構係統(梁柱、拱、殼體、張拉結構等)不僅僅是抵抗荷載的手段,它們是建築對物理世界最誠實的宣言。分析不同結構體係如何影響內部空間的自由度、光綫的引入方式以及整體的視覺重量感。 材料的誠實性: 探討材料在設計中的角色——不僅僅是錶麵裝飾,而是它們在力學、熱工和美學上的固有屬性。混凝土的塑性、木材的溫潤、鋼材的張力,如何被用來講述不同的設計故事。 4. 空間的幾何學與敘事 尺度感的操控: 深入研究人類尺度與紀念性尺度之間的張力。如何通過高差、天窗、開窗比例等幾何手段,微妙地引導使用者的情緒和行為。 序列與轉摺: 建築體驗是綫性的、時間的。本章著重分析流綫設計如何構建敘事節奏——入口的導引、過渡空間的醞釀、核心空間的釋放,以及收束感。 第三部分:光、聲與觸感——體驗的維度構建 建築設計最終的評價標準是使用者在空間中的真實感受。本部分聚焦於那些超越平麵圖和立麵圖的“隱形元素”。 5. 光影的調性:建築的視覺詩學 光的角色轉換: 光綫從自然光到人工光的哲學差異。如何設計開口(窗、天窗、光導管)來捕獲、過濾和分配光綫,以達到特定的情緒效果(如寜靜、活躍、神聖)。 陰影的構建: 陰影並非光綫的缺失,而是形態和深度的載體。分析深度錶皮、穿孔闆或遮陽構件如何通過控製陰影的銳利度或彌散度,賦予建築立麵以生命力。 6. 聽覺環境與觸覺記憶 聲景設計: 建築如何“聽”起來?探討不同材料(吸音、反射、擴散)對室內混響時間和背景噪音的影響。分析如何為特定功能(如音樂廳、圖書館、居所)量身定製聲學環境。 皮膚接觸的學問: 門把手的重量、牆麵的粗糙度、地麵的溫度感——這些微小的觸覺信息構成瞭對建築最直接、最原始的記憶。本書將強調設計細節中對觸感的精心考量。 第四部分:設計倫理與未來視野 建築的實踐與社會責任密不可分。本部分將把設計思維提升到更宏觀的倫理和可持續性層麵。 7. 長遠眼光:韌性與適應性設計 時間的耐受性: 探討設計如何超越短暫的時尚,追求持久的價值。何為“足夠好”的設計,而非“過度設計”?關注建築的維護性、可修復性以及對未來功能變化的潛在適應能力。 循環經濟與設計: 審視材料的生命周期——從獲取、使用到最終的迴收或降解。探討如何通過設計決策,最小化建築對環境的負荷,實現真正的資源閉環。 8. 成為建築師: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本書最後強調,設計是一個持續學習和自我批判的過程。我們鼓勵讀者建立自己獨特的設計方法論,敢於質疑既定的範式,並在每一次落筆之前,都進行一次深刻的、多角度的“場域對話”。 本書適閤對象: 建築學及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 尋求深化設計理解的年輕執業建築師。 對城市空間、環境感知和建造邏輯有濃厚興趣的跨界專業人士。 --- 這是一場關於“如何思考”建築的旅程,而非“如何描繪”建築的指南。它關注的是設計背後的“為什麼”和“如何發生”,旨在培養讀者對空間、材料、光綫以及人類體驗的深刻洞察力,使每一次設計決策都建立在堅實而富有遠見的邏輯基礎之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史帝夫‧波凱特


  對好設計充滿熱情,熱愛繪畫的建築師。擅長以細膩的細字筆描繪世界各地建築與景觀,重新探索將創意躍然紙上的純粹感動,再次想像自己身為建築師的美學思維。過去25年來,他曾在好幾所大專院校教授建築,並擔任執業建築師,目前是英國倫敦南岸大學(South Bank University)的資深講師。畢業於倫敦皇傢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理工學院(Polytechnic of Central London)建築係。

  史帝夫和他的閤夥人珍生瞭三個女兒:佐依(Zoy)、塞荻(Sadie)和菲比(Phoebe),目前住在白金漢郡,追求一種意外發掘的人生。

譯者簡介

吳莉君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曆史係畢業,譯有《觀看的方式》、《觀看的視界》、《我們在此相遇》、《持續進行的瞬間》、《A緻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建築的法則》、《包浩斯人》、《設計是什麼?》、《當代建築的靈光》、《好電影的法則》、《光與影》、《建築的危險》、《又印又畫,英式插畫,這樣玩》等書。任職齣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

圖書目錄

003  Introduction
004  工具配備
005  繪圖技法
006  平麵圖、剖麵圖、立麵圖、軸測圖
008  世界高樓建築群像
010  知名屋頂:索尼大樓
012  重新設計泰姬瑪哈陵
013  重新設計艾菲爾鐵塔
014  設計一座海底社區
016  橋樑設計
018  設計一座跨河大橋
019  設計一座橫跨高速公路的橋樑
020  設計一座人工小島
022  設計一棟自然感的建築
024  透過窗戶調整光綫
026  為教堂設計光綫
028  多樣化的屋頂造形
030  重新設計雪梨歌劇院的屋頂
032  重新設計巴西國會建築群的屋頂
034  直覺式畫草圖
036  打造一座外太空新社區
038  設計一座風格派書報亭
040  建築師的設計座椅
042  設計一張多人座椅
044  設計窗戶的小技巧
046  設計一扇特色窗戶
048  不同種類的窗戶造形
050  海灘小屋競圖作品
052  綠化一條都市街道
054  迴收材料打造建築
056  包浩斯的起源
058  多樣化的牆麵結構
060  廊香教堂
062  柯比意與其建築
064  古典建築的五種柱式
066  設計一座風格柱子
068  利用樑柱創造可能
070  多樣化的邊角屋
072  動態建築1:可滑動的住宅
074  動態建築2:可翻轉的空間
076  三角寓所
078  裝飾性建築
080  奇特的樹屋造形
082  海丁頓鯊魚屋
084  在私人小島蓋一棟房子
086  在懸崖上蓋一棟房子
087  在瀑布旁蓋一棟房子
088  在河岸邊蓋一棟房子
090  構成主義的起源
092  重新繪製聖保羅大教堂
093  重新繪製帕德嫩神殿
094  服務性建築 VS 使用性建築
096  建築大師都戴眼鏡
098  重新設計白金漢宮
100  是鴨子還是裝飾性棚架?
102  鴨子與裝飾性棚架的代錶建築
104  密斯與其建築
106  密斯與芮剋的平麵圖手稿
108  鏇轉樓梯
110  鏇轉樓梯的巧妙運用
112  具備陳列功能的樓梯間
114  大建築旁邊的小建築
116  位於山邊的聲音建築
118  流暢動感的草圖風格
120  奇形怪狀的煙囪
122  阿姆斯特丹的連棟公寓
123  設計一排連棟公寓
124  螺鏇形的住宅
126  入口的重要性
128  設計門把必須知道的事
130  為動物而設計的建築
132  方方正正的建築
134  帶有韻律感的建築
136  重新設計龐畢度中心
138  現代美術館的造形
140  移動式的未來教室
142  為狗狗而設計的建築
144  圓形屋
146  將水融入建築
148  萊特與其建築
150  溫泉旅館的剖麵圖
152  街頭即藝廊
154  設計一座未來城市
156  設計你的年度建築師奬盃

圖書序言

前言

  這本書寫給對建築有興趣的任何一個人,特彆是喜歡畫畫、塗鴉以及對營造環境懷抱夢想的讀者。我用一連串的設計繪圖習作,將全書組織起來,有好玩的、也有正規的,有資訊性的、也有啓發性的。我挑選瞭一些建築物和地景做為畫畫的主題,希望它們能刺激讀者,創造齣新的建築設計,同時描繪齣「現代」建築的一些重要觀念。

  在這本書裏,我的圖都是用細字筆畫的單色圖,主要走乾淨風格(這樣看起來比較清晰)。不過我很鼓勵讀者用自己喜歡的媒材做各種實驗;鉛筆、原子筆、顔料、炭筆,甚至拼貼等等,都可以喔。這也是我的目的之一,希望讀者幫書裏的插圖塗上各種顔色,在插圖的四周或上方塗鴉,當然還包括在空白處盡情揮灑。

  這本書不是要教你怎麼畫建築圖,這類書已經很多瞭。你在上麵畫的東西,纔是這本書的重點,你可以把它當成日記本或素描簿,甚至可以把它當成某種檔案夾,把你的作品集結在裏頭。我會先在前麵幾頁介紹一下基本的工具和技法,之後就可以開始畫囉。

  我希望建築師、學生、老師、父母和小孩,都會覺得這是本既實用又具啓發性的好書,不過最重要的,大傢都能從動手畫中得到樂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認為,建築不隻是冰冷的鋼筋水泥,它其實是承載生活、情感和文化的空間載體。尤其是在颱灣,我們有著豐富多元的建築類型,從傳統的閩南式建築、日式建築,到現代的摩天大樓,每一種都訴說著不同的故事。隻是,要如何纔能真正「看懂」這些建築,理解它們背後的設計理念,這一直是我學習建築的瓶頸。而「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這本書名,正好擊中瞭我。它點齣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畫」。我深信,透過繪畫,能夠讓我更加細緻地觀察建築的每一個細節,從屋頂的坡度、牆壁的材質,到窗戶的開口,甚至是每一條線條所代錶的意義。這本書的承諾「畫一遍,你就懂瞭」,讓我看到瞭學習建築設計的希望。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方法,教我如何將對建築的觀察,轉化為紙上的線條,並從這些線條中,發現建築的結構之美、空間之趣,以及設計者的巧思。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培養我對建築的「感受力」,讓我在走在颱灣的街頭巷尾時,能夠不再隻是匆匆一瞥,而是能真正地「讀懂」每一個建築所想傳達的訊息,甚至,激發我對自己居住空間的更多想像。

评分

哇,這本書的書名就夠吸引人瞭!「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身為一個從小就對房子的構造、設計充滿好奇,甚至會幻想自己蓋齣夢幻小宅的颱灣人,看到這個書名,內心的小宇宙瞬間爆發!總覺得建築設計這件事,聽起來離我們很遙遠,好像是專業人士纔懂的領域,但這本書卻直接點齣「畫一遍,你就懂瞭」,這不就是把我這種門外漢的學習障礙瞬間掃平瞭嗎?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理解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手畫。你畫得越仔細,看著線條在紙上成形,你就會開始思考裡麵的比例、空間、光影。書名裡的「愛蓋房子的人」更是直擊我心,這不是在教你成為建築師,而是讓你享受「蓋房子」這個過程中的樂趣,透過畫畫來理解建築的美學與邏輯。我太期待瞭,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麼複雜的建築設計,用「畫」這個最直觀、最親切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所有對建築有憧憬的人,都能跨越專業的門檻,親手觸摸、感受建築的魅力。我想,就算我最後沒有真的去當建築師,光是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身邊的建築物,欣賞它們的巧思,那也值迴票價瞭!

评分

一直以來,我對那些能夠巧妙利用空間、光線,甚至融入自然環境的建築,都感到非常著迷。每次看到一些設計感十足的建築,心裡總會冒齣「哇,怎麼會想到這樣?」的讚嘆,但同時也感覺自己好像隔著一層紗,看不透裡麵的奧妙。直到我看到「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這本書,我彷彿看到瞭那層紗被揭開的曙光。書名中的「畫一遍,你就懂瞭」這句話,對我來說,簡直是最佳的學習通行證。我不是學建築齣身,但一直對這個領域充滿興趣,卻苦於找不到一個切入點。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具體的途徑:用「畫」來理解。我預期書中會引導我從最基礎的線條、平麵、立麵開始,去感受空間的比例、比例的協調、以及光影的變化。或許,它可以教我如何從一個簡單的矩形,延伸齣不同功能的空間;如何透過窗戶的位置,來影響室內的採光和通風。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有一些引導性的練習,讓我能夠邊看邊畫,親手去「建造」齣各種建築的可能性,從而真正「懂」得建築設計的精髓,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欣賞的層麵。

评分

當我看到「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這本書名時,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畫麵,就是我小時候畫的那些歪歪扭扭、卻充滿想像力的房子。那時候,我隻想著把我的「傢」畫齣來,有大大的落地窗,有寬敞的客廳。現在迴想起來,那其實就是最原始的建築設計萌芽吧?這本書正好喚醒瞭我內心那個熱愛「蓋房子」的小孩。我一直覺得,建築設計並非遙不可及,它其實就藏在我們對空間的感受,對居住的需求之中。這本書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它的「親民性」,「畫一遍,你就懂瞭」的口號,讓人覺得學習建築設計不再是艱深的學術研究,而是一種可以親手體驗、樂趣無窮的過程。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引導我們,從最簡單的線條開始,一步步解構建築的構成要素,例如牆壁、屋頂、門窗,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練習的範例,可以讓我跟著一起動筆,即使隻是簡單的幾何形狀,也能讓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樣設計?」、「這樣設計有什麼優點?」等等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重新拾起對「畫」的熱情,並將這份熱情轉化為對建築設計的深刻理解,或許,我下次買房子,也能更有主見,更能體會到建築師的巧思。

评分

我一直對老建築有種莫名的情懷,特別是走在颱灣一些老街區,看到那些承載瞭歷史記憶的建築,總會忍不住停下腳步,仔細端詳它們的立麵、窗戶、屋簷。但是,看歸看,究竟是什麼讓這些老建築如此迷人?是工匠的技藝?是時代的審美?還是有什麼我看不懂的設計邏輯?這本書名「畫建築:給愛蓋房子的人,畫一遍,你就懂瞭什麼是建築設計」正好解答瞭我長久以來的疑惑。我相信,透過「畫」這個動作,能夠讓我在觀察建築時,變得更加有意識、有方嚮。它不像一般的建築史書,充滿瞭學術術語,而是用更生活化、更實用的方式,引導我從線條、結構、空間去理解建築。例如,我可能會拿起筆,試著畫齣廟宇的屋脊,然後發現它的飛簷是如何巧妙地處理排水;或者畫下日式老宅的廊道,感受那種由外嚮內的空間層次。這種「畫一遍,你就懂瞭」的承諾,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勵。它不是要我成為繪圖高手,而是透過繪畫的過程,來培養我對建築的觀察力與理解力。我期待書中能有許多案例,讓我能跟著書一起練習,從颱灣在地的老建築開始,慢慢進入更廣闊的建築世界,最終能夠欣賞到建築的「懂」,那種發自內心的共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