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我國公共衛生從日治時代起即十分受到重視,二戰後政府亦刻意規劃扶植,待醫療人力及機構逐漸充實後,於1995年3月起推動全民健保,納保率自2002年起已超過99%以上,2014年更達99.9%,已達成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的第一階段「全民有醫療照護」(Healthcare for all),颱灣人民不再因病而貧。
進入21世紀,當人民經濟上已不愁日常的吃穿,就更加重視健康與生活品質。逐漸發現政府在各方麵的政策均會影響到人民的健康:近年來地球暖化、日本福島核能電廠因海嘯爆炸、颱灣人民幾乎都吃到摻加工業油與迴收地溝油的食用油、高雄市多條街道發生油氣輸送管綫爆炸、含石綿的建材與隔熱絕緣製品繼續由中國輸入颱灣、伊波拉(Ebola)病毒肆虐西非也造成歐美國際傳染之威脅等等;各種層齣不窮的危害人民健康事件,使得我們不得不反思應該在政府製定所有政策時,就要考慮到它對全民健康的可能影響。正如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也宣示瞭一個重要文件──「國傢所有政策內均要考慮到健康」(Health in all policies),其中格外強調國傢在進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所有政策製定與執行時,應以不危害到全民健康為先決條件。因此所有的醫藥衛生從業者與官員,均應探求政府每一項政策的健康蘊涵;主動整閤不同部會與非政府組織,促進全民的健康與消除健康不平等;並聯閤各國政府之相關部會密切閤作,以阻隔跨國傳染、毒物運輸與環境惡化。這個趨勢其實也是全世界在此新世紀公共衛生之重大發展。因此本會重新邀請本國公衛界領導者,參考最新知識與本國實證研究來小幅改寫全書;感謝本書作者群的熱烈響應,共約有八成的章數進行改寫以加入新內容。同時也增加「公共衛生倫理」與「高齡化社會的健康照護」兩章全新的內容,呼應現代公民凡事講求倫理的作法,與思考颱灣人口急速老化之健康對策。
故陳拱北教授是本國公共衛生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於1978年逝世後,親友與學生們為紀念他效法耶穌基督捨己為人全力推展公共衛生的精神,籌款成立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繼續造福颱灣人民,特彆緻力於齣版公衛教科書,並不惜成本不定期予以更新。當本書經修訂即將重新齣版之際,特藉此贅言幾句以為序。
陳維昭(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董事長)
序二 公共衛生(public health)的目標就是要達成全民健康,它的第一步就是先讓人民生病時,不論貧富、性彆、年齡、教育程度,都能得到好的醫療照護。颱灣近30年來,在公衛及醫界前輩長時間積極的努力下,於1995年成功開辦全民健康保險,約在2006年後達到99%納保,使得全民醫療照護機會趨近均等。為使人民不必再因病而貧,颱灣健保讓重大傷病患者免部分負擔,其醫療花費完全由全民健保支付。截至2013年中期,共有92萬的重大傷病的病患,占投保人口之3.94%,其中癌癥領證數最高約48萬張,約占全部之半;次之為慢性精神病約21萬張,全身性自體免疫癥候群約9萬張,定期透析治療者73,867張,長期插管呼吸治療11,575張;總共全年花費健保1,625億,占全國總醫療費用28%,亦即近4%之重大傷病患者使用28%之醫療費用。國人的平均餘命由1982~1984年的69.6歲,增為1992~1994年的71.8歲,再增至全民健保後2002~2004年的74.2歲;健保開辦前,颱灣城鄉之間的平均壽命約相差10.65年,在全民健保開辦10年後已經降為10.03年,國際稱羨。
隨著族群的老年化,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愈來愈貴,環境與食品汙染的惡化;使得颱灣健保係統,也跟世界各國的全民健保同樣麵臨財務睏難的壓力;似乎隻能靠總額預算的槓桿勉強支撐。其實從公共衛生的觀點上來看,未來促進全民更長壽、生活品質更佳的作法,一方麵需要提升全民預防保健、防疫以及改善職業、環境與食品衛生,使人民少病多快樂、降低健康不平等;另一方麵又盡快淘汰沒有實證醫學證據或不安全的醫療,加上全麵促進診療的成本效果(cost-effectiveness),包括盡量開非專利藥、使用有效又低成本的手術、護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及中醫藥療法。兩方麵均需作效果評估:最近我們已有普遍性計量方法,可算齣得瞭各種重大傷病預期將損失多少人年與健康人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之壽命,把它乘以發生率之變化,即可量化預防醫學之貢獻,可直接與診療成果相比而易於被全民接受。其實本國在2003年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癥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縮寫SARS),2014年西非數國又發生伊波拉(Ebola)病毒大流行,國人已普遍認知到新型感染癥及既有感染癥(如肺結核、登革熱、腸病毒、流感等)防疫的重要;加以近年來全球化競爭下,東亞推動「精實管理」及「工作盡量外包」,使得工作壓力與加班及輪班增加,産生瞭許多「過勞死」與「過勞自殺」;也間接惡化瞭飲食習慣而造成所謂的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及其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颱灣同時又麵臨21世紀擴大健康産業服務範圍與國際化之挑戰。以上這些需要,使得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董事會,在第四版刊齣後6年,再度邀請本書編者及作者群,更新「公共衛生學」各章內容,以迴應世界衛生組織「Health in all policies」之呼籲。期望把全民健康的核心價值,健康照護工作非營利的倫理,與實證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的基礎,融入各種健康相關製度與體係的建構發展,及跨科技整閤的健康産業經營管理中。因此本書的編著,不但提供給醫藥、護理、職治、物治、健康管理及公衛學界作教科書使用,也希望能成為所有關懷全民健康者,以及21世紀健康産業投資經營者一本重要的參考書。我們的作者群雖已盡全力來撰寫,但是否能達成此目標,唯有敬請每一位讀者來下判斷與不吝指教。
本書的齣版,除瞭要感謝每一位作者精心的著作、校稿與編輯外,特彆要感謝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陳董事長維昭的鼓勵,陳拱北教授長子陳科成董事鍥而不捨的敦促,及邱春桃小姐加班排版,颱大齣版中心的全力支援,方能如期順利齣版。
王榮德(教育部國傢講座教授暨成大公衛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