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撞擊:這是聖十字若望的回答

天主的撞擊:這是聖十字若望的回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Father Iain Matthew O.C.D.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天主用很多方式跟我們相遇
  可是祂所用的方式常常不是我們喜歡的
  有時候就算我們得到了財富地位和名望卻還是感覺空虛
  聖十字若望他怎麼看待:為什麼天主要用這樣的方式跟我們相遇?

  如果你去看十字若望的人生遭遇:
  早年喪父、貧窮、流離遷徙、被親近的弟兄迫害、鞭打、監禁、虐待、遭受背叛誤解
  現代人如果遇到同樣的事情恐怕已經得了憂鬱症

  十字若望卻直接面對天主的撞擊、找到了喜樂的秘密。鏡頭拉到二十一世紀,現在全世界許多人,依照著聖十字若望對祈禱者默觀的建議祈禱。回應天主在他們生活當中給予的種種撞擊:不論是物質上的或精神上的匱乏、意外事件的創傷,甚至是在追求物質、名望與地位後,光鮮亮麗後的種種空虛。這個空虛與無意義,並非偶然,而是天主要用自己,用滿滿的愛來填滿我們。天主撞擊後,我們可以像聖十字若望這樣地回應嗎?

感謝英文版推薦者  

  法國[方舟團體]創辦人文立光 / 《四碎之燈》作者羅海瑟(Ronald Rolheiser)/《一個人的聖殿》作者傑米森院長神父

感謝中文版推薦者

  加爾默羅會前總會長神父Luis Arostegui, O.C.D.╱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房志榮神父(審定)╱曾慶導神父╱輔仁大學社科院院長 陳德光教授╱黃嘉斌╱張友青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伊恩.瑪竇神父


  伊恩.瑪竇神父於一九七八年在英國劍橋加入加爾默羅聖衣會
  他曾在堂區服務  也曾從事青年福傳
  在歐洲和澳洲帶領過避靜與講授課程
  他擔任倫敦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校牧多年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前言)寫給中文讀者 加爾默羅會前總會長 Luis Arostegui O.C.D.
推薦序二  歡愉的傷口   陳德光
推薦序三   親近十字若望   曾慶導神父
推薦序四   學習聖十字若望神祕靈修的一塊好敲門磚         黃嘉斌
推薦序五   祢愛我嗎?           張友青

第一部分──序幕
第一章   撞擊
第二章   撞擊的回響
第三章   回響的落實

第二部分──禮物
第四章   靜默的人說話
第五章   福音有眼睛

第三部分──空間
第六章   正確的空虛
第七章   障礙
第八章   醫治的良方

第四部分──醫治
第九章   那「夜」
第十章   有某個地方要去
第十一章 必須是天主
第十二章 醫治的黑暗(一)
第十三章 醫治的黑暗(二)
第十四章  超越同情

第五部分──相遇
第十五章  天主的經驗(一)
第十六章  天主的經驗(二)

圖書序言

愛和痛苦
 
故事是這樣的,若望的父親龔撒羅(Conzalo de Yepes),是來自托利多的布商,做生意途經方堤貝羅(Fontivero)小鎮,愛上了以紡織謀生的孤女佳琳(Catalina Alvares)。他們結了婚,龔撒羅被葉培斯(Yepes)家視為叛徒,斷絕關係,失去繼承權和他的身分。1542年,第三個孩子若望(John de Yepes y Alvares)出生──生於因慷慨愛情而辛酸備嚐的家庭中。
 
方堤貝羅的紅磚教堂中,一塊花崗岩石板上寫著:龔撒羅之墓;他是窮困的犧牲者,活在中世紀的西班牙中心地帶,許多人飽受窮困和打擊。他的寡婦佳琳,帶著12歲的方濟各(Francisco de Yepes)、小路易(Luis de Yepes)和嬰兒若望,被迫上路謀求改善生計。他們長途跋涉前往托利多,向家族的人求援,但卻一無所得。老二路易夭折,一家三口移居阿雷巴羅(Arévalo),之後再搬到梅地納(Medina del Campo),這是卡斯提的商業中心,他們期望羊毛商業能提供充足的工作。
 
總之,若望的童年顛沛流離,成長在對地位具有強烈意識的社會底層,度著朝夕不保的生活。然而,由於他的母親溫良慈愛,又富於迎向挑戰的氣魄,他們的貧窮結實纍纍。當他們與更窮的人共享(食物……),工作、活下去和接待(窮人)是這家人的口號。
 
若望9歲時,他們搬到梅地納,這是卡斯提的主要市場中心。吸引來自各地的貿易:北部的歐洲、東方和半島本身。同樣也招來疾病。若望在提供弱勢兒童受教育的地方上學,十多歲時,在城中的醫院當看護兼打雜,這是特別收容梅毒病患的救濟院。所以,他敏感的青春期間,陪伴的是感染性病的瀕死病患,再一次,這是個痛苦的環境,然而,這位青年能以相當強健和慈愛的感受來面對,我們的推測來自他後來對病人非常靈敏,如眾所周知的。
 
這段記述差不多是若望的半輩子。當他後來開始寫作時,所有這些愛和痛苦的經驗全蘊藏在他內。
 
21歲的若望已決定自己的未來:離開醫院,加入加爾默羅男修會。探本溯源,此一修會始於以色列加爾默羅山的一群獨居隱士。於13世紀西遷歐洲,他們來到大城市,自稱度祈禱、兄弟友愛和神職服務的生活,奉加爾默羅山童貞瑪利亞為主保。當年輕的看護(若望)深思他們在梅地納的生活方式,大概從中體會到這是個邀請,召叫他進入更深、更普遍的愛。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