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

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觀賞植物
  • 室內植物
  • 植物圖鑒
  • 園藝
  • 花卉
  • 綠植
  • 植物養護
  • 傢居園藝
  • 植物識彆
  • 植物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下冊收錄570種室內觀賞植物,
包括鳳梨科、百閤科、竹竽科、蕨類植物門,
3000餘幅特寫生態去背圖及栽培手繪圖,
教你輕鬆在傢種綠能環保植物。

  《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上下兩冊,共收錄18科,約1100種植物,為最完整的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不僅有詳細的植物去背鑑彆圖片,更以手繪擬真插圖,提供讀者最需瞭解的栽植重點步驟圖。全書所收錄的室內植物皆具綠能環保特性,是綠美化室內戶外最佳的圖鑑工具書!

  ★收錄18科,1100餘種室內觀賞植物
  ★手繪栽種步驟圖,教你輕鬆在傢種植物
  ★類似植物比較錶,清楚辨彆易混淆植物
  ★精選特寫去背生態圖,鑑彆細節更顯著

本書特色

  《景觀樹木觀察圖鑑》作者章錦瑜(東海景觀設計學係教授),整理近30年研究,齣版最完整的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不僅有詳細的植物去背鑑彆圖片,更以擬真插圖,繪齣讀者最需瞭解的栽植重點步驟圖。






博物精選:探尋山川河流的奧秘——《自然地理學概論》 本書導言:大地之貌與生命之源 人類文明的演進,始終與我們所棲居的這顆星球緊密相連。從古老的航海探險到現代的衛星遙感,我們對地球錶麵的理解從未停止深化。《自然地理學概論》並非僅僅是一本描述山川地貌的圖冊,它是一部係統梳理地球錶層自然係統的基礎性著作,旨在揭示塑造我們世界的各種力量、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內在規律。 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實現從宏觀到微觀、從靜態結構到動態過程的完整過渡。它不僅關注“哪裏有什麼”,更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這樣”以及“未來將如何變化”的核心議題。 --- 第一篇:地球的骨架——岩石圈與地貌的塑造 本篇聚焦於地球最堅實的載體——岩石圈,以及驅動地錶形態演化的強大內、外動力。 第一章:地球的結構與圈層關係 我們從地球的內部結構入手,解析地殼、地幔、地核的物質組成與物理狀態。重點闡述地質構造運動(如闆塊構造理論)如何統一解釋地震、火山和造山運動的分布規律。闆塊構造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而是理解全球地貌格局的根本鑰匙。我們將詳細剖析三種主要的闆塊邊界(匯聚型、離散型、轉型)所形成的不同地質單元,例如海溝、洋中脊和大陸弧。 第二章:風化與侵蝕:地錶物質的分解與搬運 離開瞭內部動力,地錶形態的細微雕琢則依賴於風化和侵蝕作用。本章細緻區分瞭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探討瞭它們在不同氣候帶下的錶現差異。隨後,重點分析瞭五種主要的侵蝕介質:流水、冰川、風力、海浪和重力。 河流地貌: 從源頭的侵蝕力到中下遊的堆積平原,河流的演化路徑被清晰勾勒。河流階地、衝積扇和三角洲的形成機製是本章的重點解析對象。 冰川地貌: 探討第四紀冰期的遺跡,U型榖、冰鬥、冰磧物等冰塑地貌的特徵識彆,並對比山榖冰川與冰蓋的影響。 風成地貌: 針對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闡述風力侵蝕形成的雅爾丹地貌與風力堆積形成的沙丘(如新月形、星形沙丘)的形態特徵與成因動力學。 第三章:構造地貌與地貌演化階段 構造抬升為地貌塑造提供瞭能量和物質基礎。本章探討瞭地貌發育的三個基本階段理論(幼年期、成熟期、老年期),並結閤褶皺山、斷塊山等主要構造地貌類型,分析地貌形態如何隨時間推移和構造活動強弱而發生改變。例如,如何區分由差異風化形成的丹霞地貌與喀斯特地貌。 --- 第二篇:流動的生命綫——水圈與氣候的互動 水是生命的載體,也是塑造地球錶層最重要的外力之一。本篇深入探討水圈的分布、循環及其對氣候和生態係統的影響。 第四章:大氣環流與全球氣候係統 本章奠定瞭氣候地理學的理論基礎。從太陽輻射的接收與再分配開始,解析三圈環流(哈德裏、費雷爾、極地環流)的形成機理。重點分析瞭氣壓帶、風帶和洋流的分布如何共同作用,形成全球範圍內的能量和物質交換網絡。深入探討瞭季風係統的復雜性,特彆是其對東亞地區水熱條件的重要調控作用。 第五章:水圈的形態與水文循環 水圈不僅包括海洋,更涵蓋瞭大氣水、陸地水體和冰雪。本章詳細闡述瞭全球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包括蒸發、凝結、降水和下滲。 海洋地理基礎: 探討瞭海水運動(潮汐、波浪、洋流)對全球氣候和海岸帶環境的影響。 陸地水文: 側重於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特徵。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過程,以及含水層(如喀斯特地區的可溶岩)的特殊性,是本節的關鍵內容。 第六章:氣候的分類與區域特徵 采用經典的科本氣候分類係統,係統介紹全球主要氣候類型的地理分布、關鍵氣候要素的組閤特徵及其對農業和植被的製約。特彆強調瞭氣候變化(如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對區域水熱平衡産生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 第三篇:生命的舞颱——土壤與生物地理 地理學研究的最終落點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本篇聚焦於土壤的形成機製及其生態意義,並探討瞭生物群落的分布規律。 第七章:土壤的生成過程與特性 土壤被視為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産物。本章詳細解析瞭土壤形成的五大成土因素(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的作用機製。重點剖析瞭土壤剖麵結構,並介紹瞭全球主要土壤類型(如紅壤、黑鈣土、棕壤)的形成條件、理化性質和農業改良方嚮。理解土壤的保水性、通氣性和養分保持能力,是有效利用土地資源的前提。 第八章:生物群落的分布與格局 從物種的適應性到生態係統的結構,本章引導讀者理解生物地理學的基本原理。探討瞭地形、氣候和曆史因素如何共同決定瞭全球主要植被帶(如熱帶雨林、草原、苔原)的垂直和水平分布規律。著重分析瞭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麵臨的威脅,以及地理學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作用。 --- 第四篇:人地係統的協調——區域地理概覽 本篇將前述的自然地理要素整閤起來,以全球視野審視人地關係的復雜性。 第九章:區域的自然綜閤與資源環境問題 區域地理學的核心在於要素的綜閤分析。本章選取瞭幾個典型的自然區域(如高山地區、沿海低地、乾旱內陸),演示如何將地貌、水文、氣候和土壤的知識應用於區域資源的評價與環境承載力的評估。探討瞭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生態係統脆弱性等全球性環境挑戰的地理成因。 結語:麵嚮未來的地理思考 自然地理學不僅是描述性的科學,更是具有強大解釋力和預測性的工具。在人類世背景下,理解自然係統的動態平衡至關重要。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一種“地理眼光”,即能夠將復雜現象置於地球錶層係統變化的宏大敘事中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 目標讀者群: 本書適閤地理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資源管理等相關專業本科生作為入門教材,也適閤對自然科學抱有濃厚興趣的廣大自然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作為案頭參考之用。通過係統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認識我們所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的壯麗與精妙。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章錦瑜

 
  齣生於颱中市,成長於颱北市,30歲迴到颱中,一直住在大肚山上。颱灣大學園藝係學士、園藝研究所造園組碩士,中興大學植物研究所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景觀學係已30餘年。曾任教科目有:景觀植物學、植栽設計、景觀設計與生態調查等。課餘喜歡到處遊山玩水、觀賞大自然,並用相機紀錄,拍攝的照片無以計數。

  齣版書籍有:
  《景觀植物彩色圖鑑》六冊(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自然科學類重要學術專門著作)
  《最新室內觀賞植物》二冊
  《颱灣行道樹》二冊
  《居傢盆栽事典》
  《喬木賞花圖鑑》
  《灌木賞花圖鑑》
  《藤本賞花圖鑑》
  《景觀喬木賞花圖鑑》
  《景觀灌木藤本賞花圖鑑》
  《景觀樹木觀賞圖鑑》(榮獲2007年度好書大傢讀)

圖書目錄

CONTENTS   
自序 011   
如何使用本書 012  
 
鳳梨科Bromeliaceae  14
Acanthostachys 18
鬆毬鳳梨 18
Aechmea 18
安德森蜻蜓鳳梨 18/極黑蜻蜓鳳梨 19/橫紋蜻蜓鳳梨 19/  艷紅苞鳳梨 19/  鳳梨葉蜻蜓鳳梨 20/  長紅苞鳳梨 20/  黑檀木蜻蜓鳳梨 21/  斑馬鳳梨 21/  粉苞蜻蜓鳳梨 21/  蜻蜓星果鳳梨 22/  蜻蜓鳳梨 22/  垂花蜻蜓鳳梨 23/  佛德瑞鳳梨 23/  珊瑚鳳梨 23/  紅花蜻蜓鳳梨 24/  綠葉珊瑚鳳梨 24/  紫串花鳳梨 25/  蜻蜓鳳梨金色鏇律 25/  葉下摺鳳梨 25/  墨西哥蜻蜓鳳梨 26/  黃邊蜻蜓鳳梨 26/  銀葉蜻蜓鳳梨 26/  粉彩白邊蜻蜓鳳梨 27/  紫紅心斑點鳳梨 27/  鼓槌鳳梨 27/  多彩斑紋蜻蜓鳳梨 27/  多歧蜻蜓鳳梨 28/  斑葉青天鳳梨 28/  斑馬蜻蜓鳳梨 28/  長穗鳳梨 29
Alcantarea 29
帝王鳳梨 29/  綠積水鳳梨 30/  紫積水鳳梨 30/  紅帝王鳳梨 30/  銀葉帝王鳳梨 30/  綠帝王鳳梨 31/  酒紅帝王鳳梨 31
Ananas  31
食用蜻蜓鳳梨 32/  斑葉紅苞鳳梨 32/  食用鳳梨巧剋力 32/  紅皮鳳梨 32/  颱農鳳梨 33/  鳳梨-三菱係 34/  鳳梨-青葉 34/  鳳梨-開英 34/  綉球果鳳梨 34/  紅果鳳梨 35/  光葉鳳梨 35/  斑葉食用鳳梨 35/
Androlepis 36
鱗蕊鳳梨 36
Araeococcus 36
鞭葉多穗鳳梨 36
Billbergia 37
斑馬水塔花 37/  美味水塔花 37/  米茲墨利水塔花 38/  水塔花穆裏爾沃特曼 38/  斑葉紅筆鳳梨 38/  白邊水塔花 38/  水塔花拉斐爾葛拉罕 39/  水塔花 39/  水塔花龍舌蘭落日 39
Canistropsis 39
薄切爾擬心花鳳梨 39
Cryptanthus 40
銀白小鳳梨 40/  紅葉小鳳梨 40/  絹毛姬鳳梨 41/  長柄小鳳梨 41/  絨葉小鳳梨 41/  紅梗綠太陽 42/  虎紋小鳳梨 42
Dyckia  42
扇葉狄氏鳳梨 42/  狹葉硬葉鳳梨 43/  寬葉硬葉鳳梨 43
Encholirium 43
美葉矛百閤 43
Guzmania 44
紫擎天鳳梨 44/  橙擎天鳳梨 44/  黃歧花鳳梨 45/  黃花大擎天鳳梨 45/  紫花小擎天鳳梨 45/  火輪鳳梨 46/  紫花大擎天鳳梨 46/  桔紅星鳳梨 47/  火輪擎天鳳梨 47/  達摩鳳梨 48/  黃橙花大擎天鳳梨 48/  國王小擎天鳳梨 48/  金鑽擎天鳳梨 49/  斑葉大擎天鳳梨 49
Hechtia  49
銀葉鳳梨 49/  山地銀葉鳳梨 50
Neoregelia 50
黑紅彩鳳梨 51/  細紋五彩鳳梨 51/  大巨齒五彩鳳梨 52/  彩虹巨齒五彩鳳梨 52/  紅巨齒五彩鳳梨 52/  銀巨齒五彩鳳梨 52/  虎斑巨齒五彩鳳梨 52/  斑葉紅心鳳梨 53/  五彩鳳梨 53/  紫黑紅彩葉鳳梨 54/  中型五彩積水鳳梨 54/  彩紋彩葉鳳梨 54/  夢幻彩葉鳳梨 54/  翠綠彩葉鳳梨 55/  珊瑚紅彩葉鳳梨 55/  血紅鳳梨 55/  鑲邊五彩鳳梨 55/  火球鳳梨 56/  佛萊迪的誘惑五彩鳳梨 56/  紫端五彩鳳梨 56/  紫斑五彩鳳梨 57/  酒紅粉五彩鳳梨 57/  優雅五彩鳳梨 57/  優雅深情五彩鳳梨 57/  雜交五彩鳳梨 58/  二型葉五彩鳳梨 58/  米蘭諾五彩鳳梨 58/  紅紫端紅鳳梨 58/  彩點鳳梨 59/  長葉五彩鳳梨 59/  黑刺五彩鳳梨 59/  紫彩鳳梨 59/  粉彩鳳梨 59/  斑紋鳳梨 60/  紫斑端紅鳳梨 60/  端紅鳳梨 60/  虎紋鳳梨 61/  虎紋五彩鳳梨 61/  黑巨齒五彩鳳梨 61/  五彩鳳梨黃色國王 61/  翠綠葉端紅鳳梨 62
Nidularium 62
阿塔拉亞鳥巢鳳梨 63/  無邪鳥巢鳳梨 63/  銹色鳥巢鳳梨 63/  鋸齒鳥巢鳳梨 63
Orthophytum 64
莪蘿鳳梨 64/  紅岩莪蘿鳳梨 64/  紅莖莪蘿鳳梨 64
Pitcairnia 65
白苞皮氏鳳梨 65
Quesnelia 65
龜甲鳳梨 65
Tillandsia 66
阿比達 66/  紅寶石 67/  貝樂斯 67/  貝可利 67/  大章魚 68/  章魚 68/  虎斑 69/  卡比它它 69/  銀葉小鳳梨 69/  巨大女王頭 70/  香檳 70/  象牙玉墬子 70/  空可樂 70/棉花糖 71/  創世 71/  紫花鳳梨 71/  蔓性氣生鳳梨 72/  樹猴 72/  噴泉 72/  小白毛 73/  迷你型小精靈 73/  德魯伊 73/  福果小精靈 73/  墨西哥小精靈 74/  乓球小精靈 74/  半紅小精靈 74/  長莖小精靈 74/  斑馬小精靈 75/  多彩小精靈 75/  科比 75/  長莖型毒藥 75/  長苞空氣鳳梨 76/  大白毛 76/  魯肉 76/  波麗斯他亞 76/  大天堂 77/開羅斯 77/  琥珀 77/  犀牛角 77/  慧星 78/  電捲燙 78/  多國花 78/  硬葉多國花 79/  雞毛撣子 79/  三色花 79/  鬆蘿鳳梨 79/  飛牛蒂娜 80/  斑葉霸王鳳梨 80/  扭葉鳳梨 80
Vriesea  81
大鶯歌鳳梨 81/  黃鶯歌鳳梨 81/  紅玉扇鳳梨 82/  橙紅鸚鵡鳳梨 82/  紅羽鳳梨 82/  紫黑橫紋鳳梨 82/  紫紅橫紋鳳梨 83/  縱紋鳳梨 83/  紫黑橫紋鳳梨 83/  黃花鶯歌鳳梨 83/  美葉鶯歌鳳梨 84/  黃紅苞鳳梨 84/  殼苞鳳梨 84/  紫紅葉大鸚鵡鳳梨 85/  虎紋鳳梨 85/  巨葉鶯歌 85/  韋伯鶯歌鳳梨 86/  中斑大鸚鵡鳳梨 86
Werauhia 86
紅葉沃氏鳳梨 86

鴨蹠草科Commelinaceae 88  
Amischotolype 89
中國穿鞘花 89
Callisia  89
斑馬錦竹草 89/  翠玲瓏 90
Cochliostema 91
著生鴨蹠草 91
Commelina 92
鴨蹠草 92
Geogenanthus 92
銀波草 92
Gibasis  93
新娘草 93
Palisota  93
紅果鴨蹠草 93
Siderasis 94
絨氈草 94
Tradescantia 94
銀綫水竹草 96/  厚葉鴨蹠草 97/  綠草水竹草 98/  黃葉水竹草 98/  三色水竹草 98/  花葉水竹草 99/  重扇 99/  紫錦草 100/  白絹草 101/  小蚌蘭 101/  彩葉蚌蘭 102/  紫邊小蚌蘭 102/  斑馬草 103/  金綫蚌蘭 104
Tripogandra 104
怡心草 104/  彩虹怡心草 105/  黃金怡心草 105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106  
Achimene 107
長筒花 108
Aeschynanthus 108
毛萼口紅花 109/  虎斑口紅花 110/  口紅花 110/  翠錦口紅花 111/  暗紅口紅花 111
Chirita  112
賀都唇柱苣苔 112/  愛子唇柱苣苔 113/  小龍唇柱苣苔 113/  光環唇柱苣苔 113/  燄苞唇柱苣苔 114/  流鼻涕 114
Chrysothemis 115
金紅花 115
Codonanthe 116
中美鍾鈴花 116
Columnea 117
立葉鯨魚花 118/  紅毛葉鯨魚花 118/  鈕扣花葉金魚花 119/  鯨魚花 120/  黃花鯨魚花 120/  斑葉鯨魚花 121
Episcia  121
鄉村牛仔喜蔭花 123/  喜蔭花 123/  紅葉喜蔭花 124/  紫花喜蔭花 124/  銀天空喜蔭花 124
Kohleria 125
艷斑苣苔 125
Nautilocalyx 125
彩葉螺萼草 125
Nematanthus 126
袋鼠花 126/  斑葉袋鼠花 127/  紅袋鼠花 127/  橙黃小袋鼠花 127
Primulina 128
愛子報春苣苔 128/  狹葉報春苣苔 128/  小龍報春苣苔 128/ 卡茹報春苣苔 129/  報春苣苔 129
Saintpaulia 130
非洲堇 130
Seemannia 138
小圓彤 138
Sinningia 139
艷桐草 139/  落葉大岩桐 139/  迷你岩桐 140/  大岩桐 140/  女王大岩桐 143/  香水岩桐 143
Streptocarpus 144
海角櫻草 145/  海豚花 147/  小海豚花 148
Titanotrichum 148
俄氏草 148

百閤科Liliaceae  149
Aloe  149
蘆薈 149/  拍拍 150/  銀葉蘆薈 150
Asparagus 151
狐尾武竹 151/  武竹 152/  鬆葉武竹 153/  文竹 153
Aspidistra 154
蜘蛛抱蛋 155/  旭日蜘蛛抱蛋 155/  星點蜘蛛抱蛋 155/  斑葉蜘蛛抱蛋 156/  狹葉灑金蜘蛛抱蛋 156
Chlorophytum 157
金紋草 157/  寬葉中斑吊蘭 157/  橙柄草 159/  白紋草 159/  吊蘭 160/  大葉吊蘭 161/  鑲邊吊蘭 162/  中斑吊蘭 162
Haworthia 163
大型玉露 163/  十二之捲 163/  蜥蜴百閤 163
Ledebouria 164
日本蘭花草 164/  寬葉油點百閤 164/  綠葉油點百閤 165/  紫背油點百閤 165/  圓葉油點百閤 166
Liriope  166
沿階草 166/  斑葉沿階草 167/  龍須草 167
Polygonatus 168
鳴子百閤 168
Tricyrtis 168
颱灣油點草 168

竹芋科 Marantaceae 169
Calathea 174
翡翠羽竹芋 174/  銀竹芋 174/  白紋竹芋 175/  羽紋竹芋 175/  美麗之星竹芋 176/  麗葉斑竹芋 176/  麗斑竹芋 177/  科拉竹芋 177/  黃苞竹芋 178/  多蒂竹芋 178/  青紋竹芋 179/  銀紋竹芋 179/  青蘋果 180/  貝紋竹芋 181/  海倫竹芋 181/  黃裳竹芋 181/  箭羽竹芋 182/  翠錦竹芋 182/  林登竹芋 183/  白竹芋 183/  羅氏竹芋 184/  泰國美人竹芋 185/  雪茄竹芋 185/  白羽竹芋 186/  金星竹芋 186/  綠道竹芋 187/  大紅羽竹芋 187/  紅羽竹芋 188/  孔雀竹芋 189/  迷你竹芋 189/  羊脂玉竹芋 190/  翠葉竹芋 190/  馬賽剋竹芋 190/  銀道竹芋 191/  貓眼竹芋 191/  安吉拉竹芋 192/  辛西婭竹芋 192/  彩虹竹芋 193/  公主竹芋 193/  藍草竹芋 194/  紅背竹芋 194/  毛竹芋 195/  黃肋竹芋 195/  皺葉竹芋 195/  條紋竹芋 196/  方角竹芋 196/  波緣竹芋 197/  脊斑竹芋 197/  美麗竹芋 198/  紫背天鵝絨竹芋 198/  白玉竹芋 199/  綠道竹芋 199/  沃特肖竹芋 200/  斑馬竹芋 200
Ctenanthe 201
柳眉竹芋 201/  紫虎竹芋 202/  錦斑櫛花竹芋 202/  櫛花竹芋 203/  黃斑竹芋 203/  銀羽斑竹芋 204/  錦竹芋 204
Donax  205
蘭嶼竹芋 205
Maranta 206
竹芋 206/  豹紋竹芋 207/  花葉竹芋 208/  金美麗竹芋 208/  雙色竹芋 209/  白脈竹芋 209/  紅脈竹芋 210/  小竹芋 211/  曼尼蘆竹芋 211
Phrynium 212
斑馬柊葉 212
Pleiostachya 212
小麥竹芋 212
Stachyphrynium 212
八字穗花柊葉 212
Stromanthe 213
紅裏蕉 213/  紫背錦竹芋 214
Thalia  215
水竹芋 215/  垂花水竹芋 215
紅鞘水竹芋 216
Thaumatococcus 216
神秘果竹芋 216

桑科 Moraceae 217
Dorstenia 217
黑魔盤 217
Ficus  218
垂榕 219/  印度橡膠樹 220/  黑王子緬樹 222/  紅緬樹 222/  美葉緬樹 222/  乳斑紋緬樹 222/  琴葉榕 223/  榕樹 223/  薜荔 224/  花蔓榕 226/  捲心榕 226/  三角榕 227/  越橘葉蔓榕 227

鬍椒科Piperaceae  228
Peperomia 228
倒卵葉蔓椒草 230/  皺葉椒草 230/  紅邊椒草 231/  三色椒草 231/  斧葉椒草 232/  綫葉椒草 232/  斑葉玲瓏椒草 233/  銀葉椒草 233/  銀斑椒草 234/  銀道椒草 234/  金點椒草 234/  圓葉椒草 235/  金葉椒草 235/  撒金椒草 236/  劍葉椒草 236/  白斑椒草 237/  荷葉椒草 237/  白脈椒草 238/  紅皺葉椒草 238/  小圓葉垂椒草 239/  西瓜皮椒草239/  斑葉垂椒草 240/  乳班皺葉椒草 240/  紫葉椒草 241/  斑馬椒草 241/  密葉椒草242/  紅莖椒草 242/  紐扣葉椒草 243
Piper  243
鬍椒 243

蕁蔴科Urticaceae  244
Pellionia 245
噴煙花 245/  花葉噴煙花 245
Pilea  246
冷水花 246/  嬰兒的眼淚 247/  銀葉嬰兒淚 247/  蛤蟆草 248/  大銀脈蝦蟆草 248/  毛蛤蟆草 249/  銀脈蛤蟆草 249

薑科Zingiberaceae  250
Costus  251
黃閉鞘薑 251/  橙紅閉鞘薑 251/  絨葉閉鞘薑 252/  閉鞘薑 252/  斑葉閉鞘薑 253/  紅閉鞘薑 253
Globba  254
紅葉舞薑 254/  球花舞薑 255/  雙翅舞薑 255/  溫蒂舞薑 256/  白龍舞薑 256 Kaempferia 257
孔雀薑 257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258  
石鬆亞門Lycophytina  258
石鬆科Lycopodiaceae 258  
Lycopodium 258
小垂枝石鬆 258
捲柏科Selaginellaceae 259  
Selaginella 259
細葉捲柏 260/  垂枝捲柏 260/  萬年鬆 261/  翠雲草 261

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 262  
輻射蕨科Actiniopteridaceae 271  
Actiniopteris 271
眉刷蕨 271
鐵綫蕨科Adiantaceae  271
Adiantum 271
蘭嶼鐵綫蕨 273/  鞭葉鐵綫蕨 273/  刀葉鐵綫蕨 274/  愛氏鐵綫蕨 274/  荷葉鐵綫蕨 274/  扇葉鐵綫蕨 275/  冠毛鐵綫蕨 275
Hemionitis 276
大葉紐扣蕨 276
三叉蕨科Aspidiaceae  276
Tectaria  276
三叉蕨 276
鐵角蕨科Aspleniaceae 277  
Asplenium 277
勝利山蘇花 277/  南洋山蘇花 277/  捲葉山蘇花 278/  颱灣山蘇花 279/  綴葉颱灣山蘇花 280/  魚尾颱灣山蘇花 280/  皺葉山蘇花 281/  多嚮颱灣山蘇花 282/  巨葉山蘇花 282/  巴布亞山蘇花 282/  斑葉颱灣山蘇花 283/  細裂葉鐵角蕨 283
蹄蓋蕨科Athyriaceae  284
Diplazium 284
過溝菜蕨 284
烏毛蕨科Blechnaceae 284  
Blechnum 284
富貴蕨 284/  綴葉烏毛蕨 285
Woodwardia 286
東方狗脊蕨 286
桫欏科Cyatheaceae  286
Sphaeropteris 287
筆筒樹 287
骨碎補科Davalliaceae 288  
Davallia 288
馬來陰石蕨 288/  兔腳蕨 289/  闊葉骨碎補 290
蚌殼蕨科Dicksoniaceae 290  
Cibotium 290
金狗毛蕨 290/  颱灣金狗毛蕨 291
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291  
Arachniodes 291
細葉復葉耳蕨 291
Cyrtomium 292
全緣貫眾蕨 292/  鼕青蕨 292
海金沙科Lygodiaceae 293  
Lygodium 293
海金沙 293
觀音座蓮科Marattiaceae 294  
Angiopteris 294
伊藤式原始觀音座蓮 294/  觀音座蓮 295/  蘭嶼觀音座蓮 296
Marattia 296
觀音座蓮舅 296
腎蕨科Nephrolepidaceae 297  
Nephrolepis 297
腎蕨 297/  長葉腎蕨 298/  綴葉腎蕨 298/  波士頓蕨 298/  密葉波士頓腎蕨 300/  細葉波士頓腎蕨 300/  虎紋腎蕨 300/  捲葉腎蕨 301/  魚尾腎蕨 301
紫萁科Osmundaceae  302
Osmunda 302
粗齒革葉紫萁 302
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 302  
Platycerium 302
圓盾鹿角蕨 304/  安地斯鹿角蕨 304/  麋角蕨 305/  布魯米鹿角蕨 305/  皇冠鹿角蕨 306/  象耳鹿角蕨 306/  愛麗絲鹿角蕨 307/  佛基鹿角蕨 307/  大麋角蕨 307/  立生麋角蕨 308/  荷氏鹿角蕨 308/  普米拉鹿角蕨 309/  猴腦鹿角蕨 309/  三角鹿角蕨 309/  超級棒鹿角蕨 310/  銀鹿角蕨 310/  瓦氏鹿角蕨 311/  瓦魯西鹿角蕨 311/  女王鹿角蕨 312/  長葉麋角蕨 312
水龍骨科 Polypodiaceae 313
Aglaomorpha 313
連珠蕨 313
Colysis  314
萊氏綫蕨 314
Lecanopteris 314
橘皮蟻蕨 314/  壁虎蟻蕨 315
Microsorum 315
須邊長葉星蕨 315/  鰐魚皮星蕨 316/  星蕨 316/  龍須星蕨 317/  魚尾星蕨 317/  鋸葉星蕨 318/  二叉星蕨 318/  捲葉星蕨 319/  長葉星蕨 319/  反光藍蕨 319
Phymatodes 320
海岸擬茀蕨 320
Pyrrosia 321
齒邊石葦 321/  彩葉石葦 321
鬆葉蕨科 Psilotaceae 322
Psilotum 322
鬆葉蕨 322
鳳尾蕨科 Pteridaceae 322
Calciphilopteris 322
戟葉黑心蕨 322
Onychium 323
日本金粉蕨 323
Pityrogramma 323
金粉葉蕨 323
Pteris  324
細葉鳳尾蕨 324/  白玉鳳尾蕨 325/  銀脈鳳尾蕨 325/  石化野雞尾 326/  翅柄鳳尾蕨 326/  白斑鳳尾蕨 326/  琉球鳳尾蕨 327/  紅鳳尾蕨 327/  半邊羽裂鳳尾蕨 328/  烏來鳳尾蕨 328
中國蕨科Sinopteridaceae 328  
 Pellaea  328
鈕扣蕨 329
附錄   330
有瞭植物,室內就生氣盎然 330
植物基本作用與室內環境特色 332
盆栽擺放位置 334
室內植栽之空間機能 336
小空間綠化 342
水栽盆景進入室內 344
維護管理 348
容器與無土栽培介質 356
開花植物的照顧 359
長時間無法照顧植物 363
室內常見低維護植物 365
組閤盆栽 367
中名索引 370
學名索引 374
英名索引 380

圖書序言

自序
            
  我的人生已經早過半百,不久也將屆齡退休,離開我非常熱愛的教書工作,進入東海大學任教,不知不覺就晃過瞭30多年。當個老師,曾是我小時候的願望,再齣這本書要寫序時,還是必須一再感謝讓我進到景觀植物領域的曹正老師,也是曹老師讓我的人生夢想願意實現,曹老師肯定是我人生的大貴人,聘我來東海大學景觀係任教,那時我纔從颱灣大學園藝研究所造園組畢業2年的碩士菜鳥,對於觀賞植物怎麼熟悉,曹老師這位當代規劃大師,竟也規劃瞭我人生最關鍵的時段,要我擔任植物方麵的一係列課程,我就這麼跳瞭進去,不知不覺地,在觀賞植物的領域闖下瞭一片小小的天地。曹老師,謝謝您喲!

  我的植物書總喜歡配些插畫,但找到閤乎我水準的植物插畫高手,卻是何等不易,所以常常需等待機緣來到纔能齣書,這本書的插畫作者張世旻,大學所學乃建築,並非植物相關,大學畢業後,轉來就讀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看到他細緻精美的植物插畫,讓我喜獲至寶,世旻也藉著完成這本書的插畫,對植物的花葉細微精緻之處更掌握其精髓。

  這本書製作過程,正值舉辦2010颱北國際花博,有幸擔任專業顧問外,新生公園的颱北典藏植物園新一代未來館,成為此書搜集室內植物與拍照的目標之一,經常北上未來館賞植物並拍照,其中特彆一提的鞦海棠科,於未來館溫帶植物區之鞦海棠品種展示,乃中研院彭鏡毅教授所提供,常從春天陸續欣賞到鼕天,不錯過每一種鞦海棠花朵的綻放。另外的焦點植物區,亦是我常去拍照之處,該區乃「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為保育全球熱帶與亞熱帶植物,永續地球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所盡的一份力。

東海大學景觀學係 章錦瑜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簡直就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最佳選擇!我之前送瞭一本給我的大學同學,她一直嚷嚷著想把冰冷的水泥盒公寓變成綠意盎然的小天堂,但又苦無門路。收到這本書後,她簡直開心到不行,天天捧著研究。我最近也拿到自己的那一本,真是相見恨晚啊!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在「病蟲害防治」的章節,提供瞭非常詳細的圖像化解說,而且列齣的解決方案都很實用、容易操作,很多都是在傢庭環境中就能找到的天然或低毒性的方法,這對我這種有小孩和寵物的傢庭來說,真的太重要瞭,不用擔心使用化學藥劑對傢人造成傷害。另外,書中對於不同植物的「換盆時機」和「修剪技巧」的說明,也讓我受益良多。我之前的幾盆植物,總是在換盆時齣問題,不是爛根就是生長停滯,現在有瞭這本書,我終於知道該如何「溫柔」地對待它們瞭。總之,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圖鑑,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植物顧問,隨時隨地為你解答疑惑,讓你從此擺脫植物殺手的稱號,晉升為專業級的綠手指!

评分

《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的到來,絕對是為我的綠植生活注入瞭一劑強心針!我一直對一些造型獨特的植物情有獨鍾,像是鹿角蕨、網紋草,甚至是一些稀有的塊根植物。但礙於資訊不夠全麵,很多時候隻能望而卻步,怕自己無法提供它們所需的特殊照顧。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打破瞭我的藩籬。它不僅收錄瞭市麵上常見的室內觀賞植物,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涵蓋瞭一些進階玩傢纔會關注的品種,並且提供瞭非常詳盡的介紹。我特別欣賞的是,書中對於「光照需求」的區分非常細膩,從「全日照」、「半日照」、「明亮散射光」到「低光照」,都有具體的植物範例,這讓我在選擇植物時,能更精準地根據傢裡的實際光照條件來做判斷,避免買迴傢纔發現「水土不服」的窘境。此外,它在「濕度控製」和「通風」方麵的建議,也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資料都要來得具體和專業,這對颱灣潮濕的氣候來說,簡直是救星!這本書讓我對植物的瞭解,從單純的「喜歡」昇華到「懂得」,更能體會到與植物共存的美好。

评分

哇,終於等到《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齣版瞭!我從上冊開始就超期待的,這套書根本就是傢裡綠手指的必備聖經啊!每次逛花市,看到那些葉子長得奇形怪狀、花朵顏色繽紛的植物,都會忍不住心動,但又怕自己手殘養不活,或是不知道它到底適不適閤放在傢裡。有瞭這本圖鑑,我就可以很安心地去挑選,因為裡麵介紹的植物種類真的非常豐富,從常見的綠蘿、吊蘭,到一些比較少見但超有特色的蕨類、空氣鳳梨,幾乎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裡麵都涵蓋瞭。而且,它的圖文並茂真的太讚瞭!每一種植物都有高解析度的美照,讓你一眼就能認齣它。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字說明非常專業卻又不艱澀,會清楚解釋每種植物的學名、別名、原產地,還有最重要的養護要點:光照、水分、土壤、通風,甚至連常見的病蟲害和繁殖方法都有提到,完全就是新手友善,老手也能學到新知。我之前有一盆葉子長得黃黃的,翻瞭圖鑑纔發現是光照不足,趕緊移到明亮一點的地方,沒多久就恢復生機瞭!這本書不隻是圖鑑,根本就是植物的診療手冊,讓我對傢裡的小綠植更有信心,也更懂得如何去照顧它們,讓我的生活空間充滿綠意和活力。

评分

這本《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真的有夠實用,身為一個剛開始對居傢綠化產生興趣的都市小資族,我一直在尋找一本可以讓我快速入門、又能深入瞭解的植物指南。老實說,市麵上相關的書籍不少,但有些太過學術,有些又太過簡略。這本圖鑑恰好就拿捏得剛剛好,它的編排方式很清晰,每一頁幾乎都專注於一種植物,不會讓人覺得資訊量爆炸。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它針對每一種植物都提供瞭「適閤擺放空間」的建議,像是客廳、臥室、書房,甚至是浴室,這對我這種空間有限、又想要營造不同氛圍的人來說,真是太貼心瞭。譬如,有些植物需要較強的光照,放在光線不足的房間就長不好,但這本圖鑑會明確告訴你,哪種植物適閤放在陽颱,哪種又適閤放在室內角落。而且,它的「繁殖與繁殖」章節,有時候比新手教學影片還要清楚,我試著用扡插的方式繁殖瞭一盆黃金葛,結果超成功的,那種親手創造生命的感覺,真的很有成就感!我真心覺得,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個溫柔的引導者,帶領我們一步步走進植物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

评分

我必須說,《室內觀賞植物圖鑑(下)》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本身就蠻喜歡植物,傢裡也陸陸續續養瞭一些,但總覺得自己好像隻是在「養」它們,而不是真正「懂」它們。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觀念。它在介紹植物的同時,也融入瞭很多關於植物生長習性、對環境的需求,甚至是植物背後的故事。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有一頁介紹瞭一種比較少見的觀葉植物,它描述瞭這種植物在原生地的生態環境,以及它如何在室內模擬齣類似的條件來生長。這讓我明白,原來植物的照顧不隻是澆水施肥,更是一種對其生命本質的理解和尊重。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舒服,字體大小適中,圖片色彩飽和度高,不會有眼睛疲勞的問題。我常常一打開就沉浸其中,有時候不是在找特定植物,而是隨意翻閱,都能被書中的美感和知識所吸引。它讓我對植物的觀察力更加敏銳,也更能體會到「照顧」的過程其實是一種充滿療癒的體驗。這絕對是我近幾年來買過最值得的園藝書籍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