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心平靜
  • 情緒管理
  • 心理健康
  • 自我成長
  • 心靈治愈
  • 積極心理學
  • 減壓
  • 幸福感
  • 人生智慧
  • 個人成長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你一定要知道的
抖掉心靈負能量、壞包袱的96種方法

  心靈隻要有餘裕,人就會變溫柔,也會湧齣嚮新事物挑戰的能量。
  心靈一旦有空間,人就會更平靜,麵對周遭的人事物將能從容以對。

  你的心靈就是一個行李箱,請練習整理齣空間,把好的能量放進去,好好的麵對未來!

  你的心裏是否有時會堆積著令你討厭的事情,如後悔、不安、虛榮、嫉妒、傷心、無法寬恕他人……等負麵的情緒?

  日積月纍之下,成瞭心靈包袱,你可能無法集中注意力,泛起疲倦感,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沒有自信,消極,不自覺想避開社交活動……那錶示你的心靈容量已經超載瞭。

  此時,你要收拾心靈包袱,就像整理東西一樣,先區分「該保留」與「該捨棄」的東西,然後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一旦清理瞭這些包袱,能量就會源源而來。

  本書非常切實而精準的針對人們不自覺受到種種負麵情緒占滿心靈時,提供洞察與整理之道,教你看到心靈何時會湧現能量、可以把這些能量運用在何處,即使碰到睏難,也可以立即調整心態,順勢而為。讓你可以一邊整理心靈包袱,一邊儲蓄能量、運用能量……。一旦心靈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你的生活將會變得更美好。

  在這個紛擾的新時代裏,資訊龐雜,各種正反麵聲音都有,你的生活裏是否充斥各種論述、情緒化的傾訴、抱怨……而「心時代」的人們開始學習聆聽內心聲音,你是否愈聽愈亂,愈聽心愈慌?

  《練習不生氣》作者有川真由美這迴帶領讀者穿透外在雜音,梳理內在心聲,練習心平靜。

  從內心齣發,兼具無形的思緒清理與實用的生活建議──

  1. 作者先帶領讀者釐清當人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下,容易在不自覺中纍積心靈包袱。
  2. 隨即陪伴讀者一一梳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唯有認清這一點,方能懂得捨棄「看似重要、其實自己一點都不需要」的東西。
  3. 接著,告訴讀者如何創造心靈餘裕,為自己的心騰齣空間給幸福。
  4. 然後,為那些心靈包袱過於沉重的人們,作者一一針對「罪惡感」、「孤獨」、「虛榮心」、「有氣無力」、「自卑感」、「後悔」、「空虛」、「悲傷」等提齣19種清理之道。
  5. 最後,以11種簡單的生活小習慣,告訴讀者清理心靈包袱一點都不睏難。
探索內心的平靜與力量:一場深度自我對話的旅程 (一) 喧囂之外的棲息地:現代人精神睏境的剖析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仿佛被捲入一場永無止境的競賽。手機屏幕的光亮取代瞭夜空星辰,郵件通知的震動成瞭新的心跳。我們追求效率,崇尚速度,卻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置於一個持續的“戰鬥或逃跑”狀態。 本書並非教你如何更高效地管理待辦事項,也不是提供最新的時間規劃技巧。它關注的是更深層次的疲憊——心靈的倦怠。我們積纍的不是成就,而是無形的“心包袱”:那些未被言明的焦慮、積壓的情緒、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以及對他人期望的沉重負擔。這些包袱看不見摸不著,卻像沉重的鐐銬,拖慢瞭我們感受生活美好的腳步。 你是否也常常感到: 思緒的馬拉鬆: 即使身體入睡,大腦仍在高速運轉,反復咀嚼白天的爭執或未完成的工作。 “應該”的枷鎖: 感覺自己必須成為某個特定的人、達成某種社會定義的成功,否則便是不夠好。 情感的淤積: 麵對挫摺或悲傷時,選擇壓抑而非處理,最終導緻情緒的“小爆炸”或長期的麻木。 本書的起點,便是對這種普遍性睏境的深刻理解與接納。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疲憊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你長期忽視瞭內在的“清理工作”。 (二) 卸載與重構:重新認識“包袱”的構成 什麼是“心靈包袱”?它們是過去經驗的殘留物,是未經審視的信念係統,是我們為瞭適應環境而穿上的“保護服”,但現在這保護服已經過時且過於沉重。 本書將引導你進行一次細緻的“包袱盤點”,我們將這些無形負擔劃分為幾個關鍵領域: 1. 身份認同的碎片化: 我們常常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在評價之上——工作頭銜、伴侶關係、銀行賬戶餘額。一旦這些外部支柱動搖,內在的自我便隨之崩塌。我們將探討如何從“我做瞭什麼”轉嚮“我是誰”,建立一個不受外界風暴侵襲的核心自我。 2. 過去的幽靈: 未曾原諒的自己、未能解決的衝突、那些“如果當時做瞭不同選擇”的假設,它們不斷占用我們當下的能量。本書提供的方法論,不是要求你遺忘過去,而是教會你如何“釋放對過去事件的控製權”,讓它們成為曆史的腳注而非人生的主導劇本。 3. 預設的未來恐懼: 大部分焦慮都源於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的過度預演。我們的大腦是優秀的“災難模擬器”,而本書的目的在於,將這種模擬能力導嚮建設性的“可能性探索”,而非純粹的恐慌製造。學會區分“擔憂”(無用功)與“規劃”(有效行動)。 4. 邊界的模糊與侵蝕: 現代社交讓我們難以拒絕。我們害怕衝突,害怕被孤立,因此輕易地允許他人的需求侵占自己的空間。卸下這個包袱,意味著學習以尊重且堅定的方式,重新劃定個人能量的領地,明白說“不”不是自私,而是自我保護的必要行為。 (三) 覺察的工具箱:在日常中實現“心靈的通風換氣” “收拾”並非一次性的斷捨離,而是一種持續的習慣。本書不推崇冥想一小時的僵硬練習,而是融入日常的細微動作中,讓平靜成為一種“自動駕駛”模式。 1. 慢鏡頭觀察法 (The Deceleration Practice): 選取一天中的關鍵時刻——早晨醒來、接到電話前、進食時——將體驗的時間維度拉長。感受身體的真實信號(緊張的肩膀、急促的呼吸),而非被思維推著走。通過這種“慢放”,你纔能在情緒爆發前捕捉到它的萌芽。 2. 內在對話的重塑: 我們大部分的負麵情緒都來自於對自己說瞭太多傷人的話。本書提供瞭一套“事實核查”練習。當你發現自己在進行自我批評時,像對待一位受挫的朋友那樣,質問那些指控的真實性、普遍性與有效性。將“我搞砸瞭一切”替換為“我在這次嘗試中遇到瞭睏難,我能學到什麼?” 3. 情緒的“命名與安放”: 情緒本身是信息,而非指令。當強烈的感受襲來時,停止行動,先進行“情緒命名”——這恐懼、這惱火、這嫉妒——將其從你“是誰”中剝離齣來,讓它成為你“正在經曆的什麼”。隻有被命名的事物,纔能被客觀地看待和安放。 4. “清空緩存”的微習慣: 引入“情緒排毒”的微小儀式。例如,設定每日的“五分鍾無目的散步”,目的是讓身體和大腦從固定的任務序列中跳脫齣來。或者,進行“情緒日記的極簡版”,隻記錄當天感受到的三種主要情緒,不加分析,僅僅記錄,實現能量的排齣。 (四) 順勢而為的智慧:當包袱卸下後的生命流嚮 當心靈的重擔減輕,我們的感知力會發生質的變化。這不是突然獲得超能力,而是生命恢復瞭它本來的流動性。 1. 聚焦於“可能性”,而非“缺陷”: 包袱的清理使我們的視野從“我缺少什麼”轉嚮“我擁有什麼”。資源和機遇不再被焦慮的迷霧遮蔽,你開始看到那些先前被忽略的、微小的、但真正能帶來滿足感的路徑。 2. 人際關係的鬆弛感: 不再急於通過討好或控製來獲得安全感,你的人際互動會變得更真實、更有力量。你吸引的將是欣賞你真實狀態的人,而非你“錶演”齣來的樣子。 3. 決策的清晰度: 很多猶豫不決,是因為不同包袱之間的拉扯(例如:安全感 vs. 冒險欲)。當包袱被卸下,核心的價值觀浮現,決策的路徑自然變得清晰,選擇的阻力大大減小,你將體驗到“事事順心”的自然狀態——並非一切都完美,而是你對過程的掌控感大大增強。 本書的終極目標,是讓你明白,真正的強大不在於你能背負多少重量,而在於你擁有隨時可以放下重負的自由。收拾好心靈的包袱,你不是在逃避生活,而是在為生命騰齣空間,迎接更輕盈、更真實的自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有川真由美


  日本鹿兒島縣始良市生,熊本縣立熊本女子大學畢業。作傢、攝影傢。

  曾任多種行業,如:化妝品公司職員、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UNIQLO」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企畫、「南日本報社」編輯等工作。她以指導禮儀、教育新人的經驗,在雜誌上撰述給上班族女性建議的文章或著書,十分活躍。同時以旅遊作傢的身分,以颱灣為中心,旅遊瞭40個國傢,發錶短文。颱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畢業。

  著有《工作能力強且運氣莫名好的人的習慣》、《30歲開始或30歲停止的女性》、《感動心靈的話》、《雖然理所當然但不太懂的職場女性守則》、《女性上班族在38歲前要做好的預備》、《練習不生氣》等書。

譯者簡介:

張玲玲


  東吳日文係畢業,曾赴日本築波大學攻讀地域研究所,現任格林文化副總編輯。

  她是一個童心未泯的圖畫書編輯與作傢,雖然年紀不小,但是內心的小孩充滿瞭好奇與衝勁。

圖書目錄

【颱灣版序】美好的包容力量--給摯愛的颱灣讀者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第1章 一旦收拾心靈的包袱,能量立刻湧現
心靈的包袱是由自己選擇的,
我們不應隨這些包袱起舞,而應好好整理纔對。


01沉重的心靈包袱會降低你的能量   
02原本輕的行李不會變重嗎?   
03不要太過勉強   
04有的東西能夠增加能量;有的則消耗能量   
05不要浪費能量   
06積極整理包袱,就可諸事順利   
07連一通電話都沒辦法打的人   
08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人   
09想做「好人」的人   
10期待彆人的人   
11活在彆人的世界裏   
12喜歡和人比較的人   
13有欲望的人   
14內心不安的人   
15要求完美的人   
16不能丟掉包袱的人   
17想和彆人一樣的人   
18心中充滿不滿的人   
19不知不覺換瞭包袱的人   
20連自己都不曾察覺有包袱的人   
21想丟棄卻無法割捨的東西   
22有些東西無法輕易卸下   
23心靈包袱一旦承擔,就會變輕   
24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能量泉湧  
25運用能量,將人生轉換到好的方嚮

第2章 整理心靈包袱的方法
假如心靈要背負包袱,那麼選擇適閤自己的包袱,能量纔會湧齣。
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選擇哪一個東西,不管何時何地,你的心就是你的路標。


26為瞭珍惜重要的東西,必須懂得捨棄  
27如果不丟掉心靈的包袱,就無法接納新的東西  
28創造時間的餘裕  
29選擇適閤自己的東西  
30何謂真正的自由?   
31背負包袱的力氣自然增加
32追求遠方的東西,會減弱你的能量
33不論失敗、悲傷都可以化為成長的能量
34交互運用「愉快」和「不快」的感受來維持動機  
35能量隨著行動湧齣   
36瞭解自己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  
37必要時能量自然湧齣   
38有目的,就有能量   
39有愛,就有能量   
40男生與女生處理包袱的方式
41一無所有時強大;有東西要守護時也強大
42當「想受到認可」、「想被愛」變成包袱時
43隨著年紀齣現的包袱   

第3章 創造心靈餘裕的方法
未來還很長。不要光顧著全力疾行,
嚮前邁進時放鬆心情,享受外界的風光吧。


44擁有心之眼  
45擴展你的視野   
46想要改變自己,唯有改變下一個行動
47不要緊抓不放   
48瞭解一切事齣有因,你會更有包容性
49瞭解「為彆人」其實是「為自己」
50自己會變得更謙虛
51莫忘好奇心  
52懷疑自己的正確性  
53瞭解「任性」與「自由」的差彆   
54當你把一切視為己任時,能量自然湧現
55莫忘幽默   
56知道自己心靈的容量   
57不要想太多
58相信自己好運的人,就會有好運
59凡事都有萬一   
60不否定、肯定的生活   
61一切都是享樂   
62不是扣分主義,而是加分主義   
63想要獲得以前,先對失去有所覺悟   
64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65知道放鬆   

第4章 給無法收拾心靈包袱的你
與「堆積在心間」相對的是「心有餘裕」,也就是接受現實。
心靈隻要有餘裕,人就會變溫柔,也會湧齣嚮新事物挑戰的能量。


66「包袱」堆積在心間  
67怎麼處理罪惡感這個包袱  
68怎麼對待孤獨這個包袱  
69怎麼對待傢人之間的孤獨  
70怎麼對待虛榮心的包袱   
71怎麼對待憎恨這個包袱
72怎麼處理莫名的不安   
73怎麼對待有氣無力的包袱   
74怎麼對待自我厭惡這個包袱  
75怎麼對待自卑感這個包袱   
76怎麼對待愛麵子這個包袱   
77怎麼對待嫉妒這個包袱   
78怎麼處理負麵記憶   
79怎麼對待後悔這個包袱   
80怎麼對待憤怒這個包袱  
81怎麼對待敵意這個包袱  
82怎麼對待焦躁不安的情緒  
83怎麼處理悲傷這個包袱  
84怎麼對待空虛這個包袱
85怎麼處理擔心未來的包袱  

第5章 養成經常收拾心靈包袱的習慣
習慣,在後麵推動著我們的人生。
你每天的小習慣將決定你的人生。
為瞭整理心靈的包袱,應該盡量給心靈和行動養成這些習慣,
就能夠每天開心過日子。


86習慣決定生活方式  
87思考最低限度「就是這樣」  
88常哭、常笑   
89把對自己的批評當耳邊風  
90拒絕要果斷  
91培養尊敬的習慣  
92和時間做朋友  
93好睡,好吃,好運動  
94相信光明   
95為瞭從此過快樂的日子,不要太執著  
96愛自己與彆人,選擇輕鬆之路  

圖書序言

颱灣版序

美好的包容力量--給摯愛的颱灣讀者


  從颱灣迴到日本,一晃已經五個月。

  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我,二○○七年受到颱灣屏東縣政府的邀請,為瞭寫書,初次造訪颱灣。「原來這麼近,就有如此美麗的地方啊!」我立刻受到颱灣的魅力所吸引。

  不隻自然、建築、文化、曆史、食物,樣樣都饒富興味,最吸引我的,應該是在這裏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生命力與人情味。

  由於太喜歡颱灣,我申請進入颱灣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日文係碩士班就讀,在高雄市住瞭四年。

  除瞭故鄉,我還不曾在其他地方住過這麼長的時間,所以颱灣或許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呢。

  我在颱灣的大學學習、教書;和朋友齣遊,在颱灣快意生活期間,居然寫瞭將近二十本書。

  雖然大多數和工作、生活方式、心理有關,不過多多少少受到在颱灣的生活和遇到的人們影響。本書亦多次齣現颱灣的朋友和認識的人。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齣版,我很高興多少能夠報答一些在颱灣時接受的恩情。

  提到我深受颱灣人們的魅力吸引,有幾個原因。

  或許齣自我的主觀,也算是「相對的」吧……。

  首先是,人們充滿光明的能量。
  接著,人與人之間深厚的係絆。
  還有「包容的力量」,那是多麼柔軟的美好力量啊。

  這些是讓大多數到颱灣的外國人感動、而且非常尊敬的地方。

  每次日本的朋友們來看我,都會說「你住在這裏,怎麼變得這麼有活力」、「變溫柔瞭」、「被療癒瞭耶」。

  我想提醒大傢注意那些日本人失去的、重要的東西。

  可是人類日常的、也就是本質上的問題,不管颱灣還是日本,都不會改變,這一點頗讓我安心。

  我常和颱灣的同學、朋友一起吃午飯、喝茶,聊著各種煩惱,直到深夜。大傢發齣「我也一樣」的共鳴;給予「這樣想如何」的建議,就像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似的深入瞭解彼此的內心。

  我想世界上不論任何人,都有職場、傢庭的人際關係、未來發展、健康、金錢等腳邊或附近堆積著「心靈包袱」的問題吧。

  本書便是為這樣的人,介紹減輕「心靈包袱」、奪迴內心能量的方法。

  當你懷抱著不安與後悔、自我厭惡等不必要的「心靈包袱」時,將會消耗你心靈的能量,使你無法前行。

  我想對颱灣的人們傳達以下三點看法。

  傾聽自己的內心,確實麵對。

  將內心的東西分成「必要的行李」與「不需要的包袱」。

  珍惜真正重要的東西。

  不用擔心。

  你隻要對在意的事盡力去做就好,其他不用擔心。

  隻要相信自己和世界往前行,世界將會站在你這一邊。

  但願正在讀本書的你,能和自己的內心對話,找迴原本旺盛的生命力。

  這次本書得以翻譯齣版,承濛遠流齣版公司的相關人員、PHP研究所的諸君,以及颱灣與日本的朋友們鼎力相助。

  許多相逢是奇蹟的纍積,這樣的奇蹟更使本書與你相逢。衷心感謝我們能有這樣的緣分。

二○一四年七月底,有川真由美

前言

讓我們一窺心靈之箱吧!


  你的心裏是否堆積著令你討厭的事?例如,後悔、無法原諒、不安或悲傷,這些負麵情緒悄悄占滿你的心?

  這時人們會齣現許多行為:無法麵對重要的事物、拖延行動、故意忽略應該先做的事……。

  若把心靈比喻成「行李箱」,裝瞭太多「行李」的話,恐怕那些包袱會重得讓你走不動吧。

  所謂「包袱」指的是我們內心牽掛的課題,亦即如字麵上來看的重擔。

  自從我們踏入社會,便要不停的麵對、接受煩惱與不安。不過這些煩惱與不安隻是讓我們塞進心靈之箱的深處,重疊堆積而已。

  一旦收拾好心靈的包袱,你將事事順心!

  首先,你可以增加心靈的能量。

  我們擁有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強大能量,特彆是對喜歡的事、有興趣的事、擅長的事、原本就想做的事,會如泉湧般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但是,你會為應該重視的事全力以赴嗎?

  你會覺得「亂七八糟的瑣事一大堆,忙到抽不開身」、「沒自信,所以變得消極」、「不論做什麼事都感覺懶洋洋的」嗎?

  如果你的內心有很沉重的負擔,便是讓不必要的「心靈包袱」奪走你的能量。這些重擔不但消耗你的能量,更讓你無法集中注意力到重要的事物上。

  如此一來,與其說發揮能量,倒不如說是浪費能量在不必要的事情上纔對。

  心靈重擔帶來的不安與恐懼,使你對人産生厭惡與敵意,阻礙你成長的能量。

  不過,假如你能夠好好整理心靈的包袱,充分發揮原有能量的話,不隻會重獲成果與自信,還會因此享受由衷的快樂,從心底微笑著麵對一切。消極的人將會積極起來,無法持續的事也能持續。

  收拾心靈包袱實際上和整理東西一樣,應先區分「該保留」與「該捨棄」的東西,然後徹底捨棄不必要的念頭、情緒及行為。一旦瞭解堆積這些心靈包袱的理由,包袱自然就會消失。

  當你的心靈包袱清空時,便可以把真正必要的、想要的東西放進來……。

  一旦這個行為養成習慣,我們纔會珍惜應該珍惜的東西,快樂享受「當下」的時光。

  當你收拾好心靈包袱以後,心情自然暢快,本來就有的能量也隨之湧現。隻要你曉得自己的心靈何時會湧現能量、可以把這些能量運用在什麼地方,即使碰到睏難,也可以立即調整心態,順勢而為。

  其實你原本就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一邊整理心靈包袱,一邊儲蓄能量、運用能量??假如心靈的新陳代謝良好,感應幸福的能力就會提高,會變得更幸福吧。

  現在,各位讀者已經知道何謂「心靈的包袱」與「能量」瞭吧?

  我們應該怎麼整理心靈包袱比較好呢?為瞭讓心靈恢復元氣,該如何收拾包袱呢?

  讓我們一起來思索這些問題。

編輯的自我感覺良好推薦

  編輯李說:心情好比海波浪,日日起伏翻湧,三不五時甚至讓你滅頂。有首老歌形容得妙:「有時我恨這顆心/是活/是會跳躍/ 是會痛苦。」如何拿心來安,讓它波瀾不興呢?翻開書,安心答案盡在其中矣。

  編輯瀋說:如果能創造心靈餘裕,心靈包袱的容量就不會超載──當你覺得喘不過氣來,彆忘瞭,空間是自己給的。幸福其實不遙遠,每天一點小習慣,就可以纍積成內心平靜的歲月。

  編輯曾說:這本書的每一個提醒幾乎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但每翻一篇,依舊如暮鼓晨鍾。當我們的心「不小心傷風感冒瞭」,可根據不同癥狀找到即時良藥,先緩解再練習,一旦增強瞭抵抗力,負麵病毒將遠離。

  編輯江說:「原來可以這樣想啊!」纔闔上這本書,就感到一股神清氣爽。下次睏倦時,再拿齣來「練習」一下。

圖書試讀

09 想做「好人」的人
討好彆人,不會削減心靈的能量嗎?


另一種人的情況和瞎擔心相似,那就是太愛討好彆人。

例如,明明自己的工作已經堆積如山,卻沒辦法拒絕彆人的請託,隻好照單全收。盡管自己的工作量已經不勝負荷,仍然拉不下臉拒絕。結果,與其說是生對方的氣,倒不如說:「為什麼倒楣的都是我!」落入自我厭惡與疲勞的雙重壓力中。

這種類型的人希望自己是萬人迷,大傢都愛他。盡管總是帶著微笑討好大傢,內心深處卻有種遭到掏空的感覺。為瞭配閤身邊的人,壓抑自我。這一點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沉重的負擔,於是他開始覺得「大傢都不瞭解我」,甚至感到自己毫無價值。

「對不起,今天不行耶。」

為什麼我們連這麼簡單的話都說不齣口……?

因為我們捨棄不掉「做個好人」、「做個溫柔的人」這種包袱。

「人傢都特地來拜託我瞭」、「對方也很慘呢」、「假如我拒絕,那人一定會很失望吧」,總之把對方擺在比自己優先的位置。

然後,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在周圍的人心目中是個「好人」。

其實,你內心深處害怕的並非「是不是好人」,而是「不想讓彆人討厭」。

仔細想一想,你或許並非抱持「為彆人著想」那麼單純的念頭;而是「害怕萬一拒絕,就會遭人討厭,隻好忍耐接受對方請託」的心情,選擇瞭「自我犧牲」吧。

你想要討好的不是彆人,是你自己。能夠拒絕與無法拒絕,也都是一種選擇。既然是你的選擇,就要負起責任。

想著「不希望遭人討厭」而採取行動,與「萬一彆人討厭我怎麼辦」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如果拒絕就遭到討厭,那是對方的問題,你也沒轍。倘使不說清楚自己的想法,隻會讓周圍的人更焦慮罷瞭。

希望你能跟身邊的人建立更真誠的關係,當你要拒絕時,請以「事實上……」、「真的……」做開場白吧,這樣會讓對方打開心胸,理解你拒絕的緣由。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就覺得它非常有力量,仿佛可以直接觸及人們內心深處的痛點。《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這個名字,簡潔有力,卻又飽含哲理。我最近常常感到心力交瘁,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和人際關係讓我疲憊不堪,總覺得被一些無形的東西束縛著,無法自由呼吸。看到“收拾好心靈包袱”這句話,我立刻産生瞭一種強烈的共鳴。我想,這本書一定能夠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卸下這些沉重的負擔,重新找迴內心的輕盈。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闡述“心靈包袱”的,它是如何形成,又有哪些具體錶現。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練習”方法,這些方法是否能夠幫助我更好地調節情緒,擺脫負麵思維,提升自我認知,從而達到“心平靜”的狀態。我堅信,當內心的包袱被卸下,生活中的許多睏難都會迎刃而解,事情自然會變得順心起來。這本書就像一盞指路明燈,為我指明瞭方嚮,讓我看到瞭改變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汲取其中的智慧,實踐其中的方法,最終實現內心的平靜與生活的順遂。

评分

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被它的書名深深吸引瞭。《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這個名字,直擊瞭我內心最深處的渴望。最近這段時間,我總是覺得心緒不寜,壓力很大,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總感覺被一些莫名的情緒睏擾著。看到這個書名,我仿佛看到瞭救星。我尤其喜歡“收拾好心靈包袱”這個說法,它形象地描繪瞭我們內心的負擔。我想,這本書應該會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清理那些不必要的思想和情緒,讓我能夠輕裝上陣。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心靈包袱”的來源,以及它們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學到具體的“練習”方法,這些練習不應該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能夠真正落地,在我每天的生活中實踐的。比如,如何更好地管理情緒,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如何擺脫消極思維的睏擾等等。我對“事事順心”這個結果充滿憧憬,但我也明白,這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過持續的練習和調整。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我相信它會一步一步地引導我,讓我找到通往內心平靜的道路,最終實現生活中的種種順遂。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淡淡的藍色和綠色的漸變,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立刻營造齣一種寜靜祥和的氛圍。翻開書頁,紙張的觸感也很好,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僅憑這些初步的感受,就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我特彆喜歡作者在開頭部分所描繪的那種“心靈包袱”的比喻,感覺非常貼切。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背負一些過去的情緒、未竟的遺憾、或是對未來的擔憂,這些都像沉甸甸的行李,阻礙著我們前行。書中提到“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這句話簡直像一束光,照進瞭我內心深處。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引導我一步步地放下這些負纍,如何教會我以更輕盈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從封麵上透露齣的信息來看,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包含著實際可行的方法和深刻的洞察。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練習,幫助我找到內心的平靜,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順遂。這本書的齣現,恰逢我人生中一個比較迷茫的階段,我希望它能成為我重新齣發的契機,帶給我新的啓發和力量,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迎接每一個明天。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人一種非常治愈的感覺,柔和的色彩搭配,以及那句觸動人心的書名《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能夠帶來心靈慰藉的書。近來,我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和不安,好像被睏在瞭一個原地,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突破。我深知,這種狀態很大程度上源於內心纍積的種種“心靈包袱”。所以,當看到這本書時,我仿佛抓住瞭救命稻草。我對“練習”這個詞特彆看重,它意味著這是一個主動的、持續的過程,需要付齣努力,而非僅僅是理論知識的灌輸。我迫切地想知道,書中將如何引導我去識彆、接納並最終放下這些“心靈包袱”。是會提供具體的冥想技巧?還是會有一些情感疏導的方法?亦或是關於如何調整認知模式的指導?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係統而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能夠一步步地清理內心的雜草,讓心靈變得更加純淨和寜靜。而“事事順心”的結果,更是我內心深處的期盼。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指引,我一定能找到通往內心平和的道路,讓生活中的一切都朝著更好的方嚮發展。

评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雅緻,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感覺很紮實。書名《練習心平靜:收拾好心靈包袱,你將事事順心!》更是點齣瞭核心的主題,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關於內心修行的書籍。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更好地與自己相處,如何纔能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裏找到一片寜靜。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一樣。我特彆欣賞“練習”這個詞,它暗示瞭這不是一次性的閱讀,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主動參與和實踐。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定義“心靈包袱”的,以及有哪些類型。更吸引我的是,書中是如何指導我們“收拾”這些包袱的。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步驟和技巧,讓我能夠一步步地去實踐,去體驗放下負擔後的輕鬆。同時,“事事順心”這個承諾也讓人充滿期待,雖然我知道這並非易事,但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可能的路徑,讓我看到瞭希望。我相信,通過閱讀和實踐這本書,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納自己,並以一種更積極、更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起伏,從而讓生活更加順心如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