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法規(八版)

證券法規(八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證券法
  • 資本市場
  • 法律法規
  • 金融
  • 投資
  • 八版
  • 教材
  • 法學
  • 證券監管
  • 公司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適閤初學者理解的入門書
  證券法規內容極為繁復,初學者不易理解,故本書刪除部分無涉於實務探討之內容,以平易簡單的筆觸,提網挈領,帶領讀者進入證券法學殿堂。

  ♠兼顧理論與實務的一本好教材
  本書以證券交易法為經,相關法規為緯,除配閤最近(2012年)法規之修正外,並特彆篩選有關重大消息之重要判決,予以探討分析,理論與實務兼顧,方便讀者掌握實務脈動,並兼從理論及實務之角度,對證券交易法建立完整及清晰之概念,為證法規研究者、證券實務工作者、準備相關考試者及企業界人士之重要參考資料。
證券市場微觀結構與交易機製深度解析 (本書聚焦於證券交易的底層邏輯、微觀運行機製以及對市場效率的影響,不涉及具體法規條文的全麵梳理,旨在提供對市場運作原理的深刻理解。) 本書是一部深度剖析現代證券市場微觀結構的專業著作。它摒棄瞭傳統教科書對法規條文的羅列與重復,轉而深入探究驅動全球資本市場高效運轉的核心機製。我們相信,理解交易的“如何發生”遠比僅僅記住“必須遵守什麼”更為關鍵。本書的目標讀者是金融工程、量化交易、投資銀行以及證券監管領域的高級從業人員和研究學者,緻力於構建一個關於市場摩擦、訂單流動態以及價格發現過程的完備認知框架。 第一部分:市場微觀結構的基礎構建 本部分為理解後續復雜主題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石。我們從基礎的交易場所類型開始,詳盡比較瞭交易所(如紐交所、納斯達剋)與場外交易(OTC)市場在組織架構、信息披露和流動性提供方麵的本質差異。 1. 交易組織模式的演進與比較 我們將重點分析做市商製度(Market Making System)與訂單簿製度(Order Book System)的優劣及其在不同資産類彆中的應用。特彆地,本書花費大量篇幅剖析瞭連續競價模型(Continuous Double Auction, CDA)的數學基礎,包括價格形成過程中買賣雙方的博弈論模型。我們不僅闡述瞭傳統的掛單類型(限價單、市價單),還引入瞭“隱藏訂單”(Dark Orders)和“冰山訂單”(Iceberg Orders)等高級訂單類型如何影響市場透明度和訂單流的感知難度。 2. 流動性:定義、測量與來源 流動性是衡量市場健康狀況的核心指標,但其定義遠非“容易買賣”這般簡單。本書將流動性解構為深度(Depth)、寬度(Breadth)和彈性(Resiliency)三個維度。我們詳細介紹瞭有效價差(Effective Spread)、市場衝擊成本(Market Impact Cost)和訂單簿失衡度(Order Book Imbalance)等關鍵的微觀計量指標。通過實證案例,我們展示瞭不同類型的市場參與者(如高頻交易者、共同基金)如何對流動性的即時供給産生顯著影響。 第二部分:訂單流動力學與交易成本分析 現代證券交易的精髓在於對訂單流的精準預測和高效執行。本部分專注於訂單流在微觀市場中的動態變化及其對交易成本的實質影響。 3. 訂單流的異質性與信息含量 訂單流並非同質的。本書探討瞭信息驅動型訂單(由內幕信息或新研究驅動)與非信息驅動型訂單(如資産再平衡、套利交易)的區彆。我們采用先進的信息分解模型(Information Decomposition Models)來分離訂單流中的“噪音”和“信號”。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如何識彆和利用這些信號,同時最小化自身交易對價格的負麵衝擊,是至關重要的課題。 4. 交易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交易成本不僅僅是傭金。本書的核心貢獻之一在於對不可避免成本(Informed Trading Cost)和可避免成本(Market Frictions Cost)的深入區分與量化。 衝擊成本模型(Impact Models): 我們詳細推導和應用瞭Amihud模型和Almgren-Chriss模型的變體,用以預測大額訂單在不同市場環境下對價格的即時和持續影響。 微觀時間尺度下的摩擦: 探討瞭排隊延遲(Queueing Delay)、交易所費用(Exchange Fees)和延遲套利(Latency Arbitrage)等在毫秒級彆影響執行質量的因素。我們引入瞭“市場微結構指標”(Market Microstructure Indices)來實時評估當前環境下的最優執行策略。 第三部分:高頻交易、延遲與市場公平性 隨著技術進步,高頻交易(HFT)已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之一。本部分深入探討瞭HFT的運作模式、其對價格發現的貢獻與潛在風險,並討論瞭監管機構在應對這些新挑戰時所麵臨的權衡。 5. 高頻交易者的策略解析與市場效率 本書細緻解析瞭HFT策略的分類,包括延遲套利(Latency Arbitrage)、報價側策略(Quoting Strategies)和訂單簿填充(Order Book Filling)。我們使用時間序列分析技術,量化瞭HFT活動對短期價格波動性(Short-term Volatility)和報價擴散(Quote Spreads)的影響。一個核心的討論點是:HFT是否通過更快的價格調整提高瞭市場效率,還是通過“掠奪性交易”抽取瞭信息量大的訂單的價值? 6. 交易延遲與基礎設施競賽 在現代金融市場,物理距離和技術速度直接轉化為經濟利益。本書探討瞭“最後一英裏”延遲(Last Mile Latency)的競爭,包括共址(Co-location)服務如何重塑瞭做市商的經濟模型。我們分析瞭網絡拓撲結構、數據傳輸協議(如FIX協議的高效實現)在決定交易優勢中的作用。這部分內容為理解現代交易係統的硬件和網絡基礎提供瞭關鍵視角。 第四部分:市場風險、彈性與新興交易環境 金融市場並非總是處於穩定的平衡狀態。本部分關注市場在壓力下的錶現,以及新技術(如分布式賬本技術)對傳統交易範式可能帶來的顛覆。 7. 市場壓力下的流動性崩潰 本書通過曆史性事件(如“閃電崩盤”Flash Crashes)案例研究,探討瞭流動性蒸發(Liquidity Evaporation)的機製。我們應用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來建模金融機構間的相互依賴性,展示瞭當特定參與者(如做市商)被迫撤齣報價時,市場如何迅速從高流動性狀態跌入“鎖定”狀態。這部分內容側重於係統性風險在微觀層麵的體現。 8. 另類交易係統(ATS)與去中心化趨勢 我們對比瞭傳統交易所、暗池(Dark Pools)以及新興的另類交易係統(ATS)在執行質量和價格發現上的錶現。最後,本書對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在證券結算和交易清算中的潛力進行瞭前瞻性分析,探討瞭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模型在解決傳統市場摩擦方麵的機遇與挑戰。 總結: 本書提供瞭一張從毫秒到日級彆的證券市場運行藍圖。它聚焦於驅動價格、管理成本、應對風險的核心機製,而非單純的規則。通過嚴謹的理論模型和對實證數據的分析,讀者將能夠以一種更具洞察力的方式理解金融市場是如何在復雜互動中自我組織和演化的。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賴源河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兼任教授
  銘傳大學法學院法學講座教授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董事
  考試院顧問
  考試院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監理會顧問
  證券商業同業公會顧問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法律顧問
  全國工業總會保護智財權委員會顧問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奇力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奇力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奇力新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寰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颱灣)監察人
  中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智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經曆】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係副教授、教授、係主任、法研所所長、法學院院長法務部司法官學院(訓練所)講座司法院司法人員研習所講座亞太綜閤研究院院長考試院考試委員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顧問 經濟部法規委員會委員颱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委員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顧問颱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評議委員、上市審議委員證券櫃颱買賣中心監察人、上櫃審議委員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全國工業總會顧問全國工業總會保護智産權委員會副召集人全國商業總會顧問紡拓會顧問仲裁協會主任仲裁人智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奇力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曆】
  國立颱灣大學法學士
  日本神戶大學法學碩士
  美國賓夕班尼亞法學碩士
  日本神戶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2014年新版序
改版序

第一章 證券市場之管理
 一、概 說/1
 二、證券管理與公益/2
 三、證券管理與經濟發展/3
 四、證券管理之範圍/3
 五、我國證券管理之特性/5
 六、證券行政與自律規範/5

第二章 證券交易法之概念
 一、證券交易法的立法目的/19
 二、證券交易法於法體係中之地位(性質)/20
 三、證券交易法所規範的對象/21
 四、證券交易法與其他法律之關係/25
 五、證券交易法之主要內容/27
 六、證券交易法之沿革/28

第三章 證券發行市場之管理
 一、募集與發行之意義/65
 二、企業內容公開製度/67
 三、有價證券之募集與發行/83
 四、對公開發行公司之監督/92
 五、有價證券之公開收購/129
 六、對外國公司之規範/140

第四章 證券商之管理
 一、概 說/143
 二、證券商之意義/143
 三、證券商之業務種類/145
 四、證券商之職能分離/149
 五、證券商之許可/152
 六、對證券商之限製/160
 七、對證券商之監督/164
 八、證券承銷商、自營商、經紀商/167
 九、證券經紀商之民事責任/175
 十、證券經紀商之刑事責任/181
 十一、證券經紀商之行政責任/188

第五章 證券商同業公會與證券櫃颱買賣中心
 一、證券商業同業公會/189
 二、證券櫃颱買賣中心/190

第六章 證券交易所
 一、通 則/201
 二、颱灣證券交易所/203
 三、證券交易所管理規則/204
 四、會員製證券交易所/209
 五、公司製證券交易所/215
 六、有價證券之上市及買賣概說/220
 七、有價證券之上市/221
 八、有價證券之買賣/225
 九、現行上市有價證券買賣實務/228
 十、上市契約之終止及停止買賣/240
 十一、證交所與證券商之法律關係/244
 十二、監 督/245

第七章 證券服務業之管理
 一、概 說/247
 二、證券投資信託事業/248
 三、證券投資顧問事業/261
 四、證券金融事業/262
 五、證券集中保管事業/266

第八章 仲 裁
 一、爭議之仲裁/271
 二、任意仲裁與強製仲裁/271
 三、仲裁法之適用/272
 四、仲裁機構/273
 五、仲裁人之推定或指定/273
 六、違反仲裁規定之效果/274

第九章 罰則與民事責任
 一、證券交易法上之法律責任/275
 二、詐欺買賣之法律責任/279
 三、財務報告及財務文件虛僞或隱匿之法律責任/280
 四、未依法交付公開說明書之法律責任/282
 五、公開說明書主要內容虛僞或隱匿之法律責任/284
 六、操縱市場行為(證一五五)/287
 七、內綫交易/294
 八、短綫交易/354
 九、證券不法行為刑事責任之歸納/382
 十、其他證券不法行為之行政罰規定/387

第十章 投資人之保護機製
 一、基本概念/391
 二、保護機構/391
 三、保護基金製度/394
 四、調處製度/396
 五、團體訴訟與團體仲裁製度/398
 六、股東代錶訴訟與裁判解任董監訴訟/402
 七、相關刑事、行政及民事責任/402
 八、投保法實施前、後有關證券投資人保護之比較/403

圖書序言

2014年改版序

  證券交易法本身自民國一○一年一月四日修法後,為使內部控製聲明書與財務報告的申報日期同步,雖僅曾於民國一○二年六月五日修正第十四條之一之規定,但相關的規章辦法仍有所更新,且有關內綫交易,最近亦有值得關注之案例産生,而有必要予以增列,故本次修訂,除更新資料外,亦增列幾則重要的新案例,以供參考。

  本次局部修訂,亦由元照齣版有限公司惠予協助校正,謹此申謝。

  賴源河
  序於民國一○三年七月二十八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真的讓我眼前一亮。以往讀法律書籍,總是覺得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人頭昏腦脹,但這本書的字體大小、行間距以及頁邊距都非常舒適,閱讀起來不會感到疲勞。更重要的是,它在關鍵概念旁邊加入瞭小型的圖錶和流程圖,能夠幫助讀者快速理解復雜的法規體係。我個人認為,對於法律這種需要反復閱讀和理解的學科來說,良好的排版設計至關重要,它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加深對內容的記憶。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另外,這本書的索引也相當完善,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我經常需要在不同的章節之間來迴查閱,有瞭這個索引,就省去瞭很多翻書的時間。當然,內容本身也很重要,這本書在內容上並沒有讓我失望,它涵蓋瞭證券法規的各個方麵,而且講解深入淺齣,即使是對法律不太熟悉的人也能理解。我推薦給所有對證券法規感興趣的朋友,這本書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评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法規條文的解釋,而是更進一步地探討瞭證券法規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和政策目標。它讓我意識到,證券法規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整個金融體係以及宏觀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的。例如,在討論證券發行製度時,它不僅介紹瞭發行流程和監管要求,還分析瞭發行製度對資本市場效率和投資者保護的影響。這種分析視角讓我對證券法規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這本書還對颱灣證券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瞭分析,提齣瞭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我個人認為,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證券行業長期發展的人來說,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更好地服務於社會。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踐經驗的專傢,能夠將復雜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讓讀者受益匪淺。

评分

這本證券法規的書,說實話,我一開始是抱著“反正法規都差不多”的心態翻閱的。畢竟,金融市場變化那麼快,法規更新也很快,以前讀過的東西感覺很快就過時瞭。但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真的相當清晰,它不是單純地羅列條文,而是將法規背後的立法意圖、實踐案例以及可能遇到的爭議點都串聯起來講解。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內綫交易的部分,它不僅僅停留在“禁止”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信息傳遞的路徑、如何界定“內綫信息”以及監管機構的調查手段。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實務中需要操作的人來說,真的很有幫助。而且,書中的案例選擇也很有代錶性,涵蓋瞭颱灣本土的案例以及國際上的經典案例,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法規的應用場景。我之前在處理一些公司治理問題時,經常會遇到一些模糊地帶,這本書的講解讓我對這些問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更有底氣去提齣自己的建議。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法規書,更像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手冊,值得每一個證券從業人員認真研讀。

评分

這本書讀起來,感覺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在跟你麵對麵地講解證券法規。它不像有些書那樣,隻是簡單地翻譯外國的法規,而是結閤瞭颱灣的實際情況,對法規進行瞭本土化的解讀。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法律體係存在差異,直接照搬外國的法規可能會導緻理解上的偏差。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颱灣的證券市場非常熟悉,能夠準確地把握法規的精髓,並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案例中。我特彆喜歡書中的“實務操作”部分,它詳細地介紹瞭在進行證券發行、並購重組等操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可能遇到的風險和挑戰。這些內容對於我們這些在金融機構工作的人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平易近人,沒有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對法律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輕鬆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的證券法規教材,值得每一個證券從業人員認真學習。

评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是為瞭準備證券師考試。市麵上有很多證券法規的書,我對比瞭好幾本,最終選擇瞭這本,主要是因為它口碑比較好,而且內容比較全麵。讀完之後,我發現這本書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它不僅涵蓋瞭考試的重點內容,而且對一些難點問題進行瞭深入的講解。我特彆喜歡書中的“考點提示”部分,它能夠幫助讀者快速抓住考試的關鍵,提高復習效率。而且,這本書的練習題也相當豐富,能夠幫助讀者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我做瞭所有的練習題,發現有些題目確實比較有難度,但通過仔細閱讀教材,最終都能夠找到答案。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對證券法規的理解有瞭很大的提高,也更有信心參加考試瞭。當然,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考試用書,它也可以作為一本實用的參考書,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證券法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