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之本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樂之本事


著者
齣版者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4/09/19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5-02-0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穿越古典樂的迷思高牆
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主題曲

  焦元溥繼《聽見蕭邦》後,睽違四年新作 ──《樂之本事》
  〈〈張懸設計統籌〉〉
  書衣雙封面,附音樂家年表


  以迷人故事和美好文字解答千奇百問,使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古典音樂入門指南!
  其中包括:古典樂的定義和討論、品味樂曲的態度與方法、錄音與現場演出的差別、不可不知的音樂小常識、古典音樂簡史,以及無比實用的音樂會注意事項、選座参考乃至聆賞進階之道。
  筆調輕鬆而內容詳盡,穿插音樂名家故事之餘,更從文學、攝影等諸多面向旁徵博引,讓你以經典混搭時尚,在藝術思考脈絡上融會貫通,一次解決對於古典音樂想愛又不敢愛的掙扎與矛盾!

  【隨書附贈】
  隨書對照 作者精選74分鐘23曲名家名作CD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不務正業的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法律與外交碩士,也是不誤正業的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

  自15歲起發表樂評、論述與散文,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技巧解析、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系列三書(聯經,2005)、《莫札特音樂CD評鑑》(聯經,2006)、《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聯經,2007;日文版首冊於2014年6月由Alphabeta Publishing發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與《聽見蕭邦》(聯經,2010)。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焦點講座」策劃,「20×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台中Classical古典音樂台FM 97.7和Taipei Bravo FM 91.3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
樂之本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前言 莫忘初衷
第一章 為什麼聽古典音樂?

是的,音樂很難懂/一定要「學音樂」才能欣賞古典音樂?
音樂中,最重要的並不在音符裡/學音樂的方式不只一種
潛移默化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聽古典音樂?
來自南美的音樂奇蹟/古典音樂有什麼好處?

第二章 什麼是古典音樂
如果要為「古典音樂」下定義……/新舊可口可樂的故事
從歷史看Classical Music/「古典樂派」其實不見得「古典」,「古典音樂」也不見得「古」
「經典」的意義隨時間變動/卡爾維諾的「經典」定義/「經典」的豐厚與縱深
有所謂的「經典名曲曲單」嗎?/不聽古典音樂有關係嗎?

第三章 現場演出二三事
「回不去了」:錄音技術改變世界/為什麼要聽現場演出?
音樂演出,「空間因素」也很重要/不只要聽,還要看
就是要你看得見卻聽不到/對演出的期待:現場會聽到什麼?
協奏曲與歌劇的實際音量比例/錯音究竟有多重要?
不可預料的現場/音樂表演是舞台藝術
演奏者該背譜嗎?/讓我們現場見

第四章 音樂會生存之道
聲音與位置/挑選座位參考
音樂會有禮儀要遵守嗎?/聽音樂會該怎麼穿?
演出進行中,請當安靜的聽眾/基督山伯爵和包法利夫人告訴我們……
從僕役到藝術家/安靜聽音樂/尊重藝術創作、維護作品呈現
參與比掌聲更重要/獻花,但別踏上舞台
喝采、安可與簽名/安可的藝術
再說一次:將心比心/「預習」真的必要嗎?
別怕「聽不懂」/不懂,並不表示不能欣賞
不懂,其實沒有關係/音樂,就是用來聽的

第五章 簡談西方古典音樂史
天才與大師所建構的音樂史/被忽略的時代/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前後不同的美學價值
西方古典音樂史摘要/奇形怪狀的珍珠/古典時期的來臨
「週期式」音樂句法與變化豐富的情感/古典時期的改革與開創
古典與浪漫,其實延續多過對立/巨人的身影、影響的焦慮
從歌劇到樂劇/巨人再現:華格納與李斯特的影響/印象派的新天地
布拉姆斯與國民樂派/「後發先至」的俄羅斯/個人特質與名人技
調性解離與世紀末美學/新古典主義 vs.十二音列/二十世紀的多元面貌
通俗音樂也能成為經典/美國音樂家進入國際舞台/當代音樂的面貌
歷史的重要與限制/再談「經典」與「經典作曲家」

第六章 古典音樂小知識
獨奏會的藝術/繽紛燦爛的室內樂
刺激非常的協奏曲/豐富精妙的管弦天地
樂器的分類原則/博大精深的管弦樂寫作/聲樂:人類與生俱來的樂器
指揮在做什麼?/樂團首席之舉足輕重/音樂知識不等於音樂

第七章 詮釋的藝術
作曲家沒寫出來的音樂/作曲家無法壟斷對自己作品的解釋
詮釋必須有所本/詮釋隨著了解而深刻
解放想像力/歷史錄音與考古演奏
欣賞音樂,也欣賞演奏家的詮釋

第八章 入門之後的進階之道
聽音樂別只聽選曲/欣賞音樂,請專注/聽自己沒聽過、不熟悉的曲目與作曲家
不要預設立場/別排斥古典音樂以外的音樂/增進音樂之外的知識
體會作曲家所屬的文化與風土/找到自己的觀點與聲音
擁抱世界,也要支持故鄉/為何學習古典樂?/千山萬水,莫忘本心

結語 在音樂中找到自己
附錄/CD曲目解說

圖書序言

第一章  為什麼聽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好難懂!」

談到古典音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或說刻板印象,就是認為那真是艱深困難的東西。也因為艱深困難,多數人又畏苦怕難,結果就是能逃就逃,或覺得那根本是自己不可能懂,也不會想要親近的藝術。

我當然不會這樣想,也努力打破如此觀點。因此當我聽到連世界級的演奏大師都作如是觀的時候,還真的嚇到了。

是的,音樂很難懂

2013年十一月,睽違多年的匈牙利鋼琴名家、指揮家瓦薩里(Tamás Vásáry,1933-)再度來台演出。聊到聽音樂,他不但不像我總是強調「唉呀,古典音樂其實沒有那麼困難」,反而認為欣賞音樂一點都不容易──

欣賞音樂當然困難,因為你必須運用記憶。如果你聽到第二小節就忘了第一小節,那你根本不可能欣賞這首樂曲。音樂不像繪畫、雕塑或建築,看一眼就能盡收眼底,接下來只是品味細節。換句話說,你可以立刻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眼前這幅畫,但聽音樂就像讀小說,沒聽到最後,其實無法知道整部作品在說什麼。連我自己第一次聽到沒聽過的曲子,常常也會感覺很費勁。因此我一點都不怪年輕人怕聽古典音樂會,因為那確實難啊!

如此想法,另一位大師也說過。他談的是讀書,另一種沒有辦法「看一眼就盡收眼底」的學問。

我們不能讀一本書,只能重讀一本書。一個優秀讀者,一個成熟的讀者,一個思路活潑、追求新意的讀者只能是一個「反覆讀者」[…]我們第一次讀一本書的時候,兩眼左右移動,一行接一行,一頁接一頁,又複雜又費勁,還要跟著小說情節轉,出入於不同的時間空間—這一切使我們同藝術欣賞不無隔閡。但是我們在看一幅畫的時候,並不需要按照特別方式來移動眼光,即使這幅畫像一本書一樣有深度、有故事內涵也不必這樣。

說這話的,是小說大家,《蘿莉塔》作者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在其《文學講稿》前言中,納博科夫並沒有低估繪畫、雕塑或建築的藝術與深度,只是強調「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一幅畫的時候,時間因素並沒有介入;然而看書就必須要有時間去熟悉書裡的內容。沒有一種生理器官(像看畫時用眼睛)可以讓我們先把全書一覽無遺,然後再來細細品味其間的細節。」

圖書試讀

None

樂之本事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樂之本事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樂之本事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樂之本事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