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台東夢

我的台東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做你真正渴望的事,找回真實的自己!

  懷抱「離開台北,搬到鄉下」的夢想,曾經光鮮亮麗的文化媒體人徐璐,
  歷經十年尋尋覓覓的心靈旅程,從絢麗回到平凡的起點,
  放下台北的急與躁,融入台東的鬆與慢,是成長,也是回到自我。
  她打造「鐵花村.慢市集」,讓原民歌手有了回家的理由,
  也讓更多人看見台東的美與生活態度。

  這是一個安頓身心,自我追尋的精彩故事。
 
  「人生很奇妙,像一個必須回到原點的圓。
  不論離開多遠、爬到多高,習於追尋自我的人,
  有一天終究會選擇回到那個原點。」─徐璐

  過去的徐璐曾是身穿洋裝、腳踩高跟鞋、手提名牌包,標準女強人打扮。
  她創辦「大地生活」雜誌、「台北之音」,是華視前總經理,
  但她說: 「在社交場合我總是不自在」……

  離開台北到鄉下去,是她尋尋覓覓花了10年的時間,
  才找到可以扎根落腳,過簡單生活的一段漫長旅程。

  初到台東,徐璐住的是在巷弄中的小套房,沒有山、沒有海、更不是所謂浪漫愜意的鄉居生活,但整個台東從最南端的太麻里嘉蘭村、池上、到花東交界的長濱都是徐璐的辦公室。

  慢活的步調讓台東人擁有與台北不同的創意與美感,就像徐璐與當地台東人共同打造的「鐵花村」一樣讓人驚嘆,他們更在莫拉克風災後,投入嘉蘭村重建。

  在台東也有很多從各地移居到台東的人,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和目的,但最後,他們都愛上台東,不是買一塊地來看山看海,而是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方式回饋這片土地。

  從台北到宜蘭,最後在台東生根,當徐璐找到她生命中不同的價值,從「徐總」變成台東人口中的「徐姊」,更多了一份家人的親切與信任,也拉近彼此心中的距離。

  你我都曾在人生中徬徨、懷疑自己,我們都能從書中重新發現,
  徐璐的「台東夢」不僅是追尋「家」的歸屬感,它更是自我的探索。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台東夢」,
  我們都該嘗試去傾聽內在的聲音,找到心裏真正有熱情的夢想。
  唯有真正放手做過自己想做的事,去探索、經歷,
  就能回到自己最喜歡的那個狀態,做一個從容、自在的自己。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柯文昌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胡德夫 原住民民謠之父│侯文詠 作家
  莊淑芬 奧美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夏曼‧藍波安 作家│張念陽 台東陽光佈居民宿主人
  陳文茜 資深媒體人│蔣勳 畫家、作家 │嚴長壽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這本書,講徐璐在台東看到的人,遇到的事,講她如何在跟他們應對之間,安頓了自己的生命。故事非常精采,我還想繼續聽下去。」——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徐璐很幸福,有了台東,那裡有一種生活,呼應了她生命本質中最簡單的想望。台東也很幸福,有了徐璐。因為這些共同的想望,他們有機會在一起為自己的生命、為周遭的環境、朋友,創造出了不一樣的可能…… 」——作家  侯文詠

  「『人』」,永遠是生活中最美的元素,從來沒有城市或鄉下之別。這本書,希望招來更多這樣情懷的靈魂,大夥一塊共築一方找得到歸路的『桃花源』。」——台東陽光佈居民宿主人  張念陽

  「我懷念徐璐身上一直如此飽滿的上個世紀七〇年代以後的生命力,她的「台東夢」不只是自己的「夢」,是許多在這島嶼上生存的人共同的夢。浮囂張揚的都市紅塵,遲早都要塵埃落定吧!」——畫家、作家 蔣勳

  「徐璐一歩一歩地在土地上踏實的行走,在社區及部落,蹲下,傾聽,落實了公益與理想並存的真實生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實踐者的身影與力量。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嚴長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徐璐


  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人。

  22歲創辨「大地生活」月刋,10期後以負債壯烈收場。擔任「新新聞」週刋創刋總經理。自立晚報副總編輯,負責「面對面」人物專欄及國際採訪。1987年,與李永得成為兩岸開放解禁前,第一個赴中國大陸採訪的記者。

  1994年和文化界,企業界朋友共同創辦「台北之音」電台。2000年開始擔任中華電視台副總經理及總經理。2006年轉至非營利組織領域,先後擔任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及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2009年開始在台北—台東之間來回。現在多數時間在台東,自我認同是「台東人」。

圖書目錄

(序文)
1、蔣勳  擁抱台東
2、林懷民  徐姐好!
3、嚴長壽  實踐者的身影
4、侯文詠  盛開的花朵
5、張念陽  台東,讓幸福不再是想像

一、離開台北,到鄉下去
/從四十六歲開始嚮往及追尋鄉居生活的心路歷程/
1、向右走,留在台北;向左走,到鄉下去
2、宜蘭的鄉居夢
3、回到原點

二、當台北人來到台東
/台北人初到台東,總是「急」的經驗/
1、當台北人來到台東
2、台北人的「台北味」:急
3、在台東與台北之間

三、生活在台東
/寬闊的台東,單純的台東,帶來了安定與放鬆/
1、台東初體驗
2、生活在台東
3、鐵花村

四、移居台東的台北人
/遠離繁華,落土生根的新生之地/
1、朱平與陳郁敏的「鄉居生活」
2、「陽光佈居」的張念陽與陳慈佈
3、傻瓜菜園的熙熙與木頭

五、我與我的原住民朋友們
/流浪的青春,崎嶇的回家路/
1、原住民的流浪者之歌    
2、胡德夫與巴奈
3、我的名字叫Cemedas

六、我的台東夢

後記

圖書序言

一、離開台北,到鄉下去
 
【向右走,留在台北;向左走,到鄉下去】

從台北到台東,全長約三百七十八公里。
坐普悠瑪號直達列車,只要三個半小時。
以一般環島車隊的速度,騎單車大約是五〜六天。
若是搭飛機,不到一小時。
 
如果是以心靈的距離和速度,它花了我近十年,讓我這個台北人,從宜蘭一路來到台東,才找到了我內心一直尋尋覓覓,可以扎根落腳,可以過簡單生活的地方。
 
【向右走,留在台北;向左走,到鄉下去】
 
在台北之音和華視當總經理時期的我,是那種外表光鮮亮麗,十足的「女強人」!我曾在一個聚會和幾個也是職場的女性朋友,談到:「我的個性其實是很靦覥的,在社交場合很不自在。」
 
她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妳靦覥喔!那我還自閉呢!」
 
當我說我想「離開台北,搬到鄉下去!」時,當時我穿了一身絲質的洋裝,一雙細跟的高跟鞋,一個名牌包包。她們看我的表情很像我講了一個很幽默的笑話。
 
一九九九年,我寫了「暗夜倖存者」,做為自己邁入四十歲的生日禮物。那本書記錄了我做為女性在工作、愛情、生命,以及走出一段被朋友稱為「苦海女神龍」的自我成長過程。
 
我曾說,「等我五十歲時,我會再寫一本關於『女人五十』的書」,回想起來,這句話很像「順口溜」。誰知道四十歲以後,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旅程?可能棲棲遑遑,無所事事。當然,這幾年來,以台灣在生活價值觀的多元和改變,一本書名為「無所事事」或「棲棲遑遑」,談不要汲汲於求的書,說不定也頗符合市場趨勢。我在四十歲,夸夸而談提到女人五十的時候,我還有一種從二十歲到四十歲多數女性都可能有的自負。對芳華正盛的女性,「五十歲啊!那可是好久好久以後的事,久到都要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了。」
 
報應來了!時間,乘著太空梭,一下子就來到了我面前。雖然不是一覺醒來,但因為忙於工作,好像是霎時之間,我就成了常被媒體稱為「老嫗」的中年婦人。
 
今年的我,已是五十六歲。
 
「女人五十」的我,更正確的說,是四十六歲的我,就開始站在一個「向右走,留在台北」;「向左走,到鄉下去」的交叉路口,正準備為自己中老年的生活做出重大改變。因為改變太大,所以,我在交叉路口徬徨了很多年。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