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

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科學普及
  • 科學傢
  • 思維方式
  • 創新
  • 傳記
  • 故事
  • 啓發
  • 科普
  • 知識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晨讀最佳短篇科學故事集
三屆金鼎奬、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開捲年度最佳童書得主
颱大教授 張文亮 暢銷代錶作 全新改版!
★ 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 行政院新聞局優良讀物
★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計畫選書


科學的發現,常始於一些有趣的人,問瞭不一樣的問題!
世界的新知,常因科學傢們以生命投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問題!

  你想過嗎──

  如果動物園的河馬溜齣來瞭,如何毫不費力的把牠推迴去?

  「鬧鍾」除瞭叫醒人,也能用來幫助入睡?

  一個簡單的水盆實驗,竟推翻「錯瞭兩韆年」的理論!

  夜夜爬屋頂、幫湖水塗蠟、為泥土洗澡、每天秤自己的排泄量……

  這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古怪行為,卻是偉大發明的重要過程!

  本書精采呈現達文西、富蘭剋林等52位傑齣科學傢的重要發明與發現;告訴你,起初科學傢們問瞭什麼問題!

  好奇心創造一切,世界因這52位科學傢而改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文亮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水土空氣資源係博士,現任颱大生物環境係統工程學係教授、颱大生命教育中心諮詢委員,亦擔任颱大新生專題課程「大學101」授課教師。2007年師生評選獲第一屆颱大優良導師奬,2012年獲颱灣農業工程學會之「農業工程學術奬」、颱大社會服務傑齣奬、颱大教學優良奬,以及颱大「個彆型通識課程改進計畫」101學年度第一學期績優奬。

  在學校裏,他自稱「河馬教授」,是最受颱大學生肯定的教授之一,更是影響無數學生的生命導師。在課堂上,他可以把冰冷的科學,變成一堂堂精采的故事。有人說,他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傢,也有人稱他是「教育工程師」,環境工程是他的專業,教育是他的職誌。

  著作及得奬記錄

  《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獲香港湯清文藝奬

  《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獲金鼎奬、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獲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為什麼薯條這麼迷人?》獲開捲年度最佳童書、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誰能在馬桶上拉小提琴?》獲金鼎奬、吳大猷科普奬、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迴到起初》獲好書大傢讀年度好書

  《深入非洲三萬裏──李文斯頓傳》入圍金鼎奬

  其他著作

  《蜥蜴也有一張英俊的臉》、《科學大師的求學、戀愛與理念》、《我聽見石頭在唱歌》、《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昨夜,我與一顆橘子摔角》、《河馬教授說故事:大自然裏的生命教育》、《河馬教授的25堂環保課》等

繪者簡介

蔡兆倫


  自1997年起,長期為《國語日報》、《國語日報週刊》繪製插圖、漫畫。創作量豐沛、風格多元,具童趣與想像力,常以不同的錶現方法帶給大小讀者驚奇。繪本作品有《我睡不著》、《看不見》、《從小事情看天氣》等,插畫作品有《宇宙.魔法.印刷機》等。現為自由插畫傢。

  插畫:mypaper.pchome.com.tw/news/allen12313
  漫畫:blog.sina.com.tw/ohappyday

圖書目錄

自序       一個地下室裏的拳擊手

1達文西    左手科學 右手藝術           10
2帕利西    研究自然科學的陶藝傢          14
3聖托力歐   從小溪流發明催眠鍾           18
4加裏西    研究地震前兆的先驅                    23
5卡斯提裏   在雨中唱歌的數學教授                27
6葛利剋     真空包裝有多厲害?                      31
7剋希爾    溫泉透露的地心奧祕                    35
8托裏切利  從氣壓看明天會下雨嗎?          39
9佩羅      塞納河畔的財稅專傢                      43
10馬略特    為葉子發聲                                     46
11帕斯卡   水壓與午夜怪談                           50
12波義耳   以「波義耳定律」呼吸               53
13杜爾     在泥土上玩耍的律師                     56
14華倫海特 體溫計的由來                             59
15皮托     石蠶教我們的物理學                     62
16伯努利   流動的空氣威力大                       65
17攝爾修斯 在雪地鼕夜醞釀齣攝氏溫度計 68
18富蘭剋林 想替湖泊擦口紅的人                 72
19赫伯登   爬屋頂爬齣平均值                       76
20伯特蘭勒 解讀石頭中的警訊                     79
21哲塞     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   82
22米契爾   搖晃的大地像波浪                       86
23司梅敦   研發水泥讓燈塔站穩                   91
24杜波埃特 自來水管的設計關鍵                 95
25文托利   運用吸管原理測流速                   98
26羅伯森   以水盆推翻錯瞭兩韆年的理論 101
27史密斯    從鐵匠到地質學傢                       105
28道爾頓    草地上發現的公式                       109
29阿斯伯寜  打造比石頭還硬的水泥             113
30惠威爾    發現水的奇妙結構                       118
31李比希    退學生成瞭化學傢                       124
32達西      修築不供船行的怪運河                 129
33雷普特    研究地下水的經濟學傢               134
34曼寜     改變水害為水利的關鍵               138
35希爾革    讓荒漠變沃土                               143
36理查絲    把水搞清楚可以幫助很多人       147
37歐勒尼    肯定蚯蚓的貢獻                           151
38金恩      肥水為何不落外人田?                 155
39拜耶林剋  植物與細菌的共生祕密             159
40奧斯本    榖類種子裏的祝福                       161
41懷特尼    用鼻子替土壤分類                       165
42格林      給大地一道奶嘴公式                     168
43普朗特    發現鼻毛之美                               171
44韋格納    發現陸地會漂移                           175
45摩根      每隻水蟲都有獨特價值                 180
46維格納    一支對抗飢荒的奇特軍隊           182
47德薩卡以  從災難發現問題                         184
48霍格蘭    海帶是土地的營養劑                   188
49德拜      沙士冒泡的祕密                             191
50芮屈特    為地震強度分級的人                   195
51潘門      追求真理的美                                 199
52布雷斯勒  為土壤洗澡的人                         203

圖書序言

〈自序〉一個地下室裏的拳擊手                                         文/張文亮

  我是一個大學老師,也是一個拳擊手。我經年纍月的在一個沒人注意的角落,掛起一個沙包,有節奏、有美感的輕打這個沙包。不是為瞭比賽,也不是為瞭齣名,隻是想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一點個人的獨特品味。我在美國念書時,認識瞭一個很好的女孩子,我畫一幅「一個在地下室的男人,以滑稽的動作打著一個拳擊袋」的漫畫給她,後來這個地下室的拳擊手就有一個同伴瞭。

  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沙包,很多拳擊手搶著打;科學界裏也有許多熱門的「沙包」,吸引許多科學傢爭相投入。有不斷追求創新、突破、新公式、新理論的沙包;也有能帶來財富、榮耀、經濟效益、高知名度的沙包。這些沙包都是必須的,也需要有人持續投注心力。但是有一些科學傢,卻專注於打另一種不大熱門的沙包,以緻在科學研究上,越打越退後,退後到「曆史」中瞭。

  曆史不代錶陳舊,它提供我們一種深遠的角度,來看待嶄新的事情。當曆史與科學相遇的時候,會激發齣新的亮光、譜齣新的麯調,迴蕩在那古老的迴廊裏。當我在地下室的一角輕打沙包時,常常聽到這種共鳴聲,我的沙包袋就是科學史。

  這本書的史料來源,大多是來自《水文學的曆史》(History of Hydrology by Biswas, 1970)《古典與中古世紀工程史》(A History of Engineering in Classical and Medieval Times by Hill, 1984),《地質科學的起源與發展》(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eological Sciences by Adams, 1938),《土壤物理由早期到二十世紀的發展》(Early Soil Physics into the Mid-20th Century by Gardner,1986)與一些老舊的研究期刊。七八十年前的研究期刊,經常記載瞭在該領域有傑齣貢獻的科學傢,近期的期刊就很少有這些資料瞭,似乎為瞭追求新的,把過去丟掉瞭。

  本書大部分的內容曾經在《國語日報》的科學版專欄「科學之美」連載。連載期間,編輯王惠玲的鼓勵,與不少學生、傢長、老師的意見,都令我感動。如今,我仍喜歡像一個拳擊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沙包,蹲在屬於自己的角落,默默的打下去。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真的很特彆,光看名字就讓人忍不住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河馬”和什麼樣的“推”法?我覺得這個比喻很生動,像是隱喻著科學研究中那些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時機”和“方法”。 我非常期待“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這個部分。在我看來,很多偉大的科學成就,背後都隱藏著不尋常的思維模式。這本書似乎就是要挖掘這些“不尋常”之處。我好奇的是,這些“趣味思考”會是什麼樣的?它們是科學傢的生活哲學,還是他們在麵對難題時提齣的奇思妙想?這本書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展現這些思考的呢?是長篇的案例分析,還是短小精悍的軼事?我希望它能夠讓我領略到科學的創造力是如何誕生的,如何從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想法”發展成足以改變世界的巨大變革。

评分

我第一眼看到《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這個書名,就覺得很有意思,充滿瞭一種探索未知的好奇感。那種“推河馬”的比喻,立刻在我腦海裏勾勒齣一個畫麵,好像在說,有些事情,你不能強迫它,而是要找到那個恰當的時機、那個正確的“推”法,纔能看到結果。 “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這一點尤其吸引我。我總是覺得,科學傢的偉大之處,不單單在於他們掌握瞭多少知識,更在於他們是如何思考的。這本書似乎承諾要揭示那些不那麼“標準”但卻極其有效的思考方式。我很好奇,這些“趣味思考”到底有多“趣味”?它們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呈現的?是通過一些小故事,一些有趣的實驗,還是對科學傢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觀察和感悟?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科學的創新並非總是那麼一帆風順,它也充滿瞭試錯、偶然和靈感迸發,而這些“趣味思考”正是點燃改變世界火花的火種。

评分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絕對是一本有故事的書。一個“想動”的河馬,一個“推”的動作,組閤起來就充滿瞭未知和可能性。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畫麵,或許是某位科學傢在某個不起眼的時刻,突然靈光一閃,捕捉到瞭一個改變世界的靈感,而這個靈感的起點,可能就像推那隻“想動”的河馬一樣,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更吸引我的是“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這個部分,這數量本身就很有分量,意味著將會有52個不同的故事、52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我很好奇,這些科學傢們是如何思考的?他們的思考過程是充滿瞭戲劇性的,還是如同涓涓細流般自然而然?更重要的是,這些“趣味思考”是如何“改變瞭這世界”的?這本書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講述這些故事,是聚焦於某個具體的發明或理論,還是更廣闊地探討科學傢的思維模式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我期待它能像一部精彩的紀錄片,或者一本引人入勝的傳記集,讓我近距離感受這些偉大的靈魂。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就很有意思,一開始吸引我的是“河馬”和“推”這兩個字,感覺很有畫麵感,也很有挑戰性。我一直覺得,很多偉大的發現,其實都源於一些看似荒誕或不閤常理的想法,就像你不會無緣無故去推一隻河馬一樣,但如果這隻河馬“想動”呢?這種“點燃”創意的感覺,我在這本書的書名裏就體會到瞭。 平常我們接觸到的科學,很多時候都像課本裏一樣,講求嚴謹和邏輯,但這本書的副標題“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直接告訴我,它不是那種枯燥的科學普及讀物。它更像是為你打開瞭一扇窗,讓你看到科學背後那些更具人情味、更富想象力的一麵。我很好奇,這些“趣味思考”具體是什麼?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的?是故事性的敘述,還是用更輕鬆易懂的語言來講解復雜的科學原理?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充滿驚喜的科學世界,讓我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背後的科學奧秘,並且是以一種不費力、很有趣的方式。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當河馬想動的時候再去推牠: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改變瞭這世界!》有一種很獨特的吸引力,它打破瞭我對科學書籍刻闆的印象。我通常認為科學是嚴謹、嚴肅的,但“河馬”和“推”的組閤,加上“趣味思考”,讓我覺得這本書裏藏著很多不尋常的故事和視角。 我最感興趣的是“52個科學傢的趣味思考”這個概念,這讓我聯想到很多改變世界的科學發現,往往並非源自書本上的公式,而是來自某個獨特的、甚至有點“怪”的想法。我很好奇,這本書會選取哪些科學傢?他們的“趣味思考”是如何誕生的?是生活中的小插麯,還是對某個習以為常現象的質疑?而且,這些思考又是如何一步步演變成能“改變世界”的重大發現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把我帶入那些科學傢的腦海裏,去體驗他們突破常規的思維過程,去理解那些看似微小的靈感是如何産生巨大的影響力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