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過去看更多不為人知的名人故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高長恭又名高孝瓘。
北齊大將,世稱蘭陵王。
蘭陵王並非依靠猙獰的麵具,
而是真刀真槍的熱血拼殺。
最後卻也難逃悲劇宿命……
革命伉儷:孫中山與宋慶齡
「秦淮八艷」之董小宛
四大妖姬——商之妲己
少帥張學良的風流史
北洋三傑之馮國璋
清末大太監李連英
韓信:被誅殺三族
美男子潘安
翻開微曆史
你所不知道的中華名人小故事
一次告訴你!
第一章
人間盡是風流客
館陶公主劉嫖的不倫之戀14
美女環繞的梟雄曹操17
全公主孫魯班20
醜女淫後賈南風21
山陰公主劉楚玉23
風流纔子白居易26
最縱情的風流客——杜牧29
最鬥膽的風流客——賈奕32
收獲最大的風流客——韓世忠33
少帥張學良的風流史35
第二章
那些人,那些情
晏嬰拒休醜妻40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佳話41
鮑宣與桓少君43
糟糠之妻不下堂45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46
魚玄機與溫庭筠的柏拉圖之戀48
陸遊與唐婉的韆古悲情50
明孝宗與張皇後52
徐特立與熊立誠的忠貞愛情53
梁啓超與李惠仙的恩愛54
革命伉儷:孫中山與宋慶齡56
陳寅恪與唐篔的生死相隨58
徐誌摩與民國纔女的愛情60
羅傢倫與張維楨的愛情馬拉鬆62
周文雍和陳鐵軍的特殊婚禮64
冰心與吳文藻的患難真情65
費孝通與王同惠遺愛大瑤山67
梁實鞦的婚姻69
硃德熙與何孔敬的美麗愛情71
吳祖光與新鳳霞的絕世愛情72
三毛與荷西的悲情74
第三章
曆史上最有名的女人
古代四大美女之「沉魚」——西施78
中國四大美女之「落雁」——王昭君81
中國四大美女之「閉月」——貂蟬84
中國四大美女之「羞花」——楊玉環87
四大妖姬——夏之妹喜90
四大妖姬——商之妲己92
四大妖姬——周之褒姒95
四大妖姬——春鞦之驪姬97
漢朝毒婦昭信100
骨感美人趙飛燕103
美人綠珠105
悲情侯夫人107
徐娘半老徐昭佩108
中國曆史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110
「老佛爺」慈禧太後115
第一個當眾演講的中國女性——薛錦琴118
一代名伶阮玲玉119
齣名要趁早——張愛玲120
第四章
曆史上最有名的美男子
美男子宋文公124
美男子嵇康125
美男子潘安128
美男子韓壽131
美男子衛玠132
美男子慕容沖134
美男子蘭陵王高長恭136
第五章
名妓傳說
錢塘歌妓蘇小小142
守節不移關盼盼144
北宋角妓李師師146
明末名花陳圓圓149
「秦淮八艷」之董小宛151
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155
亂世名妓賽金花158
第六章
曆史著名太監
東漢大太監張讓162
大唐太監高力士165
北宋太監童貫168
明朝偉大的航海傢——太監鄭和170
權傾天下的大太監魏忠賢172
清末大太監李連英174
第七章
曆史上死得最慘的著名人物
吳起:萬箭穿心180
商鞅:五馬分屍183
李斯:慘遭腰斬185
韓信:被誅殺三族187
方孝孺:被誅滅十族191
解縉:雪地凍死194
袁崇煥:淩遲處死196
第八章
北洋軍閥
北洋三傑之馮國璋200
陸軍一級上將曹錕202
學者軍閥吳佩孚206
笑虎將軍孫傳芳209
布衣將軍傅作義212
民國軍閥陸榮廷215
基督將軍馮玉祥219
館陶公主劉嫖的不倫之戀
她是誰:
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文帝和竇皇後之女,漢景帝的同胞姐姐,漢武帝的姑姑,姿色艷美。獲封館陶公主,又因下嫁堂邑侯陳午,而稱堂邑長公主。她的女兒陳氏是漢武帝的第一任皇後。
戀上養子
50歲的館陶公主在丈夫死後倍感寂寞,後來看上瞭自己18歲的養子董偃,於是對其一番引誘之後,成功地將其納為己有。
董偃小時候便生得十分俊秀,公主府裏的人都很喜歡他,館陶公主聽說之後也想見見,結果真是名不虛傳,便對董母說:「你這個兒子很討人喜歡,讓他留在府裏,我幫你撫養他成人。」從此,董偃便留在瞭公主府。長到18歲時,董偃成瞭名副其實的美男子。這時,倍感寂寞的館陶公主便與年齡相差近40歲的養子董偃發生瞭不倫之戀。
館陶公主對董偃溺愛非凡,她特意叮囑帳房:「凡是董偃所要用的,隻要一天內不超過一百斤金子、一百萬錢、一韆匹帛的上限,就不必上報,任他去用!」
情事敗露
館陶公主對董偃從不吝嗇,因此董偃任情揮霍,廣交友賓,故長安城內的公卿名士,爭相與他往來,稱他為董君。隨著他的名聲越來越大,漢武帝也聽說瞭。某天,漢武帝決定親自去會會這位董君。
一天,武帝擺駕來到館陶公主傢,笑著對她說:「請主人翁齣來謁見!」館陶公主一聽,大驚失色,趕忙跪伏在地叩頭請罪。然而,武帝並無怪罪之意,說道:「太主不必多禮,快請主人翁齣來。」館陶公主隻得厚著臉皮請董偃齣堂見駕,兩人又雙雙跪下請罪。漢武帝用好言好語安慰一番,又命賜宴,讓館陶公主和董偃分坐左右陪他飲酒。
館陶公主見武帝非但不責怪她,反而用好言勸慰,心生愧疚,從此對武帝自然是感恩戴德,不敢再為瞭女兒爭寵之事同武帝作對。
死後閤葬
自從見過漢武帝之後,董偃便濛受皇寵,然而沒過多久便失寵,因此整日悶悶不樂,加上長年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使他身心俱疲,年僅30歲就去世瞭。又過瞭幾年,館陶公主也病死瞭。臨終的時候,她仍然對董偃念念不忘,遺囑中要求和董偃閤葬在一起。
見館陶公主如此癡情,漢武帝答應瞭她的請求,將兩人閤葬於霸陵旁。
美女環繞的梟雄曹操
他是誰: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傢、書法傢。
妻妾成群,子女眾多
據《魏誌•後妃傳》及《武文世王公傳》記載,曹操的正妻及後宮就有15位之多,野史還記載有一位洛陽名妓來鶯兒。據史料記載,她們共為曹操生下瞭25個兒子和7個女兒。
這本書真是齣乎意料地引人入勝!我一直對中國曆史頗感興趣,但很多時候,厚重的史書總是讓人望而卻步。這本《微曆史》則恰恰相反,它像一把鑰匙,輕輕打開瞭通往一個個鮮活人物世界的大門。剛拿到這本書時,我還以為隻是簡單的名人軼事集錦,但翻開後纔發現,作者在看似輕鬆的敘述中,蘊藏著對曆史細節的敏銳洞察和深刻理解。書中對許多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如諸葛亮、李白、曹操等,都進行瞭彆具一格的解讀。它沒有拘泥於宏大的曆史敘事,而是聚焦於那些可能被宏大敘事所掩蓋的、構成人物性格和命運的微小節點。例如,作者是如何描繪諸葛亮在隆中對之前的心境?又是如何通過某個小故事來展現李白的狂放不羈?這些細節的處理,讓人物不再是冰冷的曆史符號,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個體。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齣人意料的細節而發齣驚嘆,或者因為某個巧妙的比喻而會心一笑。它不僅僅是在講述故事,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思考,去體會曆史人物的無奈、智慧、掙紮與輝煌。上冊的篇幅也恰到好處,讀完之後,意猶未盡,迫不及待想翻開下冊,繼續探索更多精彩。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打破瞭我對許多曆史人物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曆史人物要麼是高高在上的聖賢,要麼是罪大惡極的奸臣,但《微曆史》卻讓我看到瞭他們作為“人”的另一麵。它沒有迴避人物的缺點和犯過的錯誤,也沒有一味地歌頌他們的功績,而是用一種客觀、公正的態度,去剖析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和考量。書中對某些曆史事件的解讀,也非常獨到,它不拘泥於正史的記載,而是會結閤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思潮,甚至是一些被忽略的民間傳說,來解讀人物的言行。這讓我意識到,曆史的真相往往是復雜而多維的,並非非黑即白。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某位以嚴苛著稱的官員,在麵對傢人時流露齣的溫情,這種反差感讓我對這位官員有瞭更立體的認識。又比如,對某位開國君主在創業初期,如何憑藉過人的膽識和魄力,在一次次的絕境中化險為夷的描寫,讀來熱血沸騰。這本書不僅讓我學到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啓發瞭我對曆史的獨立思考能力,讓我不再盲從於既定的結論。
评分怎麼說呢,這本書就像是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我通常不太喜歡那種上來就講大道理的書,但《微曆史》的魅力在於,它把道理藏在瞭故事裏,而且是那些極其細微、極其生活化的故事裏。作者在選材上,非常有眼光,總能捕捉到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卻能深刻影響人物命運的瞬間。它不是那種事無巨細的百科全書,也不是那種長篇纍牘的論文,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你身邊,用一種輕鬆愉快的語調,給你講述一個個鮮活的曆史片段。這些片段,或許是某個朝代的風俗習慣,或許是某位名人的日常生活,又或許是某個重要事件的幕後花絮。但每一個片段,都經過瞭作者精心的提煉和梳理,都閃耀著曆史的光芒。我讀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書中描繪的某個場景而陷入沉思,思考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的煩惱和快樂是什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曆史不應該是冰冷的文字,而應該是流淌的生命,是每一個普通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和奮鬥。上冊的結束,留下瞭濃濃的餘韻,讓我對中國古代那些偉大的靈魂,有瞭更深切的敬意和理解。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選材角度真是太刁鑽瞭,但又精準地抓住瞭人心的癢處。我本身是曆史愛好者,閱讀過不少關於秦漢唐宋的史書,也瞭解瞭不少名人的生平事跡,但《微曆史》提供給我的視角,卻像是從一個全新的維度去重新審視這些熟悉的麵孔。它不是那種流水賬式的傳記,也不是那種生硬的說教,而是用一種極其生活化、甚至帶點“八卦”的口吻,去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影響人物決策或性格形成的“微小事件”。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某位帝王如何在一場看似不起眼的書法比試中,展現齣其政治智慧的片段,這讓我對這位帝王有瞭完全不同的認識。又比如,書中對某位大文豪如何在睏頓潦倒時,依然保持著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的描寫,讀來令人動容。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塵封已久的史料,變成一個個鮮活的畫麵,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氛圍。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方式,既保留瞭曆史的厚重感,又充滿瞭故事的趣味性,讓人在輕鬆的閱讀中,收獲意想不到的知識和感悟。
评分這是一本非常“舒服”的書。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到瞭恰到好處的平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曆史讀物,要麼是因為內容過於艱深,要麼是因為敘事過於枯燥。但《微曆史》卻巧妙地避開瞭這些陷阱。作者在敘述時,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沒有華麗辭藻的堆砌,也沒有故弄玄虛的賣弄,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一個個曆史故事娓娓道來。每一個故事篇幅都不長,主題也非常明確,讀起來沒有任何負擔感。即使是對曆史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但韆萬不要以為它淺顯,恰恰相反,正是這種平實的敘述,纔能讓人更清晰地看到曆史人物的真實麵貌。它沒有誇大其詞,也沒有刻意拔高,而是通過一些細枝末節,展現人物的閃光點和人性中的復雜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人物情感的描繪,那種細膩的筆觸,仿佛能穿透時空的阻隔,觸碰到人物內心的真實情感。讀完上冊,我感覺自己像是和許多老朋友進行瞭一次深入的交流,雖然他們早已不在人世,但他們的故事,卻依然鮮活地留在我的腦海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