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個人博士論文《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加以改編,試以「殖民樁腳」為論述主軸,說明日治時期在颱灣的煙酒專賣經銷商們是如何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在地樁腳,以及這些煙酒專賣經銷商的數量、分布,及其經銷過程,並且他們除在政治上成為殖民協力者之外,又如何在經濟上、社會上以及文化、宗教上扮演樁腳角色。
作者簡介
蕭明治
颱灣颱東人,國立中正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颱北市文獻委員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專賣産業、地方誌書、口述曆史等,相關專文有〈戰後颱灣菸草産業的發展〉、《成功鎮誌˙政事篇》、《成功鎮誌˙社會文化篇》、《走過寶藏巖口述曆史》等。
第一章前言1
第二章專賣實施與煙酒經銷7
第一節專賣實施背景與發展8
第二節煙酒經銷製度的建立35
第三章經銷商的分布與背景分析51
第一節各經銷區下的經銷商52
第二節全颱經銷商背景分析79
第三節日治各時期下的發展93
第四章經銷商的指定與專賣經營101
第一節經銷商的指定與更替102
第二節煙酒專賣經銷與規定113
第三節經銷組閤的類型與運作134
第五章經銷商與地方社會147
第一節政治上之協力者148
第二節經濟上之供需者167
第三節社會事業的輔翼179
第四節文化宗教的贊助190
第六章經銷商與殖民統治207
第一節日人與西方殖民統治比較208
第二節殖民樁腳的曆史觀點分析217
第七章結論225
附錄234
一、日治時期颱、日籍煙草經銷商略曆234
二、日治時期颱、日籍酒類經銷商略曆248
參考書目262
彩色圖錄273
推薦序
殖民統治研究的新嘗試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曆史係教授鶴見(E. Patricia Tsurumi)博士在她的專書《日本統治下的颱灣殖民教育,1895-1945》(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中指齣:「對研究日本近代史的學者來說,日本帝國主義是一個重要課題。」同樣地,對研究颱灣近代史的學者來說,日本帝國主義也是一個重要課題。日本在颱灣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其統治策略與方針,以及成效與影響,乃是一個值得重視與探討的課題。蕭明治博士的專書《殖民樁腳:日治時期颱灣的煙酒專賣經銷商》,以「殖民樁腳」論述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的角色,確是一個值得鼓勵的新嘗試。
蕭明治博士為颱東人,1996年9月進入國立中興大學曆史係碩士班就讀,在王良行教授的指導下,於2000年6月以〈戰後颱灣菸草産業的發展〉獲得碩士學位。之後,進入國史館颱灣文獻館擔任專案研究助理,負責颱灣總督府專賣局檔案的典藏數位化工作。2004年9月又考取國立中正大學曆史係博士班,乃延續碩士論文有關颱灣專賣史的研究課題,並結閤整理專賣局檔案的工作經驗,在顔尚文教授與本人的共同指導下,曆經五年多的研讀,於2010 年1 月以〈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論文,獲得博士學位。由於蕭博士的論文充分利用颱灣總督府專賣局的原始檔案,加上其創新的研究嘗試,其論文備受口試委員的高度肯定。
蕭博士以「殖民樁腳」來泛稱日治時期煙酒經銷商,主要是從「樁腳」本身的原意及其相關理論所衍生而來的一種理解。蓋樁腳為颱灣地方政治發展的一種特殊現象,由於他們對地方政治生態有其影響力,故成為選舉時各方安插、拉攏的重要角色。相對來看,這些煙酒經銷商也像在地之樁腳一樣,成為颱灣總督府籠絡、安置的對象,被賦予在颱灣各市、街莊擔任類似樁腳的角色,一方麵要求他們積極經銷專賣品來增加總督府的歲收,另一方麵則寄望他們在地方上能為殖民統治效力。
為探討這些煙酒經銷商在日治時期的角色及其作為,本書首先釐清日治時期這些在地方上具有相當資産、社會地位或官職經曆的煙酒經銷商之身分背景及分布,並敘明專賣當局指定經銷商的政策及其更替。其次,說明經銷商們如何經營煙酒經銷事務,以及殖民權力透過經銷商介入地方社會。最後,討論日本殖民統治與西方帝國主義的異同,由此瞭解這些經銷商何以為「殖民樁腳」,以及他們在日本殖民統治史上的意義。
蕭博士的研究指齣,日治時期颱灣專賣事業的實施,主要仍是基於財政歲收的目的。但是其指定煙酒經銷商的專賣方式,兼有殖民統治的政治考量。由於專賣局授予煙酒經銷商擁有經銷利權,這些經銷商便與殖民當局建立瞭一種「恩侍關係」,驅使他們除瞭在政治上成為殖民統治協力者之外,也分彆在經濟上、社會上以及文化上做齣某種程度的奉獻。這種關係衍生發展之結果,煙酒經銷商便成為日本殖民統治颱灣的在地樁腳,亦即「殖民樁腳」。由此而論,他們在日治時期不僅是颱灣煙酒專賣事業之供需媒介,也成為殖民統治下的殖民樁腳,可謂扮演雙重的功能性角色,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蕭明治博士目前擔任颱北市文獻委員會研究員,負責該會口述曆史、專書齣版,以及相關業務,其工作性質與學術專長頗為吻閤。本人忝為共同指導教授之一,至盼蕭博士能在工作之餘,就本書的相關研究課題繼續加以深入的探討,對日治時期颱灣史的研究做齣更大的貢獻。
茲值本書付梓前夕,特綴數言,除略述蕭博士對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的研究成果,對其以「殖民樁腳」角色來探討殖民統治研究的新嘗試,特彆加以肯定,值得鼓勵與推薦。是為序。
前國立中興大學曆史係教授
文學院院長黃秀政
2013 年6 月
自序
近十餘年來在颱灣史的眾多研究領域中,以專賣為主題的研究論文,不論在數量、範圍或深度上皆有所成長,其原因一方麵由於相關專賣檔案的開放,另一方麵也在於有更多研究者的投入。然而,專賣史研究不必然隻限個彆專賣品的探討,其實也可以透過專賣品來瞭解不同時代的産業發展,甚至可延伸至政治、社會等層麵的因素來探究。
本書為個人博士論文《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加以改編,試以「殖民樁腳」為論述主軸,說明日治時期在颱灣的煙酒專賣經銷商們是如何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在地樁腳,以及這些煙酒專賣經銷商的數量、分布,及其經銷過程,並且他們除在政治上成為殖民協力者之外,又如何在經濟上、社會上以及文化、宗教上扮演樁腳角色。希望透過本書的解說,讓讀者明瞭這些煙酒專賣經銷商的發展情形與曆史意涵。
然而,要探究如此眾多煙酒經銷商,誠屬不易,所幸個人曾在國史館颱灣文獻館處理專賣局檔案數位化,經由長年登錄檔案資料之餘,慢慢爬梳檔案資料,並加以論述而成。在此,除感念颱灣文獻館長官們的愛護,也要感謝一路從旁協助的師長,包括指導教授黃秀政教授及顔尚文教授,以及承濛張炎憲教授、張勝彥教授、孟祥瀚教授、李若文教授等論文口試委員的指正與建議,其中要特彆嚮黃秀政教授長期以來的指導與督促、提攜,緻上深摯的感恩。
此外,在論文寫作期間,也要謝謝鼎甲、靜寬、清梅、昭容、靜儀、佳玲、孟鞦、富隆、育嘉等學長姐們的討論意見,讓論文內容更臻完善;更感謝傢人的支持與包容(尤其是我的嶽母陳張寶娟女士的鼓勵與照顧),讓個人得以堅持努力完成本論文。
最後,也要感謝博揚齣版公司負責人楊蓮福博士的慨允齣版,本論文得以付梓成書。惟個人纔疏學淺,書中疏漏錯誤諒必不少,尚祈學者先進不吝指教,以求精進。
蕭明治 謹識
2013.12
《殖民樁腳: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這本書,是一次關於曆史細節的精妙發掘。我一直對殖民時期颱灣的經濟製度很感興趣,但很多時候,這些製度的背後,往往是政策的製定者與被管理者,而那些真正執行並從中獲利的基層商業力量,卻鮮為人知。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將目光鎖定在“煙酒專賣經銷商”這一群體。我被書中對於這些“樁腳”如何運作的詳盡描述所吸引。他們不僅僅是商品的搬運工,更是信息的集散地,是殖民政府與地方社會之間的紐帶。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例如當時的賬簿、閤同、甚至是一些私人信件,勾勒齣瞭這些經銷商的生存圖景。我能看到他們如何在復雜的權力結構中遊走,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獲取利益,以及如何構建自己的商業帝國。這本書讓我對“殖民經濟”有瞭更立體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上層建築的強加,更是底層商業活動與殖民政策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提醒我們,曆史的進程,是由無數個體行為匯聚而成的。
评分這本書的閱讀過程,與其說是在“讀”書,不如說是在“品”史。作者以一種極為審慎的態度,將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的經銷商們,這群在曆史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的“樁腳”,描繪得栩栩如生。我曾對殖民時期的颱灣經濟有過一些零散的瞭解,但總是感覺少瞭點什麼,少瞭那種“接地氣”的真實感。《殖民樁腳》恰恰彌補瞭這一點。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例如各種契約、賬簿、政府公文甚至是當時的報刊報道,勾勒齣瞭這些經銷商的生存狀態、經營手段以及他們在地方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我被書中對他們如何獲取特許經營權,如何製定價格,如何處理與官方和民眾的關係的細節所深深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次關於煙酒專賣製度的解讀,更是一次對殖民時期基層商業運作的深度探究。它讓我看到,在宏觀政策之下,總有具體的個體在進行著復雜的博弈,以求生存,以求發展。這種從微觀視角切入曆史的敘事方式,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殖民時期颱灣社會經濟肌理的理解。
评分《殖民樁腳: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這本書,讓我對於“殖民”這個詞有瞭更深刻、更具象的理解。我一直認為,瞭解曆史,需要深入到那些被宏大敘事所遮蔽的細節之中。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作者將目光投嚮瞭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製度下的經銷商群體,這些人,如同殖民者強行植入颱灣經濟體中的“樁腳”,連接著官府的政策與市井的需求。我著迷於書中對於這些經銷商群體如何運作、如何積纍財富、以及如何處理與殖民當局及本地社會的復雜關係的細緻描繪。書中大量引用的史料,如契約、賬簿、日記等,讓我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當時的市場交易和人情往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經銷商個體生存策略的深入剖析,他們如何在嚴苛的製度下,通過各種方式來擴大經營、規避風險,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走嚮。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經濟史的論述,更是一部關於個體在曆史洪流中如何展現智慧與韌性的生動寫照,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另一麵,即那些支撐起龐大體係卻又被忽略的基層力量。
评分《殖民樁腳》這本書,如同撥開曆史的迷霧,讓我看到瞭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們的生活圖景。我一直對殖民時期颱灣的社會經濟運作很感興趣,但很多著作都集中在宏觀政策和政治格局上,忽略瞭基層商業的活躍身影。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經銷商”為切入點,深入展現瞭他們在煙酒專賣製度下的生存狀態、經營模式以及在地方社會中的角色。我被書中詳實的史料考據所打動,例如對經銷商如何獲得經營權、如何定價、如何與官方打交道、甚至如何規避風險的細緻描繪,都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我能感受到,這些“樁腳”並非隻是被動的執行者,他們也擁有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在殖民統治的框架下,努力為自己爭取利益,維係傢族的生計。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煙酒專賣製度的曆史,更是關於個體如何在曆史洪流中展現其能動性和適應性的生動案例,它讓我對殖民時期颱灣的社會經濟肌理有瞭更深刻、更立體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古老地圖,將日治時期颱灣的商業脈絡細細勾勒。作為一名對颱灣曆史,特彆是經濟史頗有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部作品能深入挖掘那些被宏大敘事所掩蓋的基層商業運作。而《殖民樁腳: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恰恰滿足瞭我的期待。作者並非止步於官方政策的羅列,而是將鏡頭對準瞭那些活躍在社會最前綫的“樁腳”——煙酒專賣的經銷商們。我尤其被書中對經銷商群體內部結構、他們如何與殖民政府周鏇、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取利益,乃至他們在地方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等細緻入微的描寫所吸引。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爬梳,展現瞭這些普通人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的生存智慧和商業策略。我仿佛能看到他們穿梭於街巷,與官府打交道,與同業競爭,與消費者斡鏇的生動場景。這種從微觀視角切入曆史的方法,不僅讓曆史變得鮮活,更揭示瞭殖民經濟下權力運作的復雜性以及地方精英的崛起之路。它讓我對“殖民”這個詞有瞭更立體的理解,不再僅僅是政治和文化的壓迫,更是經濟利益的滲透和重塑。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是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另一麵——那些支撐起龐大帝國機器運轉的,往往是那些不為人知、卻又不可或缺的“小人物”。
评分閱讀《殖民樁腳》這本書,就像是進入瞭一個鮮活的曆史陳列室,裏麵陳列著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們的生動形象。我一直覺得,曆史的魅力在於其細節,而這本書,正是將這些被遺忘的細節,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作者聚焦於“經銷商”這個群體,展現瞭他們在殖民統治下的生存智慧和商業策略。我尤其欣賞書中對這些“樁腳”如何與殖民政府進行博弈的描寫。他們既是殖民政策的執行者,又是市場需求的滿足者,這種雙重身份,注定瞭他們必須在復雜的環境中做齣精明的選擇。書中大量的史料引用,如當時的報紙廣告、官方公告、甚至是一些地方性文獻,都為這些經銷商的形象增添瞭真實的色彩。我能感受到他們是如何通過關係網、信息差以及對市場脈搏的精準把握,來維持和擴大自己的商業利益。這本書不僅是對一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經濟製度的解讀,更是對個體如何在特定曆史語境下發揮能動性的深刻洞察,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另一麵,即那些支撐起社會經濟運轉的普通人的故事。
评分《殖民樁腳: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經銷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閱讀體驗,就像是走進瞭塵封的市井,看到瞭商販們的繁忙與辛勞,更看到瞭他們眼神中閃爍的精明。我一直對日本殖民時期颱灣的經濟轉型很感興趣,但很多論述都偏嚮於宏觀政策層麵。這本書則另闢蹊徑,將焦點聚集在煙酒專賣這一具體領域,並通過“經銷商”這一群體,展現瞭基層商業活動的真實圖景。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經銷商群體內部的細緻描繪,他們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殖民者與民眾之間的橋梁,又如何在這樣的身份中,既要服務於殖民政府的經濟目標,又要滿足當地民眾的需求。這種雙重身份帶來的復雜性,書中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現得淋灕盡緻。我能想象到,在那個年代,成為一名煙酒專賣經銷商,絕非易事,需要非凡的商業頭腦、敏銳的市場嗅覺,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本書不僅挖掘瞭曆史的細節,更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殖民時期颱灣的經濟和社會生態。它讓我意識到,即便在嚴密的殖民統治下,個體依然擁有一定的能動性,可以通過商業活動來影響和塑造周遭環境。
评分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它帶領我深入日治時期颱灣煙酒專賣的復雜世界。我之前對這一時期颱灣的經濟史有所涉獵,但總覺得缺乏一種鮮活的、來自草根的聲音。《殖民樁腳》這本書,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作者以“經銷商”為核心,展現瞭殖民統治下,微觀經濟主體如何在既定的框架內尋求生存與發展。我特彆被書中對經銷商群體多樣性的描繪所打動,他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人,更是信息傳遞者、地方精英的潛在培養者,甚至是殖民政策的“潤滑劑”。書中詳盡的史料分析,例如對經銷商如何獲得經營權、如何定價、如何利用人脈關係的梳理,都讓我對當時的市場運作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考據上的嚴謹,以及在敘事上的生動。它讓我意識到,任何宏觀的經濟製度,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的個體身上,而這些個體,又通過他們的經營活動,反過來塑造著曆史的走嚮。這本書,是一部關於“小人物”如何在大時代中尋找自身位置的精彩篇章。
评分初讀《殖民樁腳》,我便被其獨特的切入點深深吸引。日治時期的颱灣,在許多曆史著作中被描繪成一個被動接受殖民的島嶼,而這本書卻將目光聚焦於那些主動參與、甚至從中獲利的“經銷商”群體。這群人,在當時被冠以“樁腳”之名,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充滿瞭張力。他們既是殖民政策的執行者,又是信息流動的節點,更是地方經濟的實際掌控者。我驚嘆於作者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挖掘齣這些被邊緣化的商業個體。書中對經銷商如何獲取配額、如何定價、如何規避風險,乃至如何通過人脈網絡鞏固自身地位的描寫,都極為詳實。這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煙酒專賣製度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權力、利益和地方社會結構的書。我讀到的是,在殖民統治的框架下,總有人能找到縫隙,利用規則,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這種對底層商業運作的深刻剖析,讓我對曆史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讓我看到瞭,曆史並非總是宏大敘事,更多的細節藏在日常的商業活動之中。而且,書中的案例分析也極具啓發性,讓我能將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聯係起來,更好地理解殖民經濟的運作邏輯。
评分這本書讓我對日治時期颱灣的經濟運作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之前總以為,殖民時期颱灣的經濟,很大程度上是被動的接受者,但《殖民樁腳》這本書,卻將目光聚焦於那些主動的參與者——煙酒專賣經銷商。我被書中對這些“樁腳”的深度挖掘所震撼。他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買賣人,更是殖民經濟體係中的關鍵環節,連接著官方的禁令與民眾的需求。書中通過大量的史料,例如當時的市場信息、價格波動、以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與閤作,描繪齣瞭一幅生動的基層商業圖景。我能看到,他們在嚴密的殖民統治下,是如何運用智慧和策略,在夾縫中生存,甚至壯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曆史的復雜性,恰恰體現在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個體身上,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塑造著曆史的進程。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殖民經濟的真實運作,以及個體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