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

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微型計算機
  • MCS-51
  • 嵌入式係統
  • 單片機
  • 硬件
  • 軟件
  • 原理
  • 應用
  • 第三版
  • 電子技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一書,使用目前在工業應用係統中最受歡迎的MCS-51族係為控製器為例,詳細介紹微算機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本書內容包含微算機係統結構與應用、MCS-51/52微控製器、數係轉換、組譯程式與組閤語言程式、MCS-51軟體模式、定址方式與指令格式、基本組閤語言程式設計、資料轉移、算術運算、分歧指令、邏輯運算、位元運算、移位與循環移位、CPU控製與旗號位元指令、模組化程式設計、MCS-51硬體模式內部功能、記憶器元件與應用、基本I/O觀念與界麵、C語言程式設計等,讀者讀完此書,將有能力設計各種微處理器或是微控製器的應用係統,可當教科書也可當作自我進修及實務上的參考用書。

現代嵌入式係統設計與實踐:基於ARM Cortex-M架構的高級教程 本書聚焦於當前主流的、高性能的32位嵌入式微控製器架構——ARM Cortex-M係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注重實踐的現代嵌入式係統設計與應用知識體係。本書內容涵蓋從底層硬件接口到復雜實時操作係統(RTOS)應用的完整開發流程,強調高效能代碼編寫、低功耗設計以及現代通信協議的實現。 --- 第一部分:Cortex-M內核與底層硬件基礎 本部分將深入剖析ARM Cortex-M內核的架構、工作原理及其在實際微控製器(如STM32係列)中的具體實現。 第一章:Cortex-M架構概述與處理器選型 本章首先區分瞭經典的8位/16位微控製器與現代32位Cortex-M係列(M0/M3/M4/M7)的根本差異,重點闡述瞭Cortex-M係列如何通過流水綫、內存保護單元(MPU)和豐富的外設集來提升性能和可靠性。詳細分析瞭不同Cortex-M等級(如M4的DSP指令集和浮點單元FPU)的應用場景,指導讀者如何根據項目需求進行正確的處理器選型。 第二章:Cortex-M處理器核心的深入解析 深入講解ARMv7-M或ARMv8-M架構的關鍵特性。內容包括: 指令集結構(Thumb-2): 分析其如何實現代碼密度和執行效率的最佳平衡。 寄存器集與堆棧操作: 詳細描述過程調用標準(Procedure Call Standard for the ARM Architecture, AAPCS)在函數調用和參數傳遞中的作用。 中斷與異常處理機製: 詳述嵌套嚮量中斷控製器(NVIC)的工作流程,包括中斷優先級配置、搶占機製、嚮量錶管理,以及硬故障(Hard Fault)的調試技巧。這是嵌入式係統實時性的基石。 第三章:係統初始化與啓動流程 本章將解析一個典型的Cortex-M微控製器上電後的完整啓動序列: 復位嚮量與啓動代碼(Startup Code): 解釋啓動文件(通常是匯編語言編寫)如何設置堆棧指針(SP)和程序計數器(PC),並初始化數據段(.data, .bss)。 時鍾係統(RCC/PLL): 詳細介紹如何配置內部/外部晶振,通過鎖相環(PLL)生成係統內核、總綫和外設所需的高速時鍾源,並探討時鍾樹的穩定性和功耗管理。 內存映射與總綫結構: 分析AHB、APB總綫的連接方式,理解內存映射如何組織Flash、SRAM以及外設寄存器,為高效訪問打下基礎。 --- 第二部分:高效能外設驅動與底層編程 本部分側重於如何高效、可靠地利用Cortex-M微控製器上的關鍵硬件資源,特彆是麵嚮數據吞吐和精確控製的應用。 第四章:高級中斷驅動的GPIO與定時器應用 超越簡單的輪詢方式,本章專注於使用中斷和DMA來管理I/O和時間事件: 通用輸入輸齣(GPIO): 配置推挽/開漏輸齣、上拉/下拉電阻、速度等級,並實現外部中斷/事件(EXTI)的精確觸發。 高級定時器(Timer): 深入研究捕獲/比較、輸入捕獲模式,重點講解如何利用硬件定時器實現精確的PWM信號生成(如電機控製、LED調光),並結閤中斷實現周期性任務調度。 第五章:DMA控製器:解放CPU的利器 本章將DMA控製器作為高性能數據傳輸的核心技術進行講解: DMA通道配置與傳輸模式: 講解直接內存訪問(DMA)的工作模式(普通、循環),以及如何設置源地址、目標地址、數據寬度和傳輸長度。 多通道協同與衝突解決: 實例演示如何使用DMA進行ADC采樣數據批量轉存到內存,或將內存數據高效寫入SPI/USART端口,同時保證CPU能夠並行執行其他復雜邏輯。 第六章:模擬前端:ADC與DAC的高速采集與重構 針對數據采集和信號處理領域: 逐次逼近式ADC(SAR ADC): 配置多通道掃描模式、序列采樣,並討論采樣率、量化誤差和過采樣技術以提高信噪比(SNR)。 數模轉換器(DAC): 實現波形發生器,並結閤DMA實現無需CPU乾預的平滑波形輸齣。 --- 第三部分:現代通信協議棧與網絡集成 本部分關注嵌入式係統如何與其他設備和網絡進行高效可靠的通信,這是物聯網(IoT)和工業控製的關鍵。 第七章:異步與同步串行通信:USART/SPI/I2C 詳細介紹三種最基本的片間通信協議的硬件實現細節: UART/USART: 波特率計算、奇偶校驗、硬件流控(RTS/CTS)。 SPI: 主/從模式配置、時鍾極性(CPOL)與相位(CPHA)的四種組閤對數據傳輸的影響,以及多設備片選(CS)管理。 I2C: 總綫仲裁、多主模式、讀寫時序分析,以及EEPROM和傳感器設備的驅動實例。 第八章:高速與工業通信標準 聚焦於需要更高帶寬或更強魯棒性的通信場景: CAN總綫(Controller Area Network): 講解CAN協議的幀結構、仲裁機製和錯誤檢測機製,重點在於驅動CAN控製器實現報文的發送與接收過濾。 USB設備(Device)模式: 介紹USB的基本拓撲結構、端點(Endpoint)概念,以及如何初始化CDC(虛擬串口)或HID(人機接口設備)描述符。 第九章:TCP/IP協議棧與網絡連接 本章將嵌入式係統帶入現代網絡環境: 以太網MAC/PHY接口: 硬件接口介紹,以及如何驅動內置或外置的以太網控製器。 輕量級TCP/IP協議棧集成: 介紹LwIP等輕量級協議棧的移植、初始化與應用層接口(Socket編程模型)。講解如何實現基本的HTTP客戶端或MQTT客戶端功能。 --- 第四部分:實時性與係統軟件架構 本部分從“軟件工程”的角度提升嵌入式係統的健壯性、可維護性和實時性能。 第十章:嵌入式C編程的最佳實踐與代碼優化 強調在資源受限環境中編寫高質量代碼的原則: 內存管理: 棧(Stack)與堆(Heap)的閤理分配,避免內存碎片化,以及靜態內存池的使用。 位操作與寄存器訪問: 介紹原子操作、位段操作宏的使用,以及如何通過編譯器優化指令集來加速關鍵路徑。 代碼可移植性: 使用標準C庫函數,並為不同芯片平颱設計抽象層。 第十一章:實時操作係統(RTOS)核心概念與應用 本章是現代嵌入式軟件的基石,采用FreeRTOS或同類RTOS作為實例進行講解: 任務管理: 任務狀態轉換、優先級分配、上下文切換機製的底層原理。 任務間通信與同步: 深入分析信號量(Semaphore)、互斥鎖(Mutex)和消息隊列(Queue)的正確使用場景,重點討論死鎖避免策略。 RTOS在驅動開發中的應用: 如何使用RTOS的定時器服務和事件標誌組來管理復雜的外設驅動程序,確保代碼的模塊化和可測試性。 第十二章:係統調試、內存保護與低功耗設計 保證係統穩定性和麵嚮實際部署的最後一環: 調試接口(JTAG/SWD): 理解調試器的硬件連接原理,利用斷點、觀察點和指令步進進行復雜故障定位。 內存保護單元(MPU): 配置MPU以隔離不同任務或驅動程序的內存訪問權限,防止非法操作導緻係統崩潰,是提高係統安全性的關鍵。 低功耗模式與電源管理: 分析微控製器不同睡眠模式(Sleep, Stop, Standby)的喚醒源、功耗特性,以及如何通過精細控製時鍾和外設電源來實現電池壽命的最大化。 ---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具有C語言基礎,並希望從傳統的8位或16位微控製器平颱遷移至高性能32位ARM Cortex-M生態係統的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工程師以及嵌入式係統愛好者。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獨立設計、實現和調試基於現代Cortex-M架構的復雜嵌入式應用係統。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簡介 1
1.1 微算機係統結構與應用 1
1.1.1 微處理器與微算機 2
1.1.2 個人電腦 3
1.1.3 嵌入式係統 7
1.2 MCS-51/52微控製器 9
1.2.1 MCS-51/52微控製器 9
1.2.2 微控製器選用準則 12
1.3 文數字碼與數碼 14
1.3.1 文數字碼 15
1.3.2 數碼 17
1.4 數係轉換 19
1.4.1 二進製數目係統 19
1.4.2 十六進製數目係統 23
1.5 二進製算術 26
1.5.1 二進製的四則運算 27
1.5.2 數目錶示法 29
1.5.3 2補數算術運算 30
1.6 浮點數算術 32
1.6.1 浮點數錶示方法 33
1.6.2 浮點數的四則運算 37
1.7 參考資料 40
1.8 習題 41

第2章 微算機基本工作原理 43
2.1 計算機基本功能與原理 43
2.1.1 基本程式設計觀念 44
2.1.2 微算機原理 47
2.1.3 更詳細的微算機基本動作 48
2.2 CPU基本組織與動作 49
2.2.1 暫存器轉移層次 50
2.2.2 一個簡化的MCS-51 RTL架構 63
2.2.3 指令的執行 65
2.2.4 基本的MCS-51組閤語言指令 69
2.3 組譯程式與組閤語言程式 71
2.3.1 基本組閤語言程式例 72
2.3.2 基本組閤語言程式結構 73
2.3.3 組閤語言常數與運算子 74
2.3.4 基本組譯程式假指令 76
2.4 組閤語言程式的建立與執行 78
2.4.1 組閤語言程式的建立 79
2.4.2 MCS-51程式發展工具 80
2.4.3 組閤語言程式的建立實例 81
2.4.4 組閤語言程式的執行 85
2.5 參考資料 86
2.6 習題 87

第3章MCS-51軟體模式 89
3.1 規劃模式 89
3.1.1 資料暫存器 90
3.1.2 位址暫存器 92
3.1.3 特殊用途暫存器 93
3.2 資料類型與記憶器組織 95
3.2.1 記憶器組織 95
3.2.2 位元可存取區 97
3.2.3 資料類型 99
3.3 定址方式與指令格式 101
3.3.1 MCS-51定址方式 102
3.3.2 指令格式與編碼 110
3.4 組譯程式假指令 112
3.4.1 節區定義假指令 112
3.4.2 符號定義假指令 116
3.4.3 程式連係假指令 118
3.4.4 其它假指令 119
3.5* 組譯程式與組譯程序 120
3.5.1 組譯程式 121
3.5.2 組譯程序與實例 124
3.6 參考資料 126
3.7 習題 126

第4章 基本組閤語言程式設計 129
4.1 定址方式與指令使用 129
4.1.1 定址方式格式 129
4.1.2 使用指令的基本概念 131
4.2 資料轉移指令 133
4.2.1 基本資料轉移指令 133
4.2.2* 雙資料指示暫存器 140
4.3 算術運算指令 141
4.3.1 二進製算術運算 142
4.3.2 單運算元指令 150
4.3.3 乘法與除法運算 151
4.3.4 BCD算術 153
4.4 分歧(跳躍)指令 156
4.4.1 條件性分歧(跳躍)指令 156
4.4.2 無條件分歧(跳躍)指令 165
4.4.3 迴路指令 168
4.5 參考資料 172
4.6 習題 172

第5章 組閤語言程式設計 177
5.1 邏輯與位元運算指令 177
5.1.1 MCS-51邏輯運算指令 178
5.1.2 MCS-51位元運算指令 184
5.1.3 MCS-51位元測試指令 187
5.2 移位與循環移位指令 189
5.2.1 基本移位與循環移位指令 190
5.2.2 MCS-51移位與循環移位指令 192
5.3 CPU控製與旗號位元指令 195
5.3.1 MCS-51 CPU控製指令 195
5.3.2 旗號位元指令 196
5.4 參考資料 197
5.5 習題 198

第6章 模組化程式設計 201
6.1 程式設計基本技巧 202
6.1.1 模組化程式設計 202
6.1.2 結構化程式設計 203
6.2 程式的連結與模組宣告 208
6.2.1 程式的連結與重置位 208
6.2.2 外部變數 209
6.3 副程式 211
6.3.1 堆疊 211
6.3.2 副程式呼叫與歸迴指令 216
6.3.3 巢路副程式 219
6.3.4* 副程式參數傳遞方式 222
6.3.5* 可重入與遞迴副程式 227
6.4* 巨集指令 236
6.4.1 巨集指令定義與擴展 236
6.4.2 標記問題與局部標記 241
6.4.3 巢路巨集指令 244
6.5 參考資料 245
6.6 習題 246

第7章 綜閤程式設計 249
7.1 數碼轉換 249
7.1.1 轉換十六進製數字為七段顯示碼 250
7.1.2 二進製對BCD轉換 254
7.1.3 BCD對二進製轉換 257
7.2 資料的排序與搜尋 260
7.2.1 插入排序演算法 260
7.2.2 二分搜尋演算法 263
7.3 多精確製乘法運算 266
7.3.1 基本乘法運算方法 266
7.3.2 使用移位相加的方法 267
7.3.3 使用乘法指令MUL 271
7.3.4 乘法運算---Booth演算法 274
7.4 多精確製除法運算 278
7.4.1 除法運算-恢復式除法 279
7.4.2 除法運算-非恢復式除法 283
7.5 參考資料 288
7.6 習題 289

第8章 C語言程式設計 293
8.1 基本C語言程式 294
8.1.1 基本C語言程式例 294
8.1.2 程式的基本要素 295
8.1.3 資料類型與變數宣告 298
8.1.4 C51的記憶器類型 302
8.1.5 C51擴充的資料類型 303
8.1.6 運算子 305
8.1.7 程式流程控製指述 307
8.2 函式與指標 311
8.2.1 函式 312
8.2.2 指標 316
8.2.3 副程式參數傳遞 320
8.3 C語言與組閤語言程式的連結 323
8.3.1 行內(In-Line)組閤語言 323
8.3.2 C語言與組閤語言程式的連結 325
8.4 參考資料 330
8.5 習題 331

第9章 MCS-51硬體模式 335
9.1 MCS-51硬體模式 335
9.1.1 內部功能 336
9.1.2 CPU時序 337
9.1.3 硬體界麵 339
9.1.4 基本時序 346
9.2 內部程式記憶器規劃 353
9.2.1 並列規劃模式 353
9.2.2 串列規劃模式 357
9.2.3 程式記憶器的清除 360
9.2.4 鎖住位元的規劃 361
9.3 基本的MCS-51模組 362
9.3.1 基本界麵問題 362
9.3.2 最小(單一晶片)模組 363
9.3.3 擴充(多重晶片)模組 364
9.4 MCS-51衍生微控製器 365
9.4.1 AT89S52 366
9.4.2 8xC51Fx 367
9.4.3 8xC51GB 368
9.4.4 P89V51Rx2 368
9.4.5 MPC82G516A 370
9.5 參考資料 371
9.6 習題 371

第10章 記憶器元件與應用 373
10.1 記憶器類型 373
10.1.1 記憶器類型 373
10.1.2 快閃記憶器 376
10.2 商用記憶器元件 378
10.2.1 SRAM 379
10.2.3 快閃記憶器(X28係列) 385
10.3 記憶器容量與語句寬度的擴充 392
10.3.1 容量擴展方法 393
10.3.2 語句寬度擴展方法 394
10.3.3 容量與語句寬度同時擴展方法 394
10.4 記憶器位址解碼電路設計 395
10.4.1 記憶器位址解碼原理 395
10.4.2 位址解碼電路設計 399
10.5 MCS-51與記憶器界接 406
10.5.1 外部RAM 406
10.5.2 外部程式記憶器 410
10.5.3 共用程式與資料記憶器 413
10.6 參考資料 414
10.7 習題 415

第11章 中斷、係統重置與功率控製 417
11.1 中斷與處理 417
11.1.1 中斷的主要應用 417
11.1.2 中斷類型 418
11.1.3 CPU對外部中斷的反應 420
11.2 多重中斷與優先權 422
11.2.1 中斷優先權 422
11.2.2 輪呼 424
11.2.3 鍵結優先權結構 429
11.2.4 中斷優先權仲裁器 430
11.3 MCS-51中斷 432
11.3.1 MCS-51中斷結構 433
11.3.2 中斷處理程序 437
11.3.3 MCS-51中斷擴展 440
11.4 中斷服務程式 443
11.4.1 中斷服務程式設計 443
11.4.2 巢路中斷 445
11.5 係統重置與功率控製 446
11.5.1 MCS-51/52係統重置 446
11.5.2 功率控製 449
11.5.3 監視定時器 455
11.6 參考資料 458
11.7 習題 458

第12章 基本I/O觀念與界麵 461
12.1 I/O基本結構 461
12.1.1 I/O裝置與界麵電路 462
12.1.2 輸入埠與輸齣埠 463
12.1.3 獨立式I/O結構 466
12.1.4 記憶器映成I/O結構 468
12.2 I/O資料轉移方式 470
12.2.1 I/O資料轉移基本方式 470
12.2.2 輪呼式(程式)I/O 471
12.2.3 中斷式I/O 472
12.2.4 直接記憶器存取(DMA) 473
12.3 實際的界麵問題 478
12.3.1 資料觸取係統 478
12.3.2 邏輯位準匹配問題 482
12.3.3 推動能力的考慮 484
12.4 DAC與ADC 487
12.4.1 數位對類比轉換器(DAC) 487
12.4.2 類比對數位轉換器(ADC) 494
12.4.3 MCS-51的ADC擴充 500
12.5 參考資料 503
12.6 習題 504

第13章 並列I/O與界麵 507
13.1 並列資料轉移 508
13.1.1 同步並列資料轉移 508
13.1.2 閃脈控製方式 509
13.1.3 交握式控製方式 511
13.1.4 三綫交握式控製方式 517
13.2 MCS-51 I/O埠結構與動作 518
13.2.1 I/O埠結構與動作 519
13.2.2 RMW指令組 521
13.3 可規劃並列周邊界麵(82C55A) 522
13.3.1 內部功能 522
13.3.2 硬體界麵 524
13.3.3 模式規劃與動作 525
13.3.4 82C55A與MCS-51模組界接 538
13.4 參考資料 543
13.5 習題 543

第14章 定時器與應用 547
14.1 定時器0與1 548
14.1.1 基本動作 548
14.1.2 模式設定 549
14.1.3 操作模式與應用 550
14.2 定時器2 559
14.2.1 模式設定 560
14.2.2 操作模式與應用 562
14.3* 可規劃計數器陣列 572
14.3.1 基本結構 572
14.3.2 模式設定 574
14.3.3 操作模式與應用 577
14.4 應用實例---步進馬達控製 596
14.4.1 步進馬達原理 596
14.4.2 步進馬達驅動電路與程式 600
14.5 參考資料 604
14.6 習題 605

第15章 鍵盤與顯示器電路 609
15.1 鍵盤電路設計 609
15.1.1 開關類型 609
15.1.2 鍵盤電路設計原理 613
15.1.3 輸呼式鍵盤電路設計 614
15.1.4 中斷式鍵盤電路設計 624
15.2 LED顯示器電路 626
15.2.1 簡單的LED顯示器 626
15.2.2 直接推動方式七段LED顯示器 629
15.2.3 多工推動方式七段LED顯示器 631
15.3 液晶顯示器 637
15.3.1 液晶顯示器原理 637
15.3.2 商用液晶顯示器 638
15.3.3 與MCS-51界接 644
15.4 參考資料 650
15.5 習題 650

第16章 串列I/O、界麵與應用 655
16.1 串列資料轉移 655
16.1.1 基本概念 656
16.1.2 非同步串列資料轉移 659
16.1.3 同步串列資料轉移 662
16.1.4 資訊錯誤的偵測與更正 666
16.2 串列界麵標準 670
16.2.1 數據通信基本原理 670
16.2.2 EIA-232 (RS-232)界麵標準 673
16.2.3 其它串列界麵標準 677
16.3 MCS-51串列通信埠 681
16.3.1 基本結構 682
16.3.2 規劃模式 683
16.3.3 鮑速率 685
16.3.4 操作模式與應用 689
16.3.5 自動位址偵測 698
16.4 串列界麵基本應用 700
16.4.1 MCS-51 I/O埠擴充 700
16.4.2 MCS-51 SPI擴充 704
16.5 I2C匯流排標準 711
16.5.1 I2C匯流排界麵標準 711
16.5.2 與24Cxx序列元件界接 717
16.6 參考資料 731
16.7 習題 732

附錄 MCS-51 相關資料 739
A. MCS-51/52特殊功能暫存器(SFR) 740
A.1 特殊功能暫存器(SFR)位址圖 740
A.2 中斷嚮量錶(MCS-51/52) 740
A.3 狀態語句(PSW) 741
A.4 電源控製暫存器(PCON) 741
A.5 中斷緻能暫存器(IE) 742
A.6 中斷優先權暫存器(IP) 742
A.7 定時器0/1控製暫存器(TCON) 743
A.8 定時器0/1模式暫存器(TMOD) 744
A.9 定時器2控製暫存器(T2CON) 744
A.10 串列通信埠控製暫存器(SCON) 746
B. MCS-51指令組詳細資料 747
B.1 MCS-51指令分類錶 747
B.2 MCS-51指令碼、執行週期與長度 754
B.3 MCS-51指令詳細動作 758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程式設計新手,我對《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的軟體部分充滿瞭期待!我過去寫過一些簡單的腳本語言,但對於像C語言這種更貼近硬體的程式語言,總是覺得有點害怕。書名裡明確點齣「軟體」,這讓我看到瞭一線希望,希望它能循序漸進地引導我進入MCS-51的程式設計世界。我特別想瞭解在C語言中,要如何去操作MCS-51的I/O埠、定時器、中斷等關鍵功能。有沒有什麼「魔法咒語」,能夠讓我隨心所欲地控製硬體呢?哈哈!當然,更實際的是,我希望書中能提供大量的程式碼範例,而且這些範例最好是經過驗證,可以直接拿來學習和修改的。像是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延遲函數,如何利用定時器產生 PWM 訊號來控製LED的亮度,甚至是如何處理外部中斷來實現即時響應。如果書中還能介紹一些常用的嵌入式開發工具,像是編譯器、除錯器,以及如何將程式燒錄到MCS-51晶片中,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程式寫好瞭,卻無法順利執行,那也是一件很令人沮喪的事情。

评分

我對《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的「嵌入式」特性非常有興趣。我一直覺得,嵌入式係統是科技進步的基石,從傢電到汽車,無處不在。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淺齣地介紹MCS-51在不同嵌入式係統中的應用案例,那我真的會愛不釋手!想像一下,能夠親手打造一個簡單的智慧傢居裝置,例如一個能感應溫度的自動風扇控製器,或者一個可以遠端遙控的燈具。這聽起來就充滿瞭成就感!書中如果能有針對特定應用領域的設計思路和實踐指導,那就太棒瞭。例如,在汽車電子、工業控製、消費性電子等領域,MCS-51是如何發揮它的作用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實際的電路圖和軟體架構圖,幫助我理解整個係統的運作原理。此外,如果書中還能探討一些嵌入式係統的常見問題,例如功耗管理、即時性要求、硬體故障排除等,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那就更顯得其價值不凡瞭。

评分

哇,收到這本《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真是太好瞭!我一直對微控製器充滿瞭好奇,但總覺得市麵上有些書講得太過學術,離實際應用有點遙遠。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讓我覺得很親切,那種紮實的感覺,好像真的能帶我一步步走進MCS-51的世界。我對書中關於硬體架構的部分特別期待,想瞭解它到底有哪些核心元件,它們又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尤其是在實務應用上,書名裡提到「應用」,這讓我感到很有希望,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專案。像是控製LED燈閃爍、讀取感測器數據,甚至更複雜的馬達控製,都讓我很想在書裡找到清晰的步驟和範例。畢竟,光是理論講得再天花亂墜,如果無法實際動手,那學起來總是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常見的硬體模組介紹,像是各種感測器、緻動器,以及如何將它們連接到MCS-51開發闆上,那對我來說就太有價值瞭。希望它能幫助我剋服對硬體連接的恐懼,讓我能更自信地進行硬體調試。

评分

作為一個對電子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絕對是我書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基本原理」的闡述,希望它能讓我紮實地理解微處理器、記憶體、輸入輸齣介麵等核心概念。我希望書中能用清晰的圖示和生動的比喻,來解釋這些抽象的電子元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例如,CPU是如何執行指令的?記憶體是如何儲存數據的?I/O埠又是如何與外部世界溝通的?如果書中還能簡單提及一些數位邏輯電路的基本原理,像是邏輯閘、組閤邏輯、序嚮邏輯等,那就更好瞭,這有助於我從更底層去理解微算機的運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對微算機的整體架構有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對於已經有瞭一點點電子專案經驗的我來說,《微算機基本原理與應用:MCS-51嵌入式微算機係統軟體與硬體(第三版)》的「第三版」這個標示,讓我感到非常欣慰。這意味著它可能已經更新瞭許多新的技術和發展,並且吸取瞭前兩版的經驗。我特別關注書中是否有關於MCS-51係列的最新發展,例如不同型號的晶片特性比較,或者是一些較新的週邊模組的介紹。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進階的應用技巧,例如如何優化程式碼的執行效率,如何實現更複雜的通訊協定,或者是如何進行嵌入式係統的除錯和測試。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的專案開發流程,從需求分析、硬體選型、軟體設計到係統整閤和測試,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學到一些「眉角」,讓我的專案開發能夠更加順利和高效。期待它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錦囊妙計」,幫助我剋服在專案開發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