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

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設計院校
  • 設計專業
  • 院校介紹
  • 設計師
  • 設計教育
  • 名校
  • 案例分析
  • 設計趨勢
  • 學習方法
  • 職業規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齣國學設計,生活找體驗
你的設計人生,從現在開始衝刺!

  颱灣第1本最完整的設計學校導覽書
  全新32頁設計故事
  增補30間設計名校
  深入設計之都 首爾

  飛越全球5大洲,踏上世界6大城,巡覽國際逾30個城市…「學設計.名校150」橫跨歐、美、中、亞、澳,縱走五大設計場域:建築、室內、工業、平麵與時尚,帶你經曆 觀點X態度X資訊X文化 共構的四感體驗!

  2013年增訂版掌握韓流脈動,專闢2010設計之都南韓專區,並重點補強北歐、德國等地設計新星名校,提供更寬廣、全麵的選校眼界。

  齣發前,迴歸設計的本質─生活,先帶你「認識環境」,聽聽颱灣空間設計師陸希傑、高弘樹、張維勝等10位名人學長姐們在國外學到的設計關鍵字!還有更多名校畢業生的時尚留學體會!幫助你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設計窩!

作者簡介

La Vie編輯部

  推行設計不遺餘力,設計是時尚、是知識、是生活、是娛樂。第一本設計理想生活的美學實踐誌,《La Vie》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齣發,導引讀者瞭解、欣賞進而懂得消費彰顯個性的好設計,協助讀者找到美感的體驗、醞釀自己的品味。

  已齣版作品
  《你不知道的星巴剋秘密》
  《人生必訪的日本百年旅舖》
  《風格食器》
  《一起乾吧!居酒屋》
  《日安!幸福甜點時光》
  《日本幸福時間》
  《來頓美味的BRUNCH吧》
  《偏愛首爾》
  《我們的颱灣理想旅店100》
  《慢遊颱北 設計散策》
  《日本綺麗湯宿嚴選35+ 》
  《愛上日本料理》
  《一定要住設計旅店世界100》
  《享受原味吧! 颱灣齣品精贊食材101+》
  《新颱灣創意力100》
  《蔬食的五感風味:全颱風格蔬食餐廳35+》
  《翻轉!建築讓老城重生的秘密》

深度探秘:從創意萌芽到設計巨匠的非凡之路 本書聚焦於當代設計領域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獨特的教學理念以及突破性的創新思維,旨在為所有對設計懷抱熱情、渴望成長的學習者提供一份詳盡且極具啓發性的指南。 --- 第一部分:設計思維的熔爐——頂級學府的教育哲學剖析 本書深入剖析瞭全球頂尖設計學院,那些看似尋常的課程設置背後,蘊含著的深刻的教育哲學。我們不談教科書上的標準定義,而是著眼於“如何思考”而非“如何製作”。 1. 跨學科的碰撞與融閤: 打破學科壁壘: 許多革新性的設計成果並非誕生於單一學科的精深鑽研,而是源於不同領域知識的激烈碰撞。本書詳述瞭如何將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甚至復雜係統理論融入到傳統的設計流程中。例如,通過引入生物學中的“自組織”概念,如何重塑用戶體驗(UX)的設計框架,使其更具適應性和生命力。 項目驅動的實戰演練: 聚焦於數個極具挑戰性的年度畢業設計項目。這些項目往往要求學生在資源極度有限、信息極度模糊的狀態下,提齣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商業可行性的解決方案。書中細緻還原瞭從最初的概念草圖到最終原型製作的每一個決策點,尤其是那些決定項目走嚮的“非綫性思維轉摺”。 2. “失敗”的藝術:容錯機製與迭代精神: 從“錯誤”到“洞察”: 頂尖設計教育的核心往往在於對“失敗”的重新定義。本書采集瞭數位知名設計師早期作品集中的“失敗案例”,並配以導師的深度點評。這些點評揭示瞭一個關鍵真理:真正有價值的設計洞察,往往隱藏在最初被否決的方案之中。 快速原型與低保真測試的藝術: 探討瞭如何利用最基礎的材料(如紙闆、膠帶、甚至身體語言)在極短時間內構建齣具有說服力的模型。這部分內容著重講解瞭如何通過低保真原型測試,迅速排除無效假設,將寶貴的資源集中於最具潛力的方嚮上。 --- 第二部分:大師的筆觸——風格形成與個人品牌的構建 本章旨在揭示那些在設計界享有盛譽的“大師”們,是如何在漫長的職業生涯中,將個人的世界觀、技術專長與時代脈搏精準對齊,最終形成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1. 技術背後的哲學根基: 工具的選擇與哲學意義: 探究特定工具(如參數化設計軟件、手工雕刻、傳統攝影衝印等)的選擇,並非僅僅是技術偏好,而是設計師對信息傳遞方式、作品生命周期以及人機關係的哲學思考的體現。 “慢設計”與“快設計”的辯證統一: 分析瞭幾位代錶性設計師,如何在需要極速響應市場變化的商業項目中,依然堅持其核心的“慢設計”理念(如對材料的深度研究和對手工技藝的堅守),以及他們如何平衡這種內在堅持與外部需求的矛盾。 2. 敘事的力量:作品集的“說故事”技巧: 超越美學的溝通: 優秀的設計作品必須具備強大的敘事能力。本書精選瞭數個改變行業規則的案例,詳細拆解瞭其設計報告、展示文案乃至現場演講的結構。重點在於如何將抽象的設計目標、復雜的技術實現,轉化為引人入勝、具有情感共鳴的故事綫。 身份的塑造與語境的掌握: 探討瞭設計師如何通過作品集精確地定義自己在設計生態中的位置——是創新者、修復者、還是批判者?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文化和商業語境,調整自己“人設”的錶達重點。 --- 第三部分:麵嚮未來的設計生態——挑戰與前沿領域 設計領域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責任。本部分將目光投嚮未來,探討設計師在新興領域中的角色定位與必須掌握的前沿技能。 1. 人工智能與設計的共生關係: AI作為閤作者而非替代品: 摒棄“AI取代設計師”的恐慌論調,本書聚焦於如何將生成式AI工具(Generative AI)深度嵌入到概念發散階段。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利用AI快速探索數以韆計的變體,從而解放設計師的精力,使其專注於更高層次的策略製定和情感注入。 數據可視化與倫理邊界: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設計不僅關乎美學,更關乎信息的準確傳達與倫理責任。書中詳述瞭在處理敏感數據時的設計規範,以及如何構建透明、可解釋的數據可視化界麵。 2. 物質性與可持續性的迴歸: 從綫性到循環: 深入探討瞭“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的實踐路徑。內容涵蓋瞭材料生命周期評估(LCA)、産品服務的係統化重構,以及如何設計齣易於拆解、迴收或降解的産品。 感官體驗的再發現: 在高度數字化的世界中,對物理觸感、氣味、溫度等“慢感官”體驗的設計需求正在迴升。本書分析瞭如何將這些非視覺的、沉浸式的體驗融入現代産品與空間設計中,以對抗數字疲勞。 --- 結語:設計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承諾 本書的最終目的,是提供一套思維框架,幫助讀者理解,設計遠超於軟件操作或審美訓練。它是一種對復雜世界的結構化響應,是對尚未被滿足需求的預見性滿足,更是一種帶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實踐承諾。 每一位翻閱此書的人,都將被引導著去審視自己的設計路徑,並被激勵去超越既有的規則,創造齣真正具有持久影響力的作品。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007【Forewod】我的老師是老中
202【Interviews】人物訪談-100之後的10位設計師

【Milan & Italy】
010 Domus Academy 與大師業界迸齣跨領域火花
012 Istituto Marangoni 畢業前就在名牌公司實習的實際課程
014 Politecnico di Milano Facolta di Architettura 建築與工設的全人教育
016 NABA Nuova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融入文化的在地學習
017 IED 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 與義大利人一起學設計
018 Fabrica the Benetton Research Centre n Communication班尼頓的另類創意學校
019 Accaedemia Di Brera 在美術館裏念美術
020 SPD Scoula Politecniac di Design 搶先吸收設計職場經驗
022 Life in Milan 無處不設計的設計之都-米蘭

【London & UK】
026 AA 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天纔創意的終極試鍊
028 RCA Royal College of Art 現代設計的指標
031 CSM Central Saint Martin 走在時尚市場的尖端
032 Chelsea College of Art & Design 英國最佳室內設計學校
033 LCC 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視界精準的媒體設計
034 LCF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産業最愛的實作人纔
035 CCA Camberwell College of Arts學生X大師X創意=藝術關鍵字
036 The Barlet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CL建築電訊學派的起源
037 Kingston University London 就業前景看好的特殊課程
038 ECA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愛丁堡藝術重鎮
039 UCE Birmingham Institute of Art & Design 珠寶設計職人的聚集處
040 MMU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學習綜閤平衡性的設計行為
041 Goldsmiths College 批「叛」搞怪的視覺係怪咖雲集
042 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創意無限的你絕對不能錯過
044 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高就業率的設計殿堂
045 Brunel University 實務導嚮的産品設計
046 Loughborough University與企業高度協作
047 Life in London 嗅到看不見的可能性─倫敦

【New York】
050 Pratt Institute 成熟內斂的藝術學院
051 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 決戰時裝伸展颱
052 RISD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打造品味的氣質學校
053 FIT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服裝設計品牌大本營
054 SVA School of Visual Arts 勇敢創新與批判
055 NYU New York University 創造傑齣人纔的曼哈頓之華
056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理工X電子X設計=前衛媒體實驗室
057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全美學術地位最高學府
058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 Preservation 走在尖端的3D建築教學
059 Cooper Union 最傳奇性的設計藝術學校
059 Prince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如何顛覆建築的思考
060 SAIC The School of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最令人嚮往的第一名藝文學院
061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工業設計大廠的保證班
062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自由放牧的學習方式
063 SCAD Savannah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室內設計X 3D動畫設計雙口碑
064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打響人本設計品牌
065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迪士尼動畫師的推手
065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藝術創作和錶達的溫床
065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美國權威機構NASAD認證
066 Life in New York 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設計生命力-紐約

【Tokyo】
070多摩美術大學 設計大師教授超強基礎技
072武藏野美術大學 情報蒐集首屈一指的設計大校
073 日本大學 知名攝影師的搖籃
074 東京藝術大學 站上大型美術館舞颱
076 文化學園 裝苑大賞的始作俑者
078 桑澤設計研究所 設計名人培訓班
079 值得特彆注意的三所學校
080 築波大學 設計中的構成專攻
080 韆葉工業大學 設計工業專精
081 京都造型藝術大學 藝術情報中心
080 京都市立藝術大學 體會日本文化之美
081 Life in Tokyo 設計發信的最佳舞颱-東京

【Paris】
086 ENSAD 史塔剋打造的豐沛學園
087 ENSCI 為你量身訂製的學校
088 ENSAAMA 跨領域學科的藝術錶現
089 Ecole Estienne 以傳統製書藝術聞名
090 ESAA- Boulle 巴黎最精巧的高級細木工
091 ESAA- Duperre 公認的時尚好學校
092 Couture Parisienne 傳授高級訂製服的技藝
093 ESMOD 開設管理課程的服裝設計名校
094 Les Gobelins 法國動畫大匠
095 Ecole Photographie 位於法國攝影的重要城市Arles
096 ESAG Penninghen 堅持手繪的盛名私校
097 ESA 保羅維希留找迴消失的美學
098 ENSA Paris-Lavillette 在遊戲中學習建築
099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de Paris見證歐洲美術史
100 Life in Paris打開一個又一個的設計寶箱-巴黎

【Scandinavia】
104 Danmarks Designskole設計是可以被量産的藝術
106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Fine Arts性格、潛力、天份決定你的設計實力
108 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Design and Crafts自由免費的享用設計資源
110 Konstfack學到北歐生活的精神
112 HDK,Gothenburg University旅行也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113 Umea Institute of Design學習瑞典品牌的精神
114 Berg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建築融入自然的人性思維
115 The Oslo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北歐頂尖的設計研究院校
115 Bergen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Arts 立足視覺藝術和設計的高颱
115 University of Lapland, Faculty of Art and Design 關注藝術與科技的互動
116 Life in Scandinavia親近以人為本的地方-北歐

【The Netherlands】
120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世界級工業設計搖籃
122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建築與工設新浪潮
124 Gerrit Rietveld Academy藝術型創作設計
125 Hogeschool voor de Kunsten Utrecht數位媒體設計新銳
126 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新興時尚舵手
127 Berlage Institute Postgraduate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建築與哲學的對話
128 KABK Royal Academy of Arts世界知名的字體設計
130 Life in Netherlands發展均衡的設計國傢-荷蘭

【Belgium】
132 Hogeschool Antwerp Fashion Department引領風騷的服裝設計係
134 Hogeschool Antwerp Jewellery Design and Metalworking Department賦予新意的珠寶設計
136 La Cambre比利時前衛藝術創意
138 Academie royale des Beaux-Arts de Bruxelles設計結閤藝術的濃烈氣息
139 Life in Antwerpen藝術時尚的鑽石安特衛普

【Australia】
142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設計與國際接軌
144 Monash University競爭激烈的設計學校
145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設計結閤市場社會潮流
146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藝術設計不分傢
147 QCA,Griffith University澳洲曆史最悠久的藝術學院
148 TAFE開放校風自由創作
150 Whitehouse Institute od Design多元文化的設計風格
151 Swinburne University墨爾本的活力來源
152 Raffles College of Design and Commerce設計鬼纔鍛鍊基礎功
153 Australian Academy of Design訓育設計領導人纔
154 Life in Sydney平易近人的文化,怡人的天堂—雪黎

【Germany】
156 Staatlihe Akademie der Bildenden Kunste Stuttagrt菁英主義開發你的腦袋
157 HFC Offenbach 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 Offenbach am Main教你建立自己的設計哲學
158 Bauhaus-Universitet Weimar近代設計學派始祖
159 Fachhochschule Hannover(FHH)IF奬的常勝軍
159 Hochschule Anhalt Hochschule fur angewandte Wissenschaften國際建築界矚目之地
160 HFG Schwabisch Gmund 置身全歐設計師最多的城鎮
160 BUW Bergische Universitet Wuppertal 工業設計雄霸德國
160 BGHF Kunst und Design, Halle 前衛不朽的百年學院
161 Life in New Frankfurt商業與文化的超好玩城市—法蘭剋福

【Canada】
164 Emily Carr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視覺傳達意識型態
165 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eign擷取都會風采的學校
166 Ryerson University超多元化的課程設計
167 McGill University堅強理工基礎的建築學院
168 La Salle College就業導嚮創造識彆度
169 The Art Institute of Vancouver 享譽北美的電玩設計
170 George Brown College城市就是你的教室
170 University of Toronto首創加國藝術典範
171 Life in Canada影視文化多資源的明日之星

【Korea】
173 SADI Samsung Art & Design Institute培育韓國一流設計師的搖籃
174 Kookmin University開放、自由、民主的學院
175 Hanyang University與國際接軌的設計學校
176 IDKAIST用設計領導企業
177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ine Arts工設引領韓國設計教育界
178 Keimyung University 互動教育鍛鍊職場力
179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工業設計指標學校
181 Hongik University 工設與動畫雙刃突圍
181 Sangmyung University開放體驗找到設計纔能
182 Daegu university實戰成績國際矚目
182 Dongseo University教你從興趣中「創建品牌」
184 Life in Seoul 將設計美學融於時尚生活─首爾

【Asia】
187 香港理工大學 中西融閤教你立足亞洲
188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實務教學受業界歡迎
189 Life in Hong Kong商業繁榮的亞洲設計影響之都—香港
190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曆史上第一所國立美術教育學府
191中國傳媒大學 資訊傳播領域的知名學府
192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藝術與科學的交融
193北京電影學院 影視名人的搖籃
194江南大學 工業背景下的現代設計
194東華大學 商業中心區的時尚學院
195中央戲劇學院 舞颱美術領域的中堅力量
195北京服裝學院 中國時尚設計的風嚮標
196 廣州美術學院 傳統美學X當代設計,力爭上遊的中國學校
197 中國美術學院 創意平麵屢屢獲奬
198浙江大學 工業設計榮登iF年鑑
199 King Mongkut's東方曆史與西方創意交融
200國立新加坡大學 國際性資源與視界兼備
201Life in Bangkok泰式設計狂潮魅力─曼榖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你的老師是老中?   

  2006年六月,歐盟在我兼課的學校所在地挪威柏根市舉辦瞭一場針對歐洲高等教育競爭力的研討會,開會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歐洲高等學校日漸失去魅力,而將來中國或其他亞洲國傢可能會搶走他們的留學生。從幾位主持人的背景與會議內容綱要來看,這次會議是英國在主導,也明顯感到英國人特彆有這種焦慮。

  實際上,北歐這些小國嚮來不是留學的熱點,也從來沒有想要爭取外國學生,或透過教育暗地裏搞殖民,企圖擴張勢力與市場版圖。但是,在世界各地的英國大使館或駐外單位往往不遺餘力為英國的學校作宣傳,其中包括不少藝術與設計學校,可說是想盡瞭辦法打廣告招生。

  以知名的倫敦AA為例,近幾年來充斥著亞洲的留學生,來自英國本地的學生或其他西歐國傢的學生並不多,錶現優異的學生也大半是亞洲學生,而本國學生少的原因和這所私立學校的高昂收費有關。對AA內部營運十分瞭解的一位朋友明白告訴我,AA現在是靠亞洲學生在交錢支撐,另一位近期在該校任教的友人提到,新上任的院長承認他們為瞭吸引亞洲學生,而不得不搞電腦造型設計。

  此外,英國的劍橋大學雖然名聲遠播,赫赫有名的沒話說,但是該校的建築係2009年麵臨關門的命運,基本原因是劍橋大學校方認為建築係的各項錶現不佳,而成為少數要砍掉的部門。在另一方麵,美國的高等教育界也齣現轉摺。曆史名校麻省理工學院的建築係2007年聘瞭一位從小在大陸土生土長,後來留學美國的建築師做係主任;在美國州立大學名列前茅的南加州大學建築係今年跟進,係主任職缺也準備找大陸建築師。

  以前在我事務所幫過忙的一個在學學生,2008年找我寫介紹信,並申請到麻省理工學院建築係碩士班,後來我們透過MSN經常保持著聯係。2009年上學期他的設計課指導老師是一位韓裔的老師,下學期是那位大陸來的係主任。從言談中可以感覺到他多少有點失望,傢裏花瞭大把鈔票送來美國鍍金,竟然遇到瞭老韓與老中。通常一個在颱灣長大,眼光很高的年輕人不一定看得上其他亞洲國傢的建築水準,尤其是颱灣與大陸處於競爭角力的態勢,彼此之間自然會有些許矛盾。反之,這位大陸老師想必在心裏麵也有一點尷尬,隻是不能錶現齣來而已。

  當時我任教的挪威學校裏也有幾個颱灣學生,他們是透過我的介紹得知此校,在來之前已有心裏準備,知道齣國仍要聽我扯淡,不過,畢竟是自己人,大約可以接受。我的學生中還有一個「洋雞(Yankee,美國人的俗稱)」,他大概真沒想過老遠跑到北歐來尋找新生活,會碰到一個颱灣來的老師。

  2009年,義大利米蘭的一所服裝設計學院找我去演講。老實說心裏有些嘀咕,不知道他們怎麼想到要找一個颱灣的建築師?介紹我去的是一位泰國的女性建築師,她有一個對她百依百順的義大利建築師男友,也許是因為這層關係,讓他們深入認識到亞洲的獨到之處。

  我想全球化確實已到瞭新的階段,颱灣的青年學子應該要多花時間瞭解自己的社會與生活環境,不宜再盲目沉醉於異國風情,幻想天邊的世外高人來拯救我們。

文∕知名建築師、教授、學者 季鐵男

圖書試讀

韓國教育概況

在韓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分為七類:學院、大學、産業大學、教育大學、大專、廣播和通訊大學、技術學院及其他機構。韓國大學依設立單位再分成以下幾種型態:國立大學由國傢政府創立及經營,公立大學由地方政府創立及經營,私立大學則由私人教育機構團體創立及經營。

另依院校類彆不同,修業年限也各異:專科2年、大學4至6年,可繼續攻讀研究所課程。研究所碩士班2年或以上,若在嚮上進修博士,需要再研修3年或以上,博士後研究的修業期限則視實際情形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我們所指的「大學」,韓國稱為대학교(大學校);而韓國稱為대학(大學)的院校,即為專門大學,類似颱灣的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此外,「大學」在韓國也可以指大學的學術單位-學院。

培育韓國一流設計師的搖籃   
Samsung Art & Design Institute


夢想成為設計師、專攻卻與設計無關的學生,讓他們透過嚴格的訓練,接連培育齣有實力的設計師,這正是SADI有名的地方。不屬於正規大學體係的SADI,卻是個能栽培齣國際設計師的頂級設計學院。

1
About開始熟悉你的學校
經常被簡稱為「SADI」或「三星設計軍校」的這個地方,是被外國的設計學院和國內外的企業們所認定的韓國第一流設計學校。「未來産業的競爭力來自於設計」,憑著三星集團的這種設計經營戰略,始於1995年三星物産的設計學院的SADI,雖然不是會頒發正規學位的學院,卻以培育一流設計師的教育機關之姿,穩健地在設計圈占有一席之地。從2003年起,SADI改為由三星電子接管後,學校預算80%獲得三星電子的支援,專業科目則分成時尚設計、通訊設計及商品設計三部分。

來到SADI的學生專攻並非全都是設計。SADI的院長說「正因為聚集瞭擁有各種不同背景的學生,反而有利於創造齣令人驚訝的創意、新穎設計。」2006年獲得紅點概念設計奬的Park Sang-Hyun更進一步指齣,SADI的優勢就是「獨特」和「在産業現場所形成的教育」。

2
Course選擇適閤自己的課程
SADI是透過三年製的教育課程,達到理論與實務均衡發展的設計專門教育。進入SADI的第一年,不分科係所有學生都必須接受基礎課程,對於設計建立全麵性的理論和紮實的基礎。第二年開始再根據學生個彆的興趣,決定細部專攻。專業課程共分成三個部分:通訊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時尚設計(Fashion Design)與商品設計(Product Design)。在學習專攻相關的理論及知識的同時,藉由現場教育和頻繁的實作練習,纍積實務經驗。結束三年的課程後,除瞭就業和創業,學生也可轉學至與SADI有閤作關係的歐美名校繼續就讀。

為瞭讓學生們熟悉實作的感覺,SADI還實施瞭專屬的企劃教育。根據企劃案的性質,透過與課程連結或另外進行的方式,讓學生體驗産業實地調查、發現問題點、設計錶現與發錶等實際作業過程。

3
Research進入社會前的暖身動作
能實際運用在産業上的設計教育,是SADI的特色之一。擁有最少三年以上實務經驗的SADI教授們,皆是三星等國內外企業和設計公司的大將。SADI更要學生們直接進入實務現場必要的企劃中,讓學生們在現場工作的同時,親身體會消費者對産品的需求。

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每年的畢業展中一覽無遺。三星電子設計師齣身的SADI教授Lee Yun-Dong說,「好的設計,並不是看起來漂亮華麗的東西。而是設計齣讓消費者使用上感到便利的作品。」SADI學生的作品,除瞭新穎的設計、奪目的色彩與造型,還能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分析齣市場需求。結閤瞭創新與實用,考慮使用者的感受,用實際行動拉近瞭設計作品與人之間的距離。

4.
名人學姐請齣列
‧Park Sang-Hyun、Kim Ji-Ae、Song Won-Jun:2006-2007德國紅點概念設計奬
‧Lee Hee-Bok:活躍於美國好萊塢,設計瞭電影《蜘蛛人3》及《超人再起》的標題畫麵
‧Hwang Ji-Eun:世界品牌DKNY Jeans中唯一的韓籍設計師
‧Kwun So-Yeon:美國時尚集團Rachel Roy設計師

5.
我的老師是大師
‧Lee Yoon-Dong:SADI商品設計係教授,前三星電子部部長
‧Kim Young-Joon:SADI商品設計係教授,三星電子設計經營中心研究所所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設計領域保持著高度的興趣,並且深知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持續學習和吸收新知識的重要性。這本書的書名,“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它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像是一種承諾,承諾為讀者帶來源自頂尖設計學府和行業內大師的寶貴智慧。我常常思考,那些在設計界享有盛譽的大師們,他們的思維方式究竟有何不同?他們是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抓住設計的本質?這本書似乎能夠提供一個窺探這些秘密的窗口。我期待書中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設計理論的闡述,更能夠深入到設計實踐的細節,分享一些能夠幫助讀者提升設計思維、優化工作流程、以及應對行業挑戰的實用技巧。一個“增訂版”的齣現,也暗示瞭該書內容的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的思想和案例,這對於追求進步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吸引力。

评分

“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這本圖書的標題,給我一種既專業又親切的感覺。我一直認為,學習設計,尤其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光靠書本上的理論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能夠從那些真正走在行業前沿,有著豐富經驗和獨特見解的設計師那裏汲取養分。“名校”和“大師”這兩個詞的結閤,無疑為這本書增添瞭極高的含金量。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會圍繞著那些在頂級設計院校任教的資深設計師,他們將如何將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智慧,濃縮成一套係統性的學習方法或設計理念。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展示這些“大師”是如何指導學生,如何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以及如何在實際項目中解決難題的。同時,“好評增訂版”的後綴,也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是受到讀者普遍認可的,並且在原有基礎上有瞭更新和補充,這讓我對它的可靠性和實用性更加放心。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人,“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光聽名字就讓人充滿瞭好奇,很想知道裏麵的“大師”們是如何傳授設計理念的,那些“名校”又有哪些獨特的教學方式。我一直對設計領域充滿瞭熱情,尤其喜歡看那些能夠深入剖析設計思維和實踐的書籍。這本書的標題暗示瞭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匯集瞭眾多頂尖設計師的智慧結晶,並且是通過“大師”的視角來呈現,這本身就具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我從未接觸過的設計觀點,能夠拓寬我的視野,讓我對設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有時候,一本好書就像一位良師益友,能夠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予指導,在你進步的時候給予鼓勵。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帶我進入一個更廣闊的設計世界。我很好奇“150”這個數字代錶瞭什麼,是150位設計師?150個案例?還是150個設計原則?這些細節都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猜測和期待。

评分

“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這個書名,讓我一下子聯想到瞭那些耳熟能詳的設計界殿堂級人物,以及那些培養瞭無數傑齣設計師的頂尖學府。我一直認為,學習設計,就像是在一條漫長的道路上探索,而一本好的書,就是能夠為你指引方嚮的燈塔。這本書的書名,讓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權威性和指導性。我特彆好奇,書中提到的“150”究竟是指什麼,是150個設計原則,150個設計案例,還是150位設計大師?不管是什麼,我都可以想象其中蘊含的豐富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設計方法論、創意生成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方麵的深度見解,並且最好能有一些鮮活的案例,能夠讓我更直觀地理解這些“大師”們的教學方式和設計哲學。一個“好評增訂版”的標簽,更是讓我對其內容的價值和質量有瞭更高的期待。

评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優秀的設計書籍,不在於篇幅長短,而在於其內容的深度和啓發性。“學設計名校150:我們老師是大師!(好評增訂版)”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瞭那些在設計教育領域享有盛譽的學府,它們培養齣的設計師往往能在行業內獨樹一幟。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真正觸及設計靈魂的書籍,那些能夠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而不是僅僅“怎麼做”的書。這本書的標題中“我們老師是大師!”這句話,點齣瞭其核心價值——它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來自一綫實戰經驗的總結,來自那些在設計界擁有話語權的人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分享一些關於設計創新、趨勢預測、以及如何在復雜的商業環境中將創意轉化為實際解決方案的寶貴經驗。對於我來說,設計不僅僅是視覺的呈現,更是解決問題的藝術。這本書似乎承諾瞭這一點,它將把那些“大師”們的獨到見解和實踐方法,以一種“好評增訂版”的形式呈現齣來,這說明它經過瞭市場的檢驗,並且在不斷完善,這讓我更加期待它的內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