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歐洲曆史與文明的發源地,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對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産生過重要影響。從凱爾特人到羅馬人,從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到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從「十字軍」遠徵到法國大革命,在這片風光旖旎、土地肥沃的土地上,曆經著一波波的風雲變幻。
在聚散離閤之中,法國與英國演繹著「百閤」與「獅子」的傳奇;風雨飄搖之際,法國湧現齣一代代名人。不止是逸聞趣事,也不僅僅是地圖解說,拿起這本書,你會讀齣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的人文地理發展脈絡,以及不管國際關係如何變化,法國人骨子裏永遠都不會褪去的驕傲。
本書擷取法國曆史上重要時刻,真實地展現曆史畫捲中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沉浸於久遠的曆史年代那些或驚心動魄,或盪氣迴腸,或令人扼腕的場景之中。讀完這一本書,你便會知曉法蘭西共和國如何讓世人驚嘆,如何從史前文明發展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巨人。
作者簡介
邢艷
中文係碩士,曾任電視颱記者、廣告公司企劃等職。喜歡聽故事,講故事,從書籍中汲取營養與力量,並與他人分享。著有《音樂巨人──貝多芬》、《鋼琴詩人──蕭邦》、《大航海傢──哥倫布》、《大夢想傢──萊特兄弟》、《一分天纔──愛迪生》、《燃燒的靈魂──梵榖》、《星空使者──伽利略》、《音樂神童──莫劄特》、《科學之光──牛頓》、《民主英雄──甘迺迪》、《繪畫頑童──畢卡索》、《流浪的靈魂──高更》、《永遠的微笑──達文西》、《劇作之王──莎士比亞》、《有關化學的100個知識》、《有關物理的100個常識》、《有關數學的100個觀念》、《有關電腦的100個常識》、《神秘的能量──埃及金字塔之謎》、《復製上帝──人類進化的秘密》。
前言
第1章 史前與高盧時期(西元5世紀以前)
1.史前時代
2.高盧的羅馬化
3.基督教的傳入
4.奴隸佔有製的形成
第2章 從墨洛溫到雨果.卡佩(5~10世紀)
1.墨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
2.查理大帝的統一事業
3.「強者」羅貝爾
4.卡佩王朝
5.卡佩王朝君主縱覽
第3章 百閤花和獅子(10~15世紀)
1.與英國金雀花王朝的戰爭
2.腓力二世:中世紀最偉大的統一「建築師」
3.英、法「百年戰爭」
4.英、法戰爭的過程
第4章 封建製度的尾聲(10~15世紀)
1.路易十四的專製統治
2.黑死病
3.聖女貞德
4.封建製度的危機
第5章 文藝復興(1515~1661)
1.文藝復興
2.法國宗教改革
3.喀爾文主義
4.宗教改革後的法國教會
5.亨利四世
6.30年戰爭
第6章 革命的世紀(1661~1852)
1.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2.法國大革命概述
3.革命的根源
4.熱月政變
5.拿破崙.波拿巴
6.拿破崙帝國
7.百日王朝
8.兵敗滑鐵盧
9.波旁王朝第二次復闢
10.查理十世
11.七月革命
第7章 第二帝國、第三共和國(1852~1914)
1.二月革命
2.法蘭西第二帝國
3.內部睏難與戰爭
4.普、法戰爭
5.戰爭影響
6.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第8章 世界大戰中的法國(1914~1945)
1.第一次世界大戰
2.戰爭中的法國
3.1929年經濟危機
4.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
5.維希政府
第9章 當代法國
1.自由法國運動
2.第四共和國
3.第五共和國
4.戴高樂將軍
5.五月風暴
6.後戴高樂時代
第10章 今日法國
1.法國政治體製
2.競爭性的經濟體製
3.葡萄酒文化
4.和法國人打交道
前言
法國全稱法蘭西共和國。法蘭西在日爾曼語中意為「勇敢的、自由的」,這是羅馬帝國時代對法國人祖先的贊譽。這是一個廣納百川、獨具特色的浪漫民族,一個曾經謀求歐洲霸權而最終花落流水的激情國度,一個曾經讓革命者魂牽夢繞的民主自由的聖地,一個讓文化人醉心不已的新思想、新潮流的搖籃。
法國是歐洲曆史與文明的發源地,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對歐洲乃至全世界都産生過重要影響。從凱爾特人到羅馬人,從墨洛溫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到卡佩王朝(Capetian dynasty),從「十字軍」遠徵到法國大革命,在這片風光旖旎、土地肥沃的土地上,曆經著一波波的風雲變幻。在聚散離閤之中,法國與英國演繹著「百閤」與「獅子」的傳奇;風雨飄搖之際,法國湧現齣一代代名人。不止是逸聞趣事,也不僅僅是地圖解說,拿起這本書,你會讀齣法國甚至整個歐洲的人文地理發展脈絡,以及不管國際關係如何變化,法國人骨子裏永遠都不會褪去的驕傲。
法國最大的驕傲和魅力是什麼?當然是它的浪漫風情。
法蘭西的浪漫風情嚮來具有曆史淵源。要想真實感受這個民族的浪漫靈魂,得到法國西部盧瓦爾河榖兩岸的古堡群走走。這些古堡保留著文藝復興時期的氣息,那個年代似乎比其他任何時期更具浪漫和傳奇色彩。但是,這濃鬱而獨特的民族風情,其根本是來源於其悠遠的曆史文化積澱。法國之所以如此傑齣和富有格調,是由於它有不尋常、多樣貌的豐富曆史。在「法蘭西第一大道」香榭麗捨兩端,在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上,在星形廣場上的凱鏇門前,有多少關於徵服與被徵服,光榮與屈辱的故事!縱觀法國自史前時代以來所走過的韆百年曆史進程,它的光榮一直伴隨其左右。她如何從一個備受欺淩的部落國傢變成西歐的救世主,如何書寫太陽王的輝煌與拿破崙榮光,如何成就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番麯摺頗多卻又異彩紛呈的曆史篇章,法蘭西的風情與魅力又從何處體現?本書便以八萬字左右的篇幅,迴答以上這些問題,簡明扼要、深入淺齣地勾勒瞭一幅法蘭西的曆史畫捲。
本書擷取法國曆史上重要時刻,真實地展現曆史畫捲中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我們沉浸於久遠的曆史年代那些或驚心動魄,或盪氣迴腸,或令人扼腕的場景之中。讀完這一本書,你便會知曉法蘭西共和國如何讓世人驚嘆,如何從史前文明發展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巨人。
同時,本書同時關注貫穿數韆年的法國風俗長捲以及其中蘊藏的多元生活價值,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也極富趣味性,從而讓您對法國文化有立體化、多元化的認知。「身未遠,而心已至。」讓我們去真切地感受法國的浪漫文化,去探索法國跌宕起伏又驚心動魄的曆史變遷吧!
作為一個對經濟史稍有瞭解的讀者,《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經濟方麵的內容也讓我感到驚喜。作者將法國的曆史發展與經濟變革緊密相連,展現瞭不同時期經濟模式的演變以及它們對社會結構的影響。我尤其欣賞他對法國工業革命的描述,不僅僅是蒸汽機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分析瞭工業化對法國農村、城市人口遷移、階級結構以及殖民擴張的影響。他還提到瞭法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應對來自其他國傢的競爭。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述法國大革命時,也分析瞭經濟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比如糧食危機、貧富差距加劇等,這些都成為瞭革命爆發的導火索。對於殖民地經濟,作者也給予瞭關注,解釋瞭法國如何通過海外貿易和資源掠奪來支撐其國內經濟,以及這種模式在後期所帶來的問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經濟發展是理解法國曆史不可或缺的一環,它深刻地影響著法國社會的方方麵麵。
评分拿到這本《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我其實是抱著一種“能不能真的讀完”的忐忑心態。畢竟法國曆史,從高盧時期到拿破侖,再到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如今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那跨度、那復雜度,用一本書來概括,聽起來就像是“一口吃成個胖子”的雄心壯誌。但當你翻開第一頁,看到那精心梳理的時間綫和清晰的章節劃分,那種不安感就開始一點點消退。作者顯然花瞭大量心思去取捨,去提煉。我尤其喜歡他對每一個曆史時期的切入點,不是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通過一些關鍵的人物、思潮,甚至是一些有趣的逸聞趣事,將厚重的曆史變得鮮活起來。讀到卡洛曼王朝的衰落,那種權力真空下的暗流湧動,仿佛能聽到宮廷裏竊竊私語的聲音;讀到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不僅僅是瞭解一位君主的奢華,更能感受到集權王朝是如何將國傢資源與個人意誌融為一體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法國曆史上那些黑暗的時刻,比如恐怖統治時期的血腥,二戰期間的屈辱。他用一種客觀但又不失溫度的筆觸,去呈現曆史的復雜性,去探討這些事件背後的人性掙紮和社會動蕩。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想象當時的情景,思考那些決策者們麵臨的睏境。這本書真的像一個循循善誘的嚮導,帶我穿越時空,去感受法國這片土地上,那些決定命運的瞬間。
评分我一直覺得,理解一個國傢,首先要瞭解它的政治製度是如何演變的。《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清晰地梳理瞭法國從早期的封建王朝,到君主專製,再到共和製的確立和演變,以及其中夾雜的幾次帝製復闢。他沒有簡單地羅列不同政體,而是深入分析瞭每一次政治變革的原因、過程和結果,以及它們對法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産生的深遠影響。我特彆喜歡他對法國大革命的闡述,不僅僅是攻占巴士底獄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分析瞭革命的思想基礎,革命黨派的鬥爭,以及最終共和國的建立所麵臨的內外挑戰。作者還詳細地解釋瞭法國政治光譜的形成,比如左右翼的意識形態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在法國曆史的進程中不斷碰撞和演變。讀完這一部分,我對法國的政治文化,以及那種對自由、平等、博愛理想的執著追求,有瞭更為深刻的理解。即使是在經曆動蕩和變革之後,這種理想依然在法國社會中留下瞭深深的烙印。
评分我一直對法國的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想很感興趣,而《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這方麵的內容給我帶來瞭極大的滿足。作者將法國曆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比如啓濛運動、浪漫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巧妙地融入到曆史敘事中。他不僅僅是介紹這些思想的代錶人物和核心觀點,更重要的是分析瞭這些思想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時期産生的,它們如何影響瞭法國的社會變革,以及它們對現代法國社會的影響。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法國大革命與啓濛思想的關係的闡述,清晰地展現瞭伏爾泰、盧梭等人的思想是如何成為革命的理論基礎的。他還詳細地分析瞭二戰後法國知識分子的角色,以及他們如何通過哲學和文學作品來反思曆史、探索人生意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法國曆史的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碰撞和精神探索的過程。它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的變革,更是人類思想的不斷解放和進步。
评分作為一名對世界格局和國際關係感興趣的讀者,《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國際視野方麵做得非常齣色。作者並沒有將法國曆史局限於法國本土,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世界舞颱上進行審視。他詳細地分析瞭法國在歐洲和世界曆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與其他國傢之間的關係。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對法國殖民帝國興衰的描寫,以及殖民地獨立對法國本土的影響。他還深入地分析瞭兩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所處的地位,以及它在戰後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作者對於拿破侖戰爭如何影響歐洲的分析也相當到位,展現瞭法國在那個時期對歐洲政治格局的巨大衝擊。這本書讓我對法國在全球曆史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理解瞭法國是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和定位的。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覺得“讀完”法國曆史的,是它所營造齣的那種“連綿不絕”的曆史感。作者在每個章節的結尾,都會巧妙地將話題過渡到下一段曆史,讓讀者感覺曆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整體,沒有絕對的斷裂。這種敘事的流暢性,讓我能夠很容易地跟隨作者的思路,從古至今地去理解法國的演變。我尤其喜歡他對法國文化韌性的強調。即使在經曆過最黑暗的時期,法國人民依然能夠從曆史的廢墟中站起來,重新創造輝煌。這種精神的傳承,讓我對法國這個國傢産生瞭由衷的敬意。作者在書中對於“法蘭西民族精神”的解讀,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法國會在曆史的長河中,一次又一次地煥發齣強大的生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像是一次與法國靈魂的對話,讓我對這個國傢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
评分我一直對藝術和文學很感興趣,但對曆史總覺得有些枯燥。《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這一點上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驚喜。作者在講述曆史事件的同時,非常注重將文化、藝術、思想與政治緊密結閤。在描述某個時期時,他會穿插介紹當時流行的藝術風格、重要的文學作品,甚至是哲學思潮。比如,在講到中世紀時,不僅僅是教會的權力擴張和騎士的傳說,還會提及哥特式建築的崛起,以及當時的宗教文學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讀到印象派興盛的時期,作者沒有簡單地說“畫畫的人變瞭”,而是解釋瞭這種藝術變革背後,社會生活的變化、科技的進步(比如攝影術的齣現)以及藝術傢們如何挑戰傳統,錶達對現實世界的全新觀察。這種多維度的敘事方式,讓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代和事件列錶,而是充滿瞭生機和色彩。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博物館裏穿梭,一邊欣賞著曆史文物,一邊聽著導遊講述它們背後的故事。尤其是關於波西米亞風情和藝術沙龍的描寫,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創造力與激情的巴黎,感受到瞭濃厚的文化氛圍。
评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作者並沒有把曆史寫成一部冷冰冰的英雄史詩,而是充滿瞭對普通人的關注。在講述宏大的曆史事件時,他總會穿插一些小故事,一些來自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們的視角。比如,在描述巴黎公社時期,他不僅僅是寫瞭革命者的口號和鬥爭,還描繪瞭普通市民在動蕩時期的生活,他們的恐懼、他們的希望。在講到二戰時期,他不僅寫瞭戴高樂的抵抗,也寫瞭普通法國人在占領區的掙紮,以及那些選擇與抵抗力量閤作的人們所麵臨的風險。這種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讓曆史變得更加真實和 relatable。我感覺自己不再是旁觀者,而是仿佛置身於那個時代,能夠體會到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尤其是作者對於法國抵抗運動的描寫,既有宏大的敘事,也有個人英雄主義的閃光點,但更多的是對無數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付齣的贊頌。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曆史是由無數個個體命運匯聚而成的,而每一個個體都值得被銘記。
评分作為一名對軍事曆史有些瞭解的讀者,我對《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在軍事部分的描繪感到非常滿意。作者並沒有將篇幅過多地放在戰役的細節描述上,而是更側重於分析戰爭對法國曆史進程的影響,以及法國軍事戰略的演變。從高盧時期抵抗羅馬的戰術,到百年戰爭中英法騎兵的對抗,再到拿破侖戰爭的輝煌與終結,以及兩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的命運,作者都做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他分析瞭法國軍隊在不同曆史時期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根據時代的變化調整戰術和軍事思想。例如,他對凡爾登戰役的描述,不僅僅是展示瞭戰爭的殘酷,更揭示瞭這種消耗戰對法國國力的影響,以及為何之後法國會更傾嚮於防禦性的馬奇諾防綫。作者在處理拿破侖戰爭時,也很有見地,他解釋瞭拿破侖如何通過軍事上的成功,改變瞭歐洲的政治格局,又如何因為過於野心勃勃而最終走嚮覆滅。這本書讓我對法國的軍事傳統和其在全球曆史舞颱上的軍事角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评分坦白說,我對法國曆史的瞭解,之前主要來自於電影和一些零散的讀物,總是感覺碎片化,缺乏一個宏觀的框架。《一本書讀完法國曆史》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最讓我稱道的是其敘事的連貫性。作者非常巧妙地將不同時期、不同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勾勒齣來,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跳躍。比如,他能從法國大革命的理念溯源到啓濛思想傢的著作,再講到革命如何席捲法國,又如何影響瞭歐洲乃至世界。這種脈絡感的構建,讓整個法國曆史的進程仿佛被串成瞭一條璀璨的珍珠項鏈,每一顆珍珠都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又共同構成瞭一幅壯麗的圖景。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革命”這個概念的解讀,他不僅關注瞭法國大革命,還深入分析瞭之後幾次重要的政治變革,解釋瞭為什麼法國會如此頻繁地經曆改朝換代,以及這些變革對法國社會結構和民族精神産生瞭怎樣的深遠影響。他對於拿破侖的評價也頗為中肯,既肯定瞭他的軍事纔能和改革成就,也指齣瞭其帝國擴張最終走嚮失敗的原因。這本書讓我第一次對“法國精神”有瞭更深入的理解,那種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以及伴隨而來的矛盾與衝突,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