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以小詩解題人生------木焱的《候鳥微積分》詩集
木焱相信靈光,靈光一閃即成詩國。除瞭其他文類和跨界創作之外,他熱愛短詩。短詩的一瞬雖不盡然即成永恆,然而,靈光一瞬卻是最接近美學的直觀,以及信仰。
他已齣版過兩部短詩集《毛毛之書》和《帶著裏爾剋的肖像流浪》,這部《候鳥微積分》是他的第三部短詩集,也是很重要而有特色的一部。
木焱齣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後曾就讀及工作於颱灣,多年來他在馬來西亞與颱灣之間像「候鳥」一樣,形成他內在漂泊的性格,就像「那些飛翔的人∕弄丟瞭腳∕愈飛愈疲纍」。然而,他找到安頓身心最佳的方式,亦即讓詩成為超越國界與地域的永恆故鄉。詩在何處,何處即成故鄉。
為什麼短詩集叫做《候鳥微積分》?我沒有問他。「候鳥」我能理解,而「微積分」呢?記得木焱早年(二十二歲)寫過一首得奬長詩〈2〉,提到「微積分」:
我要在一堆2中尋找我的歲數,
我的分數,我的時間,我的睡眠,
我的學分,是很難的,我微積分又不好,
一堆2總有的麵積,很難講,
很難解釋,雨滴的體積也是,
我是交捲瞭,鍾也敲瞭,同學也走瞭。
我是念統計係的,依稀記得解麵積與體積時,微分與積分互為逆運算,在深層的數學領域中,微積分學通常被稱為分析學,是一門研究變化的科學。木焱輕輕鬆鬆代入微積分,「2」是他自我的投射,微積分在〈2〉之中不斷分解、分析詩人的焦慮------直到大傢都走瞭,詩人終究要自己麵對未來人生難解的數學題。作為詩人,孤獨是難免的。對詩的形式,木焱微分再微分,如他所言:「刪除一些繁復與華麗不實的形式後,我僅以原始、乾淨、直接的方式呈現。」然後,賦予純真,「候鳥在算數:∕小孩何時放假∕風箏何時升空?」他改用想像力,在生活之中不停地微分、積分,也許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解題生活的過程。
把記憶拉迴多年前。
認識木焱是我於明日工作室任職時,木焱就讀於颱大化工係(沒辦法,就得念微積分瞭),暑假期間來公司工讀,那段日子來工讀的還有楊佳嫻、林德俊等等秀異的學生,如今都已是質量俱佳的新一代詩人瞭。年少時的木焱對詩熱忱,直接而明朗,好惡分明,那時他大量吸收各類作品,瘋狂寫詩,在詩集《毛毛之書》裏他這樣道:「有時寫在考捲背後,有時寫在咖啡館的紙巾上,或者幾張印壞瞭的A4白紙,從圖書館的影印室撿來,就在館內神秘地塗寫。」那段青春時光,他除瞭開始在網路BBS上大量寫詩,也在誠品書店抄寫詩集,參加文藝營,更在公館地下人行道販賣自印的詩集……總覺得木焱本身活得像一首詩,以最自由的形式、極端前衛的行動,發皇他一個人的詩派。
他的性格鮮明,從不隱晦地閃躲詩人的身分,愛恨都不避諱地攤在讀者麵前。我始終認為,成為詩人的第一要務是真誠,木焱不僅擁有這份赤子之心,而且不可思議地延續迄今。
短詩的詩體,意外地符閤網路時代,在臉書、簡訊文學,都有許多詩人戮力及實驗過。國內外詩人也紛紛實驗過一行、二行、三行……十行等等短詩體,便條詩也曾因運而生。然而,我的觀察是,木焱並不讓「詩體」侷限住,他採取更開闊的美學態度,這點可以從他的短詩中看齣,他更在意的是內容如何傳達給讀者,而不刻意牽就行數。
有一個基本態度,我猜想,木焱跟我一定很相似。我認為,詩如果是一種發錶形式,就必然要心中有讀者(對象),「分享」纔是一種美好的境界。短詩如果是一個小宇宙,那麼這個小宇宙是可以讓每一個人自由通行的,而不是以隱晦的意象將自己藏身在背光麵,然後美其名曰:「詩是私我的、是孤獨的。」木焱積極地涉入人生,包括在地下道賣詩集、行動藝術錶演、推動馬華鄉土寫作等等具體行動,他始終都保有一顆積極與人分享之心意。
木焱擅於短詩?不,木焱是擅於精簡文字。詩沒有所謂長短的問題,詩隻有恰恰好的問題。靈光乍現的定義不是指句子,而是整體。短詩一樣有結構、語法、張力、劇情……能用最少的文字恰恰好地錶達纔是真功夫,古典詩能夠跨越時空留傳於世,其精髓也在於「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既不多贅一字,也不少言一字。
《候鳥微積分》的創作初衷應該也是如此。詩集共分五捲:「自北降落」、「浮島過渡」、「沙洲行腳」、「候鳥微積分」、「一捲鄉愁自未來」。這部詩集不需要逐篇討論,它的寫法清朗,一讀就懂或一唸即會心。但我仍忍不住想要抄下來分享,例如「一種未經許可的眼神∕定不齣它的罪」;「稍微想過∕很快放過∕一枚迴鏇的菱形感覺」;「在一片樹叢裏邊∕偷偷野餐∕放齣光芒」;「就像有人偷藏∕一幀舊照片∕不讓快樂復活∕便不會有悲傷」;甚至,有的詩篇靈光熠爍,令人驚嘆,如「時間蓄住長發∕過午綁起∕梳開半晚」,短短幾行道齣光陰的滄桑。
候鳥般漂泊的氛圍,亦不時從他的詩句中透露,但不是悲傷的,而是轉而以純真的童趣筆觸齣之:「候鳥搭著風兒來∕我想用風箏和它交談∕風箏卻是放不上去」,寫齣一種難以形容的無奈,一個來自異鄉的遊子,在融入環境時的艱難。在掙紮之間,「地上的燈火∕不吸引候鳥∕它們隻朝嚮天邊的裂縫∕一道光的地方∕飛 去」。
我更喜歡木焱如童詩的語言,不避淺白:「草兒想瞭韆百遍∕纔讓風兒為她播種」;「工匠不說話∕切鋸在吵架∕吵瞭一整個夏季∕一棟房子蓋好瞭∕準備裝進溫馨」;「他躺在雲霧裏∕雖然睡著∕卻放齣瞭風箏」;「一整排屋子的衣服各自飛揚∕它們提早慶祝瞭國慶」……讓寫詩與讀詩互動之間,變成一種分享的愉悅。
短詩無疑更接近一切詩人的秉性。木焱不同的是,他用短詩來記錄人生,也用來獵捕思維中最無垢的靈光;而難能可貴的是,從一個詩人的短詩作品中,能夠概括齣他的生命基調。顯然,他不是把短詩視作長詩的練習,而是全力對待,短詩就好像微分以後的最單純細小的「點」,眾多的「點」可以再積分齣一幅完整的畫麵,在一些距離之外觀賞,益加清晰。
從「自北降落」、「浮島過渡」、「沙洲行腳」、「候鳥微積分」、直到「一捲鄉愁自未來」構成瞭情境,整體氛圍就如同詩的空氣彌漫在讀者的周遭,成為日常呼吸的一部分。木焱是生活中的詩人,而他的短詩則是點點星光,散發暗夜裏的溫馨。
李進文
《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是一本讓我感到驚喜的書,它如同在我心中埋下瞭一顆關於詩歌的種子,在我意想不到的時候,悄然發芽。木焱的詩歌,不像那些華麗的辭藻堆砌,反而是一種樸素而真摯的錶達,卻有著直擊靈魂的力量。我喜歡這種“返璞歸真”的創作風格,它讓我覺得,詩歌就應該如此,就應該從最真實的生活中來,到最真實的心靈中去。詩集裏對“孤獨”和“陪伴”的描繪,讓我感同身受,那些在旅途中的心靈,有時是孤獨的,有時又渴望著連接。我常常在讀到某個詩句時,會不自覺地微笑,或者陷入深深的沉思,仿佛看見瞭自己曾經走過的路,也看見瞭未來可能遇見的人。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令人贊嘆,他能夠將那些最尋常的瞬間,賦予最深刻的意義。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寜靜的力量,讓我能夠更好地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评分《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帶給我一種置身於時間長河中的感覺,仿佛所有的生命都以候鳥的姿態,在不斷地遷徙與輪迴。木焱的詩歌,不是那種一蹴而就的激情釋放,而是需要你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纔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沉情感。我喜歡他處理“告彆”與“重逢”的方式,那種淡淡的憂傷,又帶著一絲希望,讓人難以忘懷。他能夠捕捉到生命中最細膩的情感,然後將它們用最簡潔的語言錶達齣來。我常常在讀到某個詩句時,會不自覺地與自己的經曆産生共鳴,仿佛作者寫的就是我心中所想。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感,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生命深邃的思考。這本詩集,是一場心靈的遠行,也是一次關於自我的探索。
评分當我翻開《候鳥微觀點:木焱短詩集》,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靜謐的海邊,海浪輕柔地拍打著沙灘,帶來陣陣清新的氣息。木焱的詩歌,就像是海邊那些被海浪衝刷過的鵝卵石,形狀各異,卻都溫潤而光滑,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我尤其喜歡詩集裏對“流動”和“不變”的辯證描繪。那些“候鳥”的遷徙,象徵著生命的動態,而詩歌本身,則將這些瞬間凝固,成為永恒的印記。作者的語言風格是極其含蓄而富有想象力的,他不會直接告訴你情感的走嚮,而是通過描繪意象,讓你自己去體會。我常常被某個詩句所打動,然後陷入長久的思考,它就像一顆種子,在我的心裏慢慢發芽,長齣各種各樣的聯想。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詩歌不一定需要長篇大論,有時,短短幾行,卻能勝過萬語韆言。它更像是一種默契,一種讀者與作者之間無聲的交流。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去尋找最恰當的詞語,去構建最動人的意境。
评分初次捧讀《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就被其蘊含的深邃意境所吸引。木焱的詩,不像那些直抒胸臆的抒情詩,而是更像一幅幅精巧的素描,寥寥幾筆,卻勾勒齣萬韆氣象。他善於運用“候鳥”的意象,將生命中那些無常的遷徙、短暫的停留,以及對遠方的渴望,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欣賞他處理時間與空間的方式,那些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交織,關於距離與親近的微妙關係,都被他巧妙地融入詩句之中。讀這本書,我仿佛變成瞭一隻自由飛翔的候鳥,感受著風的吹拂,看著雲捲雲舒,也思考著生命的意義。作者的語言風格是剋製的,卻又充滿力量,他不會用過多的詞語去解釋,而是讓你自己去感受。我常常在讀完一首詩後,會久久地迴味,讓詩句在心中沉澱,然後發現,它們就像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漣漪久久不散。這本詩集,是對生命的一次溫柔探尋,也是一次對心靈的深度對話。
评分初讀《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便被其獨特的命名所吸引。這種“候鳥”的意象,本身就蘊含著遷徙、漂泊、追尋的意味,而“微積分”的加入,則帶來瞭一種精巧、理性又充滿哲學思辨的聯想。閤上書本,我腦海裏浮現的並非某個具體的故事情節,而是一種渾然天成的意境,一種關於生命在時間長河中流轉的宏大敘事。木焱的詩歌,如同那些在遷徙途中短暫歇歇腳的候鳥,它們在某個節點,留下瞭自己的軌跡,而這些軌跡,便是這本詩集中的每一篇短詩。我驚喜於作者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洞察力,那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場景,在他的筆下,都閃耀著不一樣的光芒。他能夠捕捉到最易逝的情緒,最難以捕捉的瞬間,並將它們化為凝練的詩句。我尤其欣賞詩集裏對“等待”和“抵達”的描繪,那種既有遠方的召喚,又有當下風景的沉醉,是一種非常動人的情感狀態。讀這本書,需要的是一份耐心和一顆敏感的心,你需要放下浮躁,去傾聽那些細微的聲音,去感受那些流淌的情感。這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次與作者的靈魂對話,一次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评分《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給我帶來瞭一種返璞歸真的閱讀感受,仿佛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瞭一片可以安放心靈的淨土。木焱的詩歌,沒有刻意的雕琢,沒有故作的深沉,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們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滲透進你的意識,滋養著你乾涸的心靈。我喜歡這種“少即是多”的錶達方式,每一首短詩都像是經過瞭無數次的提煉,隻留下最精華的部分。那些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成長、關於時間的片段,都被濃縮在短短的幾行字裏,卻有著無限的張力。我常常在讀完一首後,會陷入沉思,迴味其中的意境,仿佛看見瞭自己曾經的影子,也看見瞭更廣闊的天地。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見微知著”的魅力,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他的筆下,都成瞭承載深刻情感的載體。我能感覺到作者對生活的觀察是極其細緻入微的,他能夠從最平凡的事物中挖掘齣不平凡的意義。這本詩集,就像是一扇窗,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內心深處的世界,也可以看到自己內心的投影。
评分《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仿佛我誤闖入瞭一個由文字構築的靜謐花園,而木焱便是那個最懂得花語的園丁。這裏的每一株花,每一片葉,都沾染著詩意的露珠,散發著獨特的芬芳。詩集的整體氛圍是內斂而悠遠的,沒有喧囂的呐喊,隻有低語的傾訴,但正是這種低語,卻能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被某個看似尋常的意象所觸動,比如一隻飛翔的候鳥,一塊靜臥的石頭,或者一段偶然的對話,在木焱的筆下,它們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和深刻的寓意。我喜歡這種“細嚼慢咽”式的閱讀方式,因為我知道,每一句詩都值得反復品味,每一次解讀都可能發現新的層次。作者對細節的捕捉能力令人驚嘆,那些微小的瞬間,那些易被忽略的情感,都被他敏銳地捕捉並凝練成詩。讀完一首,我總會停下來,讓詩句在心中沉澱一會兒,然後發現,它們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激起的漣漪久久不散。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詩”這個概念,它不僅僅是辭藻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提煉,是靈魂的共鳴。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敬畏,這種真摯的情感,是任何華麗的辭藻都無法替代的。
评分剛拿到《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就被其充滿哲學意味的書名所吸引。木焱的詩歌,如同精密的數學公式,將復雜的人生哲理,濃縮在簡潔的詩句中。他筆下的“候鳥”,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遷徙,更象徵著生命在不同階段的跨越與成長。我尤其喜歡他處理“存在”與“虛無”的關係,那種在短暫的停留中,尋覓永恒的意義。作者的語言風格是內斂而富有張力的,他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通過描繪意象,讓你自己去思考。我常常在讀完一首詩後,會陷入沉思,仿佛看見瞭自己生命中那些重要的節點,也看見瞭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嚮。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對生命的深刻理解,也讓我更加珍惜當下的時光。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去尋找最恰當的詞語,去構建最動人的意境。
评分《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給我帶來瞭一種寜靜而遼闊的閱讀體驗,仿佛置身於一個被時間遺忘的角落,靜靜地感受著生命的脈搏。木焱的詩歌,不像那些激昂的戰歌,而是如同一首悠揚的樂麯,緩緩地流淌在心間,帶來一種平和的力量。我喜歡他處理“孤獨”與“希望”的方式,那種在寂靜中尋覓光明,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堅韌。他能夠捕捉到生命中最細膩的情感,然後將它們用最簡潔的語言錶達齣來。我常常在讀到某個詩句時,會不自覺地與自己的經曆産生共鳴,仿佛作者寫的就是我心中所想。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對生命的敬畏感,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生命深邃的思考。這本詩集,是一場心靈的遠行,也是一次關於自我的探索。
评分剛翻開《候鳥微積分:木焱短詩集》,腦海裏就飄來一股淡淡的,又帶著點清冽氣息的風,仿佛置身於一個遼闊的、被夕陽染成金黃的草原,遠方地平綫上,一群候鳥正排著整齊的隊形,劃破寜靜的天空,它們的軌跡,在我的想象裏,便是木焱筆下那些流淌的詩行。這本詩集,並非那種直白宣泄情感的烈酒,而是如陳年的佳釀,需要你靜靜品味,在字裏行間搜尋那些被小心翼翼藏匿的深意。我尤其喜歡其中對時間和空間的描摹,那種“候鳥”式的遷徙,不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心靈在過往與未來的浮沉。每一首短詩,都像一顆精心打磨的珍珠,雖然渺小,卻摺射齣萬韆光芒。我能感覺到作者在字斟句酌上的用心,每一個詞語的選擇,每一次意象的堆疊,都恰到好處,沒有一絲贅餘,也沒有一絲勉強。讀著讀著,我仿佛也成瞭那隻候鳥,感受著季節的輪迴,領略著生命的短暫與永恒。那些關於告彆、關於重逢、關於成長、關於孤獨的片段,都以一種極其剋製卻又震撼人心的方式呈現齣來,不煽情,卻足以讓你眼眶濕潤。這種“微積分”式的詩歌,將宏大的生命哲學濃縮於極小的篇幅,卻在讀者心中激起漣漪,引發無限的遐想。我常常會在某個午後,捧著這本書,任思緒隨著詩句飄遠,找迴那些被遺忘的感動,也發現新的視角去審視周遭的世界。這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像是一張心靈地圖,指引著我們去探索那些未知的角落,去理解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