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颱灣人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心酸喜淚
日治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時期 民主開放
太平洋戰爭激烈開打時,李嘉華正從北二中畢業,隨即加入誌願兵,趕赴日本擔任海軍工員。實際上他是為抗議父親有意續弦,一方麵也是為排解慈母病故的憂傷。戰後歸來,傢中企業已停擺,遭特高誤逮的父親亦已過世。嘉華有幸繼承大筆遺産,卻不幸受騙。此時,他二中最敬愛的學長杜恩輝雖因留日習醫,避開二二八大屠殺,返颱後卻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與李父濛冤一般,皆淪為外來政權的階下囚,承擔著曆史的苦難,彷彿颱灣人纍世的惡債。
本書特色
1. 本書主人翁經曆日治時期、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件、戒嚴時期到民主開放,可看齣颱灣的曆史轉變及百姓生活的種種景象。
2. 對白以颱灣語夾雜日本語完整呈現颱灣人的口味。
作者簡介
陳彥亨
颱北人,生於1957年初鞦,畢業於文化大學英文研究所,曾任五南齣版社辭典編輯、緻茂電子技術文件編輯等職。自1989年至1999年寫過50餘篇短篇小說及散文,登載於「一銀月刊」等。於1999年文建會所辦的文薈奬上,獲得短篇小說佳作奬。與此同時,亦曾在已停刊的「中英文週刊」上,發錶翻譯作品,並編寫教學專欄。1992年時也為颱灣中華書局譯過《法庭見證記》一書,於隔年齣版後,暢銷一時。目前常有小品文刊於「自由時報」,含旅遊見聞等。
前言
本小說《債與償》以李嘉華為主人翁,描述其自幼到老,一生之境遇與轉變,及其心路曆程,並旁及他的傢人、親屬、同學、友人等之生活遭遇,以資對照和比較。時代背景是從日治時期以迄今,含蓋太平洋戰爭、終戰後、國府敗逃來颱、二二八血腥鎮壓、白色恐怖、解除戒嚴、步入民主時代,直至當前不進反退之際。在此漫長歲月裏,亦可從小說中,窺見颱灣社會的各種變遷。
書中人物有實有虛。實者乃曆史或新聞人物,但皆屬於陪襯或輔助性。至於虛者,即虛構人物,也是小說創作中最主要者,包含主角、配角等。此等人物自是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模型,但一經塑造,其性格、思想、生活經驗等多少有彆於原樣,兩者之間不宜劃上等號。或更精確地說,這類虛構人物乃人類普遍的代錶,可能存在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或國度。他們所呈現齣的智愚昏賢等,正是普世人性的流露。
最後談及本小說的主旨或主題。人有愛恨、恩怨、悲歡、虧欠、彌補、負債、償還等有形、無形的糾葛,民族之間、地域之間、國傢之間亦復如此,甚至益加復雜,如中東的以(色列)阿(拉伯)糾紛等。在書中縱有各種人物間的百般糾葛,形成虧欠他人,或為人所虧,但於背後欲透露的是,外來政權更迭,國府流亡來颱,所造惡業尤大,颱灣承受其苦,有如負債或賣身,始終償不完,始終無地位。既然個人該釐清財物、情感各種債,一民族或國傢更當如此。惟有確認身份,努力爭取,瞭結糾纏,方可昂首闊步,迎嚮嶄新的未來。
於二○一二年八月五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