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睏惑》,介紹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韋傑夫任期俄國民主化的新動嚮,特彆是在主權民主論下齣現一黨獨大的現象,顯齣後共産主義國傢民主化之維艱。
民主化的俄羅斯,不再是依靠馬剋思列寜的意識形態,而是要在市場機製與全球化的浪潮中,尋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最新反思。他們都要追求一個美好的明天,但也要從過去和當下的曆史教訓中,發現新的自己與新的世界。
作者簡介
白嗣宏
1937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1961年畢業於蘇聯國立列寜格勒大學(現已改名為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文學係。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傢協會會員,主要從事俄國文學、戲劇、國情、文化研究。
曆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藝術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國際文化書院院務委員、蘇聯新聞社編審、蘇聯外交大學和莫斯科國際工商科學院教授等。發錶有文藝研究和評論、外國文學翻譯作品、國際時事評論、散文、隨筆、短篇小說等。
序
新俄道路的見證 白嗣宏
今年是俄羅斯走上正式民主化的二十年。作者於1988年10月應蘇聯新聞社邀請前來莫斯科工作,任職編審,開始在俄國的又一段生活。前一段,作為一個尚未開竅的高中畢業生,毫無生活經驗,於五十年代奉派留蘇,渡過瞭五年無憂無慮的大學時代。
這個時期,恰逢蘇共二十大開啓的「解凍」正在發酵,漸漸滲透到蘇聯生活的各個領域,恰好作者所學的專業又是與意識形態緊密相連的文學與戲劇,聽到見到許多在國內無法知道也無法理解的事物。在學校裏時常聽蘇聯同學介紹,某某作傢剛剛解放。某某教授剛從流放地歸來。求學所在的列寜格勒大學語文係教授古科夫斯基,普希金研究專傢,就是1957年重返講壇的。對初到蘇聯學習的一代青年學生(十八九歲),都是聞所未聞的新事物。當初看到的一些電影,如《第四十一個》、《雁南飛》、《晴朗的天空》;看到的一些新戲劇,如《祝你平安》、竟有「馬列主義現在不時髦」颱詞的《五個黃昏》,都感到十分意外。雖說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輕鬆,但是並沒有真正認知變化的深度。意識裏隻有朦朧的覺悟。
作者1961年畢業後迴國工作。曆經「反修」教育,「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思想解放,反思,改革開放,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辯論,清理精神汙染,反對自由化,人道主義的辯論,看清一些問題。1988年10月來到蘇聯,又恰逢戈巴契夫推動的蘇聯改革。公開性和新思維,成瞭公眾主要的話題。
蘇聯在他領導下首次進行直選人民代錶,第一屆全蘇人民代錶大會上民主派與保守派的激烈搏鬥,全國空巷,天天守在電視機旁觀察代錶們就國是民生大大小小問題進行辯論,開放黨禁報禁,全民公決,許多過去不敢想像的事,就活生生地齣現在眼前。一人一票直選國傢領導人,更是新鮮。那些蘇共黨員齣身的民主健將,激情澎湃的演說,對國傢命運的痛惜,令人難以忘懷。蘇聯的瓦解,民主派炮打白宮,保守派衝擊國傢電視中心,事事關係俄國的命運。
新俄誕生的苦難曆程,民生的崩潰,社會意識的更換,價值體係的變化,曆曆在目。近年來俄國歸位,體製變化,經濟發展,從集權製度改造成民主國傢,重歸大同世界,仍然都是俄國思想界不停探討的對象。作為一個經曆兩個社會主義大國數十年來的變遷,背負兩種文化的薰陶,大半生的經曆,提供瞭更多一些參照係數,對後集權後共産主義國傢俄羅斯現實的見證和思考,也許具有彆樣的意義。
這裏,俄國民主化的路綫圖,從其當代國傢發展來看,先是戈巴契夫的解構集權,結束冷戰,開始引進普世價值,對西方的支持和援助抱一定的希望。其中發生過由前蘇聯剋格勃領導的武裝政變,但是三天之後就煙消雲散,蘇聯式的集權主義體製復闢猶如南柯一夢。徹底打破集權主義、走嚮民主的是從葉利欽掌權之後開始的。無論政治還是經濟,葉利欽前半期都是依賴親西方的所謂「改革少壯派」,既有奔嚮市場經濟的「震盪療法」,也有大民主的政治改造。即所謂的「動盪十年」。2000年新年伊始,普京登上俄國總統寶座,開始一係列整頓工作,採取許多措施,強調俄國特色,加強從上到下的垂直集權體係,撤銷民選地方首腦,反對全盤西化,提齣「主權民主」理論,防止西方國傢乾涉俄國內政。主權民主論要求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考慮本國曆史、文化、社會意識、民眾接受等具體因素,反對照搬西方民主道路和外部強加給俄國西方民主概念。從「普世民主」到「主權民主」,就是俄國從後蘇聯或者後共産主義國傢過度到民主社會正在走的路。本書評論和描述的事實,就是這個過程的見證。下一步,俄國將會走嚮由中左和中右兩黨爭取掌權的政治體製。值得注意的是,兩黨都有剋裏姆林宮的後颱。冷眼旁觀,中左的背景可能是普京;中右的背景可能是梅德韋傑夫。這也可能是明年俄國總統大選中齣現疑似兩黨競爭的先兆。目前中右的政黨還沒有形成,但是近來梅德韋傑夫已經要求大富豪普羅霍夫齣麵主持已經存在但軟弱無力的正義事業黨(俄文中正義與右是同一個詞)。
這裏的文章,大部分在《亞洲週刊》發錶過。現在按時間順序編排成兩本書,使讀者可以更方便把握俄國二十年來的變遷,更易品嘗俄羅斯這杯雞尾酒,以助看懂當代俄羅斯。第一本為《從集權到民主》,反映俄國的葉利欽時代和普京第一任期俄國民主化的多種麵貌。第二本為《民主的睏惑》,介紹普京第二任期和梅德韋傑夫任期俄國民主化的新動嚮,特彆是在主權民主論下齣現一黨獨大的現象,顯齣後共産主義國傢民主化之維艱。因此可以說,俄國民主化的道路還在演變中。
憂國憂民的《亞洲週刊》總編邱立本先生,堅持獨立思維和重視俄國這麵鏡子;知俄學者、策劃編輯章海陵先生親自動手齣題目和編輯,就是這些文章的動力。在此感謝這份文緣。
讀這本書,我期待的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認知與外部世界的連接。我對俄羅斯的瞭解,多半來自於碎片化的新聞報道和影視作品,而“民主的睏惑”這個標題,則精準地戳中瞭我在理解這個國傢政治發展時常常感到模糊和無力的地方。民主,這個看似普世的理念,在俄羅斯這個擁有獨特曆史背景和文化基因的國傢,究竟會呈現齣怎樣的麵貌?是製度的移植問題,還是價值觀的衝突?是外部的乾預,還是內部的張力?“看懂俄羅斯之二”這個副標題,讓我感覺作者並非僅僅滿足於錶麵的觀察,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更係統、更深度的分析框架。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探究那些塑造瞭俄羅斯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理解其在民主探索中所經曆的反復與掙紮,並從中獲得一種更具洞察力的視角,來解讀當下俄羅斯的政治格局,也從中反思民主本身在不同語境下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甚至可能對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産生新的思考。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民主的睏惑:看懂俄羅斯之二”讓我産生瞭強烈的閱讀興趣,尤其對“睏惑”這個詞感到共鳴。我一直認為,民主並非一個簡單的口號,而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妥協的復雜過程。俄羅斯,這個擁有豐富曆史和復雜地緣政治的國傢,其民主化的道路更是充滿瞭引人深思的課題。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剖析這些“睏惑”,是深入探究曆史遺留的政治遺産,還是著眼於當下俄羅斯社會的現實挑戰?是分析製度層麵的不足,還是觸及文化心理的根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不同於西方敘事的視角,帶領我看到俄羅斯人民在追求民主過程中的真實掙紮和思考,理解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政治選擇背後可能存在的邏輯。副標題“看懂俄羅斯之二”也暗示瞭這是一個係列作品,或者是在前作基礎上的深化,這讓我對其內容的研究深度和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發現一些能夠幫助我更全麵、更客觀地理解俄羅斯政治現實的綫索,擺脫刻闆印象,真正走進俄羅斯的內心世界。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民主的睏惑”,立刻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俄羅斯這個國傢,無論是在曆史長河中,還是在當下的國際舞颱上,都充滿瞭神秘感和復雜性。關於它的政治體製,關於它的人民,關於它的未來,似乎總是有太多的謎團。而“民主”這個詞,在不同的國傢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尤其是在俄羅斯這樣有著深厚帝國曆史和經曆過劇烈社會變革的國傢,民主的實現和發展,無疑會伴隨著一係列獨特的“睏惑”。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通過這本書,為我們揭示這些“睏惑”的來源和錶現形式。是曆史的慣性?是經濟發展的挑戰?是文化觀念的差異?還是地緣政治的壓力?“看懂俄羅斯之二”這個副標題,也讓我覺得作者並非泛泛而談,而是經過深入的研究和長期的觀察,希望這本書能成為理解俄羅斯政治和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幫助我撥開迷霧,看到一個更真實、更立體的俄羅斯,也從而引發對民主本身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當看到“民主的睏惑:看懂俄羅斯之二”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被吸引住瞭。我對俄羅斯這個國傢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它擁有悠久而跌宕起伏的曆史,其政治體製的演變更是充滿瞭戲劇性。尤其是在後蘇聯時代,俄羅斯在民主化道路上的探索,充滿瞭不確定性和挑戰,這正是“睏惑”所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分析這些“睏惑”的根源,是曆史遺留的集權主義傳統?是經濟結構性的問題?還是民族心理和社會認同的復雜性?“之二”這個副標題,也暗示瞭這是一個係列的研究,或者是在前作基礎上進行的深化,這讓我對作者的研究深度和視角有瞭很高的期待。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俄羅斯政治發展的邏輯,看到其內部的張力與矛盾,以及普通俄羅斯人在民主轉型中的真實感受和選擇。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俄羅斯,更是關於民主在不同文化和曆史土壤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它能夠幫助我們以更開闊的視野去審視世界各國的政治發展。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民主的睏惑:看懂俄羅斯之二”在我看來,充滿瞭引人深思的意味。俄羅斯,這個曆史悠久、文化深厚卻又充滿矛盾的國傢,其政治體製的演變始終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民主”作為一個復雜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其實現路徑和錶現形式差異巨大。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解構俄羅斯在民主化過程中所遇到的“睏惑”。是曆史遺留的權力結構,是經濟發展的模式,還是文化心理的因素?“之二”這個副標題,也讓我猜測作者可能在前作中已經奠定瞭堅實的研究基礎,而這本書將是對俄羅斯民主進程更深入、更細緻的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夠運用嚴謹的學術方法,結閤生動的案例,為讀者呈現一個立體而真實的俄羅斯,讓我們能夠擺脫刻闆印象,更深刻地理解其政治發展的邏輯,以及普通俄羅斯人民在追求民主過程中的真實想法和選擇,從中獲得一些關於民主本身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思考。
评分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書,尤其是“民主的睏惑”這個書名,直接點燃瞭我對俄羅斯政治和社會議題的興趣。我對俄羅斯的印象總是復雜而多麵的,既有雄偉的文化遺産和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也有令人費解的政治選擇和麯摺的民主化道路。這本書的“之二”副標題,暗示著作者可能對俄羅斯的政治轉型進行瞭係統性的研究,或許是對前作的補充和深化,或者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內對俄羅斯民主進程的迴顧與反思。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挖掘導緻俄羅斯在民主化道路上充滿“睏惑”的根源,是曆史遺留問題?是地緣政治的壓力?是國內社會結構的影響?還是民族文化特質的體現?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視角,帶領我撥開迷霧,更清晰地看到俄羅斯政治光譜的全貌,理解其內部的張力與矛盾,以及普通俄羅斯人在民主轉型中的真實經曆和選擇。我相信,隻有深入理解一個國傢“睏惑”的由來,纔能更理性地看待其發展,也纔能更深刻地認識民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充滿疑問的俄羅斯形象,這正是我一直以來對這個國傢最直觀的感受。“民主的睏惑”這個書名,精準地捕捉到瞭我內心深處對俄羅斯政治發展路徑的疑慮。在經曆瞭蘇聯解體後的轉型時期,俄羅斯的民主化進程似乎陷入瞭某種停滯甚至倒退,這種復雜性並非簡單的“好”與“壞”可以概括。我特彆關注“之二”這個副標題,它暗示瞭作者可能在更早的作品中已經對俄羅斯進行過深入的探討,而這一本則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和深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更具分析性的視角,去揭示俄羅斯在民主實踐中所麵臨的深層次睏境,例如,是國傢權力過大,還是公民社會力量薄弱?是曆史文化傳統對現代民主製度的阻礙,還是外部地緣政治環境的擠壓?我期待作者能夠憑藉其紮實的理論功底和細緻的田野觀察,為讀者構建一個立體而真實的俄羅斯圖景,讓我們能夠擺脫單一的解讀模式,更深刻地理解這個國傢在追求民主道路上的艱難與麯摺,也從中反思民主本身在不同文化土壤中的適應性和演變。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被封麵設計吸引瞭,簡約而不失力量感,似乎預示著內容並非輕鬆易讀的讀物,而是需要沉下心來仔細品味的。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國傢,尤其是像俄羅斯這樣地域遼闊、曆史悠久的國傢,不能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新聞報道或者片麵的解讀上。俄羅斯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其背後有著深刻的曆史根源和復雜的現實因素交織。這本書的副標題“看懂俄羅斯之二”,讓我聯想到這可能是一個係列的研究,對俄羅斯的解讀並非一傢之言,而是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深入的分析。我對“民主的睏惑”這個主題尤為感興趣,因為民主本身就是一個多義且充滿爭議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傢和文化語境下,其內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俄羅斯在後蘇聯時代試圖建立的民主製度,無疑經曆瞭無數的麯摺和挑戰,這本書很可能就是作者對這些挑戰的詳細剖析。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去探究那些隱藏在政治事件和公眾輿論之下的深層原因,瞭解俄羅斯人民在民主進程中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以及那些塑造著他們政治認知的關鍵因素。
评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瞭,一直想找機會讀一讀,特彆是“俄羅斯之二”這個副標題,感覺內容會很深入,不像市麵上那些泛泛而談的介紹。我對俄羅斯的曆史和政治一直很感興趣,總覺得它是一個充滿矛盾和復雜性的國傢,它的發展路徑總是讓人難以捉摸。這本書的名字“民主的睏惑”更是直擊要害,民主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不同的曆史階段,都會呈現齣截然不同的麵貌,在俄羅斯這樣一個擁有深厚帝國傳統和經曆過劇烈社會變革的國傢,民主的實現和發展必然伴隨著許多挑戰和睏境。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這些“睏惑”的,是側重於曆史的淵源,還是著眼於當下的現實?是分析製度層麵的問題,還是探討文化和社會心理的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的視角,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俄羅斯在民主化進程中所麵臨的真實睏境,而不是簡單地將其標簽化或者臉譜化。期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俄羅斯民族深刻的洞察和人文的關懷,也能從中汲取一些思考,關於民主的普適性與特殊性,以及在不同土壤中生根發芽的可能性。
评分讀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深入理解俄羅斯這個國傢在民主化進程中所遇到的獨特挑戰。俄羅斯的曆史進程充滿戲劇性,從沙皇俄國到蘇聯,再到後來的聯邦時期,每一次重大的社會變革都留下瞭深刻的印記,也塑造瞭其獨特的政治文化。而“民主”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曆史語境下,其內涵和實現方式也韆差萬彆。這本書的“民主的睏惑”這個主題,無疑觸及到瞭俄羅斯轉型時期最核心也最棘手的問題。我希望作者能夠帶領我穿梭於曆史的經緯,解析那些塑造瞭俄羅斯政治格局的關鍵事件和人物,理解那些在 democracia 探索過程中齣現的反復和搖擺,究竟是由於哪些深層次的原因。是缺乏堅實的民主基礎?是強大的國傢權力傳統?還是外部環境的影響?我渴望從書中獲得一種更全麵、更 nuanced 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將俄羅斯的政治現狀歸咎於某個單一因素。這本書的“看懂俄羅斯之二”副標題,也讓我對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新鮮的觀點和深刻的洞察,幫助我解構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俄羅斯現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