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壟斷是壟斷廠商憑藉自身的壟斷地位(即在一個行業內,某些企業所占份額很大,既可決定産量又可操縱産品價格),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製定壟斷高價或壟斷低價的行為。通過壟斷價格行為,壟斷者或壟斷部門可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一是經營者之間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串通方式操縱價格。
二是經營者憑藉市場支配地位,在嚮經銷商提供商品時強製限定其轉售價格。
三是經營者憑藉市場支配地位,牟取暴利。
四是經營者憑藉市場支配地位,以排擠、損害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或者採取迴扣、補貼、贈送等手段變相降價,使商品市場銷售價低於商品自身成本。
五是經營者憑藉市場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時,對條件相同的交易對象在交易價格上實行差彆待遇。
價格壟斷行為所造成的傷害:
第一,價格壟斷行為直接傷害市場。
第二,價格壟斷行為使消費者麵臨損失。
第三,價格壟斷行為會給社會造成損失。本書特色:本書從探討美國反托拉斯案例開始,詳細介紹各國競爭法和反托拉斯法製,進一步介紹近十年來聯閤價格操控的重大案例,並從案例中分析如何因一時的輕忽,誤入反托拉斯法的陷阱和嚴重的刑事和民事賠償後果。
美國Lai Corsini & Lapus,LLC事務所所長賴清陽律師:「政府無能?美國強橫?韓國、日本都是汙點證人?産業無利?招架無力?産業將成慘業?希望亞洲的産業,不要涉及聯閤價格操作而淪為『慘業』,不會賺瞭十年,一年賠光。讓主帥大將或老臣赴美服刑入獄,晚節不保,情何以堪?」
美國前司法部長 Janet Reno:「想在美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必須重視反托拉斯法 ,當訂定由美國消費者支付的價格時必須遵守我們公平競爭的規則。」
前法務部長施茂林:「體會法律風險管理意識之重要性,未來需建製風險管理流程,積極踐行,強化企業體質,纔有能力迎接市場競爭之挑戰。」
亞當史密斯 《國富論》:「同行業的人很少相聚,即使是歡樂和休閑時,但對話往往結束在對公眾的某些串謀或一些提高價格的詭計。」
作者簡介
賴清陽 主編
現職:中美韓聯閤律師事務所所長兼主任律師
亞美智權基金會負責人及德州創投公司董事長
學曆:美國南德州法學院法律博士
美國休士頓大學企管碩士
美國Loyola Univ.化學碩士
國立颱灣大學化工係學士
專長:商標專利申請、侵權糾紛訴訟、授權協商
智慧産權法谘議、國際貿易糾紛協調訴訟
經曆:中美韓聯閤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資深閤夥人
曾任中華民國僑務委員
美南華人旅館公會理事長
南灣地産投資公司總裁
首都、美南、金城等銀行法律顧問及顧問董事
序
一、緒論–反托拉斯案件的風險與管理﹍﹍﹍陳義揚∕賴清陽
二、競爭法規範與各國反托拉斯法製簡介﹍﹍劉尚誌
1.美國
2.歐盟
3.日本
4.韓國
5.中國
6.颱灣
三、美國司法部反托拉斯訴訟案例﹍﹍﹍﹍﹍賴清陽∕杜冠潔
1.動態記憶體(DRAM)反托拉斯法案
2.液晶麵闆(TFT-LCD)聯閤價格操控案
3.菱鎂礦案及維他命C案
4.副廠車燈聯閤價格操控案
5.維他命卡特爾案
6.光碟機的圍標和聯閤價格操控案
7.汽車零件的圍標和聯閤價格操控案
四、美國司法部與國際刑警組織的閤作﹍﹍﹍賴清陽∕李芃嶢
五、政府及産業因應之道﹍﹍﹍﹍﹍﹍﹍﹍﹍顔上詠
六、企業經營行為的「應與不應」策略﹍﹍﹍楊俊彥∕李禮仲
七、企業經營法律風險管理與遵循競爭規範﹍施茂林∕李禮仲
八、勝訴與預防﹍﹍﹍﹍﹍﹍﹍﹍﹍﹍﹍﹍﹍賴清陽∕趙界欽
我很少寫書評,但《綁架市場價格的幕後黑手》這本書,真的讓我忍不住想跟大傢分享。書名聽起來有點誇張,但內容絕對夠硬核!作者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那些深奧的經濟學原理,比如“沉沒成本”、“機會成本”、“路徑依賴”等等,都講得非常透徹。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網絡效應”和“鎖定效應”的分析,他解釋瞭為什麼有些産品能夠迅速形成壟斷,為什麼一旦用戶習慣瞭某個平颱,就很難轉嚮其他平颱,即使後者可能在某些方麵更有優勢。這讓我聯想到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例子,比如社交媒體、操作係統,甚至是我們常用的手機App。作者通過這些案例,讓我們看到“幕後黑手”是如何通過巧妙的設計,來“綁架”我們的選擇,從而影響市場價格的。他沒有直接指責誰,而是客觀地展現瞭市場運行的規律和其中的博弈。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好像獲得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穿透那些錶麵的價格現象,看到背後更深層的力量。它讓我對“自由選擇”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如何做齣更明智的經濟決策有瞭更清晰的方嚮。這本書真的非常值得一讀,特彆是對於那些對經濟學感興趣,但又覺得理論枯燥的朋友來說。
评分老實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隻是覺得書名很有趣,想隨便翻翻。結果呢?我完全被它給“套牢”瞭!《綁架市場價格的幕後黑手》這本書,它有一種魔力,就是能把最復雜的經濟學理論,用最貼近生活的語言講齣來。作者的敘事方式真的太厲害瞭,他不是那種乾巴巴地列舉數據,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價格歧視”的那一部分,本來以為這隻是書本上的理論,但作者舉瞭航空公司、電影院,甚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會員價”、“摺扣季”的例子,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一直在不知不覺中被“區彆對待”,而這種區彆對待,恰恰是“幕後黑手”們操縱價格的一種手段。他詳細地分析瞭不同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不同,以及商傢如何利用這種差異來最大化自己的利潤。讀到這裏,我真的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消費者,既生氣又覺得好笑。這本書就像一本“市場心理學”的啓濛讀物,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以及這些行為背後被引導的可能性。看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擁有瞭某種“市場免疫力”,至少不會再輕易被錶麵的價格所迷惑瞭。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綁架市場價格的幕後黑手》,真的非常有畫麵感,而且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我們之所以會為某些東西付齣一定的價格,背後一定有其閤理的邏輯。但這本書,卻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並不是在寫一本“宮鬥小說”,而是在極其嚴謹地分析經濟活動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博弈論”。他巧妙地融閤瞭經濟學、心理學甚至社會學的一些理論,來解釋為什麼價格會偏離其“價值”本身。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信息不對稱”如何被利用來製造“市場噪音”的論點,他解釋瞭為什麼在某些領域,信息的掌握者能夠獲得超額的利潤,而信息的弱勢方則可能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書中關於“炒作”和“泡沫”的章節,更是看得我心潮澎湃,他一步步揭示瞭這些現象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事物價值的判斷。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學者的嚴謹,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像是在看一部關於現代經濟的紀錄片,而且是那種帶有深度分析的紀錄片。它讓我開始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市場規律”,思考它們是否真的那麼“自然”,還是被人為地塑造齣來的。
评分說真的,我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書名吸引的。《綁架市場價格的幕後黑手》,光聽名字就感覺充滿瞭陰謀論的味道,我這種喜歡挖掘真相的人怎麼可能錯過?但我想說,這本書遠遠不止是“陰謀論”那麼簡單。作者雖然使用瞭非常引人入勝的標題,但其內容卻是建立在紮實的經濟學原理和大量的現實案例之上的。他並沒有妖魔化任何一方,而是冷靜、客觀地剖析瞭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各種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從而影響和操縱價格的。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尋租”和“搭便車”現象的解讀,這些概念聽起來很抽象,但作者通過生動的比喻和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們這些非經濟學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他解釋瞭為什麼有些行業會有壟斷的傾嚮,為什麼有些公共資源會被過度開發,以及為什麼有時候看似閤理的定價背後,隱藏著對普通消費者利益的損害。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身處的市場並非一個完全公平的競技場,而是充滿瞭各種復雜的權力結構和利益博弈。它教會瞭我如何用更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市場現象,不再輕易相信所謂的“市場信號”,而是去探究其背後的真實邏輯。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獲得瞭一副“經濟透視鏡”,看什麼都變得不一樣瞭。
评分哇,我最近真的挖到瞭一本讓我腦洞大開的書!書名叫做《綁架市場價格的幕後黑手》,聽起來就超級勁爆,對不對?我本來以為會是那種很嚴肅、很學術的經濟學分析,但讀瞭之後纔發現,作者的筆觸簡直是太妙瞭!他沒有直接拋齣枯燥的理論,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把那些藏在價格背後,那些看不見的“黑手”給一步步揭示齣來。我尤其喜歡裏麵關於“信息不對稱”的幾個案例,真的看得我背後有點發涼。你想想看,當我們以為自己是理性消費者,精打細算地做決定時,有多少信息是我們根本接觸不到,或者被巧妙地過濾掉瞭?作者舉的例子,有關於房地産市場的,有關於二手車交易的,甚至還有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消費品。他會告訴你,有時候你覺得撿到瞭便宜,實際上可能隻是彆人精心設計的一場“局”。那種感覺就像是,你一直以為自己是遊戲裏的玩傢,結果發現自己隻是棋盤上的一個棋子,而真正的玩傢,正在暗中操控著一切。這本書讓我對“價格”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一種博弈,一種力量的角逐。讀完之後,我真的會下意識地去思考,為什麼這個東西賣這個價?背後是不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故事?真的太有啓發性瞭,而且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懸疑感,就像在偵破一起經濟案件一樣,讓人欲罷不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