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99:1?
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失業者占領華爾街,以「We are the 99 percent」這句口號,嚮以金錢操弄政治、主導社會的1%發齣抗議。
「為瞭拿到理想中的文憑,欠瞭銀行40萬元的學貸,卻沒辦法償還。」
「不管怎麼精打細算,戶頭還是存不瞭什麼錢……」
「一成不變的日子,該怎麼辦呢?」
麵對金融危機、歐債問題以及接連的挑戰,崩壞已經說的夠多瞭,阮慕驊和大傢一起「反崩壞」,打破「99:1」。
40歲之前,他過的是上班族的日子;現在,他過著自己安排時間的日子。
關於財富,他認為
想像力就是財富的原動力。追求財富是設定自我成就的目標,當有瞭財富的藍圖之後,就能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關於理財,他提齣
儲蓄投資實力。理財,是打理人生的財,理未來財和現在財,賠瞭時間纔是最可怕的事。
不同的財富形式要有不同的思維──
怎麼區分虛擬財富和實質財富?時間財和機會財又是什麼?
定時定額賺得多纔有意思,但獲利時就要齣場
市場消息往往是假的,股票要買在不安心,賣在很安心
利率決定瞭房産價格
瞭解策略和決定方法,風險規避也能創造財富。
突破睏境,一起緻富。
作者簡介
阮慕驊
經曆
中央通訊社記者
工商時報編採中心副主任
東森新聞颱「股動錢潮」主持人
現職
FM98.1 NEWS98 電颱「財經晚點名」主持人
驊創學堂創辦人
心想事成,這句話可不是空話,盡管心想事不一定成,但心不想,事恐怕是更難成的。2004年蘋果日報訪問他,他設下賺1500萬的目標,那時他年薪100萬,心想15年的薪水不少瞭,立下瞭這個心願,後來有瞭目標加上努力去賺,果然達到瞭。當下覺得不可能或是很難的事,往往是自我設限的門檻,一旦突破瞭就海闊天空!
財經晚點名係列Facebook:www.facebook.com/ruanfinance
序 全球大崩壞 颱灣如何逃過一劫
Part 1趨勢篇 崩壞 全麵金權
「08」人類金權政治分界的關鍵數字
美國、中國與德國:「我們說話,你們閉嘴」
歐債根本是場肥皂劇
兩岸共享繁榮或同趨混亂
中國人有錢瞭
颱灣人在擔心什麼
圓的地球 平的視界
全球化下後遺癥 貧富差距拉大
富人的反思
政府要適切分配資源 協助社會底層
Part2觀念篇 想像 改變 理財力
財富的心靈藍圖
習慣走嚮富有
想像力 財富的原動力
培養成功者的藍海領航格局
利率、匯率與貨幣價格
利率 貨幣的時間價格
匯率 貨幣的國際價格
央行的悲歌 利率愈走愈低
復利增值 72法則之妙用
貨幣購買力 70法則之警惕
Part3執行篇 財務規劃 崩壞下的救生圈
不需紙筆 先在心中設想財務藍圖
理財即打理人生的財富
理什麼財? 未來財與現在財
資産負債+現金流管理=緻富祕訣
投資有風險 不投資難道沒風險?
掌握時間 步步為營
時間財祕訣之定時定額
風險規避亦能創造財富
時間財 vs. 機會財 財富的必選題
忍受賠錢的痛苦 忽略賺錢的喜悅
Part4思維篇 虛實之間 當機立斷
虛擬財富 vs. 實質財富
財富的形式
股票買在不安心 賣在很安心
把錢存好 用耐心換取大財富
選股的獨到邏輯和方法
股市簡易卻有效的大區間操作法
價值 vs. 價格 如何挑齣好貨?
房産 戰略級的資産分配
房産基本觀念先建立
打房 關鍵在利率高低
正麵思考的力量
有錢人真的比較長壽?
人生必要的註腳 傳承知識與財富
不用害怕未來 用理想創造動力
全球大崩壞 颱灣如何逃過一劫
「危機」、「崩壞」。
雷曼倒閉事件之後,全球經濟備受考驗,金融病毒仍存活並與日強大。2008年次貸風暴之後,全球央行為瞭救銀行、救經濟,依靠印鈔做為維生係統,模糊瞭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介綫。
美國聯準會實施瞭兩輪的量化寬鬆(QE),總計對市場投放瞭2.3兆美元的巨資,但是如此史無前例的作法,對經濟的振興卻顯得效果有限;歐洲的問題也不小,歐債危機爆發以後,不隻經濟層麵連政治也一併爆發危機;而大陸和颱灣也難逃捲入瞭全球經濟的超級風暴。
反崩壞!崩壞已經談的夠多瞭。
隻害怕崩壞無助於颱灣現在的社會氣氛,值此同時,我們需要的是一股嚮上的力量,是全民自發且重捨信心的力量,是一種勇於突破睏局的氛圍,須由下而上,形成草根且全民的力量,是一種颱灣民間自覺的力量,就事論事且尋求對策。
因此,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下,這本書的初衷由然而生,希望經由大環境的宏觀認識,再到個人微觀的奮發,尋找當前個人和全體社會的對策,促進更好的生活與更公平的社會環境,以迎接颱灣真正的黃金10年!
「反崩壞 打破99:1」這個書名,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腦海裏就閃過好幾個畫麵。你知道的,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被各種新聞、各種觀點轟炸,很多時候會覺得,這個世界好像正在一點點地失控,有點“崩壞”的意思。但這個標題,它就像是一道曙光,直接告訴我,“彆怕,我們有辦法!” 我當時在網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就覺得它的名字很特彆。它不是那種很普通的名字,而是有一種強烈的行動感。“反崩壞”聽起來就像是一種積極的抵抗,一種不嚮命運低頭的態度。“99:1”這個比例,更是讓我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說,在某個領域,99%的人都失敗瞭,隻有1%的人成功?還是說,99%的事情都朝著壞的方嚮發展,但隻要抓住那1%的機會,就能逆轉? 這本書的作者,我感覺他一定是個很有觀察力的人,能捕捉到我們生活中那些不易察覺的“崩壞”信號,並且有能力提齣“反崩壞”的解決方案。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場心理戰,時而感到一絲絕望,覺得“99”的壓力太大瞭,但隨即又被書中傳達的“1”的力量所鼓舞,重新燃起鬥誌。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有很多實際的操作方法和案例分析。它不會讓你覺得,“哦,原來是這樣”,而是讓你覺得,“哦,我好像也做得到!”它教會我,麵對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99”,我們不應該被數量嚇倒,而是要專注於如何去創造那“1”的突破點。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提醒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裏,保持獨立思考和主動齣擊的重要性。不要被所謂的“大眾趨勢”所裹挾,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價值,並且不懈地去追求它。它就像是一位智慧的導師,在你迷茫的時候,為你指點迷津,在你懈怠的時候,為你注入能量。這本書,絕對值得你細細品味,相信你一定會從中受益匪淺。
评分這本書,我當初也是被書名吸引住的,你知道的,現在市麵上書太多瞭,要找到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書真的不容易。「反崩壞 打破99:1」,聽起來就很有勁,有一種不服輸、要挑戰極限的感覺。我猜想作者一定是經曆過一些什麼,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強烈的“反”和“打破”的衝動? 一開始我還在想,“崩壞”指的是什麼?是人生的崩壞?社會的崩壞?還是某種概念的崩壞?“99:1”這個比例又代錶瞭什麼?是絕望與希望的比例?失敗與成功的比例?還是大眾與個體的比例?這些都讓我充滿瞭好奇。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就像是跟著作者一起踏上瞭一場探索之旅,時而跌入榖底,時而又奮力嚮上,那種起伏感讓人欲罷不能。 我覺得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迴避現實中的殘酷和不如意。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麵臨一些看似無法逾越的障礙,感覺自己渺小得像那“1”,而世界則是那“99”。但是,作者通過文字,一次又一次地展現瞭“1”的可能性,展現瞭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依然有逆轉的可能性。這種力量,不是那種虛無縹緲的雞湯,而是源自深刻的思考和堅韌的意誌。 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反崩壞”並不意味著要徹底顛覆一切,而是要在既有的框架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1”,並且讓它産生巨大的影響力。它教會我,即便身處劣勢,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被眼前的數字所迷惑,而是要相信自己的潛能,相信堅持的力量。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鼓舞,更是實實在在的思考方式上的啓發。 對我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想法和睏惑,同時也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思路。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思考在麵對“99”的壓力時,我該如何保有那份“1”的勇氣和決心。雖然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但它所蘊含的能量,卻是驚人的。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曆人生低榖,或者對現狀感到不滿的朋友們,相信你們一定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打破”的力量。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反崩壞 打破99:1」,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腦海裏就聯想到瞭一些很戲劇性的畫麵。你懂的,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聞、各種聲音此起彼伏,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焦慮,好像世界正在朝著某個方嚮“崩壞”而去。但這個名字,它就像是一道信號,直接告訴我們:“彆擔心,有解藥!” 我當時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好奇。我很好奇“崩壞”具體指的是什麼,而那個“99:1”的比例又代錶著什麼。是說,在某個領域,99%的人都覺得不行瞭,隻有1%的人還有希望?還是說,99%的事情都朝著壞的方嚮發展,但隻要抓住那1%的轉機,就能扭轉乾坤?這種懸念,真的非常吸引人。 讀這本書的過程,我感覺就像是在經曆一場智力冒險。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思考,去質疑,去發現。它不會讓你覺得枯燥乏味,反而會因為作者巧妙的布局和齣人意料的論點,而讓你欲罷不能。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解開一個復雜的謎題,每解開一層,都會有新的發現。 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地方,在於它對“微小改變”的深刻洞察。我們常常以為,要改變現狀,必須要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有時候,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1”,隻要找準瞭方嚮,並且持之以恒地去執行,就能産生巨大的“反崩壞”效應。它打破瞭我之前對“改變”的一些固有認知。 對我來說,這本書更像是一個工具箱,裏麵裝滿瞭解決問題的智慧和方法。它教會我,麵對那些看似無法戰勝的“99”,我們不應該感到絕望,而是要專注於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那個“1”。它讓我重新認識到,個體的力量,即使在看似弱小的狀態下,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這本書,絕對是近期我最推薦的一本,它會給你帶來全新的思考角度,讓你在麵對生活的挑戰時,更加從容和堅定。
评分「反崩壞 打破99:1」,這書名,一開始聽就覺得有點意思。你知道的,現在市麵上書太多瞭,名字起得一個比一個浮誇,但內容往往空洞得不行。可這本書的名字,它有一種力量,一種不容忽視的決心,好像在說,“我就是要挑戰現狀,我就是要打破常規!” 我當初是因為在網上看到一些書評,說這本書非常有深度,顛覆瞭很多人對某種現象的看法,所以纔好奇地買來讀讀看。我以為“崩壞”指的是社會的動蕩或者人生的低榖,而“99:1”可能是在說,在某些事件中,絕大多數人都失敗瞭,隻有極少數人能夠成功。我當時就在想,作者是怎麼做到從“99”的失敗中,找到那“1”的生機的?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就像是在一場密室逃脫,充滿瞭挑戰和驚喜。作者非常擅長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地揭示問題的本質,並且提供齣人意料的解決方案。它不是那種讓你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書,而是需要你跟著作者的思路,一起去思考,去探索,去質疑。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個體”的重要性。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在巨大的“99”麵前,個體是微不足道的。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隻要找準那個“1”的關鍵點,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去撬動它,就能産生巨大的影響。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我能夠發揮的作用。 對我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它不鼓勵我們盲目地跟隨潮流,而是鼓勵我們獨立思考,並且敢於挑戰那些看似不可動搖的“99”。它就像是一位思想的啓濛者,讓你看到,原來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固定,隻要你敢於“打破”,一切都有可能。這本書,絕對是近期我讀過的最讓我耳目一新的作品之一,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活充滿好奇,並且渴望做齣改變的朋友們!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我必須說,真的是絕瞭。「反崩壞 打破99:1」,光是這幾個字,就足夠勾起我這個資深書迷的好奇心。你知道嗎,現在市麵上的書,大部分都韆篇一律,要麼是情情愛愛,要麼是功成名就的勵誌故事,聽多瞭真的會審美疲勞。但這個標題,它帶著一種叛逆,一種不甘,一種要挑戰既定規則的衝勁,像是在宣示著“老子不服”! 我當時在書店裏看到它,第一眼就被吸引住瞭。它不像那種華麗的封麵,反而有種低調的質感,但就是這種質感,反而更加凸顯瞭標題的衝擊力。我當時就想,作者肯定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不然怎麼能想齣這麼有力量的標題?“崩壞”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頹廢和衰敗感,而“反崩壞”就是一種抗爭,一種嚮上的力量。至於那個“99:1”的比例,更是吊足瞭胃口,是在說成功與失敗的比例?還是多數與少數的比例?或者是絕望與希望的比例? 在我翻開這本書的扉頁之前,我腦海裏就已經湧現齣無數種可能性。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那些隱藏在“99”之下的“1”是如何産生顛覆性的力量的。我渴望著,它能打破我固有的思維模式,讓我看到,即使在看似不可戰勝的睏境麵前,也總有那一綫生機,等待著被發掘,被放大。 這本書的內容,真的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它不像那種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一點點地滲透進讀者的腦海裏。它讓我明白,所謂的“崩壞”,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放棄瞭抵抗。而“99:1”的比例,也不過是一種統計學上的現象,它不能決定個體的命運。這本書,就是一本教你如何從“99”的洪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1”,並且讓它熠熠生輝的指南。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個體力量”的強調。在如今這個社會,我們很容易被大數據、被群體淹沒,覺得自己渺小得不值一提。但是,這本書告訴你,隻要你找到瞭自己的獨特性,找到瞭自己的核心價值,哪怕你隻是那微不足道的“1”,你也能撬動整個世界。這種感覺,就像是在告訴你,你並非孤軍奮戰,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在為“反崩壞”貢獻力量。這本書,絕對是近期讓我最有收獲的一本書,強烈推薦給每一個渴望改變,渴望證明自己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