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500~1840年間,人類運輸主要依賴馬車及帆船,時速為16公裏,而於近200年來,人類運輸工具已擴展至包括汽船、火車、飛機、太空船等,時速提升至1000公裏以上。於1930年,跨大西洋的電話費(每3分鍾) 為244.65美元,而於1990年降至3.32美元,近年來的網路電話、通訊,亦可能趨近於1元以下或免費。因國際間人員、資訊運輸、交易及移動成本降低,全球互動及全球化即日愈加速。
全球化形成為全球社區(Global Neighborhood) 的原因不一定是世界價值、共同性全球文化的形成,而是因通訊、運輸便利化所造成的「強製的鄰近」,當社區是全球時,逃離壞社區就不是可行的方案,我們無權選擇社區夥伴,隻能和他們共同生活在一起全球必須共同麵對逐漸擁擠的社會和文化空間,如不能有積極的融閤(Inclusion)策略,可能導緻不同文化、宗教和意識型態間的衝擊、衝突或彼此間高築藩籬。全球社區必須導引新的全球文化政策及全球治理體製,來化解或管理無法融閤、相互衝突的全球問題。
隨著全球化加速,國際組織、國傢、企業及個人均必須重新為自我國際定位。尤其科技事業為全球産銷活動,為企業關係人股東利益及企業社會責任,需掌握全球政經及法製趨勢。本書針對「全球經營環境」、「企業全球化策略架構」、「全球投資及財務策略」、「全球商事法務規畫」、「全球商事法務執行」為架構分析,期對企業決策及法務人員之實務工作有所助益。
第一篇 全球化經營環境
第一章 全球化趨勢∕3
一、全球化的意義、特徵與正負麵效應∕4
二、全球化十大趨勢∕8
三、颱灣麵對全球化的策略∕13
四、颱灣企業麵對全球化的策略∕16
第二章 國際企業法製環境∕17
一、國際企業的商業活動∕18
二、國際商業活動的風險∕19
三、國際經濟整閤∕20
四、世界貿易組織之創設∕21
五、區域經濟整閤之區域性架構∕27
六、亞太經閤會∕35
七、國際企業的國際私法體係規範∕45
八、國際企業活動的國內法規範∕46
第二篇 企業全球化策略架構
第三章 國際企業的全球化策略∕77
一、企業經營全球化的緣由∕78
二、全球化規畫的策略∕79
三、奇異公司的全球化績效∕81
四、全球化企業的領導∕82
五、我國企業的全球化∕82
第四章 全球企業公民策略∕107
一、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概念與源由∕108
二、聯閤國等國際組織領導企業社會責任的實務∕110
三、企業建立CSR的營運模式及商業架構∕112
第五章 全球企業之公司治理∕118
一、公司治理的意義∕119
二、公司治理的目的與重要性∕122
三、美國公司治理之發展∕123
四、我國公司治理之規範架構∕132
第三篇 全球投資及財務策略
第六章 國際企業組織與投資∕169
一、國際型企業的組織形式∕170
二、世貿組織有關投資之規範∕173
三、OECD之資本流動規則∕176
四、國際企業授權與代理之問題∕179
五、國際企業的閤資與規範∕182
第七章 國際企業購併∕196
一、前言及問題∕197
二、購併的理由∕198
三、全球及我國購併業務的發展∕201
四、購併業務的種類、流程與法製∕203
五、科技創新與購併∕210
第八章 國際企業金融交易∕219
一、國際契約融資的方式∕220
二、世貿組織有關金融服務的自由化∕221
三、國際上對資金流動之管理∕249
四、國際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交易的規範∕255
第九章 國際租稅規畫與規範∕268
一、國際租稅架構∕269
二、國際租稅基本問題∕270
三、租稅規畫基本問題∕271
第四篇 全球商事法務規畫
第十章 國際企業與僱傭∕277
一、國際企業的代理關係∕279
二、國際企業的僱傭關係∕281
第十一章 國際企業與環境保護∕287
一、環保之重要性∕288
二、國際對環保之規範∕289
三、各國之規範∕290
第十二章 國際企業與消費者保護∕292
一、美國消費者保護之法製∕294
二、我國消費者保護法製∕297
第十三章 國際企業與公平競爭∕300
一、各國法製的差異∕301
二、競爭法的基本結構∕302
三、市場壟斷行為的限製∕303
四、閤併的限製∕303
五、訴訟的救濟與執行核準∕304
六、競爭法的適用範圍∕304
第十四章 國際企業與智慧財産權交易的規範∕308
一、國際智慧財産權管理及交易之理由∕309
二、智慧財産權管理模式∕311
三、智慧財産權授權或交易之契約∕317
四、智慧財産權保障的國際規範∕318
五、智慧財産權交易的本國規範∕320
第十五章 國際企業的國際貿易∕323
一、我國貿易法及相關法規的結構∕324
二、國際貿易的契約規範∕329
第五篇 全球商事法務執行
第十六章 國際商務契約∕337
一、國際契約的基本構造∕338
二、國際商務契約的基本構造∕338
三、國際商務契約的規範∕340
第十七章 國際商務爭議解決∕346
一、糾紛解決之方式∕347
二、訴訟及管轄權的問題∕350
三、與政府間的爭議解決∕352
四、外國仲裁、判決之執行∕352
第十八章 國際企業法務部門之設計與法務人員∕357
一、法務部門的定位∕358
二、法務部門與律師事務所之關係∕361
三、法務部門的工作內涵與流程∕362
四、法務部門與法務人員的培訓∕363
五、結 語∕363
自序
颱灣經濟發展初期乃歐、美、日等國企業來颱投資為主,所討論的國際企業管理與法律,乃外資企業在颱分(子)公司之管理,與本地法律之適用,本地人纔亦以進入外資公司為榮。然隨著本土企業全球化拓展,我國企業已本身成為國際企業,在全世界各國設子(分)公司與工廠,所謂國際企業管理與法律,乃轉化為如何在全球進行商務活動,如何適應外國法律之問題,全球化銷售、人事生産、財務之管理,成為颱灣企業必須規劃與學習之重要議題。
全球化企業必麵臨國際機構及多國之法律製度及問題,優秀的國際企業重視其業務的法律架構,以控製風險,甚而掌握商業的遊戲規則,法務人纔已必須從事後問題解決,走嚮事前的商業及法律規劃,乃其在知識經濟或新經濟的大環境之下,法律規劃決定商業版圖的空間。
卓越的國際企業以其在全球的法令遵循體製及文化,為生存與發展的前題,西方公司董事責任,亦以管理階層首先違法或促使員工守法為判斷標準,尤其國際企業的全球化運作,必以全球員工遵循法令為公司聲譽良善的指標,一流企業內部管理為當輔以法律製度的建立、守法文化的形成及完善的審核與執行。
本書嘗試以過去作者在學術及實務之經驗,介紹國際企業的理念、國際企業麵臨的法規環境、國際商務契約與爭議解決、國際投資與購併、國際金融交易、國際租稅規劃、國際人纔聘僱、國際企業環保、消費者保護、公平競爭、智慧財産權保護、國際貿易、企業法務部門設置與人纔培訓等問題,本書乃就上述問題為簡明分析並輔以實務案例及契約範例,期本書對颱灣諸多將形成或已為國際企業者,有若乾啓發之處,對企業主、學生均有助於其瞭解國際商業與法規環境,及實務案例作法。
陳春山 中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2008年8月
纔把《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看完,感覺收穫真的很多!身處在颱灣這個科技產業發達的環境,每天都在麵對層齣不窮的新技術和新挑戰,而這本書恰好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來看待科技企業的法務管理。 我特別喜歡書中探討的「全球閤規策略與在地化實踐」這個部分。作者並沒有隻是單純介紹各國的法律條文,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國傢和地區在監管文化、法律執行上的差異,以及科技企業如何製定一套既能符閤全球標準,又能有效落地到在地營運的閤規策略。這對於我們在颱灣公司,要處理與不同國傢團隊的閤作,甚至是進行海外市場的拓展時,提供瞭非常重要的參考。 書中對於「新興科技法律風險的預測與應對」的分析,也讓我感到非常受用。像是人工智慧的倫理問題、區塊鏈技術的法律定性、或是元宇宙的法律挑戰,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接觸到,但又充滿未知數的領域。作者透過對這些議題的深入剖析,幫助我們預見潛在的法律風險,並提前做好準備。這讓我意識到,法務人員不能隻是被動的應對者,更應該是具有前瞻性的風險預判者。 另外,我對於書中關於「企業併購與交易中的法律盡職調查」的詳細說明,印象非常深刻。在科技產業,併購是很常見的發展模式,而完善的盡職調查是確保交易成功的關鍵。作者不僅列齣瞭盡職調查的各個重要環節,還分享瞭許多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技巧,這對我未來在參與併購項目時,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資產。 總的來說,《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是一本非常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專業書籍。它為我們在颱灣的科技企業法務人員,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學習平颱,讓我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的複雜性,並掌握應對這些挑戰的實用工具。
评分這次有幸接觸到《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說真的,翻開第一頁就感受到一股紮實的學術氣息,但又不像傳統教科書那樣枯燥。作者在文字的運用上,我感覺很細膩,即使是講述一些較為深奧的法律概念,也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來呈現,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自覺地被吸引進去。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書中對於「科技創新與法規的平衡」的討論。在颱灣,我們都知道科技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時候法規都跟不上技術的腳步。作者深入剖析瞭這種現象,並探討瞭如何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又能有效管理法律風險,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這對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在產品開發初期就融入閤規考量,避免後期產生巨大的法律麻煩,提供瞭非常清晰的思路。 此外,書中對於「跨文化法律溝通」的章節,也讓我獲益良多。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閤作,溝通的障礙往往會影響到法律事務的處理效率。作者透過許多真實的案例,闡述瞭如何剋服這些文化差異,建立更有效的跨文化溝通機製,這對於我理解和處理國際業務非常有幫助。 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數據治理與隱私權保護」的深入探討。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時也伴隨著嚴峻的隱私權挑戰。本書詳細解釋瞭全球主要的數據保護法規,例如GDPR,以及它們對科技企業的影響,並提供瞭實用的閤規建議。這讓我對如何保護公司數據、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雖然我可能無法涵蓋書中的所有細節,但我可以肯定,《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是一本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書籍。它不僅提供瞭紮實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將法律智慧融入到科技企業的實際運營中,這對於在颱灣快速發展的科技產業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评分我最近纔將《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這本書讀畢,對於身在颱灣科技業的我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洞見可說是相當及時且深刻。作者在內容的編排上,我認為相當有條理,從大方嚮到具體操作,都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狀況。 其中,我特別對書中探討的「科技企業的閤規文化建構」部分,感到相當認同。作者強調,法務管理不僅僅是製度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在企業內部培養一種重視閤規的文化。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在快速變動的科技產業,如果沒有全體員工的共同意識,單靠法務部門的努力,是難以真正做到有效的風險管理的。書中提齣的一些具體方法,像是透過培訓、案例分享來提升員工的法律意識,都非常有啟發性。 另外,我認為書中對於「全球化數據隱私法規的比較與實踐」的論述,也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在當今的數位時代,數據是科技企業的生命線,而各國對數據隱私的保護法規日趨嚴格。本書詳細比較瞭例如歐洲的GDPR、美國的CCPA等重要法規,並提供瞭企業如何在不同法規環境下,建立一套統一且有效的數據保護策略。這對於我們在颱灣的公司,在與國際客戶和閤作夥伴打交道時,非常有助於釐清法律責任和操作規範。 我還想特別提到,書中對於「科技糾紛的預防與處理」的策略性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無論是專利侵權、商業機密洩漏,還是網絡安全事件,都可能對科技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作者不僅介紹瞭不同類型的科技糾紛,還提供瞭從預防、談判到訴訟等一係列的應對方案。這讓我對如何更好地保護公司權益,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總結來說,《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是一本結閤瞭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的優秀著作。對於在颱灣從事科技產業法務工作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全麵且深入的學習藍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並應對全球科技發展帶來的法律挑戰。
评分哇,我最近纔把《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讀完,說實話,對於我們這些在颱灣科技產業打滾多年的法務人員來說,這本書真的像及時雨!以前處理跨國併購、智慧財產權授權、或是應對國際監管法規時,總覺得資料零散、缺乏係統性的指引。這本書的齣現,就好像把所有散落的拼圖都收集起來,並依照邏輯清晰地排列好。 特別是書中對於不同國傢法律體係的比較分析,以及針對新興科技(像是AI、區塊鏈)的法律風險評估,讓我印象深刻。舉例來說,過去我們在處理海外閤作案時,光是理解對方國傢的閤約法規就夠頭痛瞭,更別提還有隱私權保護、數據傳輸等額外考量。這本書卻能將這些複雜的資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並提供具體的案例和解決方案,真的讓我在麵對類似挑戰時,更有底氣瞭。 而且,這本書的重點並不僅止於法規的介紹,更深入探討瞭法務部門在科技企業中的策略性定位。它強調法務不該隻是被動的風險規避者,而應該是積極的價值創造者,協助企業在閤規的前提下,推動創新與成長。這點我非常認同,尤其是在快速變動的科技產業,法務的思維必須跟上企業的步伐,甚至要能預見未來的法律趨勢。書中提供的許多管理工具和實務建議,對我提升團隊效率、優化工作流程,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想特別提一下,書中對於「科技法務的全球化思維」的闡述,真的非常到位。這年頭,哪個科技企業不是全球佈局?從研發、生產到銷售,都可能橫跨好幾個國傢。傳統上,我們可能比較習慣處理單一國傢的法規,但現在,必須同時掌握多個司法管轄區的法律要求,並建立一套能夠應對不同文化和法律習慣的法務管理體係。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框架和策略,讓我重新思考我們現有的法務架構,並著手進行調整。 總體來說,《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不僅是一本學術性的著作,更是一本實務操作的寶典。對於颱灣的科技企業法務從業人員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和洞見,絕對是提升專業能力、應對未來挑戰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強烈推薦給所有在科技領域工作的法務夥伴們!
评分我最近剛讀完《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這本書的內容真的非常豐富,讓我對科技產業的法務管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其中,關於「全球法規遵從與風險管理」的部分,我認為是本書的精華之一。作者詳細地梳理瞭全球主要經濟體對於科技企業的法律監管趨勢,從數據隱私、網路安全到反壟斷法,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 我特別欣賞作者在處理複雜法律問題時,能夠提供清晰的架構和可行的建議。例如,在探討如何應對跨境數據傳輸的挑戰時,書中不僅列舉瞭不同國傢和地區的相關法律要求,還提供瞭建立跨國數據閤規框架的具體步驟。這對我們在颱灣的公司,在與海外閤作夥伴進行數據交換時,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讓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 此外,本書對於「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授權」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在科技產業,智慧財產權是企業的核心資產,如何有效地保護這些資產,並透過授權來創造價值,是許多公司麵臨的重要課題。作者對不同類型的智慧財產權(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在全球範圍內的保護策略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提供瞭許多成功的案例和注意事項,這對於我們公司在進行專利佈局和技術授權時,有非常大的啟發。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條列式的法律知識,而是將這些知識與科技產業的實際運營緊密結閤。書中許多關於「法務部門的組織架構與營運模式」的討論,都非常貼近我們在颱灣科技公司的日常工作。如何建立一支高效、專業的法務團隊,如何與研發、業務等其他部門進行有效的協作,書中都給齣瞭寶貴的建議。 總體而言,《全球科技企業法務管理(二版)》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工具書。對於在颱灣科技產業工作的法務人員來說,這本書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完善的法務管理體係,更能提升我們在處理複雜國際事務時的專業能力和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