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導讀
重讀《簡愛》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理事長 / 交通大學外文係特聘教授 馮品佳
在諸多十九世紀英國小說裏,夏綠蒂.白朗特(Charlotte Bronte)的《簡愛》(Jane Eyre,一八四七)無疑是國人相當熟悉的作品,透過許多各種翻譯,電影與電視改編劇作,甚至像是瓊瑤小說這種本土化的改寫,許多世代的華文讀者對於簡.愛這位貧苦孤兒終於找到真愛的故事大都耳熟能詳。但是如果重新細讀《簡愛》,我們會發現尋找真愛的浪漫情節隻是重點之一,更重要的是小說所展現齣的社會意識,透過簡.愛的人生旅程尋求社會公平正義以及為孤兒尋找親緣歸屬。
平凡又不起眼的傢庭教師簡.愛受到雇主羅契斯特先生的青睞,有如灰姑娘一般得到嫁入豪門的機緣,但是她在知道羅契斯特早在西印度已有一段婚姻之後,為瞭道德良心而捨棄愛情逃走。其後簡.愛年輕英俊、性情高潔的錶哥席莊也邀她一起去印度傳教,簡.愛再度拒絕,因為她不能接受無愛的婚姻。在簡.愛麵對兩次求婚的抉擇上,我們可以看齣來她自律甚嚴的道德標準,不能因為愛而違背良心,也不能為瞭高貴的宗教情操而背離真愛。
對於傳統小說情節的女主角,走入婚姻、或是孤老終身是她們僅有的選擇,幾乎沒有發揮個人意識的可能。但是簡.愛忠於自我,始終如一,使得她成為十九世紀英國小說裏極其特齣的女主角。雖然她終究嫁給瞭羅契斯特,然而那時她已經是傢有恆産的富裕女性,而羅契斯特則是財富幾乎散盡的殘障者,依靠著簡.愛做為他人生光明的泉源。兩人的互動不但扭轉瞭當時父權式的婚姻模式,也證明瞭簡.愛不需要遠赴重洋就可以善盡基督徒助人愛人的天職。
然而,在小說尾聲簡.愛道齣「親愛的讀者,我嫁給瞭他」這句代錶美滿結局的名言之前,她必須像許多成長小說的主角一樣經曆諸多睏境與磨難。在《簡愛》裏,作者夏綠蒂.白朗特是透過一棟棟建築物的具體象徵意象來記錄簡.愛的人生經曆以及追求傢庭幸福的掙紮磨難。小說一開始時簡.愛是個寄人籬下的孤兒,在革特謝德府(Gateshead Hall)裏受盡舅媽與錶哥的欺淩,最具代錶性的情節當然是她被關在暗無天日的紅房(Red Room)裏暈厥的一段,道盡維多利亞時代孤兒的無助,即使有人收留,但是隨時有遭到監禁這種橫禍發生。當八歲的簡.愛在紅房裏大呼「不公平!不公平!」時,也彷彿在為這些孤苦無依的兒童們發聲,刻劃齣他們在社會邊緣求生求存的睏難與掙紮,也抗議社會的不公不義。
隨後,簡.愛被沒有血緣關係的舅媽送到窮人的寄宿學校羅沃德(Lowood),在嚴峻的管教與貧睏的環境中度過瞭十年光陰。簡.愛在初入學校時仍然是個追求公平正義的孩子,因此她為瞭校長不實的指控與公開的羞辱感到極為傷心,也為受老師歧視與壓迫的海倫打抱不平。但是充滿階級壓迫的羅沃德也提供簡.愛第一個建立親緣的機會,她和早逝的海倫姊妹情深,與公正的老師坦帕小姐亦有如傢人,為她漂泊的人生裏提供瞭一段平靜沉穩的時光,也讓她嘗到死彆之苦。
坦帕小姐結婚之後簡.愛離開羅沃德,在桑費爾德(Thornfield,直譯即為「荊棘地」)遇見真命天子羅契斯特。桑費爾德這座宅邸的英文名字極富暗示性,代錶簡.愛在此前途坎坷,必須披荊斬棘,備受煎熬。十八歲的簡.愛初齣社會,以知識換取生計,卻遇見年長她二十歲、浪跡天涯多年的羅契斯特,也深深為這個充滿父親形象的男性所吸引。在上流社會人士聚集的桑費爾德裏,簡.愛卑微的傢庭教師職位飽受揶揄,但是她卻直覺性地相信羅契斯特不屬於那群賓客,而是和她很親的「同類」。其後羅契斯特的自白也證明瞭簡.愛與他的確同樣身世堪憐,做為傢族的次子,其實他也是被遺棄的孩子,被父兄設計陷入買賣式的婚姻而痛苦不堪。所以簡.愛與羅契斯特的關係不僅基於浪漫的情愛,更齣自社會邊緣人的惺惺相惜。即便如此,在這座充滿父權陰影的宅邸裏,他們仍然無法擁有圓滿的傢庭,也迫使簡.愛再度齣走。
簡.愛在飢寒交迫時找到另一座居所荒原居(Moor House),也找到真正的血親瑞佛斯傢族。這樣情節上的巧閤或許牽強,卻是孤兒簡.愛在建構親緣歸屬極為重要的一環。席莊對她的好奇解開瞭她的身世之謎,讓她得知在印度經商的伯父留給她大筆遺産。從小追求公平的簡.愛做齣最無私的決定,與錶親們共分遺産,也證明她自我道德教育的成功。因此她終究能夠與羅契斯特在芬迪恩(Ferndean)重逢。沒有父權宅邸荊棘遍野的陰影,芬迪恩是棟森林中的小屋,充滿自然界的再生力量,使得雙眼盲目的羅契斯特都能夠重獲部分視力,也讓兩個孤兒終於能夠共組傢庭,繁衍下一代。
在一座又一座宅邸居處之中旅行的簡.愛終於能夠駐足生根,在男女平等的立基之上享受傢庭的溫暖,這是夏綠蒂.白朗特提供給十九世紀讀者(特彆是女性讀者)最大膽的烏托邦願景。同時,這本以英倫島國為背景的小說也展現瞭極為全球化的視域,透過殖民與宗教係統聯結歐、亞洲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充分顯現維多利亞時代大不列顛國的地理想像與世界觀。在全球已然「平麵化」的二十一世紀重讀《簡愛》,我們仍然不禁對於作者「前衛」式的願景感到贊嘆,也要為她超越時空限製的視野感到驚艷。這曆久彌新,令人百讀不厭,屢屢讓讀者産生全新閱讀感受的魅力,也正是《簡愛》得以成為世界文學經典之主因,也是今日讀者應該重讀《簡愛》的理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