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尹啓銘
現任
行政院政務委員
學曆
國立交通大學計算與控製係學士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博士
經曆
曾擔任行政院經建會技正
經濟部工業局局長
經濟部常務次長
行政院顧問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
經濟部長
著作
《颱灣經濟轉捩時刻》
《斷鏈》
《布局》
一、ECFA好處多多
1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協議(ECFA)導讀
2ECFA遭辱,何辜?
3反ECFA人士不敢說的秘密
二、名人名言篇
4與媒體刊登的名人言論「鬥嘴鼓」
三、事實勝於雄辯
5-1蔡主席之「德國廢核 颱灣為何不能?」
5-2蔡主席說得真好!過去10年主要是誰在執政?
5-3蔡主席,請問您在說什麼?
5-4跳脫兩岸的「機構記憶」纔能成就大格局
5-5蔡主席,還是不懂您在說什麼?
5-6談視野 論格局 想當國傢領導人先嚮瀋方正學習
5-7請問蔡主席,您的「二0二五非核傢園」,會不會把颱灣帶嚮「黑暗傢園」?
5-8蔡主席,您是不是在指桑罵槐?
5-9蔡主席,您所談的願景,不就是我們目前正在推動的政策和措施?
6-1南方朔先生,您錯瞭!
6-2南方朔先生,您還是錯瞭!
6-3南方朔先生,您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錯瞭!
7-1陳其邁先生,您說錯瞭
7-2概念清楚是政策規劃的起步
7-3陳其邁先生,您又錯瞭好幾個地方!
7-4陳其邁先生,請不要再隨便拿個數字來誤導人民!
8-1 .請陳董事長博誌 不要再就ECFA繼續誤導民眾
8-2原來陳博誌的ECFA替代方案都不能替代ECFA
9-1童教授,數字不是這樣解讀的!
9-2童振源教授:您錯得太離譜瞭!
10-1黃天麟先生,請不要斷「時」取義!
10-2「批判靠想像」的典範
11-1竟用童話來恐嚇颱灣人民
11-2滿篇文章盡是信口開河
11-3又在扭麯事實 指鹿為馬
11-4要寫經濟社論就要懂經貿,否則就應多下苦工夫!
11-5這樣的政策建言 候選人敢用嗎?
11-6某些人仍在扭麯事實
11-7來者就是客
11-8隻容他抹黑彆人,不準彆人說明的社論!
11-9中立、客觀之媒體不應再三扭麯事實、誤導人民
11-10彭博社是在批判陳水扁總統,並且給蔡英文主席難堪
11-11這樣的媒體能信任嗎?
11-12這樣的社論能看嗎?
11-13荷馬也會覺得很無辜、無奈又委屈
11-14喔~鬍亂栽贓會爛鼻子!
11-15連專傢在罵誰都不知道,竟然還可以寫「自由談」!
推薦序一
民主政治貴在政策的辯論
辯論愈明白,資料愈豐富,大眾對於事情的真相就愈清楚,容易有正確的判斷。過去幾年來,國內有很多政治辯論,其中有一個麵嚮,在政治辯論裏占據瞭很大的篇幅,對颱灣而言也非常重要,就是兩岸簽訂經濟閤作架構協議(ECFA)。本書能就此議題作第一手的解析,非常寶貴。
誠如尹政委在這本書裏開宗明義點齣,推動ECFA有它的時代背景,包括:全球化的發展、WTO杜哈迴閤談判受阻、區域經濟整閤加速發展、東協10國和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協定於2010年全麵推進…等。事實上,最新的發展即是韓國與美國、歐盟和印度都簽訂自由貿易區,而東協與日本、韓國均早已個彆都簽訂瞭自由貿易區。如不在這種情勢中尋求突破,颱灣的經濟將無可避免的被邊緣化。
在此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颱灣先前銷售到大陸的多數石化業産品,關稅是6%;但同樣的産品,去年年初開始,東協銷售到大陸的關稅是0%。如此同樣的石化業産品,颱灣賣106元,而東協賣100元,大陸的進口商會買誰的?這是簡單的道理。
此情況不矯正,颱灣以大陸為主要市場的産業就會遷齣颱灣,而到大陸或東協設廠,最後就是颱灣喪失瞭就業機會。所以,如果颱灣被排除在區域整閤之外,對颱灣的經濟,乃至國傢安全,都是一個立即的危機。
尹政委擔任經濟部長期間,在推動ECFA的過程中扮演瞭關鍵的角色。經過談判,ECFA簽訂瞭,但目前為止,生效的隻有早收清單。兩岸簽訂的是「架構協議」,等於確定瞭書本與章節的標題,以及第一章的內容,其他都需之後一步步的談判纔能達成協議。這是一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談判方式。
早收清單的項目是從今年(民國100年)起雙方降稅的産品。誠如尹政委在書裏所講:早收清單中我方齣口到大陸的項目是539項,遠超過大陸齣口到我方的267項,而金額方麵大概是4.8倍,即是我方賣到大陸的齣口金額的總額度是大陸賣到我方的4.8倍。如此第一章的實施,當然會對我國産業的競爭力有幫助,讓這些已經享受早收清單的産業盡量可以留在國內。因為廠商不需要遷到東協或大陸纔可以享受免關稅,在颱灣即可享受。但畢竟早收清單的項目還隻是所有項目中的一小部分,需要後續的協商纔能將ECFA的效果更加展現,也讓廠商有更強的意願留在颱灣。
非但如此,ECFA的簽訂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一點:代錶兩岸經濟關係一個嶄新裏程碑。過去在冷戰時期,歐洲曾經為瞭是否要進口蘇聯的天然氣來當作重要能源供應,有很大的辯論;但是後來歐洲決定要購買蘇聯的天然氣,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將當時冷戰兩邊的經濟關係加強,以降低冷戰氣氛和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增進雙方的瞭解,有助於和平相處。以這點來看,兩岸經濟關係的增進,對於未來降低軍事衝突會有正麵的效果,也就是兩岸關係會往和平方嚮發展的可能性增加。
第二點:颱灣跟大陸簽瞭ECFA,會吸引外商到颱灣來投資,例如:有一傢在颱灣南部生産薄膜的日本廠商,本來要把廠遷到大陸;但知道兩岸要簽訂ECFA以後,決定不遷齣颱灣,還要增加在颱灣的投資,因為在颱灣生産也可以免稅齣口到大陸。而其他類似的擴散效益正如尹政委在書中所講,包括:杜邦(DUPONT)、明尼蘇達礦業製造(3M)、高通(Qualcomn)、藍海氣體,日商則有OKUMA 、颱惟工業、旭哨子、JSR和 TORAY,颱商方麵則有如:允得興業、正新輪胎、華新麗華…等。正如引政委所言,ECFA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經在擴散之中。
既然如此,颱灣各界對於ECFA應該要給於公平的評價。但在這場辯論中,仍有反對方;反方發佈瞭很多的言論,而尹政委非常勇敢的對於這些言論一一加以答辯和說明。我個人認為是個敢做敢當的政務官,更是一位關心颱灣前途的知識分子。本人以恭賀的心情為這本書寫序,希望此書可以發揮正麵效用,讓兩岸政策的辯論在一個資訊充分的情況下進行,進而給予ECFA公平的評價。
保險安定基金董事長 硃雲鵬
推薦序 二
ECFA是颱灣少數可以選擇的道路
世上有許多反對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理由,但以政治理由反對是其中最不幸的。
1992年美國舉行總統大選時,美、加、墨三國間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正在談判中。老布希、柯林頓和第三黨候選人斐洛(Ross Perot)三人競選,斐洛是唯一反對NAFTA的,他說他隱約聽到此一協定發齣轟隆隆巨大的吸力聲響(giant sucking sounds),此吸力將使美國的工作被墨西哥吸乾抹淨。斐洛雖落選,但贏得19%的選票,這是美國史上第三黨總統候選人的最高得票紀錄。1992年大選由柯林頓勝齣,他在1994年簽署瞭NAFTA。斐洛所預警的「吸力聲響」並未齣現,但柯林頓的太太希拉蕊在2008年民主黨的總統初選時,重提自由貿易的議題,說她當年其實是反對NAFTA的。即使NAFTA已曆經14年的事實檢驗,黑白應已分明,但作為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它仍未失去政治魅力。想來事實並無法檢驗政治的是非。
經濟上至少有三個理由可以大大方方反對FTA,不需政治來攪局。第一,FTA雖對經濟全體的利益是好的,但難免犧牲弱勢的産業或弱勢的生産要素,如果後者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顧,FTA可以反對。第二,FTA雖創造新的貿易機會,但優惠的安排也可能造成貿易的扭麯(文獻上稱為trade diversion),例如韓國和歐盟簽訂FTA,可能使颱灣齣口到歐洲的電視機被韓國取代,對歐盟來說是一種淨損失;當貿易扭麯的效果大於貿易創造時,FTA不利於簽約國。第三,雙邊FTA的安排無論如何綿密,永遠不如多邊(如WTO)的自由貿易安排。
ECFA其實在談判伊始(雖然談判尚未完成)對上述三種正當的反對理由均有所考量。政府對於可能受害的弱勢産業和弱勢就業者設有輔導和救助的計畫。對於可能造成的貿易扭麯,未來將透過和其他國傢逐步洽簽FTA予以消除。至於多邊體係(WTO)和復邊體係(如APEC)的運用,在政策的優先性上,則永遠置於雙邊安排之上,並無以雙邊協議淩駕多邊體係的想法。ECFA目前已正式嚮WTO通報,接受WTO的監督。
不幸的,ECFA在誕生之前就已經被戴上政治的冠冕。兩岸雖已同為WTO的會員,但颱灣迄今拒絕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中國政府則利用其國際政治影響力杯葛颱灣和他國簽署FTA。在WTO杜哈迴閤談判幾近停擺、雙邊FTA愈來愈風行而颱灣漸被邊緣化之際,ECFA是颱灣少數可以選擇的道路。事實很明白,道理很清楚,但不同的人看起來,情緒大不相同。這就是政治。
尹啓銘兄是ECFA的重要締造者,他思慮精純,文筆詼諧。本書對ECFA各種爭論一一加以辯駁,頗有孔明舌戰群儒的氣勢,值得一讀。
颱灣大學經濟係教授 陳添枝
自序
福國利民 不容扭麯
2009年2月,政府宣布開始進行與中國大陸洽簽「兩岸經濟閤作協議(ECFA)」之後,各種抹黑、栽贓、扣帽子、扭麯事實的言論就舖天蓋地般席捲而來。這些言論一般來自特定媒體、特定政黨、特定意識形態的學者,其所使用的工具五花八門,除瞭透過特定媒體放話之外,尚包括遊行、集會、齣書、文宣品、煽動純樸的業者為其代言等,至其批判重點則如傾中、賣颱、香港化、依賴中國大陸、主權流失、失業加劇、衝擊弱勢産業、薪資被拉低等不一而足。
對於各種不實言論,政府主管機關雖會發布新聞稿澄清,偶而也會舉行記者會說明,但是由於兩個結構性的問題,這些澄清、說明大都無法經由適當管道傳播齣去,問題之一是不具新聞性。澄清、說明,在本質上就不太具有新聞價值,因此極少會被媒體採用。其次是報導或發布有關ECFA不正確言論者,通常都是某些特定媒體,其他媒體認為根本沒有必要給予迴應。除此之外,大部分政府機關認為對那些偏頗的言論已經澄清再三,不必每次給予迴應,即使迴應也上不瞭媒體版麵,因此時間久瞭就失去迴應的動力。由於以上種種因素,對ECFA及馬政府政策、政績持續謾罵的言論更是變本加厲,形成一種奇特的霸淩現象。
隨著ECFA談判的工作逐漸接近完成,批判ECFA的言論跟著升溫。本人自2010年4月開始就媒體對ECFA不實的報導和言論執筆迴應,並將迴應文章送給媒體記者及有關人士,雖然在預料之中,幾乎95%以上未能得到媒體採用,本人仍鍥而不捨地,凡見及報導、社論等有誤導社會大眾之虞者,均擇重要者予以迴應,並登於本人臉書。
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署ECFA之後,批判ECFA的言論仍然未減,不過此時批判的重點逐漸轉嚮ECFA簽署之成效不彰及馬政府政績。本人隻得繼續執筆迴應,其目的有三,一是讓社會大眾能多瞭解事實,能夠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哪些媒體在製造不實的言論、在誤導社會大眾;其次是希冀對那些惡意散播偏頗言論的媒體、人士能産生嚇阻作用,目前除瞭本人臉書之外,並在中時、聯閤開設部落格,可將本人的迴應與朋友們分享;第三是對曆史有個交代、對自己有個交代,尤其是作為一個政務官必須有高度的使命感,更何況ECFA是本人擔任經濟部長之時,傾全力展開推動的工作。
本書計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三篇文章,一是ECFA的簡介,其次是介
紹一般反ECFA人士所使用於誤導人民的手法,最後則是簡介扁政府執政8年颱灣經濟失落的情形,因為很多反ECFA人士常把該等現象與ECFA連結,一方麵造成颱灣人民對ECFA的恐懼,另方麵則在推卸責任。第二部分是名人名言篇,目的在呈現一些反ECFA人士言論矛盾之處,凸顯其尷尬的地方,博君一粲。第三部分搜集瞭部分本人於2011年迴應的文章,目的在讓事實呈現齣來,並讓社會大眾瞭解是哪些人在如何誤導社會大眾。
本書能得陳添枝教授(經建會前主委)、硃雲鵬教授(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寫序,為本書增光不少,兩位教授都是學養深厚的學者,並且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對ECFA及經濟事務更是瞭如指掌,由他們二位來為本書寫序是最為恰當不過。
尹啓銘 100.09.13
讀到這本書名,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過去幾年關於ECFA的種種討論,那些激烈的辯論、各種數據指標的攻防,還有民間各種聲音的交織。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捍衛”二字,似乎帶著一股強烈的立場,這讓我有些警惕,又有些期待。我很好奇,作者所謂的“捍衛”,究竟是指捍衛ECFA所帶來的具體經濟利益,還是它所代錶的某種更深層次的交流與閤作模式?“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這句話更是加深瞭我對這本書內容的猜測。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我們現在不采取某種行動,未來可能會失去重要的機會,或者麵臨更大的風險?在颱灣,關於兩岸經濟交流的議題,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它總是交織著政治、社會、文化等多重麵嚮。這本書的標題,毫不掩飾地錶達瞭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這讓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去描繪這種“後悔”的可能性。是基於曆史經驗的推演,還是對當前國際局勢的預判?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以量化的證據來支撐他的觀點,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情緒的煽動。畢竟,ECFA的存廢,對我們颱灣的産業發展、就業市場,乃至於我們整體的經濟前景,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這本書的標題,已經成功地勾起瞭我的好奇心,讓我想要一探究竟,瞭解作者究竟想為我們揭示一個怎樣的“後悔”的故事。
评分《捍衛ECFA: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這個書名,實在是太能抓住人心瞭。ECFA,這個詞對於我們颱灣人來說,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帶來的影響,無論是好的壞的,我們都感受過。書名裏這句“捍衛”,就讓我感覺作者是有話要說的,而且是有力度的,不是那種輕描淡寫的介紹。它不像有些書,寫得溫溫吞吞,這本書名一齣來,就讓人覺得,這件事很重要,得抓緊瞭。副標題“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更是把這種緊迫感推到瞭極緻,好像在說,機會就在眼前,稍縱即逝,一旦錯過,可就真晚瞭。我最想知道的是,作者到底要捍衛ECFA的什麼?是因為它真的為颱灣帶來瞭實實在在的好處,是我們不能失去的寶貴資源?還是說,作者看到瞭我們可能忽略的風險,而ECFA是規避風險的一道屏障?“後悔”這兩個字,太有分量瞭,它意味著失去、遺憾,甚至可能是一些我們無法承受的代價。在颱灣,我們對ECFA的討論總是充滿瞭兩極化的觀點,這本書名似乎是在試圖引導大傢往一個更積極、更主動的方嚮思考。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具體、可行的論點,讓我們普通民眾能看得懂,也能從中找到一些思考的方嚮。它能不能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ECFA的價值,並且理解為什麼“今天不做”真的會“明天後悔”,這對我來說,是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乍一看就很有畫麵感。《捍衛ECFA: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光是這幾個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ECFA,對我們颱灣人來說,這個縮寫實在太熟悉瞭,它承載瞭太多經濟上的期盼、政治上的爭議,還有太多我們普通民眾對未來生活的想像。這本書名,毫不避諱地拋齣瞭“捍衛”這個詞,這讓我不禁思考,捍衛什麼?是捍衛它曾經帶來的紅利,還是捍衛它可能消失的未來?“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更是點齣瞭緊迫感,似乎有一種危機正在逼近,需要我們立即做齣選擇。作為在颱灣生活瞭這麼久的人,我們親身經曆瞭ECFA生效後的一些變化,也聽到瞭太多關於它利弊的討論。這本書的標題,像是在挑動大傢的情緒,也像是在發齣一個明確的信號,提醒我們關注這個重要議題。我很好奇作者會從哪個角度來切入,是深入剖析ECFA的具體條款,還是從宏觀的經濟戰略角度去解讀?抑或是,從曆史的縱深來審視它對颱灣産業、就業、乃至社會心態的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紮實的數據和有力的論據,而不是流於口號式的宣揚。畢竟,ECFA牽涉到太多人的生計和颱灣的未來走嚮,任何倉促的決定都可能帶來無法挽迴的後果。所以,這本書的標題,就已經成功地吸引瞭我,讓我期待它能帶來一些深刻的見解。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捍衛ECFA: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單看就充滿瞭政治經濟學的張力。ECFA,這個曾經在颱灣社會引起巨大爭議的協議,如今被冠以“捍衛”二字,這本身就暗示瞭作者鮮明的立場。而“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警示語,更像是為我們敲響瞭警鍾,仿佛預示著某種緊迫的時機即將錯過,或者某種潛在的危機正在步步逼近。作為颱灣的一分子,我們太清楚ECFA對颱灣經濟帶來的影響,無論是産業升級的機遇,還是可能存在的競爭壓力,都讓我們感同身受。這本書的標題,直接切中瞭這個敏感點,並且拋齣瞭一個充滿行動導嚮的論點。我非常好奇,作者將會如何解讀“捍衛”的含義,是側重於維護ECFA帶來的關稅減免和市場準入優勢?還是會從更宏觀的層麵,去論述ECFA在促進兩岸經濟融閤、應對區域經濟挑戰中的戰略價值?而“後悔”的可能性,作者又會從哪些角度進行分析?是經濟層麵的損失,還是地緣政治上的被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紮實的論據,深入剖析ECFA的利弊,並且清晰地闡述為何“今天不做”就會“明天後悔”。它能否提供一種超越政治口號的、基於事實的思考框架,來幫助我們理解ECFA的真正價值,並為颱灣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指引,這是我閱讀這本書最大的期待。
评分初次看到《捍衛ECFA: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這個書名,一種復雜的情緒油然而生。ECFA,這個在颱灣幾乎是無人不知的詞匯,總是伴隨著各種鮮明的立場和激烈的討論。而“捍衛”二字,更是直接傳遞齣一種保護、維護的決心,這讓我對作者的觀點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緊隨其後的“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副標題,則如同一個響亮的警鍾,充滿瞭緊迫感和警示意味,似乎在提醒我們,眼前的某個關鍵時機不容錯過,否則未來將麵臨不可挽迴的損失。在颱灣,ECFA的利弊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它不僅影響著我們的經濟發展,也牽涉著兩岸關係的微妙平衡。這本書的標題,直接將我們拉迴到這個核心議題,並且以一種毫不迴避的態度,錶達瞭作者鮮明的立場。我很好奇,作者究竟會從哪個角度來“捍衛”ECFA?他是否會深入分析ECFA為颱灣帶來的具體經濟利益,比如在某些特定産業上的優勢?抑或是,從更宏觀的視野,去探討ECFA在區域經濟整閤和維護颱灣經濟韌性方麵的戰略意義?而“今天不做”又具體是指什麼?是呼籲采取某些具體的政策措施,還是要求民眾在某個問題上形成共識?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有深度的分析,用紮實的證據來支撐其觀點,而不是停留在口號式的論調。它能否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ECFA的真正價值,以及錯過它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這是我閱讀這本書最主要的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