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三月,美國以絕對優勢的戰力橫掃伊拉克,八年後戰火卻依然繼續燃燒;一九八○年代,中國經濟飛躍成長,至今引發無數或喜或憂的「中國崛起」論戰;二○一一年一月,一樁突尼西亞小販自焚事件,透過臉書和推特的流傳,演變為「茉莉花革命」,還一路從北非延燒到中東。
這一個又一個事件告訴我們,在全球競爭的世界舞台上,經濟力、網路力成為與軍事力等量齊觀的權力來源,權力已經從硬實力演化到軟實力到巧實力。未來決勝的關鍵比的可能不是誰的拳頭大,而是誰說的故事最動聽。
以提出「軟實力」聞名於世的約瑟夫.奈伊,用了一個絕妙的比喻描述全球主導權的競賽:你必須同時下軍事、經濟、網路三盤棋,對手可能是國家聯盟、單一國,或「非國家行為者」。時空對手皆不同,當然需要全新的策略,關鍵心態是「隨境應變」,關鍵詞則是「聰巧」:Smart。
關鍵武器呢?正是巧實力,Smart Power:一種結合軍事力、經濟力、網路力,依情境的不同,聰巧的運用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能力。除了豐富的實務經驗、紮實的知識素養,最難能可貴的是奈伊舉重若輕的能力。清晰的思考理路,搭配鮮活的實例,從容的引領閱讀者由淺入深,盡得此一權力議題之真髓。難怪美國前國務卿歐布萊特如此讚譽:「想瞭解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事務,《權力大未來》是最好的指南。」
別以為國際權力的議題太偉大,與你無關;這是個牽一髮動全球的時代,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作者簡介
約瑟夫.奈伊 Joseph S. Nye
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院長,目前為該校傑出教授。
除了在學校任教,奈伊也曾在美國政府擔任重要職務:1977 ~ 1979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主掌安全援助、科學與技術業務,並主持國家安全會議核子武器非擴散小組;1993 ~ 1994年,出任國家情報會議主席;1994 ~ 1995年任國防部助理部長,負責國際安全事務;於1989 ~ 1993年間擔任美國駐聯合國秘書長裁武諮詢委員會代表。
著作有《柔性權力》(Soft Power)、《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領導力》(The power to lead)等書。
譯者簡介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理察.費曼:天才的軌跡》、《追風箏的孩子》、《奇想之年》、《那兩個女孩》、《幸福不在於多擁有一雙鞋》。
〈導讀〉全球治理的巧實力對台灣的啟示 蘇起 5
前言 9
第一部 權力的類型
第一章 何謂全球事務之權力? 23
權力轉化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變數,卻未得到足夠關注。方法與目的必須透過策略才能連結在一起,而能在不同情境中將硬權力與軟權力成功結合的策略,就是巧實力的重要關鍵。
第二章 軍事力 51
軍事資源可以執行四種類型的行動,也就是軍事力量的四種樣態或手段:(1)實質的戰鬥與摧毀;(2)提供威脅做為強制外交的後盾;(3)承諾提供保護,包括維持和平;(4)提供多種形式的援助。
第三章 經濟力 81
對所有的經濟政策工具有全面性的瞭解是很重要的。在巧實力政策的工具箱裡,經濟力是最重要的器具之一,但政策是否奏效,通常仍取決於每個市場的情境與脆弱性的對稱狀態。
第四章 軟實力 115
政治成為競逐可信度的比賽。傳統權力政治的世界是比看誰的軍力或經濟佔上風。資訊時代的政治,「最終或許是看誰的故事最動聽」。論述成為軟實力的「通貨」。
第二部 權力變遷:擴散與移轉
第五章 擴散與虛擬權力 151
虛擬權力是利用虛擬領域的電子互連資訊資源,以取得所希望之結果的能力。虛擬權力可以用來在虛擬空間內部或在虛擬空間以外的領域創造所希望的結果。
第六章 權力移轉:美國是否衰落了 195
有些人信誓旦旦地預測,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將取代美國成為領導世界的強權,但也有其他人同樣信心滿滿地指出,「美國的強權才剛開始。二十一世紀是美國的世紀」。
第三部 政策
第七章 巧實力 257
美國需要巧實力戰略和強調同盟、制度與網絡的論述,才能因應全球資訊時代的新情境。簡而言之,為了在二十一世紀成功,美國必須重新探索如何成為一個具有巧實力的強權。
誌謝 289
註釋 29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