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極需有傢長、老師或輔導共同陪伴他們成長。他們需要愛和榜樣,需要被傾聽與理解,也需要被接納和挑戰。
本書作者駱玫玲老師是一位資深的青少年輔導,站立在聖經真理的基礎,寫下多篇與青少年相遇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窺見青少年的成長,讓讀者以第三者的角度、成熟的態度,進入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或許你會從這些故事中看到自己,有些場景也許相似,但不用大驚小怪,你隻需心有所感地迴應「喔,原來是這Young」。
有瞭這些藉鏡,我們或許能懷著信望愛,迎接上帝為我們所編的戲碼,最終引領我們寫下永恆的生命故事,讓青少年與我們都能活齣天國的Young式。
本書特色
內容豐富,共8章。作者寫下從事二十多年青少年工作的經驗,包含青少年身心特質、生命故事,青少年教師在陪伴青少年時會遇到的問題與挑戰。適閤作為青少年教師、輔導的裝備教材。文中收錄多位青少年輔導、傢長的真情推薦。每章最後附有討論問題,使讀者進一步迴應文章內容並思考。
作者簡介
駱玫玲
美國颱福神學院教牧學博士,現任中華信義神學院兼任講師;曾任新竹勝利堂傳道、中華福音神學院青少年研訓中心副主任。從事青少年事工輔導長達二十年,著有《牧養主的YOUNG》(華神,2008)、《傢庭祭壇──親愛時光實作手冊》(橄欖,2010)。
親愛傢庭事工
包含四階段的「父母成長學校」,提供「傢庭祭壇」實施的資源和訓練、各類型的「傢庭生活營」、「親子工作坊」和包羅萬象的「親子教養專題」。
部落格 www.wretch.cc/blog/SweetHomeMin
聯係作者可電郵 lml930@gmail.com
推薦序1:有恩典有真理的事奉∕廖肇蓉
推薦序2:最佳的「創意」輔導∕張誌銘
推薦序3:青春期如一場瘟疫∕劉曼肅
推薦序4:一個召喚我跟隨耶穌的聲音∕溫仲安
推薦序5:用生命一起寫故事∕陳慕天
推薦序6:那些日子∕陳思琪
推薦序7:刺激真實的教會生活:信仰與理性大震盪∕吳秉純
作者序:原來是這Young
第1章 聆聽新世代
身心發展特質:青少年的身體和心靈都在迅速的成長與轉變,他們因而十分善變,我們對他們的認識有多少?聽見他們成長的吶喊嗎?
第2章 與青春共舞
身心發展特質:青春隻有一迴,也很特彆,需要認識和深入瞭解他們的特性,纔能知道如何與他們互動,舞動青春的心。
第3章 信仰成長路
信仰特徵:當青少年迷惑不解,企盼得到答案的時候,如何與他們一起麵對信仰命題,如何掌握關鍵時刻伸齣援手,把他們帶到上帝麵前?
第4章 在生活中找智慧
基督徒生活:青少年生活在潮流和電子媒體的洪水中,他們的價值觀麵臨種種挑戰,如何引導他們將信仰活齣來……。
第5章 初熟的果子
事奉與挑戰:造就門徒,從訓練青少年參與事奉開始。今天他們可能是青澀的初熟果實,明天也許是未來羊群的領袖……。
第6章 創意帶來生命奇蹟
聚會內容:創意的聚會,能夠貼近你我的生活,躍入上帝的智慧,喚起青少年屬靈的覺醒!
第7章 為親子關係築橋
親子關係:在父母與子女中間,架設溝通的橋樑,讓雙方找到路徑,更接近彼此,經曆兩代之間美好的祝福。
第8章 牧Young必要事
給輔導、父母的話:牧養之路有時踽踽獨行,有時顛躓難走。輔導如何飲於活泉,尋找新的動力;父母如何與主同行,深黯創造者的智慧……。
作者序
原來是這Young
每次在青少年事工的課堂上,說起以前牧養青少年的往事,同學們總會聚精會神地看著我,拉長瞭耳朵認真地聽我說著每個故事,然後嚮我迴應:「老師,每次聽你說起故事,就更加明白你剛纔說的『原來是這Young』!」在青少年父母課程裏,分享各種親子溝通的實例時,隻見眉頭深鎖的父母暫放輕鬆,露齣會心的一笑:「喔!原來是這Young」,或是想到過去與兒女互動的種種,不禁嘆息地說:「原來是這Young,那時就不該那樣做!」
「青少年」這個難以捉摸的年齡,總使人不明白他們心裏在想什麼,也不知該如何與他們互動。聽過許多輔導們麵對服事的睏惑,焦急父母們說齣心中的無奈與挫摺,其實大傢的問題與故事都大同小異,而根源隻是我們不瞭解他們的「Young貌」。若能揭開這段青春的成長麵紗,知道「原來這Young」,就可以避免許多的親子衝突,也更能得心應手的牧養青少年,並輕鬆地學習與Young共舞。
服事青少年已超過二十個年頭,許多當年的青少年已步入社會、成傢立業,有的走上全職道路服事年輕人,有的成為青少年的輔導,當然也有的離開上帝,需要神的愛重新擁抱。我集結瞭過去牧會的點滴,分享青少年的心聲、父母的期待,以及輔導牧養的感受,從青少年身心成長特質、信仰特徵、基督徒生活、服事與造就、聚會內容設計,及親子互動等課題來談。
許多故事的事件,發生在新竹勝利堂(過去牧會的教堂),那是我青少年工作的啓濛,在懵懂無知的日子裏,也常挫摺,不知如何麵對或者作錯,不明白青少年到底怎麼瞭,感謝神的恩典與憐憫,賜下一顆愛青少年的心,因為愛而認識他們,因為牧養而得著帶領他們的恩賜,更經曆神在青少年身上成就美好的作為。傳道書一章9節:「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過去所寫下的故事,相信你也會經曆,盼望不論對錯與否,能夠帶給你們啓發與安慰,或找到方嚮,經曆在黑暗中的黎明,領受雨降甘霖之福而心領神會地說:「原來是這Young,神的計畫,原來是這樣。」
給社會青年——曾經年輕的你,走過青春的歲月,曾有過單純的心,為主大發熱心或懷著夢想,如今進入社會,曆經人生各種考驗,如何持續懷著起初的愛心,單純地為主而夢想,盼望走過的歲月,成為青少年弟妹們生命的祝福,起來承接服事青少年的使命。
給現在的青少年——或許你正在成長的掙紮裏,常感到心事無人知,處在懷疑、挫摺,不知方嚮,期待這些走過的故事,讓你知道你不孤單,有很多人關心你,而願意敞開心給他們,讓他們引導你靠近心靈的傢。
給父母你或許正在親子的睏境裏,找不到齣路,要告訴你,當我們更知道事實的真相時,不會那麼難,因為他們在成長,神也要我們一起成長,相信神的恩典絕對夠你用,你會有撥雲見日的時候。也或許你已走過親子的衝突,因這段路而磨練更好的性情,最重要是生命因青春而更加美麗,盼望你伸手關心那些需要加力的父母們,因為這段艱難的路,需要能與他們貼近的同行者,也藉著故事,啓發父母找到與青少年互動的新方嚮,為親子關係加分。
給輔導——牧養青少年,的確是一個艱難的事,不隻要關心青少年,也要麵對父母及教會的壓力,需要我們傾聽、陪伴,也要教導及牧養,付齣的心力與時間,常感到疲憊與灰心。來到主前作祂的羊,祂是呼召你的主,祂必預備、供應及賞賜,更會負責一切。你的忠心擺上,或許不在現在,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後,或是在天上,會看見留下的生命痕跡,在各地各個事奉的領域冒齣新芽,茂盛地成長。而你一點一滴的陪伴,會刻在你的生命裏,也會記在主那裏。
不論你的角色為何,是以怎麼的心態來讀這本書,都盼望你能從這些故事或分享的隻字片語中,驚嘆地說「原來是這Young」,並願意對主迴應說:主啊,原來是這樣,謝謝你的美好,願我對主的心永遠是這Young。
天啊!我真的太需要這本《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瞭!最近我一直在為瞭傢裏那個國三的兒子煩惱。他進入青春期後,整個人都變瞭,以前那個聽話乖巧的孩子,現在每天就是手機、遊戲,跟我說話也總是愛理不理的。問他學校的事情,他總是說“沒怎樣”,問他未來的規劃,他更是直接翻白眼。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跟他溝通,感覺我們之間隔著一道看不見的牆。我試過很多方法,跟他講道理,他嫌我嘮叨;給他壓力,他反而更叛逆。最近看瞭其他媽媽的分享,提到青少年牧養的重要性,纔意識到原來我之前一直用錯瞭方法。我聽朋友推薦這本《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說裏麵有很多真實的案例和實用的建議,讓我覺得好像看到瞭希望。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分享一些跟叛逆期青少年溝通的技巧,比如怎麼纔能讓他們願意打開心扉,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煩惱?還有,對於他們那些聽起來很“無聊”的愛好,比如沉迷遊戲,傢長又該怎麼去理解和引導,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我真的很想找到一些能夠真正連接我兒子的方式,讓他感受到我不是在指責他,而是真心希望幫助他度過這個關鍵的成長時期。希望這本書裏能給我一些醍醐灌頂的啓發!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那個“Young”的字眼,充滿瞭活力和可能性,也代錶著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最近開始在社區服務中心做青少年輔導員的工作。說實話,我雖然年輕,但麵對這些比我小幾歲的孩子,有時候還是會感到束手無策。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圈子,有時候真的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我常常會想,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纔能讓他們真正信任我,願意把心裏的睏惑告訴我?是需要像朋友一樣跟他們打成一片,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建議?這本書的“牧養故事”四個字,給瞭我很多想象的空間。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輔導技巧,比如如何運用提問的方式引導他們思考,如何處理他們錶達齣的負麵情緒,又或者如何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潛力。我更希望看到一些關於如何幫助青少年建立健康人際關係,以及如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具體案例。我覺得這本書可能會成為我工作上的一個得力助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陪伴這些“Young”的朋友們。
评分我最近在教會裏看到這本書的介紹,名字很有意思,《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聽起來就充滿瞭生命力和智慧。我平時也會參與教會裏一些青少年事工的服侍,常常接觸到很多不同背景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環境、傢庭狀況、甚至他們所麵臨的挑戰都大相徑庭。有時候,看著他們在迷茫中摸索,在睏惑中掙紮,我真的會感到很心疼,也很想盡一份力去陪伴他們。但是,怎麼樣的陪伴纔是有智慧、有果效的呢?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本書的“故事”二字深深吸引瞭我,我一直覺得,比起枯燥的理論,生動的故事更能打動人心,也更能讓人産生共鳴。我希望這本書裏能分享一些不同類型的青少年牧養案例,比如如何帶領那些性格內嚮的孩子找到自信,如何幫助那些對信仰感到睏惑的孩子重新建立連接,或者如何引導那些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孩子找到方嚮。我尤其期待能從中學習到一些關於如何與這些“Young”世代建立信任關係的方法,讓他們感受到教會是他們可以依靠的港灣,而不是一個充滿規條和要求的場所。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更多牧養的啓發,讓我更好地服侍主裏的弟兄姐妹。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看到《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這個名字,有點被“牧養”兩個字勸退瞭,總覺得會比較沉重,可能都是一些說教性質的內容。但是,我身邊的朋友卻極力推薦,說這本書的“故事”部分寫得特彆精彩,而且很有啓發性,讓我一定要試試看。我雖然不是教徒,但我一直對青少年心理和成長方麵的內容很感興趣,因為我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注重個人成長的人,而且我傢裏有個正在讀國中的侄女,我平時也會關心她的成長。她現在正處於一個有點叛逆的時期,有時候會覺得她想法很奇怪,也很難理解。我很好奇,這本書的“故事”會不會講述一些我侄女可能正在經曆的睏境,比如學業壓力、人際關係煩惱,或者對未來感到迷茫等等。我更想知道,書裏會不會分享一些傢長或者長輩,在不經意間,如何通過一些小小的舉動,或者一句溫暖的話,就改變瞭青少年對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幫助他們走齣瞭陰影。如果這本書裏能有一些讓我覺得“哇,原來是這樣!”的瞬間,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青少年這個群體,也許我下次跟侄女聊天時,就能找到更好的切入點瞭。我希望這本書不是一本“說教書”,而是一本能讓我看到青少年內心世界,並且從中獲得一些實用智慧的書。
评分我是一位在教會服事多年的長者,看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信仰的道路上成長,總是有著說不齣的感慨。《原來是這Young:青少年牧養故事》這個書名,讓我覺得非常貼切。如今的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他們接觸到的信息量巨大,誘惑也很多,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讓他們堅守信仰,健康成長,是擺在我們麵前的巨大挑戰。我特彆好奇,這本書裏的“故事”會講述些什麼?是關於那些在迷茫中找到方嚮的孩子?還是關於那些在逆境中靠著信仰站起來的青少年?我希望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將古老的聖經真理,用現代的語言和方式,傳遞給青少年,讓他們覺得信仰不是陳舊的教條,而是生命中的活水泉源。同時,我也想瞭解,書裏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幫助青少年認識罪、悔改、並靠著神的恩典得勝的實際指導?我知道,很多時候,青少年會因為各種原因感到自我懷疑和自卑,我希望這本書能讓他們明白,在神的眼中,他們是何等寶貴。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和藉鑒,讓我能用更開闊的心態去理解和接納下一代,繼續在教會中發揮我的餘熱,為這些“Young”的孩子們祈禱和祝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