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

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六朝文學
  • 誌怪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化史
  • 魏晉南北朝
  • 中古文學
  • 文本分析
  • 思想史
  • 文學批評
  • 敘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凡分「迴顧省思」、「研究舉隅」二篇。前者係對於過去之研究成果進行迴顧,鈎勒曆史軌跡,展望未來;後者則是從各種不同之思考麵嚮切入,提供文本解讀之可能策略,做為後人資鑑之用。在迴顧與論釋的過程中,或述或論,對「六朝誌怪小說研究」重新省思與示例展演。

作者簡介

謝明勛

  1963年生,颱灣省彰化縣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1992,06)。曾任教於靜宜大學中文係(1994.08 ~ 1997.07)、東華大學中文係(1997.08 ~ 2001.07;2003.08 ~ 2006.01)、中興大學中文係(2001.08 ~ 2003.07)及(韓國)崇實大學校中語中文學科客座教授(2010.03 ~ 2011.02),現任中正大學中文係教授(2006.02 ~ 迄今)。著有《六朝誌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1988.06)、《六朝誌怪小說他界觀研究》(1992.06)、《六朝誌怪小說故事考論》(1999.01)、《六朝小說本事考索》(2003,01)、《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故事研究論集》(2004.08)等專書,及學術論文五十餘篇。

《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對中國六朝時期(約公元3世紀至6世紀)誌怪小說的發展脈絡、核心主題、藝術特徵及其曆史地位進行係統性的梳理、迴顧與深入論釋。全書不偏廢任何單一觀點,而是力求呈現一個多維度的研究圖景,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這一文學母題的堅實基礎。 第一部分:溯源與界定——六朝誌怪的文學地理 本部分首先探討瞭六朝誌怪小說的文學地理與曆史語境。六朝時期,魏晉玄學思潮的興起、佛教與道教的傳播滲透,以及社會動蕩帶來的生命哲學探討,共同構成瞭誌怪小說誕生的土壤。 “誌怪”概念的辨析與內涵界定: 明確區分魏晉南北朝的“誌怪”與後世的“誌人小說”、“神魔小說”,探討其作為一種文體在當時的功能——記錄異聞、規誡世人、寄托玄思。重點分析《搜神記》《幽明錄》《廣異記》等核心文本中“怪”的範疇,包括鬼神之說、異域見聞、因果報應的早期形態。 文體淵源的追溯: 考察其與先秦諸子筆記、史書的“異聞錄”傳統的繼承關係,以及與玄學思潮中對“非人”世界探求的內在聯係。梳理瞭早期誌怪作品的記錄手法,從最初的簡略記錄,到後期敘事技巧的初步成熟。 第二部分:核心文本的深度剖析——主題群像的立體呈現 本書投入大量篇幅,精選瞭六朝誌怪小說的代錶性作品群,進行逐一梳理和主題群像的構建,力求揭示隱藏在光怪陸離錶象之下的時代精神。 乾寶《搜神記》的因果律與世俗關懷: 深入分析《搜神記》如何將佛教的因果報應思想與本土的鬼神信仰相結閤,構建齣一種既帶有警世意味又充滿民間趣味的敘事體係。探討其中對人情倫理的關注,如孝道、貞潔觀念在超自然環境中的強化與異化。 劉義慶《幽明錄》的審美情趣與哲學思辨: 側重考察《幽明錄》在敘事上的洗練與優雅,探討其如何藉助異類描寫,探討人與非人的邊界、有形與無形的轉換,體現齣士人階層對審美化“怪異”的追求。 其他重要作品群的比較研究: 涉及陶潛的《搜神後記》在文學性上的提升,以及《冥祥記》《廣異記》等在記錄宗教事跡和民間傳說的側重,形成一個完整的誌怪譜係。分析不同作者的地域背景和信仰傾嚮對作品內容的影響。 第三部分:敘事策略與藝術手法演變 本部分著眼於技術層麵,係統考察瞭六朝誌怪小說在敘事學上的進步與局限。 從“信史”到“虛構”的過渡: 分析誌怪作傢如何逐步擺脫單純的傳聞記錄,開始運用文學虛構手段來增強故事的感染力。討論“寓言化”傾嚮的齣現,即“怪”成為錶達特定哲理或道德觀念的載體。 人物塑造的初步嘗試: 雖然誌怪小說人物形象相對扁平化,但本研究仍關注其中如乾寶筆下的“異類”——它們如何被賦予人性化的情感和動機,為後世傳奇小說的形象塑造積纍經驗。 語言風格的多元性: 梳理瞭從質樸古拙的記錄體到日趨典雅的駢散結閤的語言運用,探討瞭文風的演變與當時士人審美趣味的互文關係。 第四部分:影響與定位——奠基性的曆史意義 最後一部分,本書迴歸宏觀視角,論定六朝誌怪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及其深遠影響。 對後世小說的奠基作用: 詳述誌怪小說如何直接催生瞭唐代的傳奇(文言短篇小說)的成熟,提供瞭敘事模闆、題材資源和“寫奇”的傳統。同時,也論及其對宋代話本以及後世諷刺文學的間接滋養。 文化史的鏡像: 誌怪小說不僅僅是文學現象,更是研究魏晉隋唐之際思想文化變遷的珍貴史料。通過對鬼怪描寫的分析,可以窺見當時社會對權力、死亡、命運的集體焦慮與想象。 研究迴顧與展望: 對近現代以來學界關於六朝誌怪小說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評述,指齣當前研究的側重與不足,並提齣未來研究可能深入的方嚮,例如與域外(如印度佛教故事體係)的比較研究,以及對數字化文本分析方法的引入等。 本書力求以紮實的文獻考證為基礎,結閤文學理論的分析工具,對六朝誌怪小說這一早期小說形態進行一次全麵的、具有批判性反思的整閤性考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絕對是一本讓對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文學有所涉獵的讀者,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我本身就是一位資深的文學愛好者,特別鍾情於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時代,《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這樣的標題,直擊我心。試想,在那個思想解放、文化融閤的時代,湧現齣無數奇詭瑰麗的誌怪小說,它們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瞭解當時社會風貌、人們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書名中的「述論」,讓我聯想到作者必定花費瞭極大的心力,將現有的研究成果一一梳理、歸納,這本身就是一項艱钜的任務。而「迴顧」二字,則暗示瞭這本書具有一定的歷史縱深感,它會帶領我們走過學術界對六朝誌怪的研究歷程,讓我們得以鳥瞰整個研究的全貌。我尤其期待作者在「論釋」部分,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例如,對於一些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作者會不會有新的詮釋?對於誌怪小說的題材、藝術手法,作者會不會提齣更為精確的分類與分析?我甚至猜測,作者或許會探討誌怪小說對後世文學,如唐傳奇、宋話本,乃至明清小說的深遠影響,這將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研究方嚮。總之,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學術氣息與文學魅力,讓人無法忽視。

评分

哇,這本書的書名就讓我很期待!《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光是聽起來就覺得內容一定非常紮實,絕對不是那種浮光掠影、點到為止的作品。我一直對六朝誌怪這塊文學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的相關書籍,有時顯得零散,要嘛就是過於學術化,難以消化,不然就是太過通俗,又失瞭學術的嚴謹。這本書名中的「迴顧與論釋」,暗示著作者不僅僅是單純的介紹,而是有深入的梳理與獨到的見解,讓我對它充滿瞭好奇。我特別想知道,它會如何整理歷來對六朝誌怪的學術研究成果,是按照時間順序,還是依照主題分類?而「論釋」的部分,又會觸及哪些重要的誌怪小說作品?是會深入探討《搜神記》、《幽明錄》、《拾遺記》等經典,還是會挖掘一些較少被關注的文本?我腦海裡浮現齣各種可能性,也許作者會從文學史的發展脈絡,解析誌怪小說在六朝文學中的定位;也許會從文化、思想、宗教的角度,探討誌怪小說的形成背景與內涵;更也許會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將六朝誌怪與其他國傢或時代的奇幻文學進行對照。無論如何,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足以勾起我深入閱讀的慾望,迫不及待想一窺其全貌,看看它是否能填補我在這個領域的知識空白,帶來新的啟發。

评分

閱讀這本書名《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個學術研究的完整圖像。這不是一本隨隨便便就可以寫就的書,它需要的,是對一個龐大研究領域的全麵掌握。首先,「述論」兩個字,就點齣瞭本書的體例:既要有對現有研究的「敘述」,梳理、歸納前人的學術成果,又要對誌怪小說本身進行「論述」,提齣自己的學術見解。這要求作者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緊接著,「迴顧」二字,則暗示瞭本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史梳理功能。它可能會帶領讀者走過六朝誌怪小說研究的發展歷程,檢視歷代學者的觀點,分辨齣哪些是學術上的重要突破,哪些又是時代局限的產物。這對於想要深入理解該研究領域的讀者來說,是極為珍貴的。而「論釋」的部分,則更具體地指明瞭本書的探討方嚮。作者將會深入到文本之中,對具體的誌怪小說作品進行「論述」和「解釋」。我期待能夠看到,作者是如何解析這些奇幻故事的,它會從哪些角度去剖析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思想內涵,以及它們在文學史上的意義?會不會有對一些重要作傢作品的深入個案分析?這絕對是一本需要時間沉澱、精心打磨的學術著作,光是書名就散發著一種嚴謹與權威的氣息。

评分

《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樣對中國古代文學,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 those weird and wonderful stories, 充滿好奇心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覺得,誌怪小說是一個極具魅力的領域,它們像一扇窗,讓我們窺見古人的奇思妙想、他們的愛恨情仇,以及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然而,要係統地瞭解這個領域,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市麵上有的書可能過於艱澀,有些又可能過於零散。但這本書名中的「述論」二字,立刻讓我眼前一亮。這意味著它不隻是單純的介紹,而包含瞭「敘述」和「論述」,既有對既有研究的迴顧整理,又有作者獨到的見解。而「迴顧」的字眼,更是讓我聯想到,這本書可能會為我們梳理齣一個清晰的學術脈絡,讓我們知道前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更重要的是「論釋」的部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會如何「論」和「釋」。會不會深入探討像《搜神記》那樣的經典,揭示其背後的文化意涵?會不會對一些鮮為人知的誌怪作品,進行發掘與重新評價?我甚至想像,作者或許會探討誌怪小說的敘事技巧,它們是如何營造齣那種引人入勝的神秘氛圍的。總之,這本書的書名,已經成功地激發瞭我對其內容的無限遐想,相信它能帶給我一次豐富的閱讀體驗。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承載著一種對於學術傳統的敬意與創新嘗試。書名《六朝誌怪小說研究述論:迴顧與論釋》,讓我感受到一種沉穩而紮實的學術氣度。首先,「述論」這個詞,我認為它涵蓋瞭兩層意義:一是對既有研究進行「敘述」,即梳理前人的觀點和成果;二是進行「論述」,即提齣作者自己的學術見解。這意味著本書並非僅僅是資料的堆砌,而是經過瞭作者深入的思考與分析。接著,「迴顧」二字,更增添瞭本書的歷史感。它或許會帶領我們一同走進學術史的長廊,看看歷代學者是如何看待、研究六朝誌怪小說的,有哪些重要的裏程碑式的研究?又有哪些觀點被時間所檢驗,有哪些觀點尚待商榷?這對於想要係統性瞭解六朝誌怪研究史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而「論釋」的部分,則是我最為期待的。這意味著作者不會止步於客觀的梳理,而是會對誌怪小說本身進行深入的剖析。會不會有對經典作品的全新解讀?會不會對某些常被忽略的文本,進行發掘與評價?我甚至可以想像,作者可能會從更宏觀的視角,去探討誌怪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獨特性,它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總之,這本書名,已經成功地勾勒齣瞭一部兼具學術廣度與深度,且富含個人見解的學術專著的輪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