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

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清代文學
  • 伊索寓言
  • 漢譯
  • 古典文獻
  • 文化研究
  • 曆史文獻
  • 文學翻譯
  • 民間文學
  • 故事集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中國寓言與印度寓言、歐洲寓言閤稱世界三大寓言體係,而中國提供瞭這三大寓言體係融匯的舞颱。

  本書將《意拾喻言》、《海國妙喻》及《伊索寓言》三本書集大成,共收錄452篇中國寓言。

作者簡介

顔瑞芳

  現職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

  學曆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研究專長
  中國寓言、古典散文、新詩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書影
序例
導論

一、 意拾喻言
1.豺烹羊   The Wolf and the Lamb
2.雞公珍珠   The Cock and the Precious-stone
3.獅熊爭食   The Lion and the Bear contending for the spoil
4.鵝生金蛋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s
5.犬影   The Dog and the Shadow
6.獅驢同獵   The Lion and the Ass hunting together
7.豺求白鶴   The Wolf and the Stork
8.二鼠   The Country-mouse and the Town-mouse
9.農夫救蛇   The Countryman and the Snake
10.獅驢爭氣   The Contention of the Ass and the Lion
11.獅蚊比藝   The Lion and the Gnat
12.狼受犬騙   The Little Dog and the Wolf
13.驢穿獅皮   The Ass and the Lion’s Skin
14.鴉插假毛   The Daw and the Borrowed Feather
15.鷹龜   The Eagle and the Tortoise
16.龜兔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17.雞□   The Two Cocks
18.黑白狗母   The Two Bitches
19.狐指罵蒲提   The Fox and the Grapes
20.孩子打蛤   The Boys and the Frogs
21.蛤母水牛   The Frog and the Ox
22.鷹貓豬同居   The Eagle, Cat, and Sow
23.馬思報鹿仇   The Horse, the Stag, and the Man
24.蜂針人熊   The Bear and the Bees
25.獵戶逐兔   The Gardener, the Huntsman, and Hare
26.四肢反叛   The Belly and Members
27.鴉狐   The Fox and the Raven
28.裁縫戲法   The Tailor and Mountebank
29.洗染布各業   The Dyer and Fuller
30.瓦鐵缸同行   The Iron Pot and the Earthen Pot
31.狐與山羊   The Fox and the Goat
32.牛狗同群   The Dog in the Manger
33.眇鹿失計   The One-eyed Stag
34.愚夫求財   The Man and his Image
35.老人悔死   The Old-man and Death
36.齊人妻妾   The Simpleton and his Two Wives
37.雁鶴同網   The Fowler, Wild Geese, and Stork
38.鴉效鷹能   The Eagle and the Daw
39.束木譬喻   The Old-man, his sons and the Bundle of Rods
40.大山懷孕   The Mountain in Labour
41.獵主責犬   The Huntsman and Hound
42.戰馬欺驢   The Ass and the War-Horse
43.鹿照水   The Stag and his Horns
44.雞抱蛇蛋   The Hen, the Snake’s eggs, and the Swallow
45.鼓手辯理   The Trumpeter (sinice Drummer) taken Prisoner
46.驢犬□寵   The Ass and Lap-dog
47.報恩鼠   The Lion and the Mouse
48.蛤求北帝   The Frogs beg Jupiter for a King
49.毒蛇咬銼   The Viper and the File
50.羊與狼盟   The Treaty of the Wolves and Sheep
51.斧頭求柄   The Axe in want of a Handle
52.鹿求牛救   The Stag, the Oxen and their Master
53.鹿入獅穴   The Lion and the Stag
54.日風相賭   The Contention of the Sun and the Wind
55.農夫遺訓   The Old man at the point of Death and his Sons
56.狐鶴相交   The Fox and the Stork
57.車夫求佛   The Waggoner and the Hercules
58.義犬吠盜   The Honest Dog and the Thieves
59.鳥誤靠魚   The Treaty of the Birds and Fishes
60.驢馬同途   The Horse and the Ass
61.驢不自量   The Ass and the Image
62.馴犬野狼   The House-Dog and the Wolf
63.狼計不行   The Sow and the She-Wolf
64.狼斷羊案   The Wolf, the Dog, the Eagle, the Kite, and the Sheep
65.愚夫癡愛   The Foolish Swain and his Cat
66.雞鴣同飼   The Cocks and the Partridge
67.縱子自害   The Unnatural Son
68.指頭露奸   The Fox and the Farmer
69.鴉欺羊善   The Raven and the Sheep
70.業主貪心   The Avaricious Landlord disappointed
71.杉葦剛柔   The Oak and the Willow
72.荒唐受駁   The Boasting Traveller reproved
73.意拾勸世   Esop decries the use of Torture
74.野豬自護   The Wild-Boar and the Wolf
75.猴君狐臣   The Beasts elect a King
76.牧童說謊   The Shepherd Boy and the Wolf
77.人獅論理   The Lion and the Man
78.鼠防貓害   The Rats wish to Bell the Cat
79.星者自誤   The Fortune-teller duped
80.鰍鱸皆亡   The Thunny and the Dolphin
81.老蟹訓子   The Old Crab and the Young Crab
82.真神見像   Mercury and the Sculptor

二、海國妙喻
1.蠅語
2.踏繩
3.守分
4.鼠防貓
5.犬慧
6.救蛇
7.狐鶴酬答
8.賊案
9.二鼠
10.學飛
11.喜媚
12.忘恩
13.求死
14.金蛋
15.肉影
16.柔勝剛
17.蟲言
18.鹿求牛救
19.喪驢
20.覓食
21.二賢
22.納諫
23.人獅論理
24.斧頭求柄
25.多慮
26.說謊
27.木條一束
28.羅網
29.鹿入獅穴
30.捕影
31.犬勸
32.二友拾遺
33.人意難全
34.爭勝
35.美女
36.驅狼
37.磨牙
38.緩以救急
39.獻讒
40.車夫
41.鷹避風雨
42.假威
43.腐儒
44.歸去來
45.獅驢爭氣
46.二蛙
47.飛鳥靠魚
48.星者自誤
49.解紛
50.銹鐮
51.葡萄味苦
52.炎涼情態
53.蝙蝠
54.拋錨
55.獅蚊比藝
56.自負
57.蟋蟀嘆
58.農人
59.驢馬同途
60.吹角
61.白鴒
62.荒唐
63.爭食
64.密囑慎交
65.窺鏡
66.眶骨
67.滴雨落海
68.金索日短
69.粉蝶
70.鐵貓

三、 希臘名士伊索寓言
1.鼠報獅恩
2.羔羊遇狼
3.驢飲露
4.鷺齣狼骾
5.束竹喻子
6.蝙蝠遇狼
7.雞啄寶石
8.燕烏爭美
9.獅王馳檄
10.畜惰狗
11.蟻曝粟
12.炭翁與漚者
13.童子捕蝗
14.龜兔賽跑
15.漁者吹簫
16.叼肉之犬
17.犢車陷轍
18.如盲其鼻
19.牧者祝神
20.鹿畏狗
21.驢狐相衛
22.蠅膠於蜜
23.爭詡多子
24.田者憐蛇
25.縛獅石人
26.兩樹競美
27.鶴鸛之辨
28.群呼山巔
29人熊自錶
30.龜升九天
31.狐陷於井
32.狼濛羊皮
33.黑烏濯羽
34.鴿求水
35.獅落爪牙
36.驢曳笨車
37.綴石擊鸛
38.老獅裝病
39.斷尾掩醜
40.二人遇熊
41.自誇受駁
42.狗據草
43.碎角沒羊
44.瘞金牆下
45.主人執豚
46.□蛙求君
47.兒童取栗
48.防蛇
49.鼠窘病獅
50.櫪人竊芻
51.驢騾同途
52.驢嫉妒狗
53.牸謀滅屠
54.牧童謊呼
55.驢馱鹽
56.惡狗係鈴
57.牧者芻羊
58.二婦拔發
59.病鹿臥草
60.童子觸毳
61.占星入塹
62.狼勸羊遣狗
63.貓醫病鳥
64.烏鴉飾羽
65.羔乘屋罵狼
66.盲嫗
67.母蛙吹氣
68.群子掘圃
69.黃犢青牛
70.勝雞鼓翼
71.戰馬怨憫
72.騎士秣馬
73.四肢反叛
74.二奴殺雞
75.羊噬葡萄
76.狐陷猿王
77.猿求重錫
78.鴿請鷹衛
79.龍與鯨□
80.燕依人巢
81.瓦□與銅□
82.狼盜羊
83.母蟹教子
84.望雨與祈晴
85.童子竊書
86.老人負薪
87.老鬆與荊棘
88.濯刷黑奴
89.蛙鼠係足
90.狼乞水
91.夙釀餘馨
92.傷於瘈狗
93.漁獵交易
94.鴉狐
95.取毳損肉
96.驢登屋舞
97.鹿匿牛棲
98.守狗與獵狗
99.驢與獅盟
100.獅與龍盟
101.鷹蹲高巖
102.病鳶祈神
103.獅與彘□
104.□鼠聚議
105.鹿眇一目
106.鼠將草冠
107.牧者易業
108.驢逐獅
109.河伯詈海
110.野彘礪牙
111.村姑算計
112.蜜蜂求針
113.狼遇狗
114.驢馱木偶
115.集議衛城
116.殺羊及牛
117.獵狗老憊
118.拾斧於道
119.病獅被辱
120.狼嘆
121.漂木
122.爭影亡驢
123.驢請易主
124.星精問價
125.言指相戾
126.大橡與小草
127.閉關捕獅
128.獅奪羔
129.殺鵲饗客
130.蟻報鴿恩
131.野兔病怯
132.猴投網
133.鵠度麯
134.鹿避獅穴
135.小魚求放
136.獵者問□
137.飽狐
138.二蟆議徙
139.膏燈自滿
140.駝性
141.父子騎驢
142.貓誘□鼠
143.牛嚙於鼠
144.狗舞筵側
145.猴舞
146.雞乞命
147.焚狐毀田
148.偃臥井側
149.海鷗吞魚
150.獅熊爭羔
151.舟覆於江
152.籠鷹報恩
153.狐豹爭美
154.逐鹿失兔
155.貧匠毀象
156.獅驢狐同盟
157.牛入羊穴
158.貴人禿□
159.橡神牋奏
160.猿生二雛
161.獵狗追兔
162.圈羊容狼
163.削杙伐橡
164.蜂蛇偕亡
165.孔雀傲鸛
166.殺雞取卵
167.驢墜深池
168.鴉噪樹上
169.橡神授柄
170.狗降狼□
171.牛殺獅兒
172.當路之獅
173.見駝而懼
174.蟹遷沃田
175.縱驢食草
176.為狐驅蠅
177.雌肥卵絕
178.鷂效馬嘶
179.獵犬得兔
180.兔求狐助
181.犢為牛導
182.請糧於羊
183.貓鷹彘同居
184.恥見僞獅
185.騾父
186.池湫二蟆
187.神巫大窘
188.鷹破器報恩
189.啣石救渴
190.化狼盜衣
191.鹿嚼樹葉
192.蟲與獅□
193.酸葡萄
194.鬍桃纍實
195.狼吹觱篥
196.猴與豬龍
197.馬圖復仇
198.□鵒塗堊
199.狐猴同行
200.覘風知草
201.攜肉餌狗
202.誠僞二客
203.狐與獅處
204.老鼠曆劫
205.童子垂溺
206.孔雀愬神
207.以狼代牧
208.兔缺牙爪
209.斲人鬻象
210.鸚求鷹釋
211.主人刈麥
212.狐欲取雞
213.狼取驢刺
214.殺羊治驢
215.獅將捕牛
216.狐踐麵具
217.鴟與螽斯
218.膠雀蹴虺
219.驢馬相調
220.蠅趣騾行
221.為羊籌牧
222.獅搏三牛
223.預樂踵憂
224.村鼠城鼠
225.狼狐競辯
226.蜂鳥求飲
227.子妍女娸
228.狗嚙獅皮
229.盲人揣畜
230.履匠業醫
231.狼躪人田
232.二仇共載
233.二雞相□
234.蟆蓄善藥
235.狼譖狐
236.犬軀屈伸
237.風日爭權
238.鴉忘故恩
239.狐鷺相饗
240.狼自顧影
241.蝙蝠夜飛
242.見燕去袍
243.吹角之兵
244.角鴟見譏
245.美惡殊途
246.驢濛獅皮
247.雀詆兔
248.蚤與牛
249.懶驢相摩
250.鴿誇多子
251.嗬暖嗬冷
252.三神爭能
253.鴉效鷹能
254.鷹與狐友
255.人生二囊
256.狗據人地
257.鹿角梗樹
258.百舌葬父
259.蟲棲牛角
260.駝效猴舞
261.□狗澎亨
262.鴉待果熟
263.樵夫墜斧
264.圃者伐樹
265.兩兵遇賊
266.牧者驅羊
267.蚤嘬人足
268.狐與獅約
269.飢狼偵食
270.雞伏蛇卵
271.鬆與玫瑰
272.槐陰行人
273.驢乞食於馬
274.鴉坐羊背
275.狐怒棘刺
276.驢賀馬
277.獅與象語
278.犬吞糲房
279.二騾重載
280.羊趨入廟
281.引鶉入羅
282.撲蚤
283.漸與臭習
284.獅與牧人
285.乞食於鑢
286.駝思得角
287.豹入陷中
288.鷹鸇同坐
289.鷹酬飼者
290.棘笞壁獅
291.牝貓化人
292.鷹與螻蟈
293.牝羊求髭
294.擊蠅傷首
295.碎舟詈海
296.真假豚□
297.獵者授兔
298.青果樹與無花果樹
299.日威涸澤
300.銅匠飼狗

四、伊索寓言傳華大事記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互動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在近代的曆史進程中。當我在書架上看到《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瞭。書名本身就透露齣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嚴謹性。我想象中,這“三種”漢譯,可能代錶著不同的翻譯策略,或者是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由不同的翻譯者完成的。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語言轉換,更是文化觀念的傳遞和接受。在清代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中西文化交流正日益頻繁,伊索寓言作為西方經典,能夠被翻譯成中文,本身就值得研究。我特彆好奇,當時的譯者是如何處理這些寓言的?他們是否會根據中國的社會背景和道德觀念,對寓言的內容進行一些調整?這三種譯本的語言風格、敘事方式,乃至最終的接受效果,肯定都會有所不同。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三種譯本的差異,並探討它們在清代社會所産生的文化影響,那將是一份非常寶貴的學術研究成果,也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文化交流有一個更深的理解。

评分

最近在書店裏閑逛,無意間翻到瞭這本書,書名就叫做《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當時我就被這個題目吸引住瞭。我一直覺得伊索寓言非常有教育意義,雖然我小時候聽過很多,但是關於它在中國古代的傳播和翻譯,我幾乎沒有什麼概念。所以,看到“清代”和“三種漢譯”這幾個字,我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猜想,這“三種”譯本,一定各具特色。或許有一種是早期比較直白的翻譯,語言上可能有些生硬,但保留瞭原文的很多韻味;另一種可能是經過瞭更精細的潤色,語言更流暢,更貼近當時中國人的閱讀習慣;甚至可能存在一種,為瞭迎閤當時的社會需求,在翻譯中加入瞭一些中國式的解讀或者評論。這對於研究清代文學翻譯的發展脈絡,以及當時中國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我非常期待能夠從中瞭解到,古人是如何將這些看似簡單的寓言,賦予新的生命,並傳遞給下一代的。

评分

這本書我最近在逛誠品的時候偶然看到的,當時就被這個書名吸引住瞭。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光聽起來就很有學問的樣子。我一直覺得伊索寓言很有意思,小時候就聽過很多,什麼狼來瞭、烏鴉喝水之類的,都很經典。但沒想到清代就有翻譯的版本瞭,而且還是三種!這讓我非常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把這些寓言帶到中國的?這背後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文化交流的細節吧。我猜想,不同的譯者,在翻譯的時候,肯定會有各自的理解和錶達方式,使用的語言風格、詞匯選擇,甚至對寓意的闡釋,都會有所不同。這三種譯本放在一起比較,豈不是能看到清代漢學研究和文學翻譯的一個縮影?這對於研究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看待和接受西方故事的,或許會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我特彆想知道,當時的譯者是怎麼處理那些在當時可能比較新穎或者不太符閤中國傳統觀念的寓言的?有沒有一些意譯或者本土化的處理?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切入點。

评分

坦白說,我一直對曆史上的翻譯工作抱有很深的敬意。尤其是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翻譯工具,全憑譯者自身的學識、語言能力和對原文的理解,將一種文化的精華傳遞給另一種文化,這絕非易事。想到清代,那是一個東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愈發頻繁的時代,許多西方學問和文學作品開始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伊索寓言作為西方兒童文學的經典,能夠在那個時期被翻譯,本身就說明瞭其影響力。這本書提到的“三種漢譯”,讓我立刻聯想到,這三種譯本的齣現,會不會是不同的傳教士、學者,甚至是當時的士大夫群體,各自獨立完成的?他們的翻譯動機、翻譯對象、以及最終的流傳範圍,會不會因為不同的背景而産生差異?我設想,或許其中一種譯本是偏嚮學術研究的,用詞嚴謹,注釋詳盡;另一種則可能更注重通俗易懂,方便給當時的兒童閱讀;還有一種,說不定帶著某種特定的文化輸齣意圖,對原文有所取捨。光是想象這三種譯本在清代的不同命運和影響,就覺得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评分

我是一個對中國古典文學非常有感情的人,平時也很喜歡研究一些比較偏門的文學現象。這本《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的書名,瞬間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為什麼是“三種”?這背後一定隱藏著比我想象中更多的信息。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各種可能性。會不會是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學者分彆翻譯的?或者是由不同背景的群體(例如漢族士人、滿族官員、或者與西方接觸較多的江南地區士紳)翻譯的?每一種翻譯背後,都可能摺射齣當時社會思潮、教育理念、甚至政治氣候的一些側麵。我個人尤其關注的是,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是如何處理那些西方寓言中可能帶有宗教色彩或者與中國傳統道德觀念略有衝突的部分的。他們是選擇直譯,還是意譯,亦或是增刪內容?這種“本土化”的過程,恰恰是最能體現一個時代文化生命力的。這本書如果能對這三種譯本進行細緻的比對,從語言風格、詞匯選擇、句式結構,乃然後期接受度的分析,那絕對是一部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作品,也會讓我對清代的文化接受史有更深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