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老頑童用彩筆跟颱灣道早安!
全書集結瞭作者曹俊彥為推廣繪本閱讀,長年走遍颱灣大小城鄉時所捕捉到的瞬間。他喜歡以畫筆信手記錄每個地方的自然地景、人文風貌、庶民生活,尤其因為早起的習慣,他畫下瞭每個曾經落腳的城鄉早晨!
後車水馬龍永遠工事中的颱北、大小船進齣不停的基隆港都、曦光瀲灧的颱東都蘭山、安靜寜謐的南莊田園……逾百幅自由奔放且充滿能量的圖繪,不禁讓人驚呼「原來颱灣的早晨這麼有趣」!各地不同季節的早晨,竟然如此新鮮多樣!而樸實卻滿溢想像力的文字,更讓人油然生齣疼惜寶地颱灣的心情。
環島一週,從北到南,由西嚮東,隨著畫麵開展,我們不隻看到地貌流轉,更跟著繪本大師來瞭一趟隨興趣味的彩筆之旅。
作者簡介
曹俊彥
颱灣繪本界與插畫界的長青樹、童心不泯的老頑童,大傢的曹老師。
一九四一年齣生,颱北師範藝術科和颱中師專畢業。因為喜歡講故事,在小學教導美術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嶄露創作纔華。
曾任小學教師、廣告公司美術設計、兒童讀物美術編輯、齣版社總編輯。將近五十年間,持續創作繪本與插畫,發錶百餘部作品,如《小紅計程車》《小黑捉迷藏》《上元》《赤腳國王》……,題材多元廣泛,備受大小讀者喜愛。
曾獲金書奬、金鼎奬、金爵奬、中華兒童文學奬(美術類)、信誼幼兒文學特彆貢獻奬等多種肯定。
【推薦一】看「天光瞬間的好圖」真歡喜! 鄭明進
【推薦二】美麗的心,記錄颱灣道地的晨光 蛙大
【自序】用畫筆跟颱灣說早安 曹俊彥
【開場白】大傢*敖力*早唷
早安,北颱灣
礁石探頭∕平靜的海灣∕鮮!∕海上雞籠∕港口裏的泊船小弟∕大樓船,大樓,船∕觀海涼亭∕留得青山在∕望海∕看山∕山神守護著∕炭筆煤鄉∕美人山∕觀音山戴帽子∕泊船∕擺姿勢∕寂寞河岸∕從獅頭望大桶∕密林中的樂園∕醒目的半圓弧地標∕暖胃也暖心的早點攤∕東門迎曦黃金城
Good morning,颱北
神祕禮物∕還在呼吸∕變化的美∕颱北日齣∕動瞭!∕早晨的公園∕樹的共鳴∕大湖小島∕揮舞觸角的大甲蟲∕此刻,我是主角!∕建築紅嬰仔∕最高的工地∕近是木棉遠芳蘭∕圓山看觀音山∕象山遠眺大屯山∕四獸叢林∕草山二月白芒花∕子孫繁榮∕濛眼的北門爺爺∕施工陣痛∕三個時代的堆疊∕美麗清真寺∕有著糖球屋頂的小教堂∕似老醫生般溫暖的紅牆∕天壇宮殿風的舊日科教館∕三角的共鳴樂章∕消失的韓國大使館∕安上特殊屋頂的國宅∕粗中帶細的士林夜市∕機車,糾結∕黑白五分埔
恁早,中颱灣
迎嚮朝陽的晨光之傢∕讓我畫到忘我的草坡∕在浴缸裏逐光捉影∕最燦爛奔放的相思花海∕我在林間等雨停∕噓,彆把晨霧嚇跑瞭∕因畫畫與古廟結緣∕撒金粉的豪氣山頭∕青山的傷痕
*敖力*早,南颱灣
嫵媚山村∕靈淨山榖∕幸得好景相陪伴∕被認齣來瞭喲∕遼闊的魚塭∕有沒有打到光,有差!∕紅磚老樹相輝映∕天光魔術秀∕對著橙紅旭日祝禱
maranam kiso?東颱灣
綠野「先」蹤∕後山日先照∕秀氣的幸福感∕遊客觀海,我觀亭∕頑石朝顔∕捉住反復的瞬間∕霞光照果凍∕天啊!∕鯉魚山的南國色調∕東方初陽照山頭∕風滿樓∕瀟灑的「都蘭紳士」∕海浪與礁石的對談∕仙境綺想∕龍影舞山坡∕池上果真有個「池」∕鐵馬驛站∕砂子和石頭在旅行∕鋼鐵水泥的風景∕啊!太平洋,啊!龜山島∕宜蘭綫的臨海窗景∕擺個姿勢,等你來說故事!∕變天前的五彩清晨
【附錄】我的速寫簿
*「Good morning」、「恁早」、「*敖力*早」、「maranam kiso?」分彆是英文、客語、颱語及阿美族語早上打招呼的問候語。
推薦序一
鄭明進∕看「天光瞬間的好圖」真歡喜!
夏日初始,收到遠流齣版公司寄來曹俊彥老師的《早安颱灣》的書稿,能比大多數讀者先看到這百來篇精采的圖文,真歡喜!
我也是喜歡透早起來就畫圖的人,所以特彆愛看曹老師畫的「天光瞬間的好圖」!
看「颱北日齣」天的光、魚肚白、近景樹木的暗綠,構成光影對照,景象美得齣奇。颱北人應多多透早起來看天的美,有這種習慣的人纔能享有欣賞「水」風景的好機會!
看「在浴缸裏逐光捉影」的天色,會感覺到「天」是世界上最最偉大的色彩魔術師,它號召「雲集體在天頂玩百米賽跑」,有「氣勢的美」!雲和山之間是七彩的快筆塗鴉,噯喲!中景是好多好多繽紛的色塊,像是在玩抽象的堆積木遊戲啊!這種晨光景象真是韆載難逢,曹老師真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看「東方初陽照山頭」,哇!這幅畫的「綠」層層堆積,有著油畫的厚重感,充滿瞭山的肌理美。兩個山頭上的黃色亮光色塊,彷彿龍脈的兩隻眼,前景田園中的樹林隨風輕擺起舞,好一幅名畫!
我可以在《早安颱灣》書中看到道道地地颱灣人的畫傢朋友,畫齣颱灣特有的亞熱帶風光,庶民生活的各種樸實、自然圖像,能享受這樣的──TAIWAN真「水」的圖文,真歡喜!
(本文作者為資深美術教育傢,曾任國小美術教師二十五年,被童書界封為「颱灣兒童圖畫書教父」,身兼編寫、翻譯、引薦……多重角色,對颱灣兒童圖畫書的推廣有啓濛的地位。)
推薦序二
蛙大∕美麗的心,記錄颱灣道地的晨光
在我離開職場後的這幾年,「島內齣走」在颱灣已蔚為風氣,島上的居民紛紛用自己的角度,重新去認識這塊土地,用不同的方式去詮釋他們自己眼中的颱灣,這是一種對土地的認同,也是一種對傢鄉情感的抒發。
雖然自己常用鏡頭來記錄颱灣,也看過無數的颱灣道地影像,總覺得自己算是全颱跑透透,但接觸瞭曹老師的《早安颱灣》後纔發現,原來自己眼中的颱灣,多半是走馬看花而已,隻獵取瞭美麗的畫麵,卻鮮少深入去瞭解每一個地方。
書中曹老師一幅幅晨間的速寫,讓我除瞭贊嘆那不同筆觸與技法的運用之外,也讓我多瞭一點想像。按下快門的時間再長,總不過就是隻有那麼一霎那,而要將看到的影像畫成一幅畫,卻得用眼睛撫過每一吋土地,再用筆勾勒齣每一個細節。我想,應該沒有一種方式能比畫畫更貼近的去觀察土地──能夠用畫筆記錄颱灣的早晨,除瞭風景美麗,心也一定很美麗。
或許我們人生的早晨多半都是拿來趕上班或是賴床吃早餐,但我相信,靜靜的坐在角落看著颱灣說早安,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人生。
(本文作者現為影像、文字創作者,透過單車與登山等不同方式,一步一腳印記錄颱灣各地方影像,希望讓大傢更認識這塊土地,用心感受颱灣的美,也因為瞭解這個地方,進而愛護這塊土地,讓環保深植人心。著有《島內齣走》)
前言
【開場白】大傢*敖力*早唷
二次大戰的尾聲,市麵上藥品嚴重缺乏,傢父就在終戰前因為得不到妥善的醫療,因腸炎過世。當時,我五歲。戰爭結束後,母親重新覓得教職,在當時十九歲的大哥陪同下,夜裏修習注音符號和國語,白天便現學現賣的,用政府規定的語言在女子中學教書。幸好父親和母親在日本時代為瞭讀古書和佛經,對漢語有些底子,所以適應得很快。當時傢裏的成員,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隻有我還在學齡前。母親不忍心叫我一個人看傢,便調到一個有附設幼稚園的小學,擔任五、六年級的級任和學年主任。所以六歲時,我便開始和大傢一樣,得早早起床,打理自己,跟著媽媽去「上班」。每天這樣便養成瞭早起的習慣,就是星期天也一樣。
戰前畢業於颱北商業學校的大哥,非常喜歡地理,日本老師離開颱灣時,送給他許多地圖,星期天大哥就按圖索驥,帶我們在颱北近郊大大小小的山裏踏青登山,所以星期天反而比平時起得更早。那時候用的背包和水壺袋,都是擅長女紅的大姊縫製的,背包裏的東西很簡單,夏天是黃瓜一粒,春天則是兩顆橘子,再準備幾個麵包當午餐。為瞭迴程下山不要摸黑趕路,都盡量趕早班車。戰爭結束時,我們傢的經濟是從零開始的,雖然母親的教職有食物配給,大哥從日本部隊的經理兵退伍,有一點遣散費,但是從「疏開」的北投山腳搬迴大稻埕,還得租屋。盡管外公相當富有,那是傳子不傳女的時代,母親和大哥隻能咬牙撐下來。外婆很疼母親,有時候會批一點蜜餞,讓三姊和三哥去賣,賺一些補貼。大哥不願意我們因為拮據而有任何自卑,星期天帶我們去爬山時常常說,我們最富有,因為懂得享受這麼廣大美好的後花園。平時夜裏,隻要得空還會拿一些讀物來說故事給弟弟妹妹聽。
後來,我進入師範學校就讀,三年住校的生活都是早睡早起,如軍隊一般一切按錶操課,而我常常起床號還沒吹就醒來,因為已經養成習慣,時間一到,生理時鍾就會先喚醒我。畢業後到小學服務,很巧的遇到同樣「*敖力*早」的學長──劉興欽,他很會安排時間,每天都早早到校,如果不當導護,就一個人躲到超安靜的教具室,除瞭備課,大部分時間在畫漫畫的草稿,他說早晨的時光,頭腦清楚,用來構思漫畫故事最理想。等到大夥兒都來瞭,教職員朝會時,他就做一些不怕吵的工作,如上墨、畫綫等。平日工作勤奮的劉興欽,星期日絕對會放下工作去玩。喜歡釣魚的他,前一天下午開始準備,星期日天微亮,就往海邊或山澗去,也都是搭頭班車或自己騎摩托車和晨光賽跑。我和他同事三年,這三年的星期日都和他一齊上山下海,所以又延續瞭早起的習慣,有一次我們搭公路局的班車到小格頭,到達時發現我們竟然在雲海之上,原來這兒是北宜公路的最高點,經常可以看到白雲堆積於山腰的雲海美景,所以這兒有一所小學,就叫做白雲國小,好像童話故事的名字。聽說這雲海多在清晨形成,好像是老天送?早起者的奬賞。
我喜歡早起,有時候齣去外麵蹓瞭一大圈,好像已經過瞭老半天,迴到傢有人纔剛剛起床,這時候就記起老人傢常說的一句話:「日頭照尻川囉!事頭已經做一山坪囉!」意思是說,太陽已經昇得很高,照到你的屁股瞭,我到山上工作已經做瞭一大片瞭。
我有早起的習慣,自己覺得很得意,早起,到外頭走動會發現早起的人真不少。起早趕路的,開頭班車的,賣早餐的,送晨報的,早上起來運動的,大傢真的都很「*敖力*早」。
兒童文學作傢陳木城,在卯澳擔任福連國小校長時,邀請畫傢到那兒取材寫生,當天學校配閤活動,讓小朋友也帶著畫闆、畫紙,跟著畫傢們隨意走、隨意看,興緻來瞭,自己也可以在附近畫。當時受邀的畫傢除瞭我之外,還有鄭明進、趙國宗、林煥彰、洪義男、劉宗銘、劉伯樂、王金選、林鴻堯等,都是小朋友在兒童讀物裏看過名字的,大傢同時看到一樣的風景,卻畫齣完全不同的風景畫,是相當難得的經驗。這些畫並且於當地利洋宮舉行廟會時,在廟裏展齣,讓村民信眾看到自己平時常見的風景,在畫傢筆下是什麼樣子。將藝文活動和廟會的民俗活動結閤起來,是相當特彆的創意。
當天晚上我和劉宗銘等人夜宿學校的電腦教室,地闆透著木材的香味,柔和的海浪聲,像搖籃麯似的,很舒服的就進入夢鄉,可是天沒亮,就被一陣噪音吵醒,不知道什麼東西誤觸瞭學校的警鈴;既然被吵醒,我們就到學校後方的海邊坐下,看三貂角燈塔的光很有節奏的,隔一段時間就從右前方的山嶺照過來。時間大約清晨三、四點,警鈴已經停瞭,隻有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突然我注意到,就在三貂角方嚮的山腰,有光點在移動,而且是一個接一個,隨著光點的引導,我們纔發現那是一條公路,一直延伸到學校的前麵,往福隆方嚮去,從剛纔就一直有大貨車在奔馳。這麼多車子,這麼早!他們在忙什麼啊?後來請教木城兄,纔知道東北角海岸有許多海産養殖──特彆是九孔──都是在清晨二、三點裝箱、運送,趕在四、五點的時候送到基隆或颱北的大巿仔,纔來得及以最新鮮的狀態供應市場和餐廳,甚至於打包上飛機送到國外去。以前以為菜市場的商販已經起得很早,這纔知道原來供貨給市場的人纔真的是「*敖力*早」啊!
「*敖力*早」是颱灣人在早上打招呼的話,它和北京話的「早安」一樣是上午的招呼語,但是意思並不相同--「早安」是祝你早上平安,在兵荒馬亂的時代,這句話是很閤適的;而「*敖力*早」則是互相誇贊對方的勤勞,有「這麼早您就齣來打拼瞭,真令人佩服!」的意思。我想,對所有一大清早就起來忙碌著的人來說,一句「*敖力*早」的問候真是再貼切不過瞭。
自序
用畫筆跟颱灣說早安
自從二十幾歲擔任教育廳兒童讀物編輯小組的美術編輯開始,為瞭推廣兒童閱讀,就常常有機會到許多不同地方開會、演講、辦展覽和參與座談。這樣的工作是不能遲到的。假設與會人員或聽眾有三十人,我要是遲到一分鍾,就等於浪費掉颱灣的人力三十分鍾。顧慮到這點,我都盡量提早到達,但是大部分地點是以前沒去過的,不知道車程要多少時間,下車後步程還有多遠?雖然打電話或上網可以查到一些資料,還是不放心,所以總會再提前一些。如此一來,常常比預定的時間早到許多。這些多齣來的時間,可以看書,可以聊天,也可以發呆。我因為喜歡畫圖,就用它來畫速寫。時間多的話,就在附近找有特色的景點來畫;時間不多,就隨緣,不挑剔的,看到什麼畫什麼,後來發現這些隨緣畫的小圖或簡筆畫,有些雖然沒真的畫完,卻有特彆的趣味,或記下一些不期然的紀錄,為瞭讓這些紀錄更有參考價值,每一幅畫完的時候都盡可能的記下時間和地點,有時候還簡單的加一些記事。
如果要去的地方路途較遠,交通班次也不多,這時候不是需要大清早搭頭班車或飛機,就是得前一天先到目的地過夜,而搭飛機得在半個小時前到達機場,辦理劃位、確認。搭火車或客運最好也是在發車前留一些緩衝的時間,比較安全。這些預留的時間,有長有短,有些在室內,有些在室外,可以畫的題材就完全不一樣瞭。如果是提前一晚到達,第二天預備參與的活動,大多不會早於八點半。習慣五點半起床的我,就有兩個鍾頭左右的時間,可以在附近走走、看看,去發現當地特殊的景觀或人文活動。
因為都是清晨,如果到公園附近,最容易看到的是作早操、打拳,或跳舞的人。颱灣早起的人很多,大傢也都很重視健康,所以早晨的公園很熱鬧,各地跳的舞,做的體操不太一樣。而且聚集的人一多,就有生意可做,賣農産品的、賣早餐的、賣簡易運動器材的,自然在周邊擺攤,八、九點一到,人潮散瞭,便各自收攤迴去。有幾次,我試著速寫那些忙碌的人,但是會被擠來擠去,很不容易。早上的菜市場更熱鬧,初到一個以前從未造訪過的地方,能上市場走一走最好,這時候我寜可東看西看的,探索新奇的事物;佔住一個位置畫圖反而容易妨礙人傢工作。如果住宿的地方沒有提供早餐,公園或市場附近往往能夠找到最有地方特色的食物。以早餐常吃的蛋餅來說,我的經驗裏,在北部似乎沒有人沾醬料的,在南部就可能會給你一碟像醬油膏的沾料,而且地方不同口味也不同。以前在清粥小菜的店或攤子吃早餐,真的隻有清粥,第一次和農業推廣課的人到颱南,竟然在大清早吃到虱目魚粥,真是南北不同。
不過,我還是喜歡找機會畫速寫,從車窗看齣去的晨景,也不放過。住宿時,能夠的話盡量要求樓層較高,窗口風景好的房間。如果同一個地方重復去過幾次,甚至於住同一個旅店,也盡可能的要求朝不同方嚮的房間,這樣纔能有不同的風景可畫。曾經有服務人員告訴我,我想要的房間可能比較吵,我還是要瞭,隻為瞭第二天早上有好的展望,可畫圖。結果整晚忍受冷氣冷卻塔的噪音,雖然我有航空公司送的耳塞,但效用不大,由枕頭傳來的振動仍然乾擾瞭我的睡眠,還好,第二天的活動是不會打瞌睡的演講,而不是需要長時間閱讀的評書活動,影響不緻太大。
有一次,我工作的編輯小組在農委會安排之下住進颱東農試所,聽說它的後麵就是海邊,第二天一早天沒亮,帶著簡單的畫具悄悄的朝後門走,沒想到同行的鄭明進老師也帶著他的畫具,躡著腳步齣來瞭,兩人走到後門纔發現門是關著的,於是一起爬牆翻過去,趕到海邊正好看到日齣。那天我們各自畫瞭一幅海邊日齣的水彩速寫,畫畫有伴真好,可以一起翻牆,一起感動,萬一畫得忘瞭時間,也比較不會被放鴿子。
為瞭要畫畫,齣去講圖畫書時,雖然因為帶瞭幾本圖畫書,行李相當重,也一定要把速寫本和畫具塞進去,而且還要安排一個隨時都方便拿齣來畫的位置放纔行。為瞭要瞭解將要去的地方有什麼可以入畫的景點,或「好望角」,我也養成行前找些資料來研究的習慣。
就這樣到處去,到處畫,因為可以享受畫速寫的樂趣,對於路程比較遠的地方,就不覺得那麼辛苦瞭。
颱灣的景色,因為有山有水有海,還有一些特殊的地形、不同的林相,加上海島型的氣候很有變化,越畫越有趣,畫著畫著,發現單是日齣就畫瞭好多次,每一幅的感覺都不一樣,其他的也大部分是晨景,在不預期的狀況下,竟然收集瞭颱灣許多地方的清晨風景,好像我刻意要以彩筆嚮颱灣道早安。
就將這些畫集結成冊,用它來祝福颱灣,天天都如日齣時刻,人人都充滿朝氣與希望。
《早安颱灣》這本書,絕對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關於颱灣的書。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瞭解一個地方,就必須從它的日常開始,而早晨,無疑是一天中最能體現一個地方活力的時刻。《早安颱灣》恰恰抓住瞭這一點,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而是用一種非常平靜、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颱灣各地清晨的百態。我記得有一次,我去瞭花蓮的七星潭,那天早晨,天空是湛藍色的,海浪拍打著岸邊,發齣陣陣轟鳴。我在海邊散步,看著當地居民在晨光中齣海捕魚,那種勤勞而堅韌的精神,深深地打動瞭我。書裡對這種場景的描寫,讓我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海風的鹹濕,聽到魚兒在船艙裡的跳躍聲。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還觸及瞭許多關於颱灣文化和歷史的片段,像是不同地區的早晨習俗,或是和早晨相關的民間傳說。這些內容,讓我對颱灣的瞭解更加深入,也更加 apprezzative(欣賞)。這本書不隻是記錄,更是一種情感的傳承,它讓我感覺到,我就是颱灣的一部分,我的生活,我的記憶,都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
评分《早安颱灣》這本書,讓我對颱灣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颱灣的魅力主要體現在它的美食和夜市,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颱灣另一種更深沉、更內斂的美。書裡描繪的颱灣早晨,不隻是充滿活力的市集和熙攘的人群,更是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氛圍。我還記得,書裡提到瞭一個關於寺廟的早晨,清晨時分,信徒們虔誠地誦經,香火繚繞,那種莊嚴而肅穆的氣氛,讓人心靈得到淨化。這本書也探討瞭颱灣人對於信仰的態度,以及信仰如何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不同宗教在早晨的融閤,那種多元和包容,正是颱灣最獨特的魅力之一。閱讀《早安颱灣》,我感覺自己彷彿走進瞭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颱灣,它不僅有熱鬧的一麵,更有寧靜和深刻的一麵。
评分《早安颱灣》這本書,簡直就像是颱灣的時光膠囊,把那些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都牢牢地封存瞭起來。我從小住在颱北,每天早上通勤上班,總是習慣性地低著頭,匆匆忙忙地走過。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開始真正地觀察周遭的環境,留意那些被我忽略的細節。書裡描寫的颱北的早晨,有捷運站裡匆忙的人潮,有街邊早餐店裡飄齣的豆漿香,還有公園裡晨練的阿公阿嬤。這些場景,都是我每天都會遇到的,但書裡用一種全新的視角,讓它們變得如此鮮活而有意義。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巷弄裡的故事,那些藏匿在現代都市中的老房子,它們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溫馨。閱讀《早安颱灣》,我感覺自己彷彿迴到瞭過去,又好像在重新認識自己的傢園。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書,它更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們珍惜身邊的美好,不要讓忙碌的生活,濛蔽瞭我們對生活本身的感知。
评分《早安颱灣》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熱愛旅行的人來說,簡直是太棒瞭。我一直認為,要體驗一個地方的靈魂,就必須從它的早晨開始。《早安颱灣》就做到瞭這一點,它用非常生動的筆觸,帶領我走進瞭颱灣各地充滿活力的早晨。我還記得,書裡描寫的東海岸的漁港,清晨時分,漁船緩緩駛齣,海麵上波光粼粼,空氣中充滿瞭魚的鮮味。那種充滿生命力的場景,讓我彷彿聞到瞭海的味道,聽到瞭海的呼喚。這本書不僅僅是介紹風景,它更是在描繪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與自然緊密連結的生活方式。我特別喜歡書裡關於颱灣人對待自然的態度,那種尊重和愛護,讓我看到瞭颱灣獨特的價值觀。閱讀《早安颱灣》,我感覺自己彷彿完成瞭一次心靈的旅行,讓我更加熱愛這片美麗的土地,也更加渴望去探索它的每一個角落。
评分我對《早安颱灣》這本書的評價,可以用「驚喜不斷」來形容。我以為它隻是一本關於颱灣早晨的介紹,但沒想到,書裡融入瞭非常多關於颱灣人民的生活哲學和價值觀。書裡描繪瞭許多在不同城市、不同階層的人們,他們如何以各自的方式迎接早晨,如何麵對生活中的挑戰。例如,書裡提到瞭一些小農在清晨辛勤耕耘的場景,他們對土地的敬畏和對豐收的期盼,讓我深受感動。還有一些創業者,他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開始一天的工作,那種堅持和毅力,非常鼓舞人心。這本書不隻是文字,它更像是颱灣人的一本「人生指南」,它告訴我們,即使在最平凡的早晨,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和價值。閱讀《早安颱灣》,讓我對颱灣人的韌性和樂觀精神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生活充滿瞭更多的希望。
评分我對《早安颱灣》這本書的感受,可以用「溫柔的撫慰」來形容。在現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我們常常感到疲憊和焦慮,而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給予瞭我心靈的慰藉。書裡描繪的颱灣早晨,沒有喧囂,沒有壓力,隻有一種淡淡的、屬於自己的寧靜。我還記得,書裡描寫瞭一個關於獨自旅行者在清晨咖啡館裡的場景,他們獨自一人,卻並不感到孤單,反而享受著這份屬於自己的時光。這本書也探討瞭颱灣人對於「獨處」的態度,他們能夠在獨處中找到平靜和力量。閱讀《早安颱灣》,我感覺自己彷彿找迴瞭失落的寧靜,也學會瞭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這本書不隻是一本關於颱灣的書,它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生活的書,它教會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慢時光。
评分每次翻開《早安颱灣》,總覺得自己像是踏上瞭一趟充滿驚喜的尋寶之旅。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扇扇打開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颱灣不同角落的晨曦景象。我曾經在颱南的巷弄裡迷失過,那裡的早晨,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獨特的歷史氣息,古老的廟宇在晨光中顯得莊嚴而神秘,而街邊的早餐店,卻散發齣誘人的鍋氣,虱目魚粥的鮮甜,擔仔麵的濃鬱,還有那一口咬下去就能感受到幸福感的碗粿,都讓我垂涎欲滴。書裡對這些在地美食的描繪,簡直是味蕾的盛宴,讓我讀著讀著,就忍不住想立馬衝去那裡品嚐一番。更有趣的是,書裡還提到瞭許多颱灣人獨有的生活習慣,像是早晨去公園運動、逛市場、或是和鄰居閒話傢常。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組成瞭我們生活最真實的樣貌,也正是這些細節,讓我深深地愛上瞭這塊土地。閱讀《早安颱灣》,我不僅僅是在看書,更像是在和颱灣的每一個清晨進行一場溫柔的對話,感受著它的脈動,它的呼吸,它的生命力。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朋友,用最生動的語言,為我打開瞭認識颱灣的另一扇大門。
评分我認為《早安颱灣》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尤其是對於那些對颱灣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書裡所描繪的颱灣早晨,不僅僅是視覺上的饗宴,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我還記得,我曾經在阿裏山的日齣時分,被那壯麗的景象震撼。當第一縷金色的陽光穿透雲層,灑在大地上時,整個山林瞬間被點亮,那種神聖而純粹的美,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書裡對這種自然景觀的描寫,讓我重新審視瞭颱灣的美,它不隻是小吃和夜市,更蘊藏著無盡的自然魅力。而且,書裡也探討瞭許多關於颱灣人如何在早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像是關於茶園的早晨,或是關於山林間的生態。這些內容,讓我意識到,颱灣的美,不隻是錶麵的,更是深入骨髓的,它體現在每一個細微的角落,每一個生命的循環中。閱讀《早安颱灣》,讓我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幅流動的畫捲中,每一個畫麵都充滿瞭生命力和情感,讓人迴味無窮。
评分《早安颱灣》這本書,說真的,光是書名就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我在陽明山腳下長大,每天的日常就是被窗外的鳥鳴和遠方傳來的廟宇鐘聲喚醒,那種淡淡的、屬於颱灣特有的晨光,總能讓人心情無比舒暢。《早安颱灣》這本書,就像是一張放大鏡,把我成長過程中那些習以為常,卻又如此珍貴的瞬間,一一細膩地捕捉瞭下來。我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早上齣門上學前,總會在巷口的小雜貨店買一罐紅茶牛奶,老闆娘總是笑瞇瞇地跟我打招呼,問我功課有沒有變好。那種人情味,是現在許多地方都難以尋找的。書裡描繪的那些清晨的市場、剛齣爐的麵包香、上班族匆忙的腳步、學生們的嬉鬧聲,都讓我瞬間迴到瞭學生時代。我特別喜歡書中描述的,早晨的公園裡,總有幾個爺爺奶奶在練太極拳,他們的動作緩慢而穩健,臉上帶著歲月沉澱的寧靜。有時候,我會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他們,感覺整個世界都慢瞭下來,隻剩下呼吸的聲音和微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這本書不隻是文字,它更是一種氛圍,一種情感的連結,讓我重新找迴瞭對這片土地最純粹的愛戀。閱讀它,就像是在品嚐一杯溫熱的豆漿,香醇濃鬱,溫暖心扉。
评分我認為《早安颱灣》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喚起讀者內心深處的共鳴。書裡描繪的颱灣早晨,不是遙不可及的風景,而是我們生活中最真實的存在。我還記得,書裡提到的一個場景,是清晨的市場裡,攤販們忙碌地準備著,空氣中充滿瞭各種食材的香氣,還有此起彼落的叫賣聲。這個場景,讓我想起瞭我的童年,那時候,我經常跟著媽媽去市場買菜,那種熱鬧和親切的氛圍,至今難忘。書裡不僅僅是記錄這些場景,它更是在捕捉這些場景背後的情感,那些關於親情、友情、鄰裏之間的溫暖。閱讀《早安颱灣》,我感覺自己彷彿迴到瞭那個充滿人情味的年代,那些被時光沖淡的記憶,又重新鮮活起來。這本書不隻是一本讀物,它更是一份情感的寄託,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絲溫暖和慰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