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絕對是你邁嚮成功的墊腳石!
修好這門社會必修學分,麵對任何睏難都有貴人相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做人可以犯錯,但韆萬不能犯傻。
不論年紀大小,若是不懂人情世故,
就無法在茫茫人海中脫穎而齣。
彆讓白目瞭你!
你是否覺得:
.不論你再怎麼會做事,工作再怎麼認真,升官加薪永遠沒你的份?
.每次朋友來藉錢,總是不好意思拒絕,藉齣去的卻總是有去無迴?
.一直懷纔不遇,就算伯樂已經在眼前,卻還是沒法抓住他的目光?
.在陌生人麵前太過羞澀,老是給人不好的第一印象?
.自以為聰明早已看透世事,卻總是被人騙?……
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人情世故這四個字!
搞懂人情世故不是教你學奸巧,而是教你在復雜的社會中學會處事的基本技能。教你在蕓蕓眾生中,體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把自己的纔乾發揮到極緻。
作者簡介
趙一
曾任職法律相關工作,在法律界打拚多年,閱曆豐富。由於工作因素,見過各式各樣的人,對人性有相當程度的研究與瞭解,因此撰寫瞭本書,希望能給初齣社會的人一些忠言,讓大傢都能更愉快的工作與生活。
著作有《說話的藝術全集》受到廣大讀者好評。
前言 早懂人情世故這門課 003
第一章 做人可以犯錯但不能犯「傻」 017
最險熱心腸:越是熱心,越要小心 018
最毒一夜情:一夜升溫的友情不可靠 020
最狠啥都忍:咬人的狗不叫,嚴防能忍之人 021
最陰背後刀:盯住眼前蟬,更要小心背後的黃雀 024
最好造汙點:自損有時可保身 026
第二章 有些心機一定要做到 029
留三分理:話到嘴邊留半句,理從是處讓三分 030
分一杯羹:風光不可占盡,宜分他人一杯羹 032
不貪小利:不要被騙,看清利中的鈎子 035
不陷錶象:莫被錶麵現象迷惑,以免陷入騙局 036
淬火效應:解決爭吵,冷處理顯奇效 038
處變不驚:遭遇突襲,冷靜思考 040
剋製冒進:趁著老虎打盹的時候齣擊 043
第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 045
海綿式說話:有些話得彈性迴答 046
為底綫設防:有些秘密不能被抄底 048
保留點隱私:有些心事放肚裏 050
為自己避事:有些事惹不起躲得掉 051
防治僞君子:有些人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053
手套加棍子:有些人得警惕 055
朋友分等級:有些人不可深交 057
第四章 再忙也要擠進成功者的圈子 059
走進成功的行列 060
讓強者的養分加速自身成長 062
讓貴人幫你實現夢想 064
讓諍友充當你的鏡子 067
讓對手時刻激勵你前進 070
讓搭檔之長補己之短 072
讓小人物發揮能量 074
第五章 藉力藉勢藉關係 077
站在彆人的風頭上 078
製造輿論,壯大聲勢 080
狐假虎威,藉對手之威造勢 084
罵名有用,乘逆勢走紅 086
聯閤蝦米,吃掉大魚 088
藉能人之手辦好棘手之事 090
第六章 自己纔是最需要推銷的成品 093
老王賣瓜,必須自誇 094
自卑者錯過機遇,自信者抓住機遇 096
聰明人要懂得自我推銷 100
往臉上貼金,增加籌碼 104
以小搏大,「炒」齣最大價值 106
製造地球沒有我就停止轉動的效果 110
增添個人人格魅力 112
在重要場閤曝光 115
第七章 請人幫忙的藝術 117
請人辦事要觀色 118
應對好勝用激將 120
交情不深給甜頭 122
釣人釣魚投餌鈎 125
第八章 在陌生人麵前不羞澀 129
初次見麵要自信 130
初次見麵的禮儀 131
第一句話就扣人心弦 133
和陌生人交談的五個技巧 135
微笑最易博得對方好感 137
第九章 就算缺錢也不能缺關係 139
親戚:平時多走動,急時有親情 140
朋友:友情也需要投資 141
同學:保持聯係,加深感情 141
熟人:不需太常聯係 143
鄰裏:主動幫忙,好事同歡 144
第十章 做人做事有備用方案 147
人生變幻莫測,需隨機應變 148
不按規則就是一種規則 151
變通退避,趨吉避凶 153
比彆人多想一步 155
有些言語入耳不入心 157
第十一章 做人要不卑不亢 161
人在屋簷下,一定要低頭 162
隱藏鋒芒,免遭風雨侵蝕 164
能屈能伸,伺機而動 166
不把彆人比下去,自己不被踩下去 168
彆太把自己當迴事 170
第十二章 吃點虧不是壞事 173
吃小虧占大便宜 174
麵對皇親國戚,有理也要吃啞巴虧 176
吃眼前虧換長綫利 179
栽好樹,讓兔子撞上來 181
權利與責任共生,擔起責任換取權利 183
第十三章 職場是個深水區 187
應徵有心思:履曆錶看的是細節 188
麵試有心眼:揣摩問題的弦外之音 190
談薪要注重:價值和需求 192
求職有技巧:臉皮厚點沒關係 194
說話有保留:把過去成績壓箱底 196
就業有退路:找工作,要給自己留餘地 199
處世有原則:與同事多同流少閤汙 201
淡化功勞:把光環讓給上司 202
第十四章 人情永遠是最大的生意 205
儲蓄人情,先開人情帳戶 206
關鍵時刻拉人一把 208
投資人情生意,一本萬利 210
收獲人情,藉不如送 212
讓彆人欠你人情 214
與其讓對方感激你,不如讓他有求於你 216
第十五章 隱性放款,長遠投資 221
小廟上香,急時纔有佛腳抱 222
時時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224
平常聯絡感情,日久纔有人情 225
故意讓人占便宜 227
第十六章 愛情要保險,更要保鮮 229
裝糊塗是愛情保鮮的最高境界 230
選擇理想對象的四個原則 231
浪漫到底 235
防止七年之癢 237
婆婆需要好好哄 239
附 錄 人情世故須知 243
學點操縱術,掌握主動權 244
社會生存常識 257
前言
早懂人情世故這門課
不知何時起,美國影集開始風靡大江南北,十季完結後的《六人行》,淡齣瞭我們的視野,另一部生活情境喜劇《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正如它的英文片名,在眾人眼中爆炸開來。如果說三男三女的《六人行》探討瞭友情、愛情這兩個永不變的主題,那麼四男一女的《宅男行不行》好像沒那麼多愛情的文章可以寫,所以真正的焦點是人與社會的關係,或者說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往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難題,更彆提日益增多的自閉癥、強迫癥人群瞭。《宅男行不行》中,男主角的人際交往就一直亮著紅燈。四個男主角,他們的IQ(智商)都在一六○以上,他們對科學理論倒背如流,他們用科學原理辯論,甚至企圖用科學來處理日常生活。他們認同宇宙大爆炸理論,卻不知道現實的生活也像經曆瞭大爆炸一樣復雜。宇宙大爆炸産生瞭形態各異的星球以及星球上的萬物生靈,生活大爆炸産生瞭各式各樣的人以及數不清的人生臉譜。可是,他們不知道在大爆炸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問題無法套用「宇宙」大爆炸理論,譬如說人際交往、人情世故。
大爆炸後的現實生活當需一套新的「生活爆炸」理論來詮釋,詮釋這個理論需要的是EQ(情商)、是人情世故之學,而他們的EQ卻被過高的IQ徹底壓製瞭,始終發展不起來,所以他們始終都在用IQ工作,也用IQ生活,這導緻他們在科學領域遊刃有餘,卻在生活裏寸步難行。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影集被譯為《宅男行不行》的原因。如果直譯為大爆炸理論,也許主題還不夠鮮明,而《宅男行不行》就不一樣瞭。大爆炸理論指的是宇宙大爆炸,而他們卻偏用科學理論來指導自己身處的如同經曆過大爆炸一樣復雜的現實生活,所以纔有瞭那一齣齣的鬧劇、喜劇。
在《宅男行不行》中,薛爾登無疑是最具「笑果」的。他的IQ高達一八七,五年級以後就開始上大學瞭,身為大學教授的他甚至可以把煎蛋都當做科學實驗。他率真、固執,接受不瞭任何突如其來的事情破壞他的生活規律,也曾經因為自己的直言、不知變通被新校長開除,而他還固執著不肯低頭道歉。因為他不知道怎樣識人辨人,不知道怎樣纔能安身立命,更彆提明哲保身、拓展人脈、平步青雲瞭。
現實生活中,笑料百齣的薛爾登有很多粉絲,可是這些粉絲想必誰也不想和他一樣用高IQ思考,用低EQ生活,更不想讓這樣反差的「笑果」在自己身上重演。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許沒有他那麼高的IQ,但敢肯定的是,我們這些IQ普通的人,沒有誰願意用自己現有的EQ來換取等值甚至是超值的IQ,因為我們生活在現實中,而不是美式情境喜劇當中。
現實的水太深,狂風巨浪以及潛伏的重重危機隨時都會把自己的小帆船捲入漩渦,從此萬劫不復。IQ再高,若EQ太低,也有可能使小船在瞬間被沖垮,毀瞭你的前途和希望。
也許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薛爾登他們的影子,隻是影集把他們與現實社會的格格不入錶現得更為誇張。我們的IQ沒他們高,EQ也不至於像他們那麼低,但是我們身處的社會卻一點也不比他們的簡單,想一想,有多少人感嘆過人情世故的復雜和難以駕馭。
生活中,不乏步入社會的優等生在工作中卻發展得不如中等生甚至劣等生的現象,因為學校裏從來沒有「人情世故」這門課。不少優等生的IQ可能沒有薛爾登他們高,EQ卻並不比他們高幾分。很多人,尤其是初齣茅廬的年輕人,都在抱怨生活,埋怨復雜的人情世故將自己摺磨得焦頭爛額,卻從來沒有想過,EQ是可以提高的,人情世故是可以學的,自己也可以在繁復紛亂中活齣一份優雅、一份自在。其實說到底,隻是太不懂人情世故,或者和薛爾登他們一樣,把科學理論當做生活處事的全部智慧,卻不懂得爆炸的生活需要爆炸的理論來解題。實際上在爆炸的生活中,要懂得處理大爆炸生活的「爆炸理論」(而不是宇宙大爆炸理論),以「爆」製「爆」,纔能優雅、快樂地生活。
而人情世故之學,不僅關乎EQ,也正是這生活大爆炸理論的精要之處。懂人情世故不是教你詐,隻是教你在社會當中學會處事的基本技能。就像遊泳,身處危險的深水區,如果你會遊泳,不管是自由式還是蛙式、蝶式,也不管你遊得怎麼樣,重要的是能遊就淹不死。當然技巧多、遊得好就不僅能保命,還能在深水區中獲得不同的享受。這就像每個人都有EQ,本能地懂得一點「人之常情」,如同一個能在水裏翻騰的人,而那些遊泳運動員甚至花式遊泳運動員在水中不僅能翻騰、淹不死,還能獲得如魚得水般的享受。他們的遊刃有餘多半不是天生的,就像EQ,通過後天努力就可以到達。
所以說,懂得「人情世故」並不是要教你學厚黑,等遊得好瞭以後去把不會遊泳的人拖下水,而是將EQ提到應有的高度,不要像薛爾登他們一樣,用僅有的EQ毀瞭高IQ本來該擁有的優雅生活。
這本書就是運用瞭《宅男行不行》的「爆炸」理論,隻不過這個理論不需要對宇宙大爆炸理論運用自如的高IQ,平凡的我們就完全能夠讀懂。它也許不能像情境喜劇一樣以極端的反差製造非凡的喜劇效果,但是它能以情境喜劇的簡單幽默,輕鬆改變你的生活。
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蕓蕓眾生、體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書。
這是一門教你在紛繁無常的生活中,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狂風乍起時靜觀雨霽的處世必修課。
這是一把鑰匙,擁有瞭它就有安全感,無論何時何地,轉動它便能打開智慧的鎖,開啓幸福的門,踏上成功的路。當你從象牙塔進社會的大門,這把鑰匙轉動的那一刻,便少瞭忐忑不安,多瞭坦蕩從容。
煩躁、迷惑、猶豫不決的時候、靜享一縷書香、無須煮酒論史的深奧晦澀,用最簡單的語言點醒最復雜的人情世故。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窗,讓我看到瞭之前從未注意到的風景。我一直以為,人情世故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天生會做人,而有些人就像我一樣,注定在這方麵“不行”。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知道,其實人情世故是可以學習的,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作者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瞭他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和實踐。他沒有講什麼深奧的理論,而是從我們生活中最常見、最普遍的場景入手,比如如何與同事相處,如何與傢人溝通,如何處理朋友間的誤會等等。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邊界感”的探討,這一點我之前一直做得不好,總是很難拒絕彆人,也容易把自己的事情告訴不熟的人。作者在書中給齣瞭很多建議,讓我明白,如何既能保持真誠,又能保護好自己。而且,這本書並沒有鼓勵你去變得世故圓滑,而是強調瞭在真誠的基礎上,用智慧去處理人際關係。它教你如何識彆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如何遠離那些消耗你能量的人,如何在復雜的社會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人生的看法都變得更積極瞭,也更有勇氣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评分我是一個非常不擅長與人打交道的人,總覺得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麵笨手笨腳的,說錯話,做錯事是傢常便飯。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瞭。“年輕可以犯錯,不能犯傻”,這不就是我最需要的嗎?我一直以為,犯錯是年輕人成長的必經之路,但“犯傻”,我卻不想再犯瞭。這本書就像是我在人際關係迷宮裏找到的一張地圖,指引我避開那些我可能踩到的“坑”。作者的文筆非常樸實,但他筆下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道理,都充滿瞭智慧和力量。他沒有說教,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分享瞭那些寶貴的人生經驗。我最喜歡書中關於“情商”的討論,作者認為情商不是虛僞的迎閤,而是深刻的理解和恰當的迴應。他舉瞭很多例子,說明瞭在不同的場閤,如何運用智慧去處理人際關係,如何讓彆人感到舒服,同時又不委屈自己。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在人際關係中感到挫敗,是因為我們缺乏對人性的洞察,以及處理問題的有效方法。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更有效地與他人建立連接。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一開始就吸引瞭我,"年輕可以犯錯,不能犯傻",這句話直擊人心,仿佛是過去那個莽撞、又渴望成長的自己發齣的呐喊。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坦誠又帶著點自嘲的敘述方式打動瞭。他沒有高高在上地講道理,而是像一個親切的長輩,或者是一個經曆過風雨的朋友,娓娓道來那些在人情世故的海洋裏摸爬滾打的經驗。我尤其喜歡作者對"傻"的定義,它不是指智力上的不足,而是指那些因為年輕氣盛、不懂變通、固執己見而錯失的機會,或者給自己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書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有令人捧腹的,也有讓人唏噓的,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力量。我一直覺得,人情世故這門課,課堂上老師不會教,書本裏也難以找到現成的答案,隻能靠自己去體會,去撞壁。而這本書,就像是一本濃縮瞭他人智慧的指南,它能幫助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少受一些無謂的傷。它不是教你圓滑世故,而是教你如何在這個復雜的世界裏,更聰明地保護自己,更有效地與人相處,更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被點醒瞭,那些曾經讓我睏惑不解的人際關係,那些讓我猶豫不決的選擇,似乎都找到瞭新的理解角度。
评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類似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講些雞湯式的大道理,讀完之後感覺和沒讀一樣。但這本書,從開頭就給瞭我驚喜。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但又不是那種生硬的教條,而是充滿瞭一種生活化的智慧。他分享的很多經曆,都是我曾經或正在經曆的,那種共鳴感讓我愛不釋手。我記得書裏講到如何處理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特彆是如何跟那些比較難纏的上司或者同事打交道。我一直在這方麵比較吃虧,總是默默忍受,或者選擇逃避。但看瞭作者的分析,我纔意識到,很多時候,溫和的堅持和巧妙的溝通,比一味地忍讓或者直接對抗要有效得多。書中還有一個章節講到如何識人,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這一點對我來說太重要瞭,我之前總是憑感覺,結果被一些所謂的"朋友"傷害過。作者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比如觀察對方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看他對弱者的態度等等,這些都非常具體,很容易就能應用到生活中。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沒有把人情世故描繪成一種冰冷、功利的東西,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種與人交往的藝術,一種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更好地與他人建立連接的方式。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一直以來對“人情世故”的理解都太片麵瞭。我曾經覺得,會做人,就是圓滑、討好、逢場作戲。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他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真正的“人情世故”不是讓你變成另一個人,而是讓你更好地認識自己,並在這個基礎上,更聰明地與他人互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的一點:年輕時可以犯錯,但不能犯傻。這裏的“傻”不是指愚蠢,而是指那些不計後果的衝動,那些不懂得變通的固執,那些不瞭解人性弱點的天真。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中的“雷區”的例子,比如如何拒絕彆人,如何迴應彆人的過分要求,如何在不傷害自己的情況下,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難題。以前我總是很糾結,不知道該怎麼做纔是對的。看瞭這本書,我纔明白,很多時候,我們隻需要用一種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去應對,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接地氣,一點也不枯燥,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個老朋友聊天,一邊聽故事,一邊學習如何在這個社會上更好地生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