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我看過一篇有關汽車設計的文章,設計師們討論說:「如果汽車有生命的話,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會演化成什麼樣子?」他們的結論是應該會是短短高高的。現在停車位難找,人類的身高也較高,所以早期矮矮長長的大型車將不適生存。
在這裏,我要問大傢的是,如果數位行銷也有生命的話,隨著環境的變化,將會演化成什麼樣子?由人類曆史來看,人與獵物間的關係是從「狩獵」(尋找新客戶)逐漸進化成「畜牧」(保留老客戶),數位行銷亦然。本書從 以下幾個觀點來看數位行銷的演化:
一、新經濟
你的同學上網都在做甚麼? 看書! 不會吧! 資訊與知識都太嚴肅瞭,我們大多時間都在傳遞訊息。訊息本身可能沒甚麼經濟價值,但是因為訊息而構成的連結網路,卻是一種新經濟,本書稱之為連結經濟(connection economy)。
二、新工具
人類與猴子最大的差彆,就是人類會使用工具。如果你還不懂得使用數位行銷工具,那你根本就是一隻行銷界中的現代猴子。你玩 Youtube, Blog, Twitter, Facebook, SEO……嗎?如果你都沒有,那你就是一隻猴子。
三、新人類
數位行銷的對象是人,人也在進化。舊人類講努力,努力的人要顧肝。新人類講熱情,熱情就會努力。當你的父母認為他們與你有代溝時,到底是誰比較進化? 第二版我們也增加瞭網路心理學的篇幅。
四、新策略
我可以用程式控製電子狗,但是無法控製傢裏的狗,真的狗會自己啓動,所以比較好玩。同樣的,傳統策略規劃希望市場照著我們的規畫走,但是客戶是真的人,會發展齣自己的獨特性,網路策略規劃,與其控製計畫,不如尊重網友自我調適的機製,這是一種新的規劃觀。
五、新資産
去年聖誕節,有位年輕人用一個晚上的時間設計瞭一個模擬各種放屁聲音的程式,放在iPhone 的App Store販售,一個程式99美分,結果在聖誕假期中賣瞭二十五萬份。傳統行銷的販售經過層層通路纔能接觸消費者,社交網路下的通路,卻可以讓一個沒有資 源的年輕人在一周內賣程式給二十五萬人。因為這種社交網路所形成的社會資本是共有財,是由大傢構成,也屬於大傢,大傢可以自由便宜的使用這項社會資本。
六、新行銷
網路行銷可以是媒體,如網路廣告、行動廣告、電子郵件廣告、電子看闆廣告;也可以是資料庫行銷、一對一行銷、客戶關係行銷;或是搜尋引擎最佳化、關鍵字行銷、推薦行銷、標簽行銷 ;更可以是社交媒體行銷、故事行銷、口碑行銷、聯盟行銷。
第二版共分十二章,連結的方式延續瞭第一版的精神: 人與網、人與人、網與網,並特彆強調連接經濟下的社交網路與新行銷模式,仍然有三項原則:
*「網路行銷不是你做的,是由網友替你做的。」
*「網路如生態,生態經營永遠重要於單一物種。」
*「網路是有生命的,要注意網路中自然成長的法則,而不隻是功能技巧。」
作者簡介
盧希鵬
現職 國立颱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係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
學曆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業工程博士
經曆 精誠榮譽學院院長、學務長、資管係主任、 EMBA執行長、電子商務中心主任
研究領域 電子商務、網路行銷
第一篇 基礎篇:數位連結經濟真的來瞭
第一章 網路與連結經濟
1.1 連結經濟的來臨
1.2 生態經濟學
1.3 消失中的産業
1.4 網路連結經濟的六項原則
第二章 數位行銷進化論:新典範
2.1 行銷進化論
2.2 資訊空間的新典範
2.3 交流空間的新典範
2.4 市場空間的新典範
2.5 社交空間的新典範
第三章 經營模式與數位行銷規劃
3.1 牛頓式策略規劃:機械論
3.2 營運模式
3.3 策略演進:經營模式與策略
3.4 策略形成的復雜理論
3.5 數位行銷之規劃模式
3.6 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
第二篇 人的策略:一個人、一群人、虛擬社群
第四章 一個客戶的行銷:網路消費者行為
4.1 人的進化
4.2 網路心理學:上網行為模式的改變
4.3 網路市場研究
4.4 網際網路消費者行為決策
4.5 注意力認知與客製化
第五章 一群人的創新擴散與口碑行銷
5.1 網路外部性
5.2 創新擴散理論
5.3 口碑行銷
第六章 社交網路與虛擬社群
6.1 社會資本
6.2 社交媒體行銷
6.3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知道你
6.4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喜歡你
6.5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與你交易
6.6 社交網路與說服行銷
第三篇 網的策略:一個網、一群網、虛擬企業
第七章 一個網的策略:網站、産品與流程
7.1 網際網路的進化
7.2 企業e化的進化
7.3 客戶的體驗設計
7.4 數位時代的産品設計
7.5 數位時代的流程設計:銷售、行銷與服務
第八章一群網的整閤行銷:媒體、搜尋、資料庫與社交
8.1 數位整閤行銷傳播
8.2 網路是媒體:網路廣告
8.3 搜尋是王
8.4 客戶是王
8.5 社交網路為王
8.6 成效分析
第九章 虛擬企業的策略:組織、通路與平颱
9.1 企業再造:企業網站化還是網站企業化
9.2 e 通路
9.3 多角化或專業分工
9.4 交易成本理論
9.5 代理問題與垂直整閤
9.6 企業網站化:虛擬企業的四個變革模式
9.7 網站企業化:平颱與産業群聚
第四篇 關係策略:關係、定價與自然成長法則
第十章 客戶關係與忠誠
10.1 一對一行銷
10.2 辨識客戶
10.3 客戶分級
10.4 關係鏈
10.5 關係行銷
10.6 滿意、關係與忠誠
10.7 五階段客戶關係管理
10.8 小眾與分眾
第十一章 定價策略與獲利模式
11.1 價格是由甚麼決定的?
11.2 定價策略
11.3 價格研究
11.4 定價方法
11.5 獲利模式
11.6 數位內容獲利模式
第十二章 生生不息:網路發展的多樣性
12.1 連結經濟真的來瞭
12.2 連結經濟下的演化與創新
12.3 創新機會
12.4 創新的時機
12.5 生命尋找齣路:自然成長法則
這本《網際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 第二版》,閱讀起來的感受非常特別。2010年的時候,網路行銷對我來說,還是個比較模糊的概念,更別提什麼「連結經濟」或是「數位革命」瞭。書中對社群網路的深入剖析,就像是一堂預習課,讓我提前感受到瞭未來網路世界的發展趨勢。作者對於「數位革命」的描繪,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它對社會結構、商業模式和人際互動的影響。我記得書中有許多關於如何利用網路平颱來建立品牌、與客戶溝通的案例,雖然有些平颱現在已經沒落,但那種「主動齣擊」和「建立關係」的思維,卻是任何時代的行銷人員都應該具備的。書中關於「連結經濟」的論述,讓我意識到,資訊的自由流通和人際網絡的擴散,將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機會。它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這個「連結」的時代,創造齣更有價值的互動。這本書不隻是談論行銷,更像是對未來數位社會的一種預言。它讓我對網路行銷的理解,從單純的「廣告」提升到瞭「生態係」的層麵。
评分拜讀《網際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 第二版》,對我而言,是一段充滿迴憶的旅程。2010年的網路環境,與現在相比,簡直是另一個世界。但書中對於「連結經濟」的探討,卻依然像是一股清流,讓人醍醐灌頂。作者以非常宏觀的視角,描繪瞭社群網路如何改變資訊傳播的生態,以及「數位革命」的不可逆轉性。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社交網路」在商業中的角色的深刻洞察。那時候,大傢可能還在玩論壇、BBS,對於臉書、Twitter的潛力,還沒有完全體會。作者卻能預見到,這些平颱將會成為連結消費者、建立品牌社群的重要場域。書中探討的許多行銷策略,雖然形式上可能跟現在的直播、短影音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例如「內容為王」、「社群互動」、「口碑行銷」,卻是恆久不變的。這本書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到,網路行銷的真正力量,來自於「連結」所產生的信任和共鳴。它不隻是一本行銷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數位時代、擁抱變革的啟示錄。它讓我對「數位革命」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社群網路的力量有瞭更深的敬畏。
评分這本《網際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 第二版》,光是書名就已經充滿瞭濃厚的時代感,但讀起來卻絲毫沒有過時的感覺,反而有種 deja vu 的奇妙體驗。當時,網路行銷還不像現在這麼普及,大傢對社群媒體的認識也比較模糊。書中對「數位革命」的描繪,非常有畫麵感。它描繪瞭一個從單嚮傳播到雙嚮互動的轉變,這在當時絕對是劃時代的觀念。我特別喜歡作者分析「連結經濟」時的細膩筆觸,它探討瞭人與人、人與資訊、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如何透過網路產生更緊密的連結,進而催生齣新的價值。書中那些關於如何利用部落格、論壇、甚至是早期的一些社群平颱來建立品牌聲譽、與消費者互動的策略,現在看來或許顯得有些基礎,但它們卻是所有後續數位行銷工具的根基。我記得書裡有提到一些關於「病毒式行銷」的討論,雖然當時的病毒傳播方式和現在的短影音、直播不同,但其核心的「用戶生成內容」和「社群分享」的理念,至今依然是數位行銷的顯學。這本書讓我更深入地理解瞭,為什麼網路行銷不隻關乎技術,更關乎人性、關乎互動、關乎信任。它讓我對社群網路的潛力有瞭更宏觀的認識。
评分哇,這本《網際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 第二版》真是讓人印象深刻!2010年齣版,對我來說,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一窺當時數位行銷的真實樣貌。我還記得那時候,大傢還在討論部落格、論壇的力量,臉書剛開始嶄露頭角,還不像現在這樣幾乎全民都在用。書裡麵對於「連結經濟」這個概念的闡述,至今仍然讓我受益匪淺。它不隻談論技術,更多的是解析人們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以及這些行為如何創造齣新的商業機會。作者對於社群力量的預測,在現在迴頭看,簡直是神準。書中提到的許多案例,雖然有些已經是過去式,但那種思考邏輯和核心精神,卻是永恆不變的。尤其在探討「數位革命」的部分,它勾勒齣瞭一個從傳統行銷思維轉嚮數位生態係的宏大藍圖。對於當時的我來說,這本書不隻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場思想的啟濛。它讓我明白,網路不隻是一個傳播工具,更是一個能夠重塑產業、改變生活方式的強大平颱。作者對於未來的展望,雖然帶著一些時代的烙印,但其前瞻性確實令人讚嘆。即使是2010年的內容,其基礎理論和方法論,依然是理解當前數位行銷不可或缺的養分。
评分《網際網路行銷:連結經濟下的社交網路數位革命 第二版》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豐富的知識迴顧。2010年的數位世界,跟現在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書中關於「連結經濟」的概念,卻像是一條主軸,貫穿始終,並且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它讓我迴想起,在那個人人還在摸索網路行銷邊緣的年代,作者是如何精準地捕捉到社群網絡即將帶來的巨大變革。書中對於「數位革命」的論述,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有許多紮實的分析,探討瞭資訊傳播方式的改變,以及對傳統商業模式的衝擊。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社交網路」的獨到見解,它不僅僅是人際互動的平颱,更是潛在的商業力量。書中提到的一些早期社群行銷策略,雖然已經被後來的工具和方法取代,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參與感」、「互動性」以及「信任建立」等核心原則,卻是永不過時的。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技術如何演進,行銷的本質依然是理解並連結人。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連結」這個詞的價值,以及在數位時代,這種連結如何被放大、被運用,進而創造齣全新的商業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