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精心重新匯編《設計中的設計》內多篇文章,再延伸且大幅修訂擴增更豐富的圖文集結成冊。是一本從日本齣發嚮世界質問設計思想觀念的書,也是一本『將設計化為言語是另一種設計』的思想作品集。
8 解讀原研哉的設計語言
12 無法被眼睛看見的美學
14 訊息傳達
18 前言 原研哉
1. RE-DESIGN
再設計-平日的21世紀
22 將平日未知化
24 藝術與設計
25 RE-DESIGN展
26 (土反)茂與衛生紙
30 佐藤雅彥與齣入境章
33 隈研吾與蟑螂屋
38 麵齣薰與火柴
40 津村耕佑與尿布
44 深澤直人與茶包
48 待察覺之時已在未來正中央
建築傢的通心麵展
52 食的設計
56 金川憲英│SHE&HE
57 大江匡│WEVE-RIPPLE.LOOP.SURF
58 奧村昭夫│i flutte
59 葛西薰│ OTTOCO
60 偎研吾│半結構
61 象設計集團│MACCHERONI
62 林寬治│Serie Macchel’ occhi
63 宮?檀│沖孔通心麵
64 殘留下的傑作
2. HAPTIC
68 感覺方式的設計
70 展覽會HAPTIC
72 津村耕佑│KAMI TAMA
76 祖父江慎│蝌蚪杯墊
80 Jasper Morrison│WALL CLOCK
84 伊東豐雄│與未來的手掌聲
89 Panasonic設計公司│凝膠遙控器
92 深澤直人│果汁的皮
96 挾土秀平│木屐
100 在皮膜上的情事│
104 鈴木康弘│高麗菜容器
110 山中俊治│浮動式指北針
115 Matthien Manche│母親的寶貝
119 平野敬子│廢紙簍
122 原研哉│水的柏青哥
128 阿部雅世│文庫本書套-800個凸點
130 隈研吾│什的脫皮紋樣擦手紙巾
134 須騰玲子│瞪羚
138 服部一成│送禮用的尾巴卡片
140 原研哉│加濕氣
144 感覺驅動
145 「懶散」的漸顯化
147 擴展感覺世界的地圖
3. SENSEWARE
152 讓感覺振奮的事物
白,且具張力的物質
155 與物質性對話
「資訊的建築」思考方式
156 感覺的原野
157 腦中的建築
長野鼕季奧運會
開閉幕式節目錶
158 紙的設計
162 喚醒踏雪的記憶
醫院視覺指示標誌計畫
164 梅田醫院視覺指標計畫
166 保持白布乾淨的訊息傳達
170 田綜閤醫院視覺指標計畫
銀座鬆屋整修計畫
174 可觸知的媒體
177 與觸覺性設計的聯係
184 身為「事件」的資訊
長崎美術館視覺識彆
188 如波動般的訊息
斯沃琪瑞錶Swatch集團
尼可拉斯.G.海耶剋商業大樓
標識計畫
192 漂浮在空中的時鍾
193 在手掌上的時間
作為資訊雕刻的書籍
196 書籍的再發現
198 資訊是一個水煮蛋
200 資訊的雕刻品
201 不是未來而是現在
202 PILING-渾沌的管理
204 不要談論彩色的相關事物
206 設計的原形
208 紙和設計
4. WHITE
212 設計概念中的白
213 發現「白」
214 機前的色彩
216 規避色彩
資訊與生命的原像
5. MUJI
228 無印良品思想的視覺化
230 從田中一光交棒的事物
232 無印良品的起源與課題
238 不是「這個好」而是「這樣就好」
240 World MUJI
241 EMPTINESS
243 將標誌放在地平綫上
246 外景-尋找地平綫
254 傢
272 所謂「簡單」的品質是什麼?
282 設計的行蹤
283 慾望的教育
289 讓田裏的土壤肥沃
292 自然就變成這樣瞭
6. VIEWING THE WORLD FROM THE TIP OF ASIA
302 迎接所有文化的位置
308 傳統與普遍
309 成熟文化的再創造
312 等待自然的賜予
─「雅敘苑」與「天空之森」
314 以世界之眼重新捕捉日本的優質
─「小布施堂」
318 深入挖掘”什麼都沒有”的意涵
─「無何有」
325 寂靜氛圍是産生吸引力的資源
或許曾經有過的萬國博覽會
330 初期構想與「自然的睿智」
332 生命的實踐力
335 森林中的構想
338 越進化越接近自然
344 讓身邊的自然與生命成為要角
352 自我繁殖的媒體
354 永不終止的計畫
北京奧運標誌設計競賽
356 亞洲的脈動
7. EXFORMATION
370 將世界未知化
372 思考的休止符
372 知識的獲得並非終點
374 創造好奇心的入口
375 未知化的順序
Exformation─1
四萬十川
377 進行未知化的對象
378 田野調查
380 八項研究
模擬─如果河川是道路的話
386 腳形山水-腳踩四萬十川
388 撿廢棄物
390 六方位─以立方切割四萬十川
391 一個人,六天的紀錄
Exformation─2
RESORT休閑
393 緊接著衣.食.住之後而來的事物
395 任誰都同意的RESORT之芽
397 個彆的RESORT
東京塑膠&條紋化計畫
400 睡在外麵
402 冰淇淋機
404 鬆散的字體編排設計
405 休閑.按鍵
407 Exformation持續展開中
8. WHAT IS DESING?
401 傾聽悲鳴聲
411 兩種起源
414 裝飾與力量
416 設計的起源
418 設計的統閤
419 20世紀後半的設計
421 規格化.大量生産化
422 Style Change&Identity
426 後現代的戲謔
428 電腦科技與設計
429 激進地猛衝前進
431 走嚮現代主義的未來
436 深澤直人
關於原研哉
438 後記 原研哉
442 作品清單
460 展覽會/獲奬/著作.共著/簡曆
467 中文版後跋 王亞棻&紀健龍
將設計化為言語也是一種設計,這是我在寫這本書時發覺的。
所謂嘹解某一件事,那並不是對他進行定義或敘述!或許寜可將嘹解當作未知,然後試著對其真實性抱著戒慎惶恐的態度,這樣纔能夠更深層的認識他!
《原研哉·現代設計進行式》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與一位深邃思想者的對話。原研哉的設計,我一直覺得它有著一種“不動聲色”的智慧,不經意間就能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東西。他的作品,往往是在極度簡潔的外殼下,隱藏著豐富的內涵,需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纔能領略其精妙之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現代設計”的本質,而不僅僅停留在作品的展示。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原研哉是如何看待“當下”的,以及“設計”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保持其生命力和 relevancy。書中會不會有他對於社會趨勢、科技發展、消費文化等方麵的觀察和思考,並將其融入到設計理念的闡述中?我猜想,這本書一定會充滿智慧的火花,那些關於“看見”與“被看見”,“存在”與“消失”的辯證思考,一定會讓我對設計乃至生活有全新的認識。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窺見原研哉那獨特的設計世界觀。
评分拿到《原研哉·現代設計進行式》這本書,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設計理論的書,更像是一次與一位哲人進行的思想漫遊。原研哉的設計,從來不是為瞭“好看”而設計,而是為瞭“理解”而設計。他用一種極其剋製而精準的方式,剝離事物錶麵的浮華,直達其本質。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他那充滿智慧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如何看待“現代”這個概念,以及“設計”在其中的角色和使命。書中是否會探討一些關於“感官”、“體驗”、“溝通”的設計理念?我猜想,它一定會充滿那些讓我恍然大悟的瞬間,那些關於如何用設計去“提問”,去“發現”,去“連接”的思考。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能讓我欣賞他的作品,更能讓我理解他作為一位設計師的深層思考,以及他對這個時代獨到的見解。
评分關於《原研哉·現代設計進行式》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單一的視覺形象,而是一種持續湧動的創造力浪潮。原研哉的設計,總給我一種“在路上”的感覺,它不拘泥於既有的模式,而是不斷地嚮前探索,質疑,並重新定義。這本書,我想一定是他在“進行式”這個主題下的一個重要節點,是對他長期以來設計探索的一次係統性梳理,更是一種對未來設計方嚮的展望。我特彆好奇,他如何看待“現代”本身,以及“設計”在其中的角色。書中是否會深入剖析一些具有代錶性的項目,並揭示其背後的設計邏輯和哲學思考?我期待它能夠提供一種超越單純審美評價的視角,讓我理解設計如何能夠成為一種解決問題、引發思考,甚至改變社會的力量。那些關於“無印良品”的品牌重塑,或是其他他參與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項目,在書中會如何被解讀?我渴望通過這本書,獲得一種更深層次的設計洞察。
评分初次接觸《原研哉·現代設計進行式》這本書,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他標誌性的、極具辨識度的作品。那些看似輕盈卻意味深長的排版,那些在極簡中蘊含著無限可能性的視覺語言,無不體現瞭他對“少即是多”的極緻追求,以及對信息傳達效率的深刻理解。我一直認為,原研哉的設計是能夠與人産生共鳴的,它不炫技,不浮誇,而是以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引導觀者去思考,去感受。這本書,我想一定是他對於“現代設計”這一概念的深度梳理和前瞻性思考的結晶。它可能不僅僅是一本作品集,更像是一份宣言,一份對當下設計狀況的診斷,以及對未來方嚮的探索。我尤其想知道,在他看來,什麼樣的設計纔能稱得上是“進行式”?是不斷創新,還是能夠經受時間考驗的經典?書中會不會討論到他在不同領域(如建築、産品、展覽、品牌策劃)的設計實踐,以及這些實踐背後統一的設計哲學?我渴望通過這本書,理解他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象的視覺錶達,如何用設計來連接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社會。
评分看到《原研哉·現代設計進行式》的封麵,就有一種撲麵而來的簡約與力量感。原研哉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對設計邊界的不斷探索和對當下社會文化的反思。我一直覺得,他的設計不僅僅是形體的堆砌,更是思想的錶達,是對我們所處時代精神內核的捕捉。這本書無疑是他多年設計理念的集中展現,從那些令人過目難忘的視覺作品,到他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設計本質的思考,都深深吸引著我。想象一下,翻開書頁,就像走進瞭一個精心構建的設計宇宙,每一個章節都可能是對一個全新概念的解讀,每一個案例都可能是一場跨越媒介的對話。我特彆好奇他如何看待“設計”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它是否還能僅僅停留在美學層麵,抑或它必須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書中那些關於“空”、“負空間”、“再設計”的討論,一定會給我帶來很多啓發,讓我重新審視身邊那些被習以為常的物品和現象。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次深度訪談,讓我更貼近原研哉的設計哲學,理解他如何用“設計”來提問,來迴應,來推動時代的“進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