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Before Sunset to Before Sunrise
從「愛在日落巴黎時」到「愛在黎明破曉時」的動人旅程……
還在作夢的年紀就看瞭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自此難忘搭火車在城市與城市間行進,與陌生人輕鬆談論人生和愛情的場景。
我驚訝兩個鍾頭車程就可以到另一個語言全然不同的國度!
當時並不知曉愛情,但總覺得所冀望的一切都可以在歐洲實行。
喜歡片中輕鬆帶過的維也納街景;喜歡餐車裏兩杯咖啡中的絮語;喜歡早上在布達佩斯,晚上在維也納,隔天就到巴黎的流動;喜歡片子開頭吵得潑辣的夫妻、居然因為浪漫情懷同意賒酒的酒保,以及初次見麵就可以聊得天南地北一整日的Celine和Jesse。
所以如果可以,那麼我想去歐洲。
帶著屬於「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浪漫,去追尋屬於自己生命的流動與愛。
作者簡介
陳彧馨
網路上喚作Jas Chen
朋友暱稱她Jasmine,「小茉莉」或「茉莉花小姐」
是個有點布爾喬亞的大女生
習慣以相機觀看世界
讓鍵盤書寫心情
政大新聞畢業
旅居紐約四年
期間當過經理,也端過盤子
碰上九一一攻擊和美東大斷電
蒐集到電影與行銷兩個學位
度過人生中極度繁忙的悲歡歲月
由紐約起始,重燃十九歲時遠行的熱情
於是開始過起喝咖啡時思念維也納
聽音樂時惦記巴黎,哭泣就想飛去澳大利亞的生活
最愛颱北,紐約卻是永遠的鄉愁
現職據說與氣質不符(?)的科技公司亞洲區行銷總監
然而最為擅長的是
以文字書寫歲月,以相機記憶旅行
作品散見UDN聯閤新聞網、印刻文學生活誌
個人部落格.一次:www.jaschen.com
一次之外的鬍言亂語.噗浪:www.plurk.com/jaschen
序 黎明與破曉.流動與愛
意外的開始
關於希波
前言 給還沒看過電影的你——簡單劇情介紹
「愛在黎明破曉時」,1995
「愛在日落巴黎時」,2004
Before Sunset 又見巴黎
抵達巴黎
巴黎,賽啦!差點破産的開始
漫步塞納河
藝術橋上拍雪的人
聖母院前彆說英文
「愛在日落巴黎時」Jesse的書店.莎士比亞
夢中的艾菲爾
鐵塔下無奈的鼕日運動
與我同名的小街
巴黎的咖啡館
花神、早餐、蛋
純粹咖啡館.關於電影、關於紐約
海明威不在丁香園
咖啡館大道
數不盡的鏇轉木馬
聖心堂下.濛馬特上
市政廳的中國新年
巴黎小公寓裏的華爾滋
波蔻普咖啡館
今天吃什麼當早餐呢?
A Waltz for a Night
從巴黎到維也納.流動的隱藏路綫
Before Sunrise 愛在維也納
維也納咖啡館
六個月前,「愛在黎明破曉時」的開始
「你知道,都是因為他,纔害我追不到女人的!」
哈維卡老闆們的專屬位子
「僞偵探」的一天
從歐貝拉的甜蜜開始
隻有一瞥的感恩教堂
雙子博物館
醉醺醺事件
走!我們上酒莊
流浪詩人的運河
關於「吃」的謎團
德裔民族愛肋排
在奧地利最受歡迎的料理
也是可麗餅
全城最好.牛肉清湯
僞偵探路綫之外
半年前的生日
日落之吻
再說,施沛爾咖啡館
番外篇.翡冷翠小旅行
繼續「愛在日落巴黎時」的翡冷翠
破曉的絮語
哈維卡時光
說再見,並不是再也不見
據說如果寫,書可能大賣的附錄
黎明與破曉.流動與愛
Celine和Jesse,或者加上似有若無的愛情,讓我非常想去歐洲。
還在作夢的年紀就看瞭電影Before Sunrise,自此難忘搭火車在城市與城市間行進,與陌生人輕鬆談論人生和愛情的場景。
我驚訝兩個鍾頭車程就可以到另一個語言全然不同的國度,羨慕歐洲男女是否都能如Celine和Jesse輕易談起說不完的話題。
當時並不知曉愛情,但總覺得所冀望的一切都可以在歐洲實行。喜歡片中輕鬆帶過的維也納街景;喜歡餐車裏兩杯咖啡中的絮語;喜歡早上在布達佩斯,晚上在維也納,隔天就到巴黎的流動;喜歡片子開頭吵得潑辣的夫妻、居然因為浪漫情懷同意賒酒的酒保,以及初次見麵就可以聊得天南地北一整日的Celine和Jesse。
所以如果可以,那麼我想去歐洲。帶著屬於Before Sunrise的浪漫,去追尋屬於自己生命的流動與愛。
而若是這麼地嚮往,能夠實際踏上日落破曉的雙城之旅,到底算不算意外?
◎意外的開始
2008年,我拿到一張「歐洲21國火車通行證2個月內任選15天」的環歐車票。
那是7月。某個徵選「電影與旅行計畫」的比賽,經朋友轉達,進入我腦海。
彼時剛將年假一次消耗完,甫自滿是咖啡香的維也納歸來,說起來好像怎樣都沒理由去想工作之外的事。然而也許是心境還停留在維也納一間又一間人文咖啡館,或是因為旅行方畢卻持續驛動的情緒,渴望再度呼吸點常態外空氣的心願,一點點、一點點浮遊而上,無預警占滿心扉。
下意識間,居然已開始搜尋種種資訊,進而忍不住動筆寫下新的旅程。
我仍停留在維也納迴來的浪漫殘影,心念不斷地迴憶非常喜愛的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還記得初看電影當時,約莫與女主角同歲、同樣對愛情懵懂;而後慢慢與十年後的續集「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裏的主角一般成長,在感性與理性間、情感與現實中波摺。如此,兩部電影居然亦像是某種屬於自己生命紀錄的對照。忍不住,依循電影軌跡納入計畫,在巴黎到維也納間細細排入流動的旅程。
新的計畫一點一滴成形,渴望再齣發的念頭與日俱增。
經過幾重挑選,新的計畫居然被選中。我決心剋服萬難,努力湊上農曆春節原有假期,硬是擠齣一個多月時間。
終於,在2009年元月底,帶著寫有「如有緊急公事須立刻迴國」但書的假單、不論發生何事都必定隨身的相機、幾本跟旅行相關的書籍,以及能夠保證隨時與颱北聯係的筆電,我踏上深鼕的銀白歐洲、追尋電影中的浪漫與愛。
而一切的一切,就這樣展開。
◎關於希波
雖然拿到歐鐵券後,在歐洲的交通不用煩惱,機票費用也在各式各樣的文案兼職裏慢慢省齣來,但歐遊住宿仍然是很大一筆開銷。即使在巴黎租住便宜小公寓,其他地方盡可能利用青年旅館,或是睡在火車上(老實說臥鋪並不便宜),要在歐洲住上一個多月,特彆是還想在阿爾卑斯山上住美麗的溫泉旅館、好好吃幾頓像樣的飯、嘗試瑞士琉森的監獄飯店……盡管不是沒有錢,但不小的支齣實在是種負擔。
還好,我有朋友,要好而且重要的朋友。
旅居維也納的希波先生,是過去幾年來,我精神上的重要支柱。乍聽到遠行計畫,希波毫不考慮齣讓他在維也納二區的兩房小公寓,作為我的旅行據點,也讓我能在維也納享受無憂的電影與咖啡館旅行。最棒的是,念建築的希波在我的旅行計畫中拉齣一條重要的「穿越鼕雪的建築之旅」支綫(很可惜在本書中沒能介紹),並且一路陪伴我作著種種夢想,講瞭難以計數的對話,幫我查瞭許多資料,同時身兼德文翻譯,在深鼕大雪中步步前行。
凡此種種,至今我仍深深感謝。
前言
給還沒看過電影的你——簡單劇情介紹
◎「愛在黎明破曉時」,1995
這是兩個萍水相逢年輕男女的故事。
來自美國的男孩Jesse在旅行歐洲時,於火車上遇見來自法國的女孩Celine。
他們因為躲避一對夫婦的煩人爭吵而認識,進而開始討論起愛情、男女、生活之間的種種。
對話爭辯不休,情意卻漸增,於是Jesse邀請打算前往巴黎的Celine,陪他在維也納下車,共度人生中的一天。
他們走過維也納的酒吧咖啡館(還跟酒保騙瞭一瓶酒)、去瞭老唱片行、搭著電車去無名公墓,談瞭諸多人生大小道理,在日落時的摩天輪上深情一吻,在暗夜的維也納市立公園裏激情難已……
破曉瞭。
捨不得分開的兩人,約定在六個月後重聚於維也納,卻沒有留下對方的任何聯絡方式。半年後,他們果真會相見嗎?
當時沒人知道,因為故事於此結束。續集,一直等瞭十年,纔終於繼續……
◎「愛在日落巴黎時」,2004
Jesse齣瞭書,結瞭婚,有瞭小孩。他把十年前與Celine共度的那一夜寫成故事,成瞭暢銷作傢,因而在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舉辦簽書會(畢竟女主角是巴黎人啊),結果碰上Celine。
當年Celine因為住在布達佩斯的外婆去世,沒能赴維也納之約,這段戀情就此空白十年。當時赴約卻空等的Jesse如今似乎處於人生頂峰,而這十年間談瞭一堆亂七八糟戀愛的Celine,卻過著錶麵寫意、實際上被挫摺磨蝕去感性的生活。再見麵的兩人,這次擁有更苛刻的時間,簽書會後再兩個鍾頭,Jesse便要搭機迴美。
兩個鍾頭在散步與咖啡館中逐漸逝去,過往十年的空白卻逐漸填補。Jesse乍看美滿的生活有因Celine産生的巨大空洞;Celine維持的高亢情緒在將分彆前崩落。日落時分,Jesse陪著Celine迴到巴黎小公寓,將送Jesse前往機場的司機正在公寓樓下等待。小公寓播放起瞭妮娜.西濛的音樂,Celine以吉他彈奏起自己編唱的麯子。
日將落,未來兩人將會如何?
故事約莫如此,兩部電影都是不斷的對話。
相關的影評非常、非常多,而我不過隻是忠實地循著電影路綫走。至今仍無法確定,是不是也想要一段如同電影劇情般的感情,但無論如何,希望看著本書的您,因此感受到丁點愉快的浪漫情懷。
那就足夠。
從《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這本書中,我體驗到瞭一種非常獨特的“反嚮旅行”的快感。與其說是在閱讀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與一位旅者進行一場深度的對話。作者的文筆有一種奇特的魔力,她能夠將最平凡的瞬間,賦予最深刻的情感色彩。我能感受到她對巴黎那種帶著些許慵懶的愛,那種在不經意間就能觸動人心的浪漫;也能體會到她對維也納那種帶著敬畏的欣賞,那種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氛圍。更重要的是,她將這兩座城市視為一麵鏡子,映照齣自己內心深處的成長與蛻變。書中關於“破曉”與“日落”的探討,觸及瞭人生中那些關於開始與結束,關於告彆與重生的普遍主題。她並沒有給齣明確的答案,而是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感受。這是一種非常智慧的敘述方式,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領略異國風情,又能獲得內心的啓迪。
评分我不得不承認,《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提供瞭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視角,它不是那種讓你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故事,而是更像一位知心好友,輕聲細語地與你分享她在這兩座城市裏的所思所感。作者並沒有試圖去描繪一個完美無瑕的童話世界,相反,她筆下的巴黎和維也納,充滿瞭真實的生活痕跡。那些偶爾的迷茫,那些突如其來的失落,那些在人潮中短暫的孤寂,都以一種極其誠懇的方式被展現齣來。這反而讓整個體驗更加 relatable,我能從中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或是對未來的期許。書中對於細節的描繪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一傢不起眼的麵包店裏剛齣爐的羊角麵包的酥脆,或是博物館裏一幅畫作背後隱藏的故事。這些微小的切入點,卻能勾勒齣宏大的情感圖景。她讓我們明白,即使是旅行,也並非總是風和日麗,偶爾的陰雨天,也彆有一番風味,甚至更能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這本書更像是她的一份情感地圖,標記著那些讓她心動的角落,那些讓她駐足凝視的瞬間。
评分讀完《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場精神上的旅行,而且這種旅行比實際的齣行來得更為深刻。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她不是那種直白的記錄,而是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到對城市景觀的描繪之中。我能感受到她對於巴黎的浪漫情懷,那種似乎永不褪色的優雅,以及維也納的古典莊重,那種曆史悠久的沉澱感。但最打動我的,是她對於“破曉”和“日落”這兩個意象的巧妙運用。它不僅僅是時間的流轉,更是人生某個階段的隱喻,是告彆與迎接,是失落與希望的交織。她通過在這些標誌性的城市中尋找這種情感的共鳴,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開始審視自己的人生軌跡。書中所展現齣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未知的好奇,以及在變遷中尋找內心安寜的勇氣。它沒有宏大的理論,也沒有說教的意味,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一種溫和的引導,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评分剛翻開《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就被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攫住瞭。這不是那種跌宕起伏的情節,也不是什麼驚心動魄的冒險,而是撲麵而來的生活氣息,像是推開一扇塵封的窗,讓那些細微的情感,那些不經意的瞬間,帶著陽光和微風,溫柔地拂過心田。作者的筆觸細膩得仿佛能捕捉到空氣中飄蕩的咖啡香,或是街角老舊書店裏彌漫的書頁味道。每一段文字都像是一幀精心定格的畫麵,巴黎的塞納河畔,維也納的金色大廳,這些我曾經在夢中描摹過的場景,在字裏行間有瞭鮮活的生命。我能感受到作者行走在這些城市時,內心湧動的驚喜與感動,那種初次邂逅的悸動,那種深入骨髓的依戀。這本書更像是一本私人相冊,裏麵珍藏著作者與這兩座城市最真摯的對話,那些關於風景、關於人、關於時間的點滴,都化作瞭最動人的鏇律。讀著讀著,我仿佛也跟著她的腳步,漫步在那些古老的石闆路上,感受著曆史的沉澱,也體會著現代的活力。這是一種慢下來的閱讀體驗,讓人不自覺地放緩呼吸,去品味字句中蘊含的深情,去體會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愛在日落破曉時:我的巴黎.維也納》給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作者的文字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探到這兩座城市不為人知的一麵,又或者是那些被太多遊客忽略的角落。她筆下的巴黎,不再隻是埃菲爾鐵塔的耀眼,而是街角咖啡館裏熟客的閑談,或是午後陽光灑在露天座位上的溫暖。而維也納,也並非僅僅是音樂和皇室的象徵,更是那些隱藏在小巷深處的獨立書店,或是清晨市場裏熱氣騰騰的早餐。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讓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我能想象到作者在每一個瞬間,是如何被這些場景所觸動,又是如何將這些觸動轉化為文字。這本書並非是那種快速翻閱的讀物,它需要你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力量。它更像是一種心靈的按摩,讓你在喧囂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並從中汲取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