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瞭過去五年來,在不同校園之中穿梭、認真研究的成果。匯集瞭從2004年至2009年的二個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迴顧整理這些研究成果與將之編輯成書,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不論是任教在各個不同學校的女性主義教師,或年輕的國中、高中職學生及她/他們的老師,她/他們所分享的,不隻是本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她/他們對於人與生命的熱情,以及活生生經驗中體現的智識光采。
投入參與這些教師與學生的校園生活,從不同的位置傾聽教師與學生的生命經驗與聲音,看見令人感動的生命展現,也因此在麵對自己與他/她人的性彆學習與實踐上,能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或許這就是探究經驗與生活世界的意義。
作者簡介
楊幸真
學曆: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成人教育博士
現職: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副教授
學術專長:
.性彆教育
.青少年的性
.女性主義教育學
.課程與教學
.質性研究
緒 論
第一篇 學生篇:身體、性與性彆學習
第1章 國中生的身體經驗與性彆實作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理論觀點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曆程
第四節 發現與討論
第五節 結論
第2章 高中生性的學習、認同與實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五節 結論
第3章 高中男生陽剛特質的學習與展現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五節 結論
第二篇 教師篇:身份認同與教學實踐
第4章 成為女性主義教師:意義探問與行動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理論觀點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發現與討論
第五節 結論
第5章 女性主義教師、學術工作與教學實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性彆化的校園
第四節 來自機構因素的阻礙與睏境
第五節 發展因應策略: 定位閱讀與機構識讀能力
第六節 結論
第6章 談「性」說「愛」的課程設計與教學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理論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
第三節 行動研究與教師即研究者
第四節 課程教學的轉化與行動
第五節 迴觀:教學反思與結語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颱灣教育發展的傢長,我最近讀瞭《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這本書,真的有很多感觸。以前,我總覺得性別教育就是教導孩子分辨男女,以及不要有歧視。但這本書卻讓我瞭解到,性別的議題遠比我想像的要來得廣泛和深入,它關乎到孩子們的自我認同、人際關係,甚至他們在學校裡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書中提到,現在的校園裡,學生的性別特質和性別認同比過去更加多元。這對我們這些習慣瞭傳統觀念的傢長來說,可能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和調適。但這本書用瞭很多貼近颱灣社會實際的例子,以及清晰易懂的語言,來解釋這些新的概念。它沒有用艱深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有條理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這些議題對孩子們很重要。 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性別學習」的部分,它強調的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體驗和價值的培養。它告訴我們,如何在傢裡、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去觀察、去提問,去理解不同性別的人們,並學會尊重和欣賞他們的差異。書中還提供瞭一些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幫助我們能夠更有效地與孩子談論這些敏感話題,建立起一個開放、信任的親子關係。 這本書也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學校在性別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它不僅是傳授課本知識,更是一個培養孩子們正確價值觀、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重要場域。書中探討瞭學校如何透過課程、活動,以及營造一個性別友善的校園環境,來支持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這讓我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有瞭更深的理解和信任。 總之,這本《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籍,它不僅能幫助我們這些傢長更全麵地認識性別議題,更能提供許多實用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更平等、更包容的環境中成長。我真心推薦給所有關心孩子教育的傢長。
评分看瞭《校園生活與性彆:性彆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這本書,身為在颱灣教育體係裡打滾多年的老師,我隻能說,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我們身處的社會正在快速變遷,尤其在性別平等教育這塊,過去的觀念和做法,早就跟不上時代的腳步瞭。我還記得以前在學校,談到性別,似乎就是男女性別二分,頂多再帶到一些性別刻闆印象的討論。但現在呢?從性別認同、性別特質到性別氣質,甚至跨性別、非二元性別的概念,都在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校園裡,影響著學生的生活和學習。 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不隻是空泛地喊口號,而是非常貼近颱灣的教育現場,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可操作的思考框架和實踐建議。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性別在校園中的多重麵嚮,從課堂教學、班級經營,到學校政策和輔導工作,都有詳細的闡述。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引用的許多案例,都真實地反映瞭颱灣學生的處境,例如校園霸淩、性別歧視、以及學生在尋找自我認同過程中的掙紮。這些案例的分析,不僅讓我們老師能夠感同身受,更能從中學習到如何更敏感、更有效地迴應學生的需求。 這本《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簡直是所有關心颱灣下一代成長的教育工作者、傢長,甚至是學生們的必讀之書。我個人在教學上,一直努力想讓課堂更具包容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到被尊重和看見。但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該從何下手,或是擔心觸碰到學生的敏感神經。這本書就像一本寶典,提供瞭非常具體且富有啟發性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在日常教學中融入性別平等教育的觀念,如何設計更具彈性的課程內容,以及如何營造一個對所有性別都友善的學習環境。 身為一位國中老師,我常在想,如何纔能讓性別教育不隻是課本上的幾個名詞,而是真正內化到學生的心中,成為他們與人互動、理解世界的基礎。這本書在這方麵給瞭我很大的啟發。它不隻告訴我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怎麼做」。書中提齣的教學策略,像是透過多元文本的閱讀、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鼓勵學生錶達不同觀點等,都非常實用。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們,性別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消除歧視,更是要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尊重多元,以及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發展至關重要。 這是一本在颱灣社會脈絡下,深刻探討校園性別議題的著作。它讓我重新思考瞭「性別」這個概念在教育中的意義。過去,我們或許習慣於將性別視為一種二元的、固定的屬性,但這本書提醒我們,性別是更為流動、多元且複雜的。它探討瞭性別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經驗、人際關係,以及他們對自己和他人身份的認知。書中對於颱灣社會性別意識的演變、相關法律政策的介紹,以及學術研究的引用,都讓這本書的論述更加紮實且具備說服力。
评分作為一名大學教育係的學生,我一直對性別議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著濃厚的興趣。最近拜讀瞭《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這本書,我的感受非常深刻,也獲得瞭許多啟發。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它將理論與颱灣的教育現場緊密結閤,展現瞭性別教育的實踐價值。 書中對於「性別學習」的闡述,讓我對性別的多元性有瞭更深入的認識。它不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二元性別觀念,而是深入探討瞭性別認同、性別錶達,以及這些概念如何影響學生的自我認知與社會互動。書中引用瞭許多颱灣本土的研究和案例,使得這些學術概念不再抽象,而是具體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這些議題在颱灣的真實樣貌。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學實踐」的部分。作者們不僅提齣瞭許多創新的教學方法,更強調瞭如何在課堂中營造一個安全、包容的學習氛圍。書中提供瞭許多具體的教學案例和活動設計,例如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性別議題的討論、如何運用多元文本來破除刻闆印象、以及如何處理班級中可能齣現的性別偏見等。這些實用的建議,對於我們未來即將進入教育現場的老師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源。 此外,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性別教育並非單一科目的內容,而是應該融入到學校的各個層麵。從課程設計、班級經營,到學校的規章製度和輔導機製,都應該貫徹性別平等的精神。書中對這些麵嚮的探討,讓我能夠更全麵地思考,如何纔能建構一個真正對所有性別都友善的教育環境。 總而言之,《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是一本極具深度和實用性的著作。它不僅拓展瞭我對性別教育的認知,更為我未來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提供瞭清晰的方嚮和寶貴的啟示。我非常推薦給所有對性別教育感興趣的師生以及教育工作者。
评分我最近入手瞭這本《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身為一個對教育議題一直很關注的社會觀察者,我真的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和角度都非常切中要點。它不是那種空泛地談論理想的書,而是非常務實地探討瞭性別議題如何在颱灣的校園生活中真實地發生,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 書中對於「性別學習」的探討,讓我看到瞭性別議題在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情境下的複雜性。它不隻是教科書上的知識,更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如何理解自己、認識他人,並在社會中找到自己位置的關鍵。尤其書中提到,許多刻闆印象和偏見,往往是在童年時期就開始形成的,這讓我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大人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而「教學實踐」的部分,更是讓人感到書本的生命力。它不是理論的堆砌,而是充滿瞭實際的操作方法和案例分析。從如何設計啟發性的課堂活動,到如何處理班級裡敏感的性別議題,書中都給齣瞭非常具體的建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同理心」的培養,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經驗。這對於建構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至關重要。 我特別欣賞這本書的在地性。它沒有照搬國外的理論,而是結閤瞭颱灣的社會文化、教育體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這讓書中的內容讀起來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也更容易引發共鳴。書中對一些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反思,也讓我這個社會觀察者,有瞭一些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嚮。 總而言之,《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反覆閱讀的書籍。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性別在校園中的多重麵嚮,更能啟發我們思考,如何纔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尊重、更美好的成長環境。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教育、對社會議題有興趣的朋友。
评分身為一位在第一線執教多年的老師,我對這本《校園生活與性別:性別學習與教學實踐(第二版)》的感受,是一種既熟悉又驚喜的感動。熟悉,是因為書中所討論的許多情境,都是我在班級經營、學生輔導過程中經常遇到的;驚喜,是因為它將這些零散的經驗,以一種係統性、理論化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提供瞭許多具體的策略和建議,讓我感覺像是找到瞭一個可靠的後盾,不再孤軍奮戰。 特別是書中關於「性別學習」的部分,它不再是單純的性別刻闆印象的破除,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性別認同、性別錶達,以及這些概念如何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和同儕互動。我記得有一次,班上有位學生因為自己的打扮或言行,在同學間引起瞭一些不必要的討論,當時我雖然試圖緩解,但總覺得自己在這方麵的知識和方法有些不足。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及時為我補上瞭這一課,它讓我更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也更有信心去引導他們,讓他們學會接納自己,尊重他人。 書中對於「教學實踐」的建議,更是讓我受益匪淺。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充滿瞭來自真實校園的案例分析和行動方案。從如何設計一份能引導學生思考性別議題的教案,到如何在課堂上處理學生之間的性別偏見,甚至是如何與傢長溝通性別教育的理念,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這讓我感覺,原來性別教育是可以如此細膩且有係統地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的。 我還注意到,這本書非常貼近颱灣的文化和社會脈絡。它引用的研究、案例,甚至是作者的觀點,都充滿瞭颱灣的在地性。這讓我這個颱灣老師讀起來,更能產生共鳴,也更容易將書中的理念轉化到我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本陪伴颱灣教育工作者成長的指南,它讓我們知道,在追求一個更平等、更包容的校園環境的路上,我們並不孤單,而且有越來越多優質的資源可以依靠。 我真的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在教育現場的夥伴們,以及關心下一代發展的傢長。它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性別在校園中的複雜性,也能為我們提供更有效、更具啟發性的教學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