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掌:翁倩玉版畫與江文瑜詩歌共舞

閤掌:翁倩玉版畫與江文瑜詩歌共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版畫
  • 詩歌
  • 藝術
  • 文化
  • 閤掌
  • 翁倩玉
  • 江文瑜
  • 中國藝術
  • 傳統藝術
  • 文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翁倩玉版畫,創作首度在颱驚艷集結,讓您一次賞閱三十八幅精品
詩人江文瑜為版畫感動創作,詩歌幸福盪漾,足以撫慰靈魂

  翁倩玉創作版畫三十年,不但在各屆日展中有八次入選,作品〈紅樓依綠〉更得到瞭特選,作品嚮來被收藏傢們所珍愛。李登輝、柯林頓、橋本龍太郎、盛田昭夫……都收藏翁倩玉的版畫,本書一次讓您賞閱三十八幅精選作品,聆聽畫中的心音颱灣知名女詩人、颱大語言所江文瑜教授,為翁倩玉的版畫寫瞭許多精彩的詩,「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能從我的一張畫中開創瞭這樣開闊的世界,讓讀者有瞭這樣豐富的文字饗宴,真不愧是江教授!」翁倩玉說。

  江文瑜詩作意象豐富,饒富變化,分為:前奏:追聲音的孩子;主鏇:當我們住在光明的宮殿;閤頌:如果能寫蝴蝶般的情歌。帶給讀者詩與畫美的饗宴。

作者簡介

翁倩玉(Judy Ongg)

  生於颱灣。三歲隨父母親赴日,九歲進入東京嚮日葵劇團。11歲因美日閤資的電影《大波浪》飾演女主角而第一次登上銀幕,該電影係根據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賽珍珠(Pearl S. Buck)同名小說改編。之後跨越國界,活躍於日本與颱港的電視節目、電影、和戲劇舞颱上。

  翁倩玉15歲成為「華僑三寶」之一,22歲以電影《真假韆金》獲得颱灣第十屆金馬奬最佳女主角奬。23歲以電影《愛的天地》獲得第19屆亞洲電影展特彆演技奬。

  16歲時開始歌手生涯,唱齣無數的流行歌,華語歌以〈祈禱〉、〈愛的奉獻〉〈溫情滿人間〉、〈海鷗〉、〈永遠相信〉(日劇《阿信》主題麯)等聞名。在日本於1979年以〈愛的迷戀〉一麯揚名,並獲得日本唱片大賞及其他各種奬項。1988年以《阿信的故事》廣東版主題麯〈信〉在香港獲得白金唱片奬。

  翁倩玉持續策劃瞭許許多多的活動,包括在1999年為颱灣921大地震舉行慈善音樂會,號召日本藝人來颱義演募款救災。她也熱中參與誌工活動,擔任World Vision Japan (NGO)的親善大使,援助開發中國傢的孩童。更從25歲開始投身木刻版畫創作三十餘年,多次舉辦個人版畫展,作品屢屢在日本各種版畫展中入選或得奬,極高榮譽如〈紅樓依綠〉獲37迴日展特選,〈鳳凰迎祥〉由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日本平等院鳳凰堂收藏、供人觀賞。2006年獲選為社團法人日展的會友,確立她在日本美術界的地位。版畫作品多次於颱灣展覽;又於2008年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展齣個人的木版畫展。她還在2002年發錶瞭「Judy Japan」和服係列,用自己的版畫的圖案創作和服。其著作有《中國繪畫真奧妙》、《美�����藥膳》、《Judy Balance》等書。

  翁倩玉雖已移居日本,但仍心係颱灣,計畫把她的演藝和版畫事業的成果與颱灣人民分享,近年來與颱南縣政府共同籌劃在當地成立她的資料館暨版畫館。

江文瑜(Wen-yu Chiang)

  於颱灣大學外文係畢業後前往美國求學,獲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碩士、德拉瓦大學語言學博士。迴颱灣後,任教於颱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暨外文係,目前為語言學研究所教授。曾於2003年春季赴美國哈佛大學語言學係擔任訪問學者。研究領域涵蓋音韻學、語音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評論等。

  江文瑜熱愛文學創作,創作以詩為主軸,擔任「女鯨詩社」召集人。著有詩集《男人的乳頭》,獲1999年陳秀喜詩奬。2000年以〈阿媽的料理〉係列詩十首獲吳濁流文學奬之詩奬。詩集《阿媽的料理》於2001年齣版。另編輯《詩在女鯨躍身擊浪時》;詩作多次被選入各種詩選集與「年度詩選」。

  江文瑜也緻力於推廣詩閱讀與創作,曾多次在颱灣大學開設通識課程「中英詩賞析」、經典人文學程的「經典詩的語言賞析」,也將英文詩的閱讀融入「大一英文」課程裏。其中,「中英詩賞析」曾獲選颱灣大學通識教育之績優課程,江文瑜更兩度獲得「共通與服務性課程教學優良教師」。

  江文瑜期許自己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曾擔任颱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創會理事長,期間推動「阿媽的故事」書寫,編有《阿媽的故事》、《消失中的颱灣阿媽》、《阿母的故事》等女性生命史的三部麯;也親自為颱灣第一位留日女畫傢陳進書寫傳記文學作品:《山地門之女─颱灣第一位女畫傢陳進和她的女弟子》。2000年當選颱灣第十八屆十大傑齣女青年。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一 邀請進入我們兩人的世界 翁倩玉
序二 當幸福掀動你的雙唇 江文瑜

前奏:追聲音的孩子

1. 畫作:椿 (小.處女作)
詩:總有第一次

2. 畫作:波斯菊□□□□
詩:追聲音的孩子

3. 畫作:昌蒲□□□□
詩:有三朵菖蒲花的明信片

4. 畫作:白椿
詩:風箏帶著椿花一起飛嚮天空

5. 畫作:颱南古邸
詩:我走迴童年的光影

6. 畫作:銀閣瑞雪
詩:送我一張下雪的畫

7. 畫作:山門迎福
詩:門.徒

8. 畫作:午後
詩:一根茅草,從屋頂飄落

主鏇:當我們住在光明的宮殿

1. 畫作:綫菊
詩:花的獨立宣言

2. 畫作:天菊
詩:你代替熄滅的燭光

3. 畫作:紅椿
詩:玫瑰,你想以何種方嚮進入空瓶?

4. 畫作:花昌蒲
詩:尋找逆風的花朵

5. 畫作:聽春
詩:彆在百科全書裏讀我

6. 畫作:夏天涼風
詩:進來吧,一雙需要想像力的眼睛

7. 畫作:鼕陽
詩:閤掌

8. 畫作:油屋2
詩:轉個彎,遇見壺 / 湖

9. 畫作:琉球硃夏
詩:遺憾的蟬,和他的傾訴

10.畫作:綠葉翠歌
詩:當幸福掀動你的雙唇

11.畫作:雨過苔青
詩:Ⅰ. 我站立在雨中,收下淚水
Ⅱ. 收下淚水,我站立在雨中

12.畫作:小庭雅綠
詩:雨.蛙

13.畫作:微風柔水
詩:水滴的發願

14.畫作:鳳凰迎祥
詩:佛陀在貓瞳裏種下玫瑰

15.畫作:心(白),心(灰)
詩:解.脫

16.畫作:BUDOKAN‘89
詩:當.下

閤頌:如果能寫蝴蝶般的情歌

1. 畫作:木蓮
詩:如果能寫蝴蝶般的情歌

2. 畫作:茶花
詩:你怎麼知道一朵花在微笑

3. 畫作:夏窗
詩:圓窗之歌

4. 畫作:春宴
詩:當下還有許多情歌

5. 畫作:樁(大)
詩:迴鏇三部麯

6. 畫作:Cattleya (Pink)
詩:拈花

7. 畫作:町屋
詩:我是你腳下的一顆鵝卵石

8. 畫作:油屋
詩作:風的情書兩款

9. 畫作:唯一的Tonight
詩作:Let my hair down,放下我的發

10.畫作:鞦白楓紅
詩作:這世界需要歡樂的詩篇

11.畫作:祇園白川
詩作:隻需一陣微風

12.畫作:紅樓依綠
詩作:在情關入口處

附錄
木版畫的魅力 翁倩玉
版畫製作的親密伴侶 翁倩玉

圖書序言

翁倩玉

  無論如何都要做版畫,在我25歲時,用這樣的心情拿著自創的作品去敲井上勝江老師(名傢棟方誌功的弟子)傢的門。

  我本來就喜歡作畫,從小畫過油畫和水彩畫。在井上勝江老師開的個展上遇見瞭黑與白的世界的那一天,決定瞭我的命運。由黑色釀齣這多彩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議,而這用刀刻齣來的堅韌綫條又是什麼呢…

  當時受到震撼的我,馬上跟在場的井上老師說:「請收我當徒弟。」而老師卻說:「你這麼忙,太辛苦瞭」就婉拒瞭我。

  一被這麼說,卻莫名地燃起瞭鬥誌。就在當天,我在傢裏有的閤成版上畫底稿,用中學時買的雕刻刀開始刻,那時沒有專業用的刷具,就用拖鞋底代替,刷齣瞭我的處女作。一星期過後,我拿著作品與版木再去敲老師的門。

  老師一見到我和雕刻的版木就說:「看樣子你性子頑固,也許做得來。」我是一直到後來纔明白老師為何這麼說。因為如果順著木紋去雕刻的話,可以雕得很順手,但是因為我太急於想刻好它,卻順著底稿的綫條以放射狀方式硬是把它刻齣來瞭。雖然有這樣的開始,這幾年我也刻齣瞭許多作品。每個作品都是利用工作的空檔做齣來的。

  如果牆上有這樣的畫該多好啊。就是用這樣的心情,我來作畫。

  隻是作品是越做,越感到創作的睏難。我每次都還是碰到許多問題。但是當看到作品如想像中的那樣完成時,那時的喜悅是真是無法形容。也是這個喜悅給瞭自己力量,讓自己嚮下一個作品挑戰。雖然自己還站在版畫創作的入口處,但今後仍會繼續創作,一點一滴地做齣讓人留在心中的作品。從今而後,還請多多指教。

  這次承濛江文瑜教授為我的版畫寫齣瞭許多精彩的詩,纔能將這本書順利齣版。幾年前透過友人介紹認識瞭文瑜。我還記得文瑜對我說:「你的畫能引發人的感性」,讓我很高興。後來我在拜讀文瑜因我的作品而做的幾首詩時,心裏非常興奮,也讓我做瞭「若是跟文瑜的話,就一起齣書」的決定。

  當時我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能從我的一張畫中開創瞭這樣開闊的世界,讓讀者有瞭這樣豐富的文字饗宴,真不愧是江教授!一張畫配上一首詩。在讀詩的過程中,我彷彿聽見瞭人的談笑聲、風聲,甚至是流水聲。

  在我作畫的時候,心中總是想著「內心的平靜」、「靜心」、「和平」,以及「對生命的愛」。在現今這個充滿殺戮的社會中,無論是誰都希望能擁有溫柔對待自己心情的時間。而以這樣的空間為舞颱,從文瑜的筆下誕生瞭主人公,開始瞭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我要感謝為我的版畫寫下這麼精彩詩作的江教授。同時,在此也想邀請各位進入我們兩人的世界。

  由衷期盼各位能與此書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

(本文原以日語書寫,由颱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呂佳蓉翻譯為中文。)

當幸福掀動你的雙唇
江文瑜

  自從我的生命與詩相逢後,人生便開始瞭不一樣的風景。在閱讀詩、寫詩的當下,內心經常混雜著跳躍的狂喜與感動。而與詩不斷的對話中,我的心中一直有個撩撥夢想的熱情渴望:我希冀寫一係列可以讓人讀來感覺揚溢著「幸福蕩漾」的詩篇,那些蘊含如歌聲般的流動文字,可以撞擊心跳與脈搏,卻又撫慰靈魂的創作。

  這樣的夢想竟然有一天奇蹟般有瞭美好的開始。在特殊而難得的機緣下,我得以認識知名國際巨星翁倩玉女士,並收到她孜孜不倦投身木刻版畫三十多年所齣版的版畫冊。在打開倩玉畫冊的那一剎那,不可置信地那些飽含色澤明亮度、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彷如光照般穿越我的瞳孔,而後嚮我的身體深處擴散流動。我一頁一頁翻閱著每一幅用刀雕刻齣的綫條與構圖,感受到一個版畫藝術傢對生命的力與美的執著,用她的手與大自然熱烈擁抱,於是一朵接著一朵花,各式各樣的屋宇,他們都因藝術傢內蘊的豐美與愛心,彷彿麵容亮齣瞭錶情、胸中蘊含瞭澎湃的言語與情感。你看,畫傢筆下的花朵很會說話,屋宇也正要訴說滿腔的生命故事。

  當下,靈光乍現,我想像著:如果那些花朵和屋宇進入我靈魂深處,交融交纏,如何用詩歌來詠嘆可以層層撥開的心靈抒情、用詩歌低吟或吶喊湧動的花蕊唇瓣想訴說的心事、用詩歌低聲或高唱屋簷和屋牆所縷刻的生命片段和隱藏歲月、用詩歌詠唱花朵邊與屋內的人心觸動,那些畫麵上不一定看得到,卻活生生藏在畫裏的各種玄機。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隨身攜帶倩玉的畫冊,一有空檔就拿畫冊齣來神遊其間,時而仔細端詳畫裏的細節,時而探看畫的日文說明,讓靈感奔流,務必與畫産生最佳的對話與融閤。在混雜細碎交談聲的茶室裏,我餟飲玫瑰花茶的花香,懷想著畫裏許多京都屋房裏的光景;在吵雜的餐廳中,畫裏的日式禪意、寜靜與躍動的組閤平靜我偶發的浮躁心情。甚至我乘坐捷運,在列車飛快奔馳的時刻,在車外一片漆黑中,想像著畫裏那些陪襯著房屋、充滿生命力的大樹小樹從車窗逐一飄過。有一迴為瞭寫幾句關於鬆樹的詩句,在黑夜中擁抱辦公室門前那棵據說日治時代就已經種在那裏的琉球鬆,撫摸突齣古老的樹皮。更美好的一次記憶裏,〈小庭雅綠〉中的一口井中的綠色倒影讓我聯想到雨中的蛙,於是開車跑到深山裏的一個小店去聽瞭一個下午的蛙鳴,當時是初夏的5月。

  持續這種「與畫同在」的日子一段時間後,那些畫逐漸融入到血脈裏,激盪齣更多的靈感,我感受到我的詩歌更與倩玉畫作裏的神髓交融瞭。透過電子郵件的交換意見和兩次親自到日本東京六本木倩玉的公司當麵交流每首詩的創作理念,倩玉錶達瞭她對這些詩的認同與喜愛。我無法忘懷的是,2007年9月,我的父母陪我第一次踏上前往東京的旅途,精通日語、曾經留學日本的父親興奮地想要充當我與倩玉的翻譯者,但倩玉的華語與颱語超乎想像的流利,於是我的父母在一旁聆聽我與倩玉的對話,我望著他們的臉龐不時帶著喜悅的微笑,當時我心中滿溢著感恩的心情,感謝我的人生能有這樣的機會與倩玉這樣奮鬥不懈的藝術創作者閤作。倩玉綜閤瞭日本人要求高品質和颱灣人努力奮鬥的特質,讓我更加惕勵自己的詩作必須相得益彰。2008年11月,第二次當我再度去東京拜訪倩玉時,倩玉的父親翁炳榮先生當時雖然重感冒,仍抱病從頭聆聽我談我的詩作,並說讀我的詩有種「聆聽交響樂」的悸動。書寫〈祈禱〉歌詞的翁先生擁有熱愛詩詞的藝術傢氣質,當時我看著他,「他鄉遇知音」的深刻感動與感謝在我的體內蔓延開來。

  而今,倩玉與我將邀約讀者與我們共同分享兩人的閤作成果。倩玉把她對大自然的花和人為的房屋的情感,透過木刻版畫,呈現瞭花與房屋的無限生命力,也傳達對生命抱持喜悅感激的意念。而我的詩作嘗試與版畫彼此對話、碰撞、互相擴散延伸想像、交流意象、並譜上聲音與音樂,共分為「前奏」、「主鏇」、「閤頌」三部份。前奏「追聲音的孩子」中的詩,以「童心」、「純真」觀看這個世界,裏麵含著大人與孩童的對話,或孩童對大人的說話。主鏇「當我們住在光明的宮殿」中的詩,大多是對生命各種層麵的觀看、感懷、詰問、與超越。閤頌「如果能寫蝴蝶般的情歌」則是圍繞於愛情主題,呈現愛情的不同樣態與期待。兩位創作者試圖抓住生命中當下的幸福感、期待每人能透過「童心」、「當下與永恆」、「愛」來看世界,社會會變得更美好。

  此外,書名涵蓋整本書對現今社會的深刻祝福。以「閤掌」為書名,有下列含意:「閤掌」儀式源自古印度人的禮儀方式,雖為佛教徒常用禮節,但也不限於佛教徒使用,有祈福、祝禱、專注、閤一、圓滿之美意。兩位作者閤掌,象徵兩位創作者的閤作,也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與美好祈福。特彆的是,「閤掌」也是日本人信件後的問候之語,類似「謹上」,帶齣誠懇的心境。另外,倩玉畫作的主題經常捕捉建築物的獨特美感,其中包括曾被德國建築學者譽為「最天人閤一的建築」之日本閤掌屋。我為那幅有閤掌屋的畫作〈鼕�陽〉寫瞭〈閤掌〉一詩,試圖結閤「閤掌屋」與「閤掌」的意象。最後,呼應過去倩玉的成名歌麯〈祈禱〉的歌詞內涵,《閤掌》期盼延續歌中「讓歡喜代替瞭哀愁」的想望。

  本書為倩玉首次授權國內齣版社齣版她重要的畫作和創作心路曆程之訪談。每幅畫作亦都搭配創作過程而感發的文字,期待能激盪喜愛藝術、熱愛生命者的心靈。本書也是極少數的木刻版畫藝術與詩歌文學的跨藝術類型閤作,因而書的齣版有其特殊的意義。本書能順利齣版,我除瞭再次感謝倩玉外,也要感謝所有曾經參與這本書成書過程的每個人:感謝倩玉的父母親對於齣書品質的寶貴意見;感謝張明環老師促成我與倩玉的認識並經常關心本書的進度;感謝日本京都大學語言學博士、目前任教於颱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呂佳蓉翻譯本書所有倩玉的日文畫作說明、訪談內容、和倩玉的日文序文;感謝天下文化齣版社在成書過程中的極度費心與付齣,以精心的美術設計、編排和質感將畫與詩巧妙融閤,並凸顯兩者的緊密對話效果。最後,我要感謝我親愛的傢人在我寫詩的過程中給予不斷鼓勵與支持,父母親陪我去東京的美好迴憶、先生最先讀每首詩並給許多意見,還有其他許多無法在此逐一記載的難忘過程與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在此序文的最後,誠摯期待有緣的朋友能和本書幸福地相遇,在歡欣或悲傷的時刻裏,內心渴望能獲得激勵的靈魂,當下找到共鳴的生命力量。

圖書試讀

閤掌

那一天我閤掌許願
開始注意到兩隻手的大小
不一

在燈光下仔細觀察
沒有一條紋路
穿越手掌
留下同樣的幽徑

左手的感情綫纏繞
飛躍的繩索
右手的感情綫絲連
遊離的蛛網
這手的智慧綫串縫
天地與雲彩的書頁
那手的智慧綫穿越
細針的隙孔
左手的生命綫犁過
等待插秧的沃土稻田
右手的生命綫彎入洞穴
麯摺前進不見終點

兩隻手掌
秘密為我規劃兩種
相異的旅途與航程
在高山與平原
在大河與溪流間
隨時可以交匯選擇
時空的迴流與轉彎

我祈求上蒼
許我兩手一樣大的夢想
我便能右眼看見一片樹海
左眼看見一片草原
兩眼一起望見群鳥高飛
溫煦的陽光緩緩從掌縫湧齣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