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宗旨
本書是一本以“探索颱語本字”為旨的字典。因此:
1.日常罕用的文言文所用的字,或許省略不錄,請改查甘為霖所著“廈門音新字典”之類的完整字典。
2.以查字為主,包羅萬象的詞句請改查“颱日大辭典”之類的完整辭典。
3.需要華颱對照,則請改查吳守禮教授所著“國颱對照活用辭典”之類的完整辭典。
4.詞例僅供辨識本字之用,並不悉列。
本書基本觀念
有鑑於颱語研究工作者所遇到的瓶頸,著者採取下述的觀念與方法:
.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所以所有漢語,包括颱語在內,未必有詞就有文字,否則不會産生佔常用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聲字。若是仍然找不到適當的字,以不知為不知,使用拼音,不藉用同音字或訓讀字來權充。
.看過許慎著的說文解字的人都會發現令人驚訝的一項事實:大約兩韆年前的漢語〈姑稱諧聲字時期〉迥異於一韆年前的反切音時期。既然如此,由反切係統來蠡測上古音一事是否妥當,就值得三思瞭。何況,漢族與漢語,不是自起始就存在。它無疑是經過漫長時間的融閤而形成的,時至今日,這項融閤過程還在持續進行著,尤其是北方係各方言。因此,本書探索颱語本字時,首先依循反切體係去尋找,如果找不到音義相當的字,則拋開反切體係,依據諧聲字(以說文解字為主)所顯示的聲母與韻母的異係轉化來考量,尋找字義相符的字眼。至於聲調,因為諧聲字時期並不拘泥,不列入考慮。(敬請參看序論)
.試藉甲骨文、金文的原義來探究語源。
.博採聲韻學各派的理論與假設而不自囿。
.於康熙字典等,一個字有多音多義時,假設該字的音義可以互通。
.正字(字義相閤,字音可轉)如果不止一個,以選用其中一字為原則,未用者則附記於選用的字。少數實在難以取捨的,纔把它並錄。選用時,盡量捨棄冷僻的字眼,同時在不刻意遷就的原則之下,考慮它與華語用字的連貫性與整閤性。
.每一方言都會有不少獨特的字眼,通用字元(UNITSHOTE)不夠用時,隻好自己造字,這是無可避免的。但是除瞭幾個閤音字,本書並不自製造韻書所未載錄的新字。本書所補造的字請看附錶9。
.探索本字時,語料取自颱日大辭典與廈英大辭典的所有詞句。換句話說,以兩大辭書為田野,藉以排除即興方式。
.搜集復音詞(reduplication word)。其虛音部分通常沒有字眼,如何將它文字化的問題則留待眾議。例如:褒lolso1 穢se3*pi1豝。
.搜集倒裝詞。
.動植物與魚類的名詞因地而異,所以它們的本字大多略而不究。
.文讀音一詞,本書以甘氏所載的讀音為準。偶遇甘氏沒有載錄者,就用反切音來替代,並且註明{甘氏無}。甘氏所載的讀音(文讀音)未必與反切音一緻,但是它是由來有自的,所以本書將兩者等量齊視,使用大寫。
.不拘泥於古籍經典。因為古籍作者也會一時找不到字而藉用同音字。
作者簡介
王康旼
.鹿港人。弟:王康厚、王康德、王康陸…
.1927(昭和2、民國16)年生
.北京日本商業學校(5年舊製)畢業
.北平中國學院商學係二年級修畢
.美國壽險管理師(1985年取得)
.淡水中學等的代用教員(1947至1950)
.白色恐怖牢15年(1950至1965年)
.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會計部經理(1968至1987年)
第一部:颱音查字
第一篇由颱音檢索本字,說明盡量簡化,所以遇到爭議性的字,務請參看第二篇纔能瞭解其中道理,而且還要參看第三篇附錶的“文白對應錶”來印證纔可以理解。
第二部:華音查字
第二篇是編輯本書時首先著手的主體,由華語ㄅㄆㄇ順來查字,每個字列齣它的颱語文白讀、用例與註解。因此,遇到一個字如有二個以上華音,它就會分開列齣。
由華音來查字,而不使用部首筆劃,僅是考慮到現階段的讀者的方便而已。華語與颱語都是漢語,當然有一定的對應關係。這麼做,或許可以加深對於颱語的認識。
第二篇並不是華颱對照字典,所以颱語用不到或罕用的字通常會刪除不錄。
第三部:附錶
第三篇包含下列附錶,有的是為瞭驗證本書的觀念與方法,有的提供查閱上的方便。
音: 諧聲字對應錶 (附錶1)
文白讀對應錶 (附錶2)
復音詞一覽錶 (附錶3)
閤音詞一覽錶 (附錶4)
義: 說文解字印證一覽錶 (附錶5)
倒裝詞一覽錶 (附錶6)
擬聲擬態詞一覽錶 (附錶7)
甲骨文印證一覽錶 (附錶8)
形: 補造字一覽錶
我在六十歲退休的略略微進前,就盤算用颱語本字的探求來做餘生的閑藝。雖然我是讀商的,不是中文係科班齣身,卻在坐監初期就對颱語有趣味,自厝裏討颱日大辭典閤適纔齣版的董同龢著的中國語音史來看。此已經是1953年的事事,如講早是甚早,不過兩三年後趣味轉變,齣監後為著拼三頓,復加免講,就無閑復去摸瞭。
退休的1987年彼前後,颱語研究正在熱。為著寫齣文章,學界人士用傳統的聲韻學來考證本字。他們對甚麼纔是本字,議論紛紛,總是到尾兒卻講颱語超齣瞭反切係統。因此,把此個問題放掉,還頭去豗怎樣來訂齣大傢能得接受的羅馬字拼音啦。
我想,除非全部用拼音,隻要漢羅攙著用,依是著須考慮所用的漢字是不是妥當的問題。因此,本字依舊是須有人去研究,不是用漢羅就閃得開的。我就開始看有關上古音的冊、甲骨文、金文,也曾去瞭解復聲母理論,甚至拿日語來做土步的語言比較。一直到最近六、七年纔確信,此個覓本字的最終武器須靠兩韆年前的許慎的說文解字此本冊所啓示的諧聲字,也是我平素所尊敬的陳冠學先生所行的諧聲理論的路。諧聲理論的內涵,請參看我的序論。
到03年,此本冊初步完成,能使野叟獻曝的時,我有一個奇想:mai3齣版,送上網站,讓大傢自由看,自由下載或者印齣。此個目標,到03年6月纔實現,並且通用拼音版之外,後來復加教會羅馬字版。不過曉宣傳,2年中間來看的無超過1500人。
05年10月醫師宣布我著肺癌三期,雖然讓我拖到今兒日,想著網站今後難以照顧,還且是來ka1付印,加減讓各位做一個參考。
一個人閉門造車,不是客氣話,自以為是的所在必然在所難免。敬請各位一屑兒都免客氣,來ka1檢驗批評,得好做夥來開創颱語書麵化的新時代。
編著者:王康旼
這本《颱音正字匯編》真是讓我驚喜連連!我一直對颱灣地區的方言發音很感興趣,但市麵上相關的資料往往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零散不成體係。當我拿到這本書時,簡直像是找到瞭寶藏。它的編纂思路非常清晰,首先從基礎的聲母韻母入手,然後循序漸進地介紹各種音變現象,並且用大量生動形象的例詞來輔助說明。我尤其喜歡它在講解每一個音素時,不僅提供瞭標準的讀音,還詳細解析瞭發音時的口型、舌位等細節,對於我這種發音不標準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音標,而是深入淺齣地解釋瞭這些音標背後的語音學原理,以及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變化規律。例如,它對於“入聲”的講解就非常透徹,不僅列齣瞭常見的入聲字,還詳細解釋瞭為何在現代颱語中入聲字會發生怎樣的演變,以及不同的地區差異。這種深入的分析讓我對颱語的語音係統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聽起來像”的層麵。 此外,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人性化。每一個例詞都配有詳細的注音和拼音對照,甚至還有一些常用的詞組和短語。這對於我這樣需要邊學邊用的讀者來說,大大提高瞭學習效率。我發現,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能更準確地模仿颱語發音,還能更好地理解颱語歌麯和影視作品中的對話。感覺就像突然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颱灣的文化有瞭更深的親近感。 這本書的編者在文字運用上也非常考究,避免瞭生硬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復雜的語音知識。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教材,而是在和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對話。它會適時地給齣一些有趣的提示和對比,讓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颱語發音的精髓。 總而言之,《颱音正字匯編》是一本集學術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讀物。它不僅適閤對颱語發音有濃厚興趣的初學者,對於已經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來說,也能在其中發現新的視角和深入的理解。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要學習或深入瞭解颱語發音的朋友們!
评分讀完這本《颱音正字匯編》,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學習一門語言的發音,可以如此係統和有趣!我一直認為自己對颱語的發音有一些基本的瞭解,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讓我發現瞭很多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和規律。 它讓我明白,颱語的發音並非單一的模式,而是存在著豐富的變化和地區差異。書中細緻地對比瞭颱灣不同地區的颱語發音特點,例如某些鼻音的區分,以及在不同語境下聲母和韻母的融閤現象。我之前可能隻會生搬硬套,而這本書則給瞭我一種“舉一反三”的能力,讓我能更靈活地掌握發音。 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連讀變調”的講解。颱語在句子連讀時,聲調會發生非常復雜的律動變化,而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句,清晰地展示瞭這些變化規律,並且提供瞭實用的練習方法。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去練習,發現自己的口語錶達立刻變得更加流暢自然,不再是生硬的逐字念誦。 這本書還很巧妙地將颱語發音與颱灣的社會文化背景相結閤。例如,在講解某些帶有曆史淵源的詞匯發音時,書中會穿插一些相關的背景介紹,讓我不僅學到瞭發音,還瞭解瞭詞匯的來龍去脈,增加瞭學習的趣味性和深度。 我尤其要稱贊的是,這本書對於“去聲”的講解。很多方言中的“去聲”都發生瞭不同的演變,颱語的“去聲”也有其獨特的韻味。書中通過詳細的比對和分析,讓我對“去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並且能夠更準確地模仿。 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發音詞典,更是一本關於颱語語音生態的百科全書。它用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將颱語發音的復雜世界呈現在我麵前,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的傳統文化,尤其是戲麯、歌謠等藝術形式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欣賞這些藝術作品的過程中,我常常被其中獨特的唱腔和咬字所吸引,但苦於沒有專業的指導,始終無法準確把握。直到我偶然翻閱瞭這本《颱音正字匯編》,纔算找到瞭我心目中期待已久的那本“聖經”。 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是耗費瞭巨大的心血,將颱灣地區豐富的方音係統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整理。它不僅僅是羅列音標,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每一套音標背後的發音原理,以及在不同語境下的細微變化。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特殊音”的講解,比如那些在普通話中幾乎不存在的喉音或鼻音,書中都提供瞭非常詳細的口型示範和練習建議,讓我能夠有效地剋服發音上的障礙。 我特彆欣賞的是,書中對於一些古老韻母的保留和演變有著非常深入的闡述。例如,對於一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消失的韻母,書中依然能夠找到其在颱灣方言中的蹤跡,並且給齣瞭詳細的解釋。這對於我研究古代漢語在颱灣方言中的遺存,提供瞭非常寶貴的資料。 此外,這本書在例證的選擇上也極具匠心。它不僅選取瞭大量的日常用語,還包含瞭許多颱灣傳統戲麯、歌謠以及古籍文獻中的詞匯,這使得我能夠將所學到的發音知識,直接應用於對這些傳統藝術作品的理解和欣賞中。我發現,通過這本書,我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到那些古老唱腔和咬字的韻味,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曆史對話。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精美,圖文並茂,許多關鍵的發音部位都有清晰的圖示,非常有利於讀者理解和記憶。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在享受一次充滿發現的文化之旅。這本書無疑是所有對颱灣語言、文化,尤其是傳統戲麯和歌謠感興趣的朋友們,不可多得的珍貴參考。
评分我可以說,這本書《颱音正字匯編》的齣現,簡直是我多年來尋覓颱語發音資料的終點站。作為一名對颱灣流行音樂和本土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我一直渴望能準確地理解和模仿其中的發音,但總是不得其法。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係統化的方式,為我打開瞭這扇門。 我首先被它嚴謹的學術態度所吸引。書中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一些發音規則,而是追根溯源,解釋瞭颱語發音的演變曆程,以及其與古代漢語、閩南語等的關係。這種深度的挖掘,讓我對颱語的語音係統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的模仿,而是理解其內在的邏輯。 書中對很多容易産生混淆的音素都進行瞭詳細的辨析,並且提供瞭非常具體的發音技巧。例如,對於一些捲舌音和非捲舌音的區分,書中會通過比對大量例詞,並且給齣清晰的口型圖示,讓我在練習時能夠事半功倍。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發音的錯誤認識,僅僅是因為缺乏一個正確的指導。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聲調”的講解。颱語的聲調變化非常復雜,而且有獨特的調值。這本書不僅詳細列齣瞭不同聲調的調值,還通過實際的詞語和句子,演示瞭聲調在實際語流中的變化規律,讓我能夠更自然、更地道地進行錶達。 而且,這本書的編者在案例的選擇上也非常有代錶性,涵蓋瞭日常生活、文學作品、歌麯演唱等多個方麵。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我不僅能學習發音,還能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到不少颱灣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生活場景。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也是一流的。紙張的質量很好,印刷清晰,排版疏密得當,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疲憊。每一頁都充滿瞭信息量,卻又不會讓人覺得擁擠。這真的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並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內容的珍貴圖書。
评分這本《颱音正字匯編》絕對是市麵上關於颱灣地區語言發音的權威之作。我花瞭不少時間研究瞭市麵上幾本相關的書籍,但往往要麼信息陳舊,要麼過於理論化,無法滿足實際學習的需求。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囊括瞭當前颱灣地區最主流的方音特徵,而且在內容的時效性上做到瞭極緻。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地區颱語發音差異的細緻梳理。書中並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據颱灣各主要地區的語言習慣,對相同詞匯的發音進行瞭詳細的標注和對比。例如,在講解某些特定的兒化音或者鼻音時,它會明確指齣是北部腔、南部腔還是中部腔的特點,並且給齣相應的例證。這種精細化的處理,讓我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更精準地掌握特定地區的颱語發音。 此外,書中對於音形結閤的處理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提供瞭標準的颱語發音,還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詞,給齣瞭它們的“正字”寫法,並且解釋瞭這些字詞在颱語中的發音與普通話或其他方言的區彆。這種“音”與“字”的同步講解,對於理解颱語的詞匯係統和書寫習慣至關重要。我發現,很多時候,颱語的用字習慣也能從側麵反映齣其發音的特點,這本書恰恰將這兩者有機地結閤瞭起來。 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非常有價值的附錄,比如一些常用颱灣地名、人名以及曆史詞匯的標準颱語發音。這些內容對於研究颱灣地方史、民俗學或者想要更深入瞭解颱灣文化的讀者來說,無疑是錦上添花。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對照著附錄來理解一些曆史文獻或者民俗記載中的發音疑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研究效率。 這本書的邏輯性非常強,內容的組織也十分嚴謹。從基礎的聲韻係統到復雜的音變規律,再到實際的應用案例,層層遞進,使得讀者能夠逐步建立起對颱語發音的完整認識。我個人覺得,即使是對於語音學專業背景不強的讀者,也能在堅持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掌握颱語發音的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